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識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

作者: milkway8277

導讀亞洲旅游周刊推出《聞香識洛陽〉的暢銷書,很快就將牡丹花香的洛陽城推廣到香港,這次來到花城,聞不到花香,卻看到了佛,在龍門,石窟是識別洛陽不變的景像,100年前大漠中的莫高窟震驚了世界,而位於中原地帶的龍門石窟一千多年來靜靜等著人們。洛陽,一座古老的只剩下地下商周遺址的都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如今城市顯得干淨、冷清,隨處可見是當街下棋 ...

亞洲旅游周刊推出《聞香識洛陽〉的暢銷書,很快就將牡丹花香的洛陽城推廣到香港,這次來到花城,聞不到花香,卻看到了佛,在龍門,石窟是識別洛陽不變的景像,100年前大漠中的莫高窟震驚了世界,而位於中原地帶的龍門石窟一千多年來靜靜等著人們。洛陽,一座古老的只剩下地下商周遺址的都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如今城市顯得干淨、冷清,隨處可見是當街下棋、打麻將的人群,毫無懸念地是這座城市最高最新的建築清一色都是政府機關、國有單位,市中心的王城廣場是紀念東周遷都洛邑而建,正對面是中原明珠塔。龍門石窟位於郊區的龍門鎮,新城中心也建在距離石窟不遠的地區,附近還有紀念關羽的關林。整個城市因為游客的來來往往顯得活力和人氣,匆匆而來的過客也僅僅把目光專注於石窟。龍門石窟的佛像保有量在中國三大石窟中位居第一,達到10萬多尊。從北魏起,帝王、官員、財主下令或出資建造雕刻了幾百年,至唐代達到鼎盛。大部分的佛像是整體雕塑,並不是刻於石壁上的浮雕,最小的佛像兩釐米,最大的盧舍那大佛據傳是按照武則天容貌雕刻而成,高17.14米。大佛兩側菩薩像征嬪妃,二弟子是文臣,天王與力士則是武將。人間的統治體系在佛教中完整得表現,體現工匠技藝高超的是不論從任何角度看大佛的眼睛,都好像和你在對視。不少佛像都已被破壞,千百年來,石窟內的佛像任由他人撫摸,自2000年起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以後,人們只能隔著圍欄來看佛,雖然不是周末,游客依然很多,白居易的墓園也位於景區內,這位“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的詩仙最終終老於龍門香山任由他人憑吊。與龍門石窟其名的是中國最古老的寺廟白馬寺,匆匆趕到白馬寺,並不覺得和其他寺廟有何不同,唯一看出名堂來的是寺內的大雄殿,與其他寺廟不同的是少了一個寶,因為白馬寺本身就是寶,自然就不用叫做大雄寶殿。殿內的國寶是23座元代時期的佛像,文革期間,白馬寺十八羅漢等文物被砸碎,西哈努克親王要參觀,1972年從故宮緊急調運2900件文物到洛陽,遂使這些國寶能保存於白馬寺,這些佛像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裹裱,然後揭出泥胎,制成塑像,像有幾米高,但是一人能用手托起,因為內部為空心,這項技術現今已經失傳了。看了太多寺廟,爬過太多高山,遂對少林寺、嵩山失去了興趣,離開洛陽,奔赴鄭州。旅游提示:西安至洛陽有多班火車,4到6小時行程,途經華山、三門峽市。龍門石窟位於市區15公裡處,火車站81路公交車終點站即是,回程途中在關林下車,坐58路到白馬寺。龍門石窟門票80元,開放時間到晚上10點,關林30元,白馬寺35元。

更多圖片游記見http://mingmilk3377.blogcn.com



(武則天標准像)



(盧舍那大佛)



(白馬寺)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