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行之夜登泰山觀雨記

作者: susieli1983

導讀山東行之夜登泰山觀雨記 行程: 岱廟——東路紅門步行登山——空招(住宿)——東堯觀頂——玉皇頂——碧霞祠——天街——南天門——中天門乘車至天外村——膠東莊戶人家用午飯——泰山賓館休息——乘火車去青島 鑒於突然降雨耽誤了行程,等到從濟南回到泰安時已接近下午四點。從汽車站匆匆趕往岱廟,煞是擔心已經過了參觀瀏覽時間,錯過了從岱廟起登泰山的 ...

山東行之夜登泰山觀雨記

行程:

岱廟——東路紅門步行登山——空招(住宿)——東堯觀頂——玉皇頂——碧霞祠——天街——南天門——中天門乘車至天外村——膠東莊戶人家用午飯——泰山賓館休息——乘火車去青島

鑒於突然降雨耽誤了行程,等到從濟南回到泰安時已接近下午四點。從汽車站匆匆趕往岱廟,煞是擔心已經過了參觀瀏覽時間,錯過了從岱廟起登泰山的所謂“正宗”行程,據稱天子祭天時便是先從岱廟祭拜開始的,不曉得是真是假,反正傳說中從岱開始登泰山最為虔誠亦為正宗。既然來了,又要登五岳之首之泰山,自然是要誠心一些才是。嗯,從濟南回來的班車在新汽車站即汽車東站停靠,出門便有公車站,不過要走到對面去乘車,忘了是幾路車了,相信大家都會看站牌……找一個到岱廟的車到站下車即可。正式到達岱廟時間為下午16:20,所幸人家營業時間貌似到晚上九點。

16:20 到達岱廟門口,就在街邊上,正對廟門是幾塊碑,記不得是什麼碑了,隔著條馬路,正是山門,上書“泰山第一行宮”,至於這“行宮”到底何意,小的實在是不太清楚,莫非是指天子登泰山時第一個休息的地方?還是東岳大帝下凡時第一個休息的地方?功課做得不足,只有這麼點兒印像了。門前那個牌樓修得倒是很好看,和孔林那邊的牌樓有得一拼。正殿供奉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一開始以為這個小廟就是岱廟了,往北出去了一看,才知道岱廟還在前面呢。

青石板路一起走著,就看到正陽門,門樓上二層有個大匾,“岱廟”兩個燙金然而字很是招搖。門前一個大牌樓,很是不一樣,精雕細琢的,忘了這種建築形式叫做什麼風格了,反正與一般的門樓牌坊有很大不同,前後各四只石獅,形態各異。本來想爬上去和石獅合影來著,結果看到警察抑或保安在那邊虎視眈眈,硬是沒敢上去,只遠遠的照了照獅子的雄姿。

過了牌樓正陽門西(左邊)才是一個售票亭,小小的一間,門票20元,學生票10元,進正陽門時要查驗學生證。可能是剛下過雨的緣故,岱廟裡面的路上布滿了青苔,很滑,不小心就有跌倒的危險。進門東側是一些碑,在一片積水中發現了“大元(或元大?)太師泰安武穆王祠”的石碑,此武穆王是彼武穆王否?就是射雕英雄傳裡面傳說中的武穆王?

繞岱廟一周都是城牆,如果時間充裕,大可登上城牆繞廟一周,既可一覽岱廟風光(說實在的,牆有些高),又可沿城牆觀周邊風景(其實……無非是住戶店家而已……)。若不走城牆,由廟門沿中軸線前行,可至宋天(貝兄)殿,據說是與孔廟大成殿、故宮太和殿齊名的三大某式建築,至於到底是某式小的實在記不清了。西側有在建的泰山石刻博物館,敲敲打打的,很是熱鬧。

17:20 出了岱廟繼續往前走,有一個牌坊“岱宗坊”。這麼寫著忽然覺得岱廟到泰山的格局和從曲阜古城去孔林的格局很像,都是出了城門一條直路,中間有一個牌坊,現在想來,連兩邊的樹都長得怪像的……嗯,其實呢,從岱廟到紅門應該是兩站路的距離,但是偶白天在濟南走得有些腳疼,又在岱廟繞了一圈出來,走到山東科技大學的門口時就有些走不動了(真不曉得後來是怎麼爬得上泰山的……),正好有站牌,等到傳說中的3路車,結果……就一站地就到紅門終點站了!這是從岱廟登泰山途中唯一一段非步行的路程。

到這裡有必要先對泰山登山線路做一說明。按網友及各網站提供線索,泰山登山線路一向有三條,中路即由紅門開始登山,為最正宗登山線路,據說天子祭天也走這條線,吾等凡人當然要從此處登山沾一沾皇氣……呃……還有一條是從天外村,還有一條是走桃花峪。

18:00 登山正式開始!走上幾步台階,即到紅門,不知道當時哪根筋搭錯,竟然沒有照相,這可是真正的登山起點。可能是天色漸晚,或者是大家都知道這幾日天氣不好,並沒有遇到某網友“礦工登山記”中所提到的夜登泰山人如織的景像。冷冷清清的,頗顯寂寥。穿過一段兩邊布滿店鋪的石階,紅門赫然眼前。真的是山門,兩邊都是山,中間一道門。門右側是售票處,全票120,學生票60元。人少之故,查票的叔叔超級仔細,非常認真地核對了照片之後放人……

人真的很少,開始這段路爬得還算輕松,時不時地遇到三兩個下山的人,路邊也有店鋪時不時的召喚買電池買拐杖之類,越爬眼見著天開始黑了,走到派出所的位置時已經天黑了,有人查票。相機沒電,路上又累又熱,風一吹又有些涼,那感覺,真是除非夜登泰山,否則決不可能領會。等上到中天門時已經氣喘吁吁,真希望當時就在中天門住下明日再登山了。在中天門用相機最後微弱的一點電量照了一張照片,可是夜登泰山的唯一證明了。

從中天門繼續前行,有一段坦途,後來才知道這裡叫做“快活三裡”,登山到這裡,忽遇坦途,好不快活,白天下山時才注意到路邊還有一眼從山上引下來的泉水,沁心冰涼,真正山泉好水。過了中天門不曉得走了多遠,聽著水聲山響,終於來到一處瀑布,晚上沒有人,瀑布的水很大,急流而下拍打著岩石,水花濺起在橋欄邊,夜色下濤聲水景,很是壯觀。站在雲步橋上,暗夜裡聽到那樣的水聲,眼見如此澎湃之景像,剎那間只覺得深深震撼,有些熱淚盈眶。等到白天再行至此處,只見游人如蟻,擁擠在橋上,瀑布也遠失了夜間的壯觀,心裡頗有些失望,早知如此,應乘索道下山,保留些夜晚的神秘才是。也許是朦朧的夜色才給了泰山的泉、松、石更多的靈氣與壯觀。

從中天門到南天門,中間有些牌坊,照片記著的是“迎天”、“龍門”、“升仙坊”三個。不知道走了多久,天已經很黑了,路邊的店鋪打烊了一半,走許久才有些燈光。偶爾遇著幾個夜登泰山的同伴,遠遠的便喊著“加油”,剎那間多了許多力量。過了對松亭走一陣便是十八盤,上山時在十八盤下休息了許久,為泰山據稱最陡最險的一段路養精蓄銳。這裡店鋪很多,幾家人聚在那裡打牌,很是熱鬧。還有一只小狗,見你在那邊坐著休息吃東西,便湊到跟前來,讓它坐下便坐下,很是聽話,賞了它幾口肉腸吃。幾個下山的學生圍著一塊十八盤的石頭照相,下山的時候發現在那塊石頭邊照相是要收費的,當時就後悔怎麼沒趁天黑上山的時候照張相留念下來著?可是下山的時候體會不到上山那會兒的辛苦了。

十八盤,真的不愧是十八盤,開始還有力氣,爬著爬著就得靠自己給自己加油打氣才能繼續往上爬了,到了“龍門”要說會成龍,到了“升仙坊”要贊能成仙,從升仙坊到南天門那一段才真是熬人,眼看著南天門就在前面,可從升仙坊上去的台階又窄又陡,連個寬一點的大台階歇腳的地方都沒有,那個累啊。幸虧咱還是輕裝上陣,除了水和吃的啥都沒背,很快地就超過了一個背著五十公斤重的登山的夫婦,真是太佩服他們了,到後面他們就是三步一歇,而且完全就是扶著欄杆真正的在“爬”山了。帶著對他們的同情,終於顧不得腳軟,一鼓作氣,終於走完了十八盤,登上了南天門,一下子就坐在裡邊的木凳上,汗如雨下,氣喘如牛了。一看表,九點半,嘿,還不錯,三個半小時,從紅門爬上了南天門,這可真是耐力、體力的極大考驗,腿都軟了。現在回想起來似乎也就那麼三個半小時,可當時那辛苦勁兒,記得早就說過不願再爬山了,結果還那麼大老遠的找著泰山去爬,自找山爬,只能堅持下去,登上去的那暢快勁兒,是足以把登山的辛苦抵消了。

22:00 在南天門打電話給空招的人,他們派了人過來接,確實又走了不少山路才到了住的地方,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空招在北天門,那可不是走了老遠,爬了半天山,又從南天門走到北天門才到了住的地方,怪不得有網友罵空招騙人,擱誰從山底下爬上來還要再曲裡拐彎地爬半天都得罵人。不過據說南天門那邊天街上的賓館都不是咱一般人能住得起的,多走點兒路也就多走點吧,沒錢咱還有點兒力氣不是?盡管對空招的住宿條件及服務態度頗為不滿,但衝著大晚上的過來把咱接過去的份上,就兩清了吧,要不這大晚上的在泰山頂上還不得凍死才怪……誰讓咱趕上雨天來著。等到緩一緩,喝些水吃點兒東西,躺到床上正式開始睡覺,已經夜裡十一點過半了。對了,住宿費是先結的,100元,房間也是預先在游程網上訂的。晚上下毛毛雨,挺涼的,房間裡有電視,不過看不成;有衛生間和淋浴,不過洗澡還是算了吧,那大熱水器看著怪嚇人的,燙燙腳倒是不錯;沒開水,沒香皂,沒拖鞋(好像有,反正問服務生也要了雙)。不過有個二層樓的看起來條件挺好,但他們說已經被才來的一個團住滿了,其他還有些四人間六人間的,也好不了哪裡去,就將就了一晚上。反正又不是來泰山頂上睡覺的唄,能有個地方遮風避雨就不錯了,想人家半夜爬泰山的不都是在泰山頂上凍個半宿嘛。

次日4:00 房間窗戶正對的正好是燒火的院子,裡面堆的盆盆罐罐的,招待所的人說是第二天早上四點鐘有人叫床領著去看日出的,還是放心不下,定了鬧鐘。鬧鐘響的時候朦朦朧朧聽到雨聲,接著就有人叫門,便問是不是下雨了,答曰沒下。想著即使下雨也得起來看看吶,要不然不是白來泰山頂上一趟?收拾完畢,穿著雨衣(雨衣真是沒白買……),院裡的其他人還都沒動身呢,便向空招的人問了路,先行向東堯觀頂出發了。開始是小雨綿綿,沿著石階走到東堯觀頂,穿過一塊大石縫隙,走一段石路,看到了東堯觀頂上的太極台,據說是迎千禧年時誰在這裡打太極拳全球直播的地方。天還是黑的,一點兒亮都沒有,遠遠的可以看到玉皇頂上的燈光,泰安城也剛剛從夜裡蘇醒。

據預報是早上5:05分日出,但眼看著天陰成一片,霧雨蒙蒙,看日出應是無望了。陸陸續續的,住在空招的人都過來看日出了,他們越走越近,雨也越來越大,等到五點差十分的樣子,整個下起瓢潑大雨來,泰山頂上沒看成日出,卻看了一場大雨,也算是難得了。天色漸漸亮了,雖然是雨天,太陽還是會升起,天還是會亮的,就算被雲遮去了,也擋不住明亮的光線。五點五分過去了,雨漸漸小了,雲還是聚在一起,等到五點半,太陽應該也升得老高了,帶著些觀雨的興奮,未能看到日出的遺憾下山了。路過空招門口時雨已經停了,便拐到玉皇頂上去,從北天門上玉皇頂的人很少,路過一個索道站,好像是下到天外村的,往前走著,路過丈人峰,泰山等三角點,沒幾步就上到了玉皇頂上。有一個廟,裡面有一個泰山極頂的碑,刻著泰山的高度,1545米,旁邊的圍欄上密密麻麻的掛滿了同心鎖。還不到六點,就已經有很多團上來了,人聲鼎沸。

沿著來時的路下玉皇頂回空招,路過丈人峰小小休息一下,遠遠地望著北天門,回頭看看皇頂,想起菜菜的博客裡寫道,在泰山頂上說我愛你是什麼感覺呢?呵呵,不知道,不過想起來看過的一部日本電影,風味絕佳,那個女生最後還是離開了男主人公,一個高中剛剛畢業的小男生,回到了她的前男友身邊,因為她始終忘不了他帶著她去看的那次日落,是在山中湖,正好能夠看見太陽在富士山頂上,有一個很美的名字,鑽石富士,“如果能夠成功地看到鑽石富士,願望就會成真”,和小男生的祖母一直難忘的美國情人拍的那張照片一模一樣。不知道為什麼說起在泰山頂上看日出,腦海裡卻出現那部影片中鑽石富士的日落景像。如果能夠在泰山頂上看到日出,應該是讓人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景像吧。

7:00 回到空招,吃早飯(泡面)退房下山。從來時的路回去,從北天門走到南天門,來時的那條天街後的小街,大家都是一幅剛剛起床的樣子,不曉得那些上玉皇頂的人是從哪裡來的……突然冒出來那麼多人。向北拐上天街,傳說中的天街,據說店鋪都是倚山而建,用實物做招牌,到了那邊卻覺得並非如此,只是街很寬,又很高而已。

沿著天街一直走就看到碧霞祠——真的有道士在那裡,門票5元,進去看了一圈,沒敢亂拜神。隨意問了問道士是否曉得妙峰山,他說那邊是碧霞元君的行宮,這邊才是老家。嗯,有些意思,既去了妙峰山,又去了泰山,下次和碧霞元君有關系的地方該去哪裡呢?看到一對很虔誠的香客,中年夫婦兩人,整理照片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就是前一天下午在岱廟遇見的那兩個人,沒想到第二天早晨在玉皇頂和碧霞祠都遇見了,有緣千裡來相會……

8:00 重回南天門,放棄索道,只為了用相機留下些南天門、十八盤以及雲步橋那邊瀑布的美好畫面。顫顫巍巍地開始下山了。都道上山難下山更難,真的是如此,還沒緩過勁兒來的腿,下山的時候連彎兒都不會打,真是辛苦呀。不過看看照片上的表情,嗯,應該是比上山的時候輕松得多呢……且行且停的,下到十八盤底下的時候,回頭望望南天門,真是不敢想像昨天是怎麼爬上來的,更見著抱著小孩子爬泰山的父母,真是辛苦,可憐天下父母心吶。終於找到雲步橋,看了瀑布照了相,走到中天門,實在是不想再走了,便買了下山的車票,返回中天門留了張影,坐車下山了。

11:00 車到天外村,回到泰安市,在銀座斜對面的膠東莊戶人家吃午飯,享受了和在海底撈似的上帝待遇,喝了瓶泰山克利策干啤,吃了白菜豆腐湯,不是都說泰山三美白菜豆腐水嘛,這一個白菜豆腐湯可是三美齊全了呢。吃完飯離去青島的時間還早,便在火車站附近訂了小時房,三小時60元,休息了一下,16:00的火車,15:30退房去超市買了些水和路上吃的,趕火車去了。為期三天的曲阜、濟南、泰山之行至此結束,踏上前往青島的旅途。



(岱廟的牌樓及石獅)



(夜色中的中天門(夜登泰山唯一證明,相機沒電了……))



(泰山上的碧霞元君廟)



(太極台上觀雨頗上壯觀)



(泰山三美白菜豆腐水)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