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囈語

作者: 張小再

導讀這次去山西又是一個人,又是憑著一股莫名奇妙的衝動。拿到火車票,心裡沒有了期待和躁動,被一種踏實與平和所取代。去之前的計劃是徒步朝遍五台,不為什麼心願,也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想這樣走走,看看。 我不喜歡火車站,不管提前多久到達車站,看到行色匆匆的人們,心裡就覺得無比擺忙,自己就會不自覺地緊張起來,卻不知道為什麼而緊張。 買到一個靠窗的座 ...

這次去山西又是一個人,又是憑著一股莫名奇妙的衝動。拿到火車票,心裡沒有了期待和躁動,被一種踏實與平和所取代。去之前的計劃是徒步朝遍五台,不為什麼心願,也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想這樣走走,看看。

我不喜歡火車站,不管提前多久到達車站,看到行色匆匆的人們,心裡就覺得無比擺忙,自己就會不自覺地緊張起來,卻不知道為什麼而緊張。

買到一個靠窗的座位,鄰座的三個男人看上去都很和善,旁邊的人還有一句沒一句地向我介紹山西的風土人情,我也就哼哼哈哈地應承,思緒卻早已不知道跑到了哪裡。有件很奇怪的事情,每次坐火車都是靠窗的座位,印像中好像就沒有坐過靠走廊的位子。搖晃的列車,讓人身心疲憊,腳不可避免的腫,硬座夜車,最痛苦的莫過於此。因為筆記本放在書包裡,以上的一段感受是我記在深海鱈魚堡的盒蓋上的,漢堡的味道讓人不敢恭維。

凌晨三點,下火車,上汽車,在茫茫夜色中抵達鴻門岩。下車後的第一感受就是凜冽的寒風,慶幸自己沒有為了減輕背包的重量而放棄衝鋒衣。迅速套上兩層衣服,打開手電,向東台進發。耳邊風聲不斷,身邊有兩三個同樣徒步登台的人,偶爾會過一輛汽車。平時太缺乏鍛煉,走了十分鐘便有些氣喘,雖然是沙石路卻還好走,走累了就站一下,仰望滿天的星鬥。用了50分鐘登上東台望海峰,等待日出,運氣不太好,厚厚的雲層擋住了太陽,於是當即決定下山。天已經亮起來,於是從草地上的小路下切下去,突然覺得自己應該搞一根登山杖,減輕對膝蓋的刺激。不過,沒有又有什麼關系呢?

在山腳下碰到三個同樣走朝台路線的人,搭伴同行,走了一小段後發現他們抱著堅決的兩天朝遍五台的目的,一路急速行軍,動不動就提點我一定要在幾點幾點趕到下一個台,現在已經比計劃晚了多少多少分鐘雲雲,我覺得不是太合拍,於是更加誠心放慢了腳步,終於,那三個人絕塵而去,而我,獨自一個人走在一個一個的山坡上,看花,看草,聽風,遐想。

翻過了幾個山包,下插到通往北台的盤山路上。沿著山路前行,耳邊依舊是獵獵風聲,不時開過上來朝台的汽車,車裡的人無一不用怪怪的眼神向我行注目禮。北台海拔3058米,有華北屋脊之稱,我的疲態盡顯,開始一步一步往上蹭,摒棄了頭腦裡的一切雜念,只剩下行走。遠遠看見華北屋脊的牌樓一會兒在眼前,一會兒掩在山後,當拐了一個彎發現它就那樣真實地矗立在我眼前時,居然控制不住情緒,痛哭流涕。疲憊、孤獨、無奈,所有情緒糾集在一起,在這個時候,在藍天白雲和碧草黃花的感召下,突然爆發了出來。坐在路邊涕淚齊流,不顧忌他人的眼光,哭了個淋漓盡致。之後,繼續向著北台頂進發。

之前一直想像著台頂的寺廟會是多麼的金碧輝煌,沒想到只是那樣小小破坡的幾間,有點失望。稍作停留便向中台行進。站在北台可以清晰地望見中台,之後的一段路程讓我深刻理解了“望山跑死馬”的含義。馬尚如此,況吾輩乎?還好地勢平緩,順著小路一路向前,長長的下降路段搞得我腿腳酸脹,於是脫掉鞋子,坐在草地上發呆,看天,曬太陽。不過山上的風真大,穿著抓絨衣和衝鋒衣也不覺得暖和,不知是不是因為高度的緣故,手又有些發漲,手指頭明顯變粗,平日那枚晃晃蕩蕩的戒指終於嚴絲合縫地套住了食指。站起身繼續未完的行程,一個人行走在草甸上,沒有其他任何雜念,只有行走,不停地移動雙腳,跋涉。頭腦變得簡單,機械地邁動步伐,上上下下,偶爾停下,看四周的風景。算算時間,自己絕對不可能在六點之前經過中台再趕到西台吃齋飯,正在我准備從中台後面的山坡下沿著小路爬上去的時候,一輛破敗的中巴車神奇地出現在身後的路上。腦子在高速運轉,上、不上、上、不上,這的確是個問題。上車,我就可以及時趕到西台,有晚飯吃,不會在太陽下山後被困在山路上;不上車,只為了堅持來時的願望,徒步朝遍五台。終於發現,有時候作出放棄的決定遠比選擇堅持更為艱難。就在離中台只有一步之遙的距離下,仰望它,坐在中巴車上,漸漸遠去,留下想像和遺憾。

到達西台後一下車就有個師傅領著我去住宿,陰冷的房間,屋子裡三三兩兩的比丘尼和居士,虔誠地念著阿彌陀佛,一時間覺得自己是個異類,闖入了另一個世界,於是背著書包,走到山頂去看西台掛月峰的寺廟。破敗。坐在路邊放置的水泥電線杆上,看著遠處兩個居士在聊天,猛然感到,我眼中看到的,是形式,在乎的,是大殿夠不夠宏偉,佛像夠不夠逼真;而他們,在乎的是心中的佛。似乎就是那麼一瞬間,決定放棄在西台住宿、第二天徒步到南台的計劃,決定搭車返回台懷。心裡雖有些遺憾,更多的卻是釋然,因為佛不僅教我懂得堅持,更讓我學會放下。

晚上住在鐵道旅館,相當破,30塊錢,我到現在都在反思當時為什麼鬼迷心竅就住了下來,我把它歸結於身體疲憊。休息之後去吃晚飯,品嘗了台蘑和五台山啤酒,啤酒冰鎮的,口感很好,飯菜死鹹,不知道今天他們打死了幾個賣鹽的。

走了一天的路確實很累,泡了兩遍腳後昏沉入睡。

第二天起床後收拾行李,背著書包晃進了羅睺寺和五爺廟,站在塔院寺外觀望,研究這尊五台山標志性建築與妙應寺白塔除了個頭之外的區別。感到自己無論是精神還是裝束都和這些寺廟是那麼的不合拍,於是當機立斷,轉戰懸空寺和恆山。

懸空寺也屬於“不來遺憾來了後悔”的地方,主要是價值不菲的門票,恆山給了我巨大的困惑,那些尼姑們去了哪裡?我看到的全是長髯飄飄的道爺。帶著疑惑,從渾源返回大同,按照習慣住到了火車站附近。特意奢侈了一下住了個100元的標間,結果剛住進去就停電,跑到網吧上網,和朋友閑聊了幾句,冒著小雨返回旅店。依舊沒電,借著手電的光洗了個痛快淋漓的熱水澡,坐在床上錄音、發呆、昏睡過去。

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早上起來時依舊未停。上次來大同旅游景點基本看過,所以先去車站買好了回北京的大巴車票,然後便去了大同書城考察,居然發現了我們社的盜版書,買下一本作為紀念。之後在大同市裡無所事事地游走,在華嚴寺門口買了明信片,又給自己寄了一張。我現在好像很熱衷這種無聊人的游戲,但有些東西,確實是需要當場紀錄立此存證的。

時晴時雨,有些涼意,遂又鑽進網吧混跡一個多小時,之後返回西站等車。天氣陰霾,車站混亂,一時間有了漂泊的感覺。想起一個人行走在山上,不知道選擇的方向是不是正確,不知道會面對什麼,除了體力透支,還要承受心理上的挑戰。猛然意識到,那些以流浪為生的人們,有著何等的氣魄和勇氣。

山西不能算是一個我熱愛的地方,只覺得在山西走過的地方不能讓我發自內心地感動,在華北屋脊雖然落淚,是由於心情,並非風景。也許對我而言,這不過是一次短暫的對心靈和身體的放逐。我知道,自己永遠無法成為四海為家的行者,我迷戀一次又一次的出發,對歸途,同樣充滿著渴望。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