五一黔行東南(D6AM)

作者: 老J

導讀D6 5/5 上午:從江-小黃侗寨如果你喜歡聽侗歌,一定要去小黃;如果你不喜歡聽侗歌,也一定要去小黃,去了之後你一定會發現,原來天底下會有那麼動聽的聲音…… 昨天晚上就知道汽車站早上八點有班車去小黃,但想好了打出租車去,也就沒刻意趕時間。等發現早上出租車開的價格(80元)遠比昨天晚上的開價(60元)貴時,已是8點05分,正在一籌莫展,抬頭發現車站門口停 ...

D6 5/5 上午:從江-小黃侗寨如果你喜歡聽侗歌,一定要去小黃;如果你不喜歡聽侗歌,也一定要去小黃,去了之後你一定會發現,原來天底下會有那麼動聽的聲音……

昨天晚上就知道汽車站早上八點有班車去小黃,但想好了打出租車去,也就沒刻意趕時間。等發現早上出租車開的價格(80元)遠比昨天晚上的開價(60元)貴時,已是8點05分,正在一籌莫展,抬頭發現車站門口停著的班車不就是去小黃的嗎?趕緊上車,正好還剩4個位子,唉,好運又再次降臨在我們的頭上。

車上坐的絕大多數都是去旅游的,有四個上海的,其他有來自廣東的和北京等地。從江去小黃會經過高增,到高增的路基本已經修好了。再下去就是砂石路面。比網上所說要好走得多,沒那麼恐怖。一小時十五分鐘便到了小黃。司機教大家聯合一起可以買團隊票,做慣領隊的本能使我再一次當了出頭鳥。門票打8折,24元一個,蘿拉車上收錢,我下車買票,配合默契。

過了大門,班車一直往裡開到了鼓樓廣場,五一期間上下午和晚上各有一場演出,都是等班車到了之後才准備開始。我們到的時候,很多參加演出的寨民還在吃早飯,也有些人在准備。我們自然是尋尋覓覓,看到比較漂亮的就一頓猛拍,當然可愛的小孩子也不能放過。大約20分鐘後,演出准備開始了。內容很豐富,先是有打籽耙,游客可以親手體驗一下,然後寨民會將打好的籽耙做成餅來賣,1元1個,好玩多過好吃。之後表演正式開始了,有大合唱,有小組唱,也有情景劇。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9位少女的小組唱了,因為就在4月份溫家寶總理訪問日本的時候,她們就隨著溫總理到日本演出並引起轟動的。侗歌真的是美妙萬分,你實在不能不佩服中國人的智慧和創造力,在一個偏遠的少數民族居然會懂得和西方一樣的多聲部合唱,而且還是古代流傳下來的。

之後還有小孩子們表演類似於丟手絹的游戲與游客互動,還叫輸了的游客唱侗族兒歌。還有演示古代官員攜家眷巡訪視察的情形,邀請男女各一游客扮演官員和家眷,體驗坐轎子的感覺,我“不幸”被一小男孩選上當了一回老爺,哈哈~~~最後的大團結舞倒是和苗寨的差不太多,一個美女游客漸漸被寨民們圍到了中間,最後被合力拋起,嚇得花容失色。

表演結束,我們慢慢地從寨中亂逛,一群小小孩站在廊橋上唱歌,引來無數游客圍觀,由此可見侗族喜歡唱歌真不是瞎吹的。因為班車要下午一點多才有,所以我們一路逛到寨門口,想看看大門口有沒有出租車或別的車可搭,但很失望一輛車都沒有。那就干脆回頭找地方吃午飯吧。在路邊看到一家比較新的客棧,正想打聽有否吃飯,一看老板就是剛才參加演出的一位,而旁邊站著的美女正是我們幾個對著一陣哢嚓的那位。原來美女叫吳義蘭,老板是她叔叔,叫吳榮德。跟老板說好了10元一位,四菜一湯,看到有烤魚,又加了20元兩條。前面車上遇到的四個上海人也到了這裡吃午飯。於是大家一起在二樓的大陽台上搭了兩桌。

那四位是從鳳凰一路過來的,沒去榕江西江等地,想從小黃、肇興一路到桂林,倒是跟我們後面的行程差不多。等了大約半個多小時,菜上來了,我們兩桌邊吃邊聊,漸漸發覺菜怎麼多了好幾個,問了老板,說覺得我們人不錯,就多加了幾個送我們,哈,開心。酒足飯飽,快一點鐘了,那四位先一步離開去等車了。等我們結賬出來,老板拉住我們,說已經幫我們攔了一輛客貨兩用卡車,平時他們就是坐這個車去縣城的,車費和班車一樣。駕駛室居然有三排位子,我們四個一排坐下也不是很擠。老板真是個好人,也是我們運氣好,找到他們家吃飯,得了便宜還不說,還能早點回縣城,所以,一定要幫這個老板大力宣傳一下:小黃19號歌堂旅店,有住宿吃飯,二樓有四間房,大約有16張床鋪,在小黃算是比較干淨的了,平日10元一個人,黃金周20元。老板吳榮德,電話0855-6998048,13985282561。

乘著卡車一路顛過去,在過了高增快到從江的時候,才看到兩輛班車開過去。看來還好我們乘到了卡車,要是等班車的話,最起碼2點半才能從小黃出來。

費用:去程班車8元/人,門票30(8折24元)/人,午飯+啤酒飲料75元/4人,回程卡車8元/人

景點介紹:小黃侗寨

◎介紹:小黃侗寨距從江縣城20多公裡,由三個自然村組成,村民多數姓潘,四面環山,一條小河穿寨而過,屬於典型的山區村寨。“高增出美女,小黃村產大歌”。小黃侗寨行政上隸屬於高增鄉,從縣城到小黃要經過高增、岊扒(這兩個寨子也值得一游)。

小黃村是侗族地區遠近聞名的“侗歌窩”,男女老幼人人會唱侗歌。小黃侗歌被稱為“嘎小黃”(小黃的歌),自成體系,魅力獨特。在小黃,事事用歌,處處有歌。有侗家人的古歌、勸世歌、禮俗歌,有以歌傳情的牛腿琴民族村寨歌,有踩堂歌、攔路歌、敬酒歌……。唱歌的形式有獨唱、對唱、合唱、侗族大歌。小黃的多聲部無伴奏合唱的侗族大歌,大都分為女聲隊和男聲隊。小黃全村近30支歌隊。從20世紀50年代起,小黃侗族大歌就多次參加全國彙演;2005年小黃代表隊參加“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獲得“金黔獎”。參加1996年7月,4位小黃姑娘隨中國民間藝術團赴法國演唱侗歌。1994年,小黃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侗歌之鄉”。1996年,小黃被文化部命名為首批“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背景資料: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支聲復調的多聲部合唱,沒人指揮,沒有伴奏,一開口便能准確起音,且唱得如此和諧,如此美妙。令人驚訝的是,歌手們全部來自民間,沒經過專業訓練。侗家兒女並非生來的唱歌天才,而是從小學唱歌,受到侗歌熏陶的結果。可以說,侗民從生到死,一直生活在侗歌之中:孩子生下不久,便在母親懷抱裡開始聽侗歌;孩子會說話了,便跟著母親學侗歌;清晨孩子起床,母親邊給孩子穿衣服,邊教侗歌;母親在吊腳樓樓廊上紡紗、織布、繡花,邊干邊唱,而在身邊玩耍的孩子,也在不知不覺中聽歌學歌。女孩子5歲穿裙子後,就開始與小伙伴一起組成兒童歌隊,在歌師的指導下學歌。此後,歌師經常帶歌隊在參加各種活動中學歌、唱歌、賽歌……

在侗鄉,從孩子到老婆婆,幾乎人人唱歌。他們開口便唱,甚至連問話、答話也是唱歌。侗鄉謠諺說,“飯養身,歌養心”,“不會唱歌,難以做人”。倘不會唱歌,不能參加行歌坐夜,甚至連老婆也娶不到。

不過,與唱琵琶歌、蟬歌、敬酒歌、攔路歌等不同,大歌是合唱,必須由歌隊來唱。

侗族大歌多為二聲部合唱(也有三聲部、四聲部)。高音聲部俗稱雄音,低音聲部稱為雌音,其主要旋律一般在低音聲部,高音聲部是在低音聲部的派生和變唱。高音聲部由1-3人輪流領唱,其余均唱低音聲部。

由於高音聲部為1-3人輪流領唱,既使歌手得以輪流換氣,又有不同音色的對比作用。同時,有了低音聲部為背景和基礎,也讓高音聲部得以任意發揮,從而產生了美妙的和聲效果。還有,模仿手法和調式對比等等的運用,都使得侗族大歌演唱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

侗族大歌源起何時?史籍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傳說講,一群侗家青年男女上山干活。歇息時,他們的笑聲逗樂了山上的鳥兒蟲兒,霎時百鳥齊鳴,百蟲齊唱,聲音有高有低,有先有後,有起有落,把大伙陶醉了。於是他們模仿鳥蟲唱鳴,有的學高音,有的哼低音,大伙越唱越好聽。這樣慢慢便有了侗族大歌。

這個傳說揭示了音樂與大自然的關系。據侗族音樂研究者觀察,農歷三四月間,侗鄉山上有一種叫金蟬的蟲兒鳴叫,響亮而優美,極富旋律性;另一種蟬蟲“知了”,也“夜喲夜喲”地唱鳴起來。這時布谷鳥也在山上“布谷布谷”地唱開了。於是,研究者將這些鳥蟲唱鳴與侗族大歌,作了恰切的聯想:遠山一只蟬(或布谷鳥)叫了起來(相當於大歌中的領唱),另一只或兩只也跟著叫起來(相當於大歌中的輪流領唱),於是,高處、低處,近山、遠山的蟬兒鳥兒一聽,也都跟著鳴叫起來。它們有的聲音高,有的聲音低,有的聲音近,有的聲音遠,此起彼伏,形成了蟲兒鳥兒的高音低音的和聲。侗族先民受了這種天籟和聲的啟發,慢慢便創作出多聲部和聲的合唱,產生了侗族大歌。他們認為,侗族大歌的許多曲調,如《金蟬歌》、《知了歌》、《布谷歌》、《河水歌》等,其基本旋律和襯音,都是直接模仿大自然不同聲響加工創造而成的。

◎交通:縣城客運站平時每天有一班往返小黃的中巴,上午8點左右發車,下午2點左右從小黃返回,車費8元。黃金周會增加班次,但具體時間不確定。人多的話如果不在小黃吃飯,可以跟班車司機約好去小黃接的時間,司機願意多跑一趟的。

◎住宿:小黃旅游接待站,10元/床,賈元金,電話0855-6998024。

◎老J補充:19號歌堂旅店,有住宿吃飯,二樓有四間房,大約有16張床鋪,衛生間和洗澡都在樓下,在小黃算是比較干淨的了,平日10元/床,黃金周20元。吃飯10元/人,老板吳榮德,電話0855-6998048,13985282561。可以問老板侄女吳義蘭借侗族衣服來穿著拍照,不收費。

班車是從從江出發的,到了小黃立即返回。在小黃等班車的話還是在鼓樓廣場上等,因為班車都是開到這裡下客的,不用走去大門口。小黃門票平時12元,黃金周30元。平時除了節日,只有旅行團來才有演出,而黃金周每天有三場演出,分別是上午9點半,下午2點,晚上8點半。

景點介紹:高增侗寨

◎介紹:高增離從江縣城雖然只有5公裡,但交通不太方便。村中依舊保持原始的民風,一座高大的鼓樓矗立在寨子的正中央,寨邊則有一座精美的風雨橋。在寨中游走的時候偶爾會有婦女拉你到她們家中看她們的手工布匹或工藝品(其實就是生活用品),不妨跟她們去看看,價格很公道,也不會強買強賣,而且講價空間比較大,還能拍到很好的圖片。

◎交通:在從江客運站坐三輪摩托到青雲橋(2元),再轉到高增的二輪或三輪摩托車皆可(3元)。如果住在老城可從渡輪到青雲橋轉車。從江縣有長途出租車去高增,來回要30元。

◎食宿:高增村口有吃飯和住宿的地方,5元/床。但因為離從江比較近,食宿均可以在從江解決。

◎老J補充:高增就在公路邊,不用門票。去高增也可以搭去小黃的班車中途下車。現在當地已經有了許多家農家樂,車子路過的時候我從外面看上去滿新滿干淨的。

【注】全文景點資料來源於:攜程旅行網目的地指南、貴州旅游網、《貴州密境》及部分網友攻略,在此一並鳴謝。



(打籽耙)



(侗族大歌)



(情景劇《找對像》(左手握琴者為歌堂旅店的老板吳榮德))



(跟隨溫總理今年四月出訪日本的九少女合唱隊)



(小黃美景)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