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想-桃花島普陀山散記十二篇

作者: 鏡之形而

導讀[游記]暢想——桃花島、普陀山散記十二篇 信 號 TAXI在綿延無盡的擁堵長龍中寸步難行,發動機們蒸騰出的熱流彙聚成的無形牆壁令我感到些許的煩躁,盡管這樣的景像,在高峰時間的上海市區並非顯得反常 抬腕看了看表,離出發的時間已是越來越近,放眼遠處,目的地卻依然遙遠,心中不禁浮現出一絲絲不安 間歇的咳嗽和昏沉的大腦,仍在提醒著我依然沒有完全擺脫病魔的 ...

[游記]暢想——桃花島、普陀山散記十二篇 信 號 TAXI在綿延無盡的擁堵長龍中寸步難行,發動機們蒸騰出的熱流彙聚成的無形牆壁令我感到些許的煩躁,盡管這樣的景像,在高峰時間的上海市區並非顯得反常 抬腕看了看表,離出發的時間已是越來越近,放眼遠處,目的地卻依然遙遠,心中不禁浮現出一絲絲不安 間歇的咳嗽和昏沉的大腦,仍在提醒著我依然沒有完全擺脫病魔的糾纏,每每遇到這樣的狀況,我總是把它看作一個信號——已經被困頓得太久,該出去走走了 街上人來人往,面無表情的路人們如同囚犯一般麻木、機械地執行著自己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覺得悲哀、又有些無奈 在這個城市生存,仿佛經受著一場浩大的牢獄之災,然而這樣的生活,為什麼教我們如此歇斯底裡般厭惡,卻又如此割舍不下? 曾經,一次又一次地,我為了追尋你的足跡而遠行,而今,你早已不知所蹤,我卻沒有停住腳步 因為你教會了我,內心的世界原本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悉心呵護和澆灌,能使它成為樂土和花園,若是置之不理、棄之不顧,則會變成荒蕪的不毛之地 人,終究都要去走屬於自己的道路 我索性跳下了車,徑直往目的地走去,即使腳步略顯沉重,但擺脫了金屬罐子和空調風的大腦和身體卻漸漸輕松 或許一無所知的人會活得更幸福,但我卻絕不會就此滿足,於是,我又一次背起行囊上路 浮 沉 客輪在無邊的黑暗中劈波斬浪、奮力前行,剛才在碼頭顯得如龐然大物般的船體,此時竟如同一塊小舢板一樣被浪花戲弄於股掌之間 陸地上唯一一片燈火通明的場地,是浦東國際空港的所在,飛機以數分鐘一班的頻率起起落落,使它在深夜仍是如此繁忙 我已經想不起,有多少次在那裡啟程或回歸,又送別或迎來了多少故人 甲板上站滿了納涼的乘客,身邊是幾個陌生的年輕女子,面容被湮沒在夜色中、話語被海浪聲吞噬,只有從她們手中的香煙上散落的星星點點、未曾燃盡的煙灰不時從眼前劃過 我很想提醒她們,尼古丁是女性肌膚老化最無可挑剔的催化劑,今天吸一根煙,來日或許得用十倍、百倍的代價去修補她們那必然斑駁的牆壁 苦笑一聲,我還是保持了沉默,任憑猛烈的海風將手中的香煙逐漸蠶食至灰 一陣凶猛的波濤襲來,將船體拍打得鏗鏘作響,禁不住劇烈晃動,我一驚,手中尚未燃盡的煙蒂震落海中,轉眼消逝不見 我定了定神,在心中滿世界地妄圖尋找一些心情,卻發現只是徒勞 我干脆將剩余的香煙全部拋進了大海之中,就像在人海浮沉中早已拋棄的那些無謂的感情、無聊的自尊一般,是那樣的痛快 攀 登 海拔漸漸升高,路途變得崎嶇不平,一開始還齊頭並進的登山隊伍,此時只剩下FISHER、SAMMI和我所組成的第一方陣 我們的目標,是舟山群島的制高點、海拔近600米的桃花島安期峰頂 確實,600米的海拔本來算不了什麼,粗略回顧之下,若是把出游以來登過的所有叫得出名的山的海拔加起來,估計不會低於20000米 比起那些屹立成千上萬年的大山,人真的是很渺小,但又顯得如此偉大,能僅靠兩條腿,就把這看似駭人的海拔踩在腳下 然而每次登山,卻總有盤桓在眼前的艱難,這次當然也不會例外 盡管身處第一方陣,但我的狀態卻是糟糕得很,發燒初愈使得身體狀況遠未恢復到正常水准,連夜的顛簸和舟車勞頓,更是雪上加霜 每次都是這樣,我不禁自說自話地輕輕一笑,一邊還見縫插針地提醒著FISHER和SAMMI登山中應注意的調整呼吸的方式,即使這兩位的狀態明顯好過我許多 支撐著自己不借助任何其他方式,僅靠雙腳登上每一座高山的並非是如小洪般過人的體能,而是毅力,體能加上毅力,才是體力二字真正包含的意義


安期峰頂,雲山霧罩,密布的烏雲和水汽將山頂圍了個嚴嚴實實,站在舟山群島之顛,卻無法一覽眾島小,未免是種遺憾,尤其是對於第一個撞線的FISHER同學而言 生活有時即是如此,我們認定了一個目標,然後抱著堅定的信念走了下去,但是最終堅持到底的結果,卻總是不那麼的盡如人意 命運常常用這樣的方式來動搖我們的立場,可我始終認為,人生的意義、為人的尊嚴,並非是堅持到底後獲得的結局,而是將自己的堅持貫徹到底本身這個過程 況且,我們決不可能一無所獲,即使,只有那揮汗如雨、筋疲力盡後的酣暢淋漓 聽 海 同伴們早就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大海的懷抱,在翻飛的浪花之間盡情嬉戲、肆意釋放,大海寬容地掀起一陣陣波濤,帶來涼爽,驅散疲憊 但是否又能帶走世間的憂傷呢?我微笑著看了一眼同伴們的快樂,回過頭去向空曠的沙灘另一頭踱步,試圖尋找問題的答案 獨自漫步、卷起褲管、光著腳丫,看著潮來潮去、海浪每一次衝刷的痕跡,翻遍記憶的硬盤,尋找每一首與大海有關的歌曲低聲吟唱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份愜意,這種悠閑,對我來說竟會變得那麼奢侈

小小的木塊在我手心攥了許久,依然輪不到它登場發揮;在沙灘上寫字是我的特殊癖好,而我也從不認為自己是個詞彙量匱乏的人 但是這一次,我的搜索引擎似乎失靈了,盡管極力在腦海中搜尋著一些想表達對大海敬仰之情的字句,還是久久找不到合適的詞彙落筆 果然我還是太狹隘了點吧,狹隘之人,又怎能與浩瀚海洋從容對話,又怎能從煙波浩淼中涉獵精華? 我無奈地搖了搖頭,恭敬地寫下了數行字跡 無我者,何顧其名哉 混沌者,何懼其形哉 天之大,其形浩浩乎成其意 海之深,其影渺渺乎成其理 大者無形,聖者無名 方為永恆 人心其實比天高,比海更遙遠;我奮力將完成歷史使命的小小木塊回歸到大海中,邊如是想 但是試問,能體會那種高處不勝寒的,能有幾人?能了解那份深海的孤獨的,能有幾人? 能擁有天地般浩然正氣、大海般寬闊胸襟的,又有誰人? 修 行 區別於前日的歡聲笑語,當我十二個小時之後再次回到這片廣闊的沙灘時,一切在依然未散去的夜幕洗禮下,顯得如此靜謐 每次出行,我總是視惰如敵,我想去更多的地方,甚至是不同時間的同一地方,無所謂睡眠不足,卻唯恐錯過了什麼,即便是不知道是什麼的什麼 東方的海平面漸漸露出片片紅暈,而人群也不知何時三三兩兩地在身邊各處聚集,素不相識的人們安靜地坐在一起,滿懷憧憬,等待著那第一縷刺破黑暗的光芒如期而至 但是我們的恆星似乎鐵了心要讓這些虔誠的人們失望而歸似的,怎麼的都不以人們期待的那種方式閃亮登場,在沮喪的氣氛中人群逐漸開始散去 恆星得意地掀起一大片火紅的朝霞,像張開的天使之翼,送別悻悻而回的人們,又宣布著這新的一天它還會一如既往地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島嶼

既然觀日出無望,我干脆換上了短打衣衫,在沙灘上開始了晨跑,因為我實在是不願意、也不忍心將這有限的美好時光,統統奉獻給無聊的周公 不多時,一片整齊劃一的綠色迎面而來,口號、步伐鼓動出的節奏、自動步槍散發出的金屬光澤,是那麼的熟悉,又令我無限懷念 那是一隊駐島的解放軍士兵,黝黑的膚色、精壯的身軀無不昭顯著他們從沒間斷過這種修行,我停住腳步,凝視著那一張張稚氣未脫的瘦削臉龐,仿佛是在看著昨天的自己 士兵們面無表情地埋頭於他們的訓練中,似乎對日出毫無興趣,或許他們已經司空見慣了,對於我這麼個陌生過客更是視而不見,我慘然一笑,他們又怎會知道,我曾是他們中的一員呢? 我不清楚他們都來自何方,為什麼千裡迢迢來到這裡,三九三伏、不知疲倦地奔跑、泅渡、攀爬,正如當初青澀懵懂的我一般背井離鄉 作為一個士兵的時候,從沒覺得自己有多偉大,可今天作為一個旁觀者,才深深體會到了士兵這個稱號的神聖,因為,他們在做一件世界上最崇高的事——無私奉獻 但是,除了我們這些曾經的士兵,又有誰,對這些默默無聞、卻是真正的守護者給予一點關注、尊敬、理解? 每次想到這裡,都忍不住從心眼裡鄙夷這個笑貧不笑娼的扭曲年代 望著士兵們遠去的背影,我如鯁在喉,繼而無言地緩緩抬起右手,行了一個標准的軍禮 既是代替依然在和平中、幸福地沉睡在夢鄉中的友人們表示感恩,也是為了向曾經的自己致敬 我轉身,沿著士兵們留下的足跡繼續奔跑起來,盡管已經離得那麼遙遠,但是我們今日的修行,都是為了來日的清洗 為了徹底清洗,那些不值得我們守護的人和事 止 戰 快艇風馳電掣般將桃花島遠遠拋在了身後,依依惜別了小龍女的傳說和黃藥師的主場,一路談笑風生的眾人一時間竟有些沉默 只有老搭檔大周還在孜孜不倦與我研究著快艇的航速,十五節、二十節,或者更快,繼而延伸到驅逐艦、潛艇、潛射導彈、燃柴動力、火箭空泡魚雷,這些旁人聽了一頭霧水的話題 我們是沒有經歷過戰火洗禮的一代人,只有軍人世家出身的大周和行伍出身的我,才能把這些在眾人眼裡的殺戮機器津津樂道 快艇緩緩地靠上普陀山島碼頭,碼頭的附近是一個軍港,一排塗裝著海軍特有藍灰色的軍艦平靜地停靠在岸邊 那只是些陳舊的掃雷艇和巡邏艇,在游人如織的旅游勝地擺上這麼些過時貨,用腳後跟想想都知道是用來忽悠外人的 然而,即使再過時,畢竟也是殺戮兵器,佛教第一大忌就是殺生,在貴為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島上,擺上這些殺器,難道就沒人覺得扎眼? 大家都知道我酷愛軍事、熱衷於各種兵器,甚至有點好戰分子的味道;但你們不知道的是,我比你們任何人都要向往和平 我雖然沒有經歷過槍林彈雨,但比你們任何人都清楚戰爭的殘酷、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維系這脆弱的和平、那些不為人知的人需要付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沉重代價 當然,我希望我們終其一生,都不要有機會見到那些黑洞洞的炮口發出妖艷的火花,因為那是名副其實的死亡之花 那樣子,我就可以如理想中一般,游歷到一個安靜的所在,一個小城市、一個小村落、一個島嶼、或是一片海岸、一個湖畔、一個港灣,然後平靜悠閑地終老 但是,戰爭從不會無緣無故、和平也並非理所當然,如果忘記了這一點,那麼如同軍艦將繼續停靠在海天佛國的岸邊一樣,桃花源也只能永遠是我們心中一個遙遠的夢而已 舍 得 既然這次的重頭戲是貴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洛迦,那麼無論如何都有必要來談談自己對佛教文化的理解 一路走來,雖然不如FINGO和大周二位已完成了“四大”滿貫,可游歷的佛教勝地、名寺寶剎也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我本不是佛教的虔誠信徒,不過,卻從未停止過如佛門中人一般對人生、宇宙種種真諦的思考和追求,對於佛教所推崇的一些理念,甚至於是十分的肯定有加 佛教所倡導的為人處事的准則其實很簡單——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寥寥八個字概括出了人類最為高尚的品德,可是,卻是大多數人難以做到的 為什麼?因為克服不了私心、摒棄不了雜念,正如紛至沓來的香客中,我相信縱使有像LEO一樣一心向善、心如明鏡的良民,但絕不乏作奸犯科、作惡多端的臨時抱佛腳之徒 我也相信,他們在敬香的那一刻都是坦誠恭敬的,可當有一天,被利益蒙蔽了雙眼的時候,他們是否又會記得,當初在他們敬愛的佛祖面前許下的那些諾言? 我不知道人們是怎樣理解,是什麼樣的信念在支撐著那些僧人們長伴青燈古佛、忍受孤獨清苦的生活的 我甚至不會去認為,真的會有誰去相信,世間存在如來佛祖和南海觀音這樣救世主般的角色,這一點,我覺得大多數人是心知肚明的 因此,古往今來,那些真的從靈魂深處決意動心忍性、弘道傳法的可敬僧人,我覺得,不是他們真的信仰神佛的存在,而是他們參透了兩個字的意義——那便是“舍得” 所謂舍得,有舍才有得、先舍後能得 當年釋迦牟尼祖師看遍人間疾苦,領悟到要拯救世間的苦難,必須要有一種精神、一種理念、一種寄托去支撐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的世人,去帶給他們生存下去的希望 於是,便舍棄了奢華的王宮貴族生活,窮畢生之智慧創建了這樣一種濟世度人的佛教文化;這難道不是先舍後得、舍己度人,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至高榜樣嗎? 佛教盡管是種勸人向善的文化意識形態,但其本身的核心理念,卻是舍得 我們再回頭回答那個問題,那麼多人舍棄常人的平靜生活,斷絕七情六欲、食素齋、念佛經,又是為了什麼? 一方面,舒適安逸的生活會消磨人的意志、助長人的惰性,只有把自己置身於苦難,才能了解苦難,只有舍棄了常人割舍不下的俗欲,才能得到生命、宇宙的真理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支撐佛教這個理念其本身,這個道理更簡單,等同於經濟學中的規模效應,而通常,凡人是比較容易被一種更具說服力的文化感染的 一介凡夫俗子的我,在這裡對佛教、佛祖妄加評論,或許有些失禮了 不過我想那沒關系,佛祖真的在天有靈的話,如果覺得我說錯了,那說明我慧根不足、或是思考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的磨礪、修行 如果覺得我說對了,那麼佛祖一定會暗自欣慰,世上又少了一個無知的人 祈 願 被巨大的黑色翅膀籠罩著的百步沙,在這一刻顯得如此歡樂而和諧 大海恢復了它在夜晚的神秘,黑洞洞的似乎要把一切吞噬掉,在隱匿了它的形狀同時,卻不曾停止用浪濤發出吶喊 人們興奮的歡呼聲回應著大海的呼喚,此起彼伏,甚至忍不住要走向那一片似乎擁有著無形磁場的黑暗 巨大的礁石暫時成為了我的床鋪,仰面朝天看著漫天的星鬥,一些知名的或不知名的星座凌亂卻有序,不禁有點眼花繚亂 如此哀傷,耳邊只聽得到充斥著嘆息基調的《斷點》,閃耀的星光,是否也擁有那麼多的記憶,在同一片星光下的人們,如今又身在何方? 一顆流星剎那間劃破天際,短短的一瞬間,似乎耗盡了它最後的一絲氣力,用短暫的輝煌書寫著它生命的最後歷程,我來不及寒暄,也來不及道別 “看見流星了”,我忍不住叫了起來,但是語氣中沒有任何的激動或興奮,這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已經想不起,上次邂逅流星,是多少年前的事 “快許個願呀”,一旁的CINDY提醒著反應有些遲鈍的我,我這才想了起來,流星是為了人們向它祈求那些心中無法實現的願望,而存在的 “保佑大家股票飛漲吧”,琢磨了半天,我竟發現自己心中根本沒有任何願望想去祈求,便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了一句 “大家都空倉,怎麼飛漲啊?”FINGO一句順水推舟的玩笑話如清新的海風般吹散了繾綣著的壓抑,星光閃爍、天空海闊,似乎在跟著同伴們一同發出爽朗的笑聲 或許多年來,奉行著無欲則剛的我,早就習慣了不把願望的實現寄托到別人的身上 如同流星劃過天河,我們每一個人,都如同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顆流星,轉瞬即逝 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終將隨著流星的湮滅而皆歸塵土 大海依舊驚濤拍岸,像一聲聲嘆息,群星依然交相輝映,如一陣陣嘲笑 洛 迦

這是在七夕拍攝的一張照片,也是我在心中描繪許久的一幅畫面,可或許在旁人眼裡,卻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場景 一對年輕男女安靜地坐在海邊,凝望著遠方的島嶼 要說簡單的話,就這麼一句話也能完全解釋概括,雖然顯得乏味了一點 那麼我從這麼一幅看似簡單的畫面中,又推敲到了些什麼呢? 年輕男女,相同顏色的中國紅衣著,代表著戀愛中的人們 他們目光聚會的島嶼是洛迦山,傳說中觀音大士的得道之地 洛迦是梵文,代表著光明、聖潔、美麗之意 天空中是揮之不去的陰霾,但陽光仍透過雲層,星星點點撒在了海面上 戀愛中的人們,總是如同這對凝望著洛迦山的年輕人一般,憧憬著光明、聖潔、美好的愛情 感情的道路波折苦痛難免,如同天空中那陣陣陰霾般聚聚散散,教人疲倦、迷茫、無助,而遠涉重洋的艱險路途,更是會讓人望而卻步、甚至是半途而廢 可如果是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有情之人,就必然能夠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到達光明的彼岸,修成最終的正果 若是情真意切,就連天也會被感動,為你們照亮前行之路,無論有多少困難和挑戰,只要能共同進退,即使手中擁有的只是白水,想必也是種幸福 不知道我的這番釋義有沒有牽強附會的嫌疑,而這樣的文字,也早已不應是今天的我應該去書寫的 但我依然覺得,我們的生活原本什麼都不缺,唯獨缺少發現,人生並非索然無味,而是越來越浮躁了的我們,忽略了太多諸如此類的畫面 世上有如此之多的善惡美醜,我希望能去發現,然後用自己的視角去詮釋,無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否則,上天賦予人類的思想能力就失去了意義 如同這幅畫面,解釋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作為我而言,總是期望著積極的未來,但對於消極的結果,也會做到心中有數 在此要特別鳴謝參與此張照片拍攝的兩位模特——團隊成員FINGO和SAMMI,沒有二位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是不可能將我心中的構想體現得如此完美的 在出行前就曾說過,各位身上一定隱藏著能帶給我啟發的元素,果然,盡管只是張照片,卻是你們在這次旅途中給予我的最大收獲 對 話 面前矗立著的,是高大威嚴的南海觀音立像,莊嚴肅穆地巋然望向西方極樂 無數向往著美好生活的虔誠信徒在她的腳下頂禮膜拜著,我不跪不拜,只是緩緩抬起頭,與觀音大士四目相對 “你好,觀音姐姐”,我暗自一笑,這不是《大話西游》裡唐僧的口氣麼? “年輕人,我聽說過汝,諸多寺廟的菩薩們都曾提起,見過一個不肯跪拜、卻又喜歡跟他們對話的年輕旅人。” “噢?那還真是受寵若驚了,不過你們不是倡導世間一切皆平等麼?你們既然是到世間來普渡眾生的,那麼我們之間也應該是平等的,不是麼?” “汝所言甚是,愚昧無知的世人,若是不能徹悟我等救苦救難、慈悲為懷的真諦,即使三跪九叩,我等也是不會眷顧他們半分的。” “那麼汝,這次又是為何不遠千裡,游歷到我等的道場來?” “觀音姐姐,我不認為人一定要出於某些目的才去做某些事,您說呢?”“況且,我心中的疑惑都已經解開了,這還得感謝遠在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的釋迦牟尼祖師和五台山的文殊大士。”“若是您哪天碰見這二位,還請轉達我的謝意。” “我等了解了,汝難道就沒有什麼別的願望或請求了嗎?” “不愧是觀音姐姐,什麼事都瞞不過您,其實……”,我把背包抱在胸前,那裡面安靜地躺著一封請柬,“我同學下月就要結婚了,我想為他們祈求祝福。” “汝等之友人,歷經千辛萬苦、度過重重難關,遂有今日修得正果,甚屬難得,昔日唐三藏遠涉西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之試煉、繼而求得真經之艱險,亦莫過此;如此堅毅不拔之士,我等自會加護,汝可安心。” “倘若汝等心懷雜念、朝秦暮楚、處處留情,或唯計索取、不問付出、強取豪奪,或是自私自利、好大喜功、浮誇虛榮之輩,是為冥頑不靈、逆天而行,唯有自食其果、自取滅亡一途,蓋我等即便有心成全,卻也無力回天。” “汝既心若明鏡,我等亦可言盡於此,所謂寒冰不能斷流水、枯木亦會再逢春,世間萬物皆因果,蕭牆之禍皆起於一己私利,從善如流或助紂為虐,汝等凡夫俗子還應好自為之。” “謝謝您的點撥,觀音姐姐;不過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他們自己是否能夠堅定始終吧,只要兩個人從一而終、攜手面對,沒有什麼大風大浪是過不去的,對嗎?”

觀音大士微笑著頷首,不再言語,目光轉向不遠處虔誠參拜的LEO和班長夫婦 一如既往地,我揚起嘴角,回應著菩薩的笑容,繼而沉默顯 聖 既然是旅途,就有起點和終點,當我們的旅途即將到達終點的時候,一場本就在意料之中的豪雨“適時”傾盆而下,它的制造者,是名為“聖帕”的台風 肆虐的風夾帶著豆大的雨點,席卷著這個不足十平方公裡的小島,被困在侯船大廳裡的、歸心似箭的人們齊齊望著被玻璃窗和雨幕隔開的世界,每個人心中都油然而生了一絲忐忑 盡顯疲態的同伴們也不例外,雖然口口聲聲用這不可抗力來鑄就一句“老板、我回不來了”,但是我清楚,任誰都無法輕易擺脫那現實世界中的無形壓力 雨勢漸猛,或許真的走不了了,心中如是想著,我不清楚這是否真的是佛祖的挽留之意,還是在給我們一個逃避回歸冥冥不堪的現實世界的借口 可即使再不堪,也是必須去面對的吧?我們都還渺小,都有各自的世界和奮鬥,觀音姐姐,如果你聽得見我的聲音,就別再為難我們了 或許今天,弱小如我還無法輕言決然拋棄所有的一切,可相信終有那麼一天,我能夠放下所有凡塵俗事的牽絆,去追尋那份世外桃源式的寧靜 離分別的時刻越來越近,雨勢漸弱、直至完全停止,被徹底衝刷過的大地濕漉漉的,空氣格外清新 佛祖保佑——我雙手合十舉過頭頂,默念著 將要跨進船艙的那一刻,我最後回過頭去,望著不遠處巋然不動的南海觀音立像,心中劃過一絲惜別之情 再見了,觀音姐姐,謝謝你守護著我們回航的汽笛能順利拉響,雖然我不能答應你是否能再回來,但我不會忘記今天所說過的那些話 明 天 “又回來了,真是沒勁”,每次回歸這片土地,我都要如此像征性地抱怨一聲 “既然不想回來,那干脆就不要回來了嘛”,不知是誰,這麼回應了一句 “現在時機未到,但總有一天會的”,我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很嚴肅地說著 但是似乎,沒有任何人把這話當回事 “是KING嗎,你好啊。”電話鈴聲的響起,告訴著我又必須找回往日的生活狀態 “噢?是你,怎麼想到打電話給我?”那是一個不太見面的朋友,屬於無事不登三寶殿的類型 “其實是想給你介紹女朋友。”果然,聽他那鬼鬼祟祟的口吻,我早已猜出個七八分了 “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我不想考慮這件事。”反正每次都是如此千篇一律的回答 “為什麼?你也老大不小了。”無論是誰,都會不約而同地搬出這一條來 “不好意思,人各有志,但我志不在此。”試驗N回,才發現這句話才是百試百靈的婉拒說詞 對方語塞,但此時此刻,他一定會覺得我神經不正常 無人共鳴,沒有關系,因為在我心中,那兩條命運之路卻是越發地清晰起來,這種感覺如此強烈,使我對其深信不疑 深信著在不論多遠的將來,最終會有那樣一個明天,自己會踏上這兩條未來之路其一 殘酷暴虐的淨化之路也好、追求平靜的歸隱之路也罷,我都會放下所有的牽掛、拋棄所有的糾葛,像每一次出發那樣背起行囊,離開這座堆積了太多怨念的城市 然後,不再回來,永遠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