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哩羅嗦的西安美食游記(四)

作者: jerry3227

導讀5月6日晴 今天打算去鐘樓看看。到鼓樓下車後照例先跑到開元商廈,一人舉兩根小奶糕去鐘樓,哈哈真是搞笑。看了下那個編鐘表演的節目單,算好了時間,上去時正好是整點,鐘樓上有兩個武士在敲整點鐘,看完敲鐘,裡面的編鐘表演也開始了,演奏的都是一些古典名曲,《陽春白雪》之類,蠻有意思。 看完表演在鐘樓裡轉了轉,看介紹好像鐘樓是磚木結構的建築,裡面 ...

5月6日晴

今天打算去鐘樓看看。到鼓樓下車後照例先跑到開元商廈,一人舉兩根小奶糕去鐘樓,哈哈真是搞笑。看了下那個編鐘表演的節目單,算好了時間,上去時正好是整點,鐘樓上有兩個武士在敲整點鐘,看完敲鐘,裡面的編鐘表演也開始了,演奏的都是一些古典名曲,《陽春白雪》之類,蠻有意思。

看完表演在鐘樓裡轉了轉,看介紹好像鐘樓是磚木結構的建築,裡面的門廊雕花技藝不錯,每扇門上都刻了一個成語的畫面,蠻有特點的。

從鐘樓下來往東大街上走,沒兩步就到了騾馬市,據說過去這是個比較熱鬧的地方,但現在好像沒落了,而且正在重鋪路面,整條街搞得烏七八糟的,走過騾馬市就到了東木頭市,再左一轉再走幾步就是“秦豫肉夾膜”了,都說這家的肉夾膜是最好吃的,可惜我們去的遲了,已經快下午四點,老板說他們家的肉夾膜只賣到下午三點,真是遺憾啊,我們只好吃了涼皮,2塊5一碗,卻並不是很好吃。

從頭木頭到碑林走路也只要10分鐘不到,碑林附近全是一個些字畫、文房四寶的小攤子,看看而已,我對這些也不是太感興趣,在碑林門口有幾個人物小石雕,我抱著拍了幾張照片。我們沒有進碑林了,因為之前聽說裡面全是書法作品,而我們恰恰對這方面幾乎是一竅不通,進去估計也是浪費了。

從碑林出來往西走就看到一個古色古香的牌坊,就是書院門了,書院門兩側的路邊也都有石刻的小人,仔細看看每個人的造型都不一樣,有一個很像卡通版的濟公,哈哈。

之前有網友說“峽西博物館”很值得一看,但朋友說他上大一時就被學校組織去看過,不想再去了,於是就放棄了。

聽說粉巷有家“春發生” 的葫蘆頭泡饃很好吃,我們就打算去看看,其實也不遠,從碑林出來往北走一點就到了,我不知道什麼叫“葫蘆頭”,就隨便點了一個什麼招牌葫蘆頭泡饃,15塊吧好像是,端上來一看,裡面全是豬大腸,而我們都不吃這東西的,就叫來服務員問什麼叫葫蘆頭,誰知道服務員回答“就是豬大腸”,我們倆真是暈啊,幾乎沒怎麼吃就結帳走人了,不過要了發票又中了5塊哈哈。

因為沒有吃飯,我們就去北廣濟街找吃的,聽說有家“東南亞甑糕”很好吃,我們在街上找了好久才看到,原來就是北廣濟街和西羊市的交叉路口,只是因為店面不太不起眼了,甑糕有兩種:現做的和真空包裝的,我們先買了3塊錢先做的來嘗,非常好吃!糯米很爛,裡面夾著棗泥還有好像是那種大的芸豆之類,也蒸得很爛很入味,我又買了幾袋真空包裝的回去給家人嘗嘗,真空包裝的5塊錢一袋。

買過甑糕再向北走一點右轉就是大皮院,這裡也集中了不少好吃的東西,朋友說他上學時喜歡吃炒饃,我們找了一家點了個羊肉炒饃,好像10塊錢不到,炒饃比泡饃要好吃一點,比較入味也不是太爛。

明天就要回去了,所以我們吃完了又到回民街上打算買一點土特產帶回去。不過晚上的回民街上全是燒烤的攤子,遠遠望去,真像失火一樣哈哈。到西羊市口那家賣核桃的攤子買了兩斤炒好的核桃,16塊錢一斤,還有大紅棗也買了兩斤,這個價格記不清了,好像也是十幾塊吧;聽說“鐵木真”的牛羊肉做得很地道,我們也去買了幾袋,都是十幾塊錢一袋。

買了東西,天也黑了,我們又到鐘鼓樓下面拍了幾張夜景,很漂亮,特別是鐘樓,因為周圍沒什麼遮擋,拍出來效果相當不錯。

5月7日晴

在西安的幾天,每天都是晴,天很熱,5月份溫度甚至達到了34度,今天就要回去了,下午的K60,早上我們在如家check out後,坐車先到火車站,把行李寄存了,然後又回到鼓樓廣場,打算再吃點東西。

想想還是去了王恆,沒有吃到秦豫,覺得王恆的肉夾饃還是最好吃的,一人吃一個肉夾饃,一份涼皮,一份三鮮米線,還有一瓶冰峰,這也是我們最後一次喝冰峰了呵呵,又買了兩個肉夾饅帶著准備在火車上吃。

轉了一會看時間不早了就坐車去火車站了,下午4點半左右上車,對面鋪位是一家三口來西安旅游的,我們還相互交流了一下。車往東行,經過華山,對面的那一家跟我形容他們爬華山時人擠人的情形,我坐在窗口抬頭看,華山真得像《仙劍奇俠傳》裡畫得那樣,很美,期待下次了。

TIPS:

1、西安氣候很干燥,一定要注意保濕,在那幾天,嘴唇都覺得好干,最後一天還流鼻血了。

2、出租車是雙計費的,路堵就盡量繞行。

3、西安幾乎不用1元硬幣,全是紙幣,據說有的地方還拒收1元硬幣。

4、回民街的衛生狀況確實比較差,在那吃的話不能太講究這些,我在“紅紅酸菜炒米”就吃到一根頭發。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