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之行九

作者: lvjun1030

導讀2007年5月8日白天晴,傍晚起下雨 白天去湄公河,晚上在胡志明市。 早晨八時,那個旅游公司的人員按照約定的時間來我們所住的旅店接我們。走出旅店,來到街上,一眼就看到了那些停在路邊的中巴旅游車,而且數量不少。一些流動的小販,不斷的上來兜售他們的商品,從太陽眼鏡到水果應有盡有。根據旅游公司人員的安排,我們上了一輛全新的中巴車,那車新得如同剛從 ...

2007年5月8日白天晴,傍晚起下雨

白天去湄公河,晚上在胡志明市。

早晨八時,那個旅游公司的人員按照約定的時間來我們所住的旅店接我們。走出旅店,來到街上,一眼就看到了那些停在路邊的中巴旅游車,而且數量不少。一些流動的小販,不斷的上來兜售他們的商品,從太陽眼鏡到水果應有盡有。根據旅游公司人員的安排,我們上了一輛全新的中巴車,那車新得如同剛從流水線上下來,滿車飄散著濃濃的油漆味。

我在司機旁邊的左側的地方覓得一個空位入座,這是我出門坐車最為喜歡的座位,不僅視野絕佳,而且因為只有單獨一個座位少了旁人的干擾而能獨享一份清靜。

汽車大約在八點半時出發,一路向著胡志明市南邊開去,路上不斷的可以看見胡志明市的一些老建築,甚至都能看見一些中國風格的廟宇,聽導游說在胡志明市生活數量不少的華人,而汽車所路過的西貢河一帶就是華人的聚集區。在汽車跨越一條長長的大橋時,我看見在橋兩側的河岸邊,散落著無數的木屋,遠遠看去密密麻麻,像一個個小小的火柴盒。

出了胡志明市就上了高速公路,這裡的高速公路與河內的高速基本相似,不是全封閉的,但流經胡志明市區域的湄公河下游地區是整個越南最富饒的地區,因而這裡公路也修築得特別的好,雖然不是全封閉,但路面平整、寬敞。加之這裡熱帶雨林植物椰樹、芭蕉等在公路兩邊隨處可見,也使得這一路的風景有著特別的吸引力,坐在車上兩三個小時,一點不覺得路途的寂寞。

途中,汽車特意在一家初看並不起眼的商店作短暫休息,我以為這必定是旅游公司安排的購物節目。然而讓我有些意外的是,當我走進這家門面不大但被高大的樹木掩映著的狹長的商家兼休息站時,我並沒有感受到那種一般旅游商店所有的惡俗的商業味道,相反,這裡所有的商品都布置得很有藝術的氣息,人走在這些藝術化了的商品面前,似乎少了一份購物的心態,而多了一份欣賞快感。除了這些有些藝術化的商品之外,商店的綠化,也十分的有特色,商店的四周布滿了各種鮮花,那些粉紅色、淡黃色的小花,與其前後左右的富有越南特色的工藝品,串連起一幅精美的圖畫。而在中間的天井裡,一個有方格子的天棚上,一些藤蔓植物爬了整個天棚。陽光透過藤蔓的葉子灑落進天井裡,並不讓人感覺陽光的毒辣。

回到車上時,我回眼看了一下車上的同游者,我突然發現,這整個一車人,除了兩個從河內來的越南游客外,其他人基本上都算是老外,三個日本老外,我們四個中國老外,其余的就是些金發碧眼西方老外,這一點在後來的湄公河小島品嘗熱帶水果時果然得到了驗證。

汽車又向南開,越向湄公河靠近,所經過的城鎮越加顯得干淨。而在這些干淨的街道上,我不斷看到那些穿著白色越南國服奧黛高中女生在我的眼前晃過,她們有的步行,有的騎車,那種天真、純樸在白色服裝的襯映下一覽無余。

當汽車終於停靠在湄公河旁的碼頭邊時,我才意識到,今天的湄公河之行,終於真正的拉開了帷幕。從車上下來的人,被安排上了一條用柴油機做動力的機帆船。船身很小,除了兩邊各有一條可坐兩個人的硬板凳外,中間僅有一條容一人通過的走道。船慢慢向湄公河的另一邊駛去,藍天白雲下的湄公河很寬,水量充沛,河水稍有些泛黃。坐在船上看著兩岸的風光,不禁有些陶醉。湄公河,在中國境內稱著瀾滄江,流經老撾、泰國、柬坡寨、越南等六個國家,是中南半島的一條著名國際河流。我在雲南的景洪和泰國的曼谷分別見過這條河流,沒有想到在越南,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土地上,我又一次與這條快注入南中國海的大河相見。

這裡或許已是湄公河的三角洲地區,因而河道彎曲,支流眾多,在這一路船行過程中不時能看見湄公河的或大或小的支流注入湄公河並與湄公河相擁共同奔向南中國海。

湄公河也是一條十分繁忙的水道,在船上,我們可以看見很多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各種船只,其中有一條載著一船黃沙和船,在寬闊的江面上看起來特別的壯觀,那巨大的沙體堆積得方方正正,船身因為過重,而使得船舷已接近水面,在水面上駛過像是一座流動的小山。在江面上,我們還看見一條客運的渡船,船上除了面帶好奇神色看著我們的越南人外,還有那些堆放在船甲板上的越南家具,食品等貨物,這種景像既讓我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同時也多了一分異國的新鮮感。

約莫二十分鐘後,船靠上了湄公河中的一個小島,上了島,呈現在眼前的完全是一片熱帶叢林的畫面。茂密的樹林,無數叫不出名的花朵隨意開在樹叢之間,在綠色叢林之間,有一些木結構的房屋,那是小島上居民的住屋,在房屋的四周還可以看見四處游蕩的狗和在泥地上覓食的雞。

穿過長長的泥地小路,我們被帶到了一個大大的四周沒有牆壁的木屋內,一些穿著越南民族服裝的演藝人員正在為另一批游客表演著越南的古音樂,那些演員所操弄的樂器與在河內水上木偶劇院中看見的樂器頗為相似,只是樂聲更為的動聽。

我們坐下後,先是被邀請品嘗越南的熱帶水果,那些菠蘿、榴蓮、火龍果都已剝好切放在干淨的小碟中。那些新鮮的水果看著也是誘人無比,吃到嘴中更有一絲濃郁的香氣。

隨後,表演開始了,頭戴鬥笠、身著艷麗奧黛服的女演員登台了,她們在古色古香樂器伴奏聲中唱著我們無法聽懂的越南歌曲,或婉轉,或高亢,有一點動聽,也有一點動心,仿佛置身於一個遠離塵世的空間,人融化在音樂與美妙的歌曲聲中。

看完了表演,湄公河之游的最精彩活動開始了。在一片樹林的背後,一條五六米寬的小河流淌在綠色森林叢中,水是泥黃色的,與在湄公河看到的水相比更多了一分混濁的感覺。河中停泊著七八條手劃的木船,每一條船只能坐四五個人。已有不少人排隊等著從那個有些像碼頭的台階下到船上,等我們上船時,我搶下一步坐在了第一排,與那個坐在船頭劃船的越南人僅一步之隔。

船隨著船工的劃動順水沿著河道前行,這裡簡直就是一個綠色的世界,大片大片的熱帶原始植物生長在河流的兩旁,有的高大直衝雲宵,有的低矮,浸漫在水中。由於植物實在太過於茂密,坐在船上幾乎看不見河堤的泥土,只能看著那些植物的根直接淹沒在一片混濁的水中,這大約就是紅樹林植物的典型特征。河道時而開闊,時而狹窄,開闊時,天空豁然開朗,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樹林上空的藍天白雲,而狹窄時,只能從樹林的縫隙中找到一線天的感覺。

半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回到了湄公河,從手劃的小船回到了那條機帆船,似乎有點從原始部落回到了一個文明世界的味道。

回程簡單了許多,在快到達胡志明市的時候,天空突然轉暗,爾後一場傾盆大雨從天下而降。看著在雨中騎著摩托車的胡志明市市民那種淡然的神情,不免多了一分欽佩。在這樣的一個雨季裡,下雨就像是一個必定的程序,而對付雨則是他們一個必不可少的功課。

晚上五點剛過,汽車回到了早晨上車的地方。我急著趕回旅店,因為與胡志明市的博友小明約好了在旅店見面。

五點半後,小明和朋友阿忠如約來到旅店,那個看上去有點靦腆的小明是一個剛從胡志明市外國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外貌和在她博客上看到的一模一樣,。而阿忠是個華裔越南人,個頭不高但一看就是個小帥哥。我們相約去吃正宗的越南菜,小明和阿忠都騎摩托車,但因為我們有四個人,所以請了阿忠朋友幫忙也還缺一輛車,只能在街上再找一輛摩的。於是四輛摩托車就一路浩蕩駛出了範五老街區,朝著阿忠所說的那家越南菜餐廳駛去。

雖說在這之前我已坐過了一次越南的摩托車,但因這一次是和認識的朋友一起坐摩托車,加上是在胡志明市繁華的地段行駛,因而算得上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摩托車之旅,當我所坐的摩托車穿行在胡志明市繁華的大街上,我被一種強烈的興奮感所左右,在我的周圍身邊,除了有朋友所坐的摩托車以外,還有素不相識的越南人所騎的摩托車,我們共同彙集成了一條浩蕩的摩托車車流,那種熟悉的轟鳴聲,刺鼻的焦油味混雜在一起勾成了一個摩托車王國的全部精彩篇章。而我自己也成了這一篇章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想著就有些驚嘆。

意外的事發生了,興許是我所坐的那輛摩的司機急著要去做新的生意,因此,把車開得飛快,一轉眼就把後面的三輛車拋在了身後,阿忠和他的朋友在緊趕慢趕之後算是趕上了,但小明的車早不見了蹤影。於是,阿忠只能把我們先帶到餐廳門口,然後他回去找小明。

大約十來分鐘後,小明騎著那輛藍色的本田摩托車來了,見了我們頗有些不好意思,一個本地人居然被落在了後面。

那家餐廳的生意很好,好不容易找到六個人可以坐的座位,於是點菜點酒,開始了拓展中越人民友誼的晚餐,晚餐的主食當然是那個米粉,加上其他的越南特色的菜肴,味道相當的不錯。用完餐後,我們和小明、阿忠搶著付錢,最後,只能客聽主便,由阿忠付了錢。

走出餐廳,杭州的朋友提議去商場購物,而我雖然希望能去西貢河邊看夜景,但一個人的想法沒有發言權,只能隨大流跟著他們來到夜市買那些喝過好多次的滴露咖啡。靠著阿忠的幫忙,他們幾個人買了一大袋咖啡,遠看真像是一群倒爺。

送走了阿忠和小明,我們坐出租車回到旅店,覺得時間尚早,就又出門去街上瞎逛,在街邊的夜排檔處看見了也剛出門的杭州朋友,於是相約來點海鮮,喝點啤酒。那個胖胖的老板娘看見我們的到來,自然是十分殷勤,又是擦桌子,又是搬櫈子。語言不通也一點不影響交流,我們只要對照著餐台上的海鮮樣品和菜單的價格說一聲OK就足夠了,唯一有些費力的是,我讓她把那些血蛤不要用火烤而改為用熱水泡時,花費了不少口舌,但好在她的海鮮悟性蠻高,不一會弄明白了我的意思,不一會一個個海鮮接踵而至。那一盆東風螺做得相當不錯,開水燙得不生不熟,蘸一點越南的醬油,鮮美無比。與我上次在新加坡著名的小吃街上所吃的東風螺味道相差無幾,但兩者價格相差有十倍之多。而烤蟹腳同樣有著不一樣的越南特色,經過火烤過的海蟹腳有種微微的焦味,但剝開蟹腳的硬殼,那雪白的蟹肉就瞬時透出一種香味,這種香味與用開水煮出的或蒸出來的蟹肉相比,多了一份煙薰味。蟹肉吃在嘴裡,有種厚實的感覺。

連啤酒加上所點的四五個菜,不過十五萬盾,折成人民幣七十多元,感覺不貴,但想想畢竟是個大排檔,也不覺得得了太大的便宜。於是又一路走去,在燈光酒綠的街頭漫無目的走著,路過一個酒吧時,看見門口放著不少的躺椅,一個心血來潮,坐上去又喝了一杯,然後心滿意足地回旅店睡覺。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