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晴
今天打算去鐘鼓樓跟城牆看看。因為都是在市區,早上就起得稍遲了點,坐車去回民街(在西安的幾天,每天都要去回民街,因為那邊好吃的東西太多了呵呵),直奔“紅紅酸菜炒米”,網友都說這家的酸梅湯特別,坐下來就先來兩杯酸梅湯,一喝也不怎麼樣嘛,不如昨天在孫家糊辣湯門口的好,要了一份招牌酸菜炒米,好像是6塊錢吧,很快就端上來了,看起來沒什麼賣相,就是一盤蔬菜肉絲炒飯嘛,但味道還不錯,可能是因為有酸菜,吃起來有點酸酸的比較開胃。店堂裡有個小伙計端著涮牛肚走來走去,顧客想吃就自己拿,我們也要了10串,一共4塊錢,但是很不好吃,爛爛的一點咬勁都沒有。
從紅紅家出來,對面有家“橋梓口賈永信”,門口賣柿子餅的排了很長的隊,我也跑去湊熱鬧,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買了10塊柿子餅,有玫瑰、豆沙、黃桂三種味道,7毛錢一塊,不過當時吃不下了,晚上帶回去吃已經冷了,一點都不好吃,也許熱的會好一點吧。
又去孫家糊辣湯門口買了酸梅湯(我就是覺得這家的酸梅湯最好喝,這幾天買了不少杯呢),然後去高家大院看看,因為前一天朋友的同學給我們找了兩張陝西的游園年卡,這個年卡看起來不錯,包括了西安、寶雞等陝西幾個城市的幾十個景點,而且照片是自己通過網絡上傳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就決定冒用一下省點錢啦:),結果到了高家大院,檢票的告訴我們節假日年卡不用,真是郁悶啊,在門口看了看,決定不進去了。
出了回民街,到了鼓樓廣場往東一點,看到“同盛祥”的大招牌,先去吃羊肉泡饃吧,進去一看,人不少啊,不過全是外地人,要了一份羊肉泡饃一份麻醬涼皮,一共18塊錢,比較貴嘛,饃先端上來,自己掰好了交給服務員,坐著等就可以了,聽說饃要掰的越小越好,我就往小裡掰,掰的好累啊,也可以要那種掰好的饃,不過就沒有自己掰的有意思啦。麻醬涼皮要自己去取,我一開始聽這個名字總是想到“麻將”哈哈,這種涼皮跟魏家的調料不太一樣,多澆了一層芝麻醬,非常香,涼皮也比較韌。羊肉泡饃很快也來了,感覺就是在剛才我們掰好的饃上澆了湯,加了幾片羊肉,不過我確實吃不慣這東西,覺得一點都不好吃,饃被泡得爛爛的,但又不入味。
吃完朋友想起他上學時經常到“開元商廈”樓下去買小奶糕吃,要拉著我去買,我心想不就是冰棍嘛,有那麼好吃嘛?到開元商廈樓下一看,櫃台前圍了好多人啊,小奶糕5毛錢一根,倒真是便宜,有原味、花生、草莓、香橙、香芋、可可、紅豆、綠豆、麥香共9種味道,為什麼我會記得那麼清楚?因為小奶糕太好吃了,在西安的幾天,我們數次穿梭於鼓樓廣場的地下通道,一共吃了30多根!感覺就像網友說的,有點像羊奶做的,味道很濃很香,特別推薦原味的!而且一定要買開元商廈下面那家的,因為我們後來買了另一家的嘗嘗就不太好吃。
之前看攻略上說“樊記”的肉夾饃好吃,就按網友說的路線找到竹笆市的樊記,肉夾饃分為普通、優質兩種,要了優質的,4塊5一個,饃烤的比較脆,肉也夠多,味道也還行。
吃了一路了,我們決定去鼓樓上看看,鼓樓和鐘樓票價分別是20塊,但有聯票出售,30塊一張,比分別買票便宜了10塊錢,買了兩張聯票,門口有鐘鼓樓鼓樂表演和編鐘表演的時間表,一看正好趕上鼓樂表演的時間,趕緊上樓去看。
鼓樂表演還是蠻精彩的,雖然表演的人不多,但蠻有氣勢的,表演時間不太長,半小時左右。看完表演,在鼓樓上轉轉,上面放了很多面的大鼓,入口的地方有兩個最大的鼓,很多游客都站在前面擺出一個“大”字形拍照,樓的四周也放了一圈鼓,每一面鼓上都寫了一個節氣的名稱,按時間排列,蠻有特點的。
在鼓樓上轉了一會兒,看不早了,就下去決定先去城牆,鐘樓留著過兩天再去了。
城牆的南門離鐘鼓樓廣場其實很近,我們兩人決定走過去,最多20分鐘就走到了。門票40塊,還真是貴啊,不過據說西安的城牆現在已經連為一體,是比較完整的了。
買了票進去,看到有個GG打扮成武士的樣子站在城門口,很威風哦,我跑去跟他拍了張照片,GG態度很好哦,一直很配合,就是他長得太高了,我剛到他脖子,汗啊……
進了城門一看,居然裡面在搞什麼“青年文化周”的活動,城牆上掛了許多花花綠綠的宣傳板,感覺不倫不類的。南門口有個吊橋,很多老外在那裡拍照。
爬上城牆,上面非常寬,也很平坦,但看腳下城磚上的日期都是六十年代剛造的嘛,聽說城牆是後來整修的,難怪“成色”很新呢。城牆上有租自行車的,雙人的40塊錢120分鐘,租了一輛,交了押金200塊。
因為之前聽網友說過,在城牆上騎一圈車正好需要120分鐘左右,於是租了車就趕緊上路了,這幾天西安的太陽真厲害,所以我們決定從南門出發往東騎,然後從西邊回來,這樣就不太會迎著太陽曬了。
過了南門,城牆上的人就少了,只是偶爾看見一兩個跟我們一樣的騎車人,我們一陣猛騎,在路上還超過了一輛電瓶車,這也是精明的生意人開的,50塊錢一個人,帶你在城牆上繞一圈,我覺得不如自己騎車來得有趣,比較適合年紀大的人。很快就騎到城牆最東頭了,東頭有個亭子,孤零零的;繼續轉向北騎,發現向北是個大下坡,哈哈看來我們這個“防曬路線”選擇的還是很好的,如果當時從西邊出去,那等會回來就是一個大上坡啦嘿嘿。又騎了一會就到東門了,有兩個城樓,一個上掛著“紫氣東來”的匾,另一個則是“旭日東升”,這裡人又多了起來,好多旅行團在這裡拍照,我們也停下來休息一會,那些旅行團的游客一臉羨慕的看著我們的車,哈哈這就是我們自由行的好處啦,不用受導游的約束,自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喝口水繼續上路,騎到最北端又看到個亭子,看來這城牆的四個角都建了個亭子嘛。沒騎多久,感覺下面熱鬧了起來,伸頭一看,都騎到西安火車站了嘛,想想前一天下車時看到的那段城牆,現在就在我們腳下啦,再往前看到某個垛口上有個奇怪的鐵門,伸頭一看,居然是一個鐵梯子直通城牆下,非常陡,當時想可能是工作人員維護城牆用的吧,但我最後一天離開西安時從下面經過這段城牆,卻看到鐵梯子上掛了個廣告“登城牆”,當時真是暈啊,原來是個爬城牆的野道啊,就是不知道誰有勇氣從這麼陡的梯子爬上去。
一路騎騎玩玩,到了西頭看了下時間,已經騎了90分鐘了,還有30分鐘得騎完剩下的路程,要趕緊了,於是又是一路飛奔,路上還跟幾個騎單人自行車的游客飆車,很過癮啊。
提前2分鐘到了南門,還了車取回押金,又在南門小轉了一會,一看快7點了,西安天黑的真晚,7點鐘太陽還沒完全落下,於是下了城牆,去大雁塔。
早就聽朋友說大雁塔廣場有個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而且他說這個噴泉建了都好幾年了,但每天開放的時間還是人擠人,看來真的是值得去看一看啦。
坐車到大雁塔下來,看到“永豊歧山面”,不過暫時不餓就沒吃,不過現在想想有點後悔,因為後來幾天一直沒有機會去吃,就錯過了。看到很多人往廣場方向走,我們也跟著人群一起走,到廣場一看,就是一片階梯形的大空地嘛,朋友讓我看地上有一個個噴嘴,原來到時候噴泉就是直接從地下噴出來的哦。
因為之前看網友說在大雁塔上看噴泉會比較好,於是決定直接先去,繞了好一圈到大雁塔門口一看,晚上不開放,看來網友說的站在塔上看是要在白天了。又繞一圈回廣場,這時候廣場上的人已經很多了,每一塊“階梯”周圍都站滿了人,好不容易找了個稍空點的地方擠了進去,等噴泉表演開始。
大約八點半表演開始了,隨著音樂的響起,一柱柱水流從地下噴出,配合著燈光,非常壯觀,最前面那塊階梯裡噴泉還能根據音樂的不同噴出不一樣的造型,很漂亮。不過我們站在邊上只能看到局部,我看了一下,在廣場旁邊有個什麼飯店的位置就很好,飯店在二樓,臨窗有一排座位,坐在那應該可以看到整個廣場,早知道去那吃點東西占個好位子看了。
噴泉表演大約四十分鐘左右,看完了表演,我們趕緊往車站走准備坐車去西工大,今晚朋友的同學說要帶我們去西工大南門吃燒烤,哪知道車站附近已經站滿了等車的人,想打車根本就沒有空車,可見有多少人來看這個噴泉表演了。只好向前走,走了好久才看到有輛空車,趕緊攔下。到了西工大西門,朋友的同學帶我們去了路對面的小巷子,沒幾步就到了吃燒烤的夜市,這裡好熱鬧啊,很多附近的居民坐在那吃,點了涮牛肚、烤羊肉、還有什麼麻辣蝦尾。發現在這裡吃燒烤是不用開始說要多少串的,老板都是拿了一大把烤好的上來,然後食客自己拿需要的,吃完了按竹簽數付錢就好了,都是幾毛錢一串,涮牛肚很好吃,比“紅紅酸菜炒米”做的好吃多了,我開始不知道麻辣蝦尾到底是什麼,端上來一看,就是龍蝦嘛,不過頭已經全部去掉了,只留了尾巴燒的,蠻大的一盤20塊錢,倒是比南京便宜的多了去了,蝦尾都不算小,味道也很好,看起來放了不少的調料,而且燒得非常入味。飲料喝了著名的“冰峰”,1塊錢一瓶,就是我們小時候喝的桔子汽水,不過味道比較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