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1、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桂林的地方特色風味小吃,是當地人最喜愛的早點之一。而且粉分兩種:一是圓圓的,叫米粉;另一種是薄薄、寬寬的,叫切粉。粉的吃法有三種:干撈、湯粉和炒份,而干撈常用的是米粉,湯粉是兩種粉都可以,炒粉常用的是切粉。我最愛吃的是鹵菜粉{如果不吩咐店家,一般賣的都是干撈的},裡面的鍋燒香脆不膩,再加上蘿蔔酸還有豆角酸,放上香花生,憑自己的喜好還可以放蔥、香菜、辣椒。決定米粉味道好壞的關鍵在於鹵水,正因為各個店家自己獨制的鹵水的配料和方法的不同,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有的米粉店前排長隊,有的米粉店前門可羅雀。現在米粉做的方法也多樣化起來,有配螺螄的、放叉燒的等等。本人推薦瘦子米粉還可以。
酸
在桂林應該是一種泡菜。在我認為它大楷分兩種:一種屬淹制鹹菜,常用豆角、辣椒、蘿蔔、來淹制。它常被用來作為菜肴的配菜,起調味作用,陽朔的啤酒魚裡也放有酸筍、酸辣椒。另外,在吃米粉時放豆角酸蘿蔔酸,味道更好。還有一種,屬零食類的,常見是用大白蘿蔔。制成清脆爽口,味道酸甜,一般是一個切成條來賣。很多女孩子喜歡吃,以至於在桂林常可以看見一些女孩子手裡拿跟竹簽,上面穿了一馱酸蘿蔔,邊走邊吃。呵呵,不過我從來沒吃過。這東西在正陽步行街上也有賣的。如果你去逛步行街就會發現有一段街上飄有淹菜的味道,那附近就有賣酸的,左右仔細搜尋一下就可以發現了。反正是來旅游的,認識自己的人不多,可以考慮嘗嘗。
恭城油茶
苦苦的茶葉味中飄逸著大米花的香味。油茶裡還可以放香蔥、香菜,還有一種油炸的米。真的很好吃,能讓人連吃三碗還想吃,直到吃不下為止。說道正宗,當然是恭城當地的了。另外在景點方面,恭城的文武廟也蠻有名氣。當地的學子在大考前都要文廟來拜拜,喝廟前的智慧泉,很有靈的。
沒有飯店:裡面的特色是“沒有~~~~”主要圍繞沒有兩個字做文章。到了西街就可以看的到了,最好是進去品嘗一下,風格不錯。
紅星特快PIZZA:這家店人非常多,名聲在外,許多老外都按圖標,特意找到這裡來過一把癮。
陽朔特色菜:
啤酒魚:啤酒魚其實是一種做魚的方法,而並不是一種魚。做啤酒魚的一般有草魚(28元/斤)和鯉魚(18元/斤)、毛骨魚(40元/斤)和劍骨魚(80元/斤),一般一條魚有兩斤多重。其實主要是嘗啤酒魚的味道,至於魚的種類大可不必苛求。漓江的水好,所以出產的魚不論是何種都很鮮嫩,本人嘗過毛骨魚做的啤酒魚,感覺都不錯,肉制細滑沒有什麼魚刺。陽朔最出名的是位於疊翠路上的“謝大姐啤酒魚”我看到她家的店面最大了,另外還有好多什麼“大姐”以及其他的招牌。個人去嘗了“謝大姐”和“謝三姐”的覺得味道都大同小異,價格也差不多。
炒田螺:田螺是很大的那種,很鮮香,完全不像上海城隍廟賣的黑呼呼很粘稠的那種,值得去嘗嘗。
田螺釀:把田螺肉剔出來,剁碎,拌上鮮肉,香料之類的重新塞回去的吃法,味道還不錯,但吃多了感覺有點膩。另外還有好像什麼十八釀的——就是十八種不同的蔬菜釀。
宵夜:在農貿市場對面,每天晚上天黑開始營業,有10幾家大排檔,還有幾元錢一個燉盅和煲仔粥,最大的好處是各取所需,如燉雞腿、高梁湯圓、牛肉拉面、大魚頭火鍋等都是不錯的選擇。4塊錢的燉雞腿、4塊錢的燉豬腦、6塊錢的燉鴿、2塊錢的湯圓都不錯,值得每晚都去試。
玩
遇龍河漂流,晚上觀“印像劉三姐”,宿陽朔
遇龍河全程漂流路線:遇龍橋——石龍山莊——八仙岩——雙獅角逐——情侶山——舊縣——仙桂橋——蘑菇山——八戒仰月——朝陽碼頭——烏龜賽跑——紅旗碼頭——水車山莊——青蛙躍江——五指峰——工農橋。
竹筏半程(選段)漂流:建議時間匆忙但又不舍小漓江魅力者選此游程,①遇龍橋——舊縣[比較遠,但是人會少很多],②朝陽碼頭——工農橋[路程較近就是團隊比較多,天熱容易打水戰]。
遇龍橋是廣西現存的最古老的單孔跨度最大的石橋之一,橋兩頭原各有古樹一棵,不過現在這橋已經損壞,現在正在修復。從遇龍橋開始漂流,每筏有1個筏工,限坐兩人,沿途約經過近27個堤壩,游程約5個小時,中間在舊縣歇息一個小時吃農家午飯(價格和陽朔縣城裡的飯店差不多,但吃的人比較多,上菜速度比較慢)。全程漂流的票面價格是240元/筏,找好的導游的代訂價格是180元/筏。遇龍河有“小漓江”之譽。與漓江相比,遇龍河更舒緩俊雅,更像一幅畫卷,更令人想融化其中。從陽朔可以乘金寶班車(20分鐘/趟,3.5元/人)往白沙遇龍村路口下,25分鐘左右到達(從陽朔到金寶的班車有兩條線路,北線一條走白沙到金寶,只有坐這條線路的班車才能到)。當然也可以選擇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陽朔的大街小巷都有租自行車的,普通車5元/天,山地車10元/天)。如果沿班車行駛的路線,大概騎行70分鐘左右可以到達,但如果你想體驗一下真正的田園風光且體力又夠充沛的話,那就從鄉間小路走吧(鄉間小路崎嶇不平,千萬不要為了追求浪漫去租雙人自行車),沿著遇龍河,近兩個小時,才可以從陽朔到達遇龍橋,等於是沿著徒步的路線騎行了一半的路程。雖然辛苦,但陸路、水路兩不耽誤,其中的樂趣也只有自己才體會得出。開始漂流時,你可以將自行車放在竹筏上,也可以留在遇龍橋,會有運竹筏的貨車將自行車捎帶到工農橋,等你結束漂流時,你的自行車已經在岸上等著你了。聽說現在遇龍河政府正准備回收,可能會好麻煩,這樣的話就找導游幫你搞定好了。
大榕樹沒什麼意思就沒有浪費鈔票了,月亮山可以在對面的歷村可以看到月亮的圓和缺。水岩玩泥巴浴很不錯[建議去玩下]。
晚上看“印像劉三姐”,導游訂的票,C區,130元/人,比票面價格(好像是188/人)要便宜。“印像劉三姐”周末每晚演兩場,分別是8:00左右的第一場和9:30左右的第二場,時間約一個小時,散場時外面有電瓶車送到西街路口,2元/人,但車比較少,所以建議自己去的朋友在行將散場的時候就出來。當然還會有其他的車,只是費用會高一點,如果去的人多,可以包車,費用也相差無幾。雖然票價不菲,但感覺還是值得一看。
龍脊梯田包括兩部分,一是平安壯族梯田,即平安寨,二是金坑紅瑤梯田,也就是大寨。平安寨是舊景區,大寨是新景區,其實兩者票價一樣:50元/人。個人認為大寨更有意思,去的人少,但梯田更近更大更壯觀。平安寨條件較好,山不用爬太高,大寨就不同了,需要些體力。一天往返只能去一個梯田。
大寨有3個景點:1號景點,比較高,看日出或日落都行;2號景點,比較近,適合看日出;3號景點最遠,最高,最壯觀的景點,很多照片都是這個地方。建議游3號、1號觀景台,必須趕在景區下午4點半最後一班車離開。景區到龍勝縣城約1個小時,龍勝-桂林約2個半小時,每半小時一班,桂林-陽朔約1個半小時。如果想3個景點都看或者想看日落或日出,就要在寨子裡住一晚。聽說全景樓還不錯,雖然高了點(在大寨頂),但由於是一號觀景點,所以次日起床就可以在房間看日出了,而且路線比較合理,上山的路上經過2號,住在1號,下山的時候路過3號。[建議坐專線車去沒有那麼麻煩]
漓江
可以選擇乘船或是徒步游覽。
我們上了一艘機動船,從興坪碼頭出發到九馬畫山,價格談下來是30元/人。由於是私船,再加上旅游局的打擊,一路上有一些的“躲躲閃閃”。船上我們可以盡情飽覽沿岸風光,覺得雖然有些許的躲閃,但還是非常的值。到九馬畫山後,上岸徒步了一段時間,途中偶然發現了一大片開闊平坦的草地和二十來只正悠閑吃草的水牛,還有同樣悠閑的抽著自制的卷煙、嘮著家常放牛的兩位老人家,真是羨煞我等俗世之人。途中會看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精華(興坪-漁村-20元人民幣背景圖案取景處)。得知我們還沒有吃午飯,筏工在距離興坪碼頭約十分鐘路程的地方讓我們上岸,在岸邊的農家我們吃了頓真正的農家飯,花費約50元。也可徒步的時間大概在5--6個小時左右,每人需繳納16元的管理費,適合體力好、精力充沛的旅行者,但建議中途乘一段的竹筏漂流。徒步的線路大體是:楊堤碼頭—浪石村—九馬畫山—興坪碼頭—興坪鎮。途中會有很多碼頭,都停靠有竹筏或機動船,如果走累了,也可以漂流完下面的路程(價格當然需要自己和筏工談啦)。
推薦導游:阿威{13878372741}這個家伙不錯.QQ:64803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