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西湖六月中之花港、蘇堤、曲院八月,正是觀荷的好時節,避開人潮如湧的湖濱路,坐Y5路公交到浴鵠灣下車,就可以在風景如畫的楊公堤悠閑漫步了。夾道兩旁綠樹成蔭,知了聲聲,讓人從心底裡涼爽起來,五步一座,環著樹干圍著一圈凳子,很方便行人停留休息,特別是我這個迄著拖鞋的人趴嗒趴嗒走在石子路上,很願意坐下來喝口自帶的礦泉水,望著遠處的湖,遠處的山,遠處的亭。。。遠處,隔著小小的湖,是三台夢跡景區,荷塘楊柳,小橋流水,一時找不到入口,不如尋景去花港,花港觀魚大門就在旁邊,花港挨著西湖,接著蘇堤,繞過去是曲院風荷、岳廟,一路都是風景,三台只有以後再去了。進入花港,迎面就看到滿塘的荷花,扶風楊柳,曲徑通幽,景隨步移,紅荷白菱競相開放,田田荷葉,輕舒圓卷,碧波鱗鱗,清香陣陣,有這一時的忘憂,走過這段小徑,連著回廊轉小橋,不覺來到一泓碧水間,就看到滿池的紅鯉魚花鯉魚都慢慢的游著,很多人聚在一起往下面扔面包,我也去買了一個,可惜這些魚吃慣了這種口味,興趣不大,搖頭擺尾的過來後,懶懶的張下口,一點不興奮的吃了,我不僅想,這種大魚吃起來是不是也都是面包味呢?呵呵,當然只是想想而已,在我心裡,它已經是面包魚了。經過紅魚池來到牡丹亭,在亭中小憩,南面,是南屏山,滿目蒼翠,間有綠水拱橋,景色宜人,東面是雷峰塔,對著雷峰夕照就是南屏晚鐘,都說雷峰塔應該秋高氣爽的時候登臨,到時候找個時間再去看看,淨慈寺的南屏晚鐘也是西湖十景之一,下次有機會也要去的,東面就是一覽無余的西湖,就看這一路接堤垂柳,如煙霧籠著一般,把長長一道蘇堤圍了起來,跟五月份的時候比起來,少了桃花點綴,柳樹越發密了,蘇堤由六橋連接,元朝稱“六橋煙柳”居西湖十景之首。沿著蘇堤走,游人就漸多起來了,很多租了自行車的,騎的優哉優哉,靠湖邊兩旁都擺著很多凳子,可惜一般都坐滿了人,這條堤還真是長啊,我好不容易占了個座位,就不想動了,近處是古色古香的亭子和三三兩兩的荷花,遠處是樓台畫閣,隱隱約約的連綿群山,偶爾有一只水鳥徐徐飛過,腳邊是嘰嘰喳喳的小麻雀蹦來蹦去,讓人就想這麼的長久坐下去,或者在這旁邊建個小小的房子,推開窗就能看到滿湖的風光,可惜這樣的願望很容易被肚子的咕咕聲打破,雖然往玉帶橋過去就是曲院風荷了,只是裡面吃飯的地方有點貴,還是去岳廟附近的肯德基打發一下了,經過跨虹橋就來到北山路上的岳廟,附近有很多小餐館,在景區吃飯不要太抱期望,我一般都是吃點漢堡了事的。雖然岳廟通常都有很多游人,不過我覺得沒甚麼可看的,還是回曲院風荷轉轉吧,據說風荷區栽培了上百種荷花,還未進園,透過拱門就看到大片的爛漫,進了園後,就直奔荷花池,亭亭荷花圍繞小橋,西湖的亭子多是黑瓦紅牆,稱著碧水藍天,擁著曲徑紅荷,再沒詩情的人走在這如畫的景中也不免要講兩句詩了,湊趣的生意人這時便會挎著竹籃叫賣蓮蓬,10元四個,新鮮的蓮子白嫩甜脆,也算是嘗個鮮吧。曲院風荷裡還有個造酒坊,相傳是用曲院的池水造的酒,古時酒香荷香為一時之勝。現在還遺留一些舊貌,大部分都被整修了,作坊建的有些日式,裡面也有賣酒的,還有酒具的展示廳。從曲院風荷出來,可以坐Y9路延湖看風景,這個是環線,5元的票可以繞著西湖看一圈,行程中有售票員介紹沿路景點,個人覺得比坐電瓶車繞西湖一圈合算。或者坐其他車回去,這裡很多公交到達市區的。總結這次行程,如果你想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湧擠的人潮,相對安靜的領略一下西湖的湖光山色,可以選擇這三個景點看魚,看荷,看西湖。

(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