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6日星期五 陰莫赫懸崖-都柏林
昨日深夜才抵達香儂的酒店,一群人又累又餓,再加上酒店剛開業許多設施沒完備,引發眾多不滿。和導游大致商議了後面幾天的行程,睡下已是凌晨。
一早吃飯的時候遇到酒店的中國服務生,再仔細一問,竟然是在這偏遠之地的上海老鄉,她幾年前來愛爾蘭念酒店管理,剛畢業工作,准備攢些錢之後繼續進修。這是才知道,原來愛爾蘭的酒店管理僅次於瑞士,並相信愛爾蘭的中國人不在少數,因為之後的幾天都在酒店邂逅同胞,雖然這裡沒有中國城。愛爾蘭的早餐已經和倫敦的有所不同,卻依舊喜歡。
第一站是歐洲最高的懸崖--莫赫懸崖(Cliffs of Moher)。莫赫懸崖在愛爾蘭島中西部最邊緣,面向浩瀚無際的大西洋,從香儂向西南方向約2個小時。天氣陰霾,和前兩天的陽光對比鮮明,或者在海岸邊看懸崖正需要這種山雨欲來的氣勢。車順著愛爾蘭西海岸的盤山路前行,中途下車,海浪拍打著岩石,風呼呼吹著,著實大。
大巴拐進停車場,終於看到了其他的游客。步行一段蜿蜒石子路,參差壯觀的山崖和大西洋之岸映入眼簾。有別於島上其他景色的柔和秀美,莫赫懸崖既無花草,又無柔軟的沙灘,顯出幾分俊俏和冷酷。幾千年地殼運動和大西洋的衝擊,"大自然之手" 斧劈刀削般地顯現出密密的層次,黑色的峭壁呈鋸齒狀,沿著克萊爾郡海岸延伸八公裡,筆直矗立在大洋邊,巍巍壯觀。
強烈的朔風從洋面上洶洶撲來,裹緊羽絨服和圍巾仍禁不住打顫,吹得人東倒西歪,舉步維艱,卻又大呼"爽快",順勢向後倒下,卻被大風托起,有些飄飄然。懸崖一端,一座荒廢不堪的古堡孤立,像一個頹然而立的騎士,一伙人緊貼著古堡的石壁極盡搞怪之所能,一副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架勢。
午飯在離莫赫不遠的小鎮用餐,典型的愛爾蘭小酒吧,有些陳舊倒也家庭般的溫馨,暖暖的壁爐給凍得不輕的我們莫大的溫暖。愛爾蘭的特色菜燉肉很大一份,把牛肉、土豆、胡蘿蔔放在大鍋裡慢火細燉、酥酥爛爛,叫了一杯黑啤(gunness),愛爾蘭人的最愛,我不懂酒也不善喝酒,只覺得清爽不刺激。混合威士忌的愛爾蘭咖啡苦得厲害,還是喝不慣。下午的時光就用在大巴上睡覺,從西海岸的莫赫一路直奔東海岸的首都都柏林,4個小時差不多就是安吉到上海的距離,再次感嘆中國的地域廣闊。
相比倫敦,都柏林顯得平民許多,麗妃河(River Liffey)將城區一隔為二,房屋明顯現代了許多,如今還在大力發展經濟,很多地方大興土木。都柏林沒有中國城,屈指可數的幾家中餐館在比較繁華的商業街,即使沒人帶也不會迷路,LV的對面,萬寶龍的隔壁就對了,難怪價錢也幾分辣手。四頓西餐吃下來之後又能喝上一碗酸辣湯、吃上烤鴨、家常豆腐,也算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明天是聖帕特裡克日,每年愛爾蘭人最大的節日,各地的國民跑來都柏林參加盛大的游行盛典。所有的酒店人滿為患,躺在床上,聽見樓下孩子們興奮而喧鬧的聲音。不錯,明天會是個好日子。

(去往莫赫懸崖)

(氣勢磅礡的莫赫懸崖)

(懸崖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