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8.24(五)馬爾代夫:晴
在馬爾代夫的第六天,好美……
在馬爾代夫展眼已過去了一周,在這裡,時間變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它是寶貴的,是用美金計算的,每一分鐘都彌足珍惜;然而它又是最無關緊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什麼事是在什麼時間必須做的。從清晨到黃昏,悠長地像一杯濃茶,又短暫地像一場春夢。
今天決定給潛水添點樂子,於是帶上了兩根雙彙玉米火腿腸准備邊潛水邊喂魚。其實事先我並不知道魚是吃火腿腸的。我把包裝撕開一個小口,露出腸的一小截,試探性地伸到魚群裡。剛開始的時候似乎並沒有魚兒對它感興趣,但漸漸地有魚兒圍上來,開始有膽大的魚小心靠近,飛快地咄一口,然後又忽兒閃開。在這些魚兒中,有兩條顏色亮麗的蝴蝶魚,它們身體扁平,側面接近圓形,但卻有著凸出的尖嘴。因此它們在吃食時更像蜜蜂采蜜,迅速而輕快地咄著,發出吱吱的聲音,樣子嬌俏可愛。另一些體型較大的銀魚就沒那麼客氣了,一咄就是一大口,火腿腸上馬上出現一個坑兒,轉眼就下去了一多半。這兩條蝴蝶魚一直尾隨著我,或者說我一直尾隨著它們,給它們更多的吃到食物的機會,畢竟它們要比其他魚養眼的多。結論:蝴蝶魚愛吃雙彙牌玉米火腿腸。
火腿腸喂完了,下午開始在礁石處喂面包,這是魚兒常用的食物,所以歡迎程度可想而知。把面包捏成一個小團攥在手心,僅從大拇指和食指之間露出一點。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大魚把面包一掃而光,而把更多的機會留給乖巧的小魚,更能借小魚游到鼻子跟前從手指縫中咄食的時機把它們細細打量。不多會兒,面包也喂完了,可魚兒還是圍著不停地轉,於是我不得已動用了我的“小丸煎餅”,還是帶黑芝麻那種。剛投到水裡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太硬的緣故,也可能是因為眼生的緣故,魚兒並沒有馬上領情。但不多時,小煎餅就被泡軟了,魚兒才一哄而上,一陣眼花繚亂,一塊小丸煎餅消失了,只剩下幾粒黑芝麻漂在水面上。結論:熱帶魚愛吃小丸煎餅,但不喜歡黑芝麻。
在這些從我手中搶食吃的魚兒中,還有一個大塊頭。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個頭兒約50x40cm,身體上有橙綠色的菱形斑點,兩只眼睛如兵乓球般凸出在頭的兩側,而且還有眼皮!緩慢地眨動著。最有特色的是它黃色的大嘴,厚厚的嘴唇永遠微微張著,露出為數不多卻清晰巨大的牙齒。與它初次會面時我被嚇了一跳,覺得它不懷好意,凶險無比。但在嘗試給它喂過兩次食後,漸漸發現它並不像外表那麼強悍。由於它身型笨重,因此反應很慢,鼻子尖前面的食物也能被後來的小魚奪走。當我把面包貼近水面時,它費力地拱起它龐大的身軀,昂著頭,顫顫巍巍地把嘴露出水面,試圖張大一些,再大一些,於是又暴露了它白色的大牙。我看到這裡,心中每每不忍,刻意地把食物投到讓它有足夠時間易於到達的位置。而大魚仿佛也頗解我的用意,不停地圍著我轉圈,輕柔地、甚至是溫柔地接近我手中的食物,樣子嬌憨可愛。在接下來的有限的在島上時間裡,它還每每在我經常活動的海域出現,在身後靜靜跟著,仿佛已經成了默契的伙伴。
不知從何時起,我發現島上有個不成文的“風俗”,就是每天晚飯後大家都好像事先有約定一樣去貨運碼頭,即使這裡是島上運送垃圾的出口,且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柴油味。吸引他們的是每晚准時在此出現的一條巨大的鰩魚(如果我還沒記錯名字的話),直徑足有接近兩米。它也並不怕人,在一群小魚的簇擁下不停地圍著碼頭游動,被碼頭的的燈光照得原形畢露也不在乎。圍觀的人哪國的都有,多的時候有二、三十人,嘖嘖稱嘆的,合影留念的,更有米國人壓抑不住內心的震撼大聲驚呼:“Oh My God!”。原來愛看熱鬧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