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之行四

作者: lvjun1030

導讀2007年5月3日 白天晴,晚上陰轉小雨 上午:下龍灣 下午:下龍灣——河內途中,晚上河內。 下龍灣游船75元人民幣,下龍灣至河內車票4萬越盾(合人民幣20元),晚上住宿11美元。 如果說自助游有什麼特別誘惑的人地方,那麼一切行程聽從於自己的安排就是一個突出的優點。大前天晚上在車上過夜,而昨天早晨因趕路而起了大早,所以到了今天無論如何要懶在床上補上前兩 ...

2007年5月3日 白天晴,晚上陰轉小雨

上午:下龍灣 下午:下龍灣——河內途中,晚上河內。

下龍灣游船75元人民幣,下龍灣至河內車票4萬越盾(合人民幣20元),晚上住宿11美元。

如果說自助游有什麼特別誘惑的人地方,那麼一切行程聽從於自己的安排就是一個突出的優點。大前天晚上在車上過夜,而昨天早晨因趕路而起了大早,所以到了今天無論如何要懶在床上補上前兩天的缺睡。就這樣,早晨睡了一個自然醒,直到九點過後才離開酒店,急得那位與我們約定九點送我們去碼頭的老板娘見了我們一陣嘮叨。好在我們有的是時間,不緊不慢地聽從老板娘派人帶我們坐出租車去游船碼頭坐船。

在游船碼頭,老板娘派來的那個胖胖的小年輕早已騎著摩托車為我們買了四張越南下龍灣國家公園的門票,(票價三萬越南盾,合人民幣15元)。見我們到了碼頭就要帶我們上一條兩層高的大游船。按照與那位老板娘的約定,300元人民幣是包一條船,現在看到這樣一條如此之大之豪華的游船,我們就有些疑惑不決了,我們實在不敢相信300元可以包下這條船,那個越南年輕人見我們不上船,就拚命用英語解釋,他的英語發音不怎麼標准,聽了半天好像是聽懂了大船小船是一樣的價格。他愈是這樣,我們愈不敢上去,唯恐上了船就成了別人的刀下之肉。在對峙中,來了一位穿制服的,也是一通不怎麼聽得懂的英語,說是租游船都是這樣的。此時,我們也有些為難,如果不上船那就去不了下龍灣國家公園,那些下龍灣的海上精華所在也就與我們徹底告別了。想了半天硬著頭皮上了船,上船之後讓我們有些吃驚的是那船上的設施真的是有些奢侈,底艙兩邊是四組兩兩相對的沙發,每組沙發中間有一個寬大的茶幾,一組沙發兩邊大至可以坐五六個人,這樣整個底艙至少可以很寬余的坐上二十多個人,地板被油漆得锃亮,與米黃色的沙發顏色很是匹配。透過方正的木制船窗,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船四周的景色,船上的人員看上去也是十分友善,對於我們剛才在岸上的那種小心奕奕,似乎是視而不見。

杭州的朋友看到旁邊同樣大小游船上的游客很多,就以十分肯定的表情宣告今天的這次下龍灣海上之行必定是凶多吉少,以他的經典話語來說就是:“要被殺豬了。”此時我的心情十分的矛盾,既希望我們四個人能包下這條游船在海上好好的爽上一把,又特別希望能再上來一些游客,這樣在最後被宰殺時,不至於血淋淋的慘不忍睹。恍惚間,船上的人開始解纜繩了,游船的機艙也發出了沉悶的響聲。除了船上幾個工作人員以外,就我們四個人游客,不敢被相信的事終於成了事實。不過,在船離開碼頭的瞬間,我到是頗有了一些豪邁之氣,坐上這樣的游船真的被宰了,也不算太難過了。

下龍灣碼頭上停滿了各種各樣的游船,加上碼頭周邊的水域,來來往往的手劃小船特別多。因此,我們的這條船要駛離碼頭還真是花了不少的時間,好不容易從那些不斷從旁邊駛過的小船中脫出身來,才算是真正地朝著遠處那片被中國人稱之為“海上桂林”的水域駛去。

船到了諾大的海上,就顯得有些不緊不慢了,我們第一個要去旅游點就是我們船行駛正前方的那個看上去蠻大的島,據說在島上有個巨大的溶洞。對於溶洞我是興趣全無,反而希望能坐在游船慢悠地飄著,這樣感覺特別的悠閑。正在無所思思時,突然看見有一條小船飛快地朝著我們的大船駛來,並很快地靠上了我們的大船。那小船上有一劃船的中年人和一小孩,小孩手上提著一大把水果。原來是賣水果的小販,怪不得游船上的越南人,對小船的到來沒有半點的驚奇。那小孩子手上托著一把紅毛丹和皇帝蕉。開價4萬越南盾,還他2萬成交。水果的成色看上去不錯,但吃起來卻極其一般,那皇帝蕉甚至都沒有我在海南吃過的小香蕉味道更好,那種更短的皇帝蕉吃起來有一種特別的香味和糯性。

吃完了水果,船差不多已接近那座有溶洞的島,島靠海的一邊是一個不太正規的碼頭,碼頭上停滿了各種各樣的游船,我們差不多是接連跨過了幾條游船,才上了岸。上了岸,看著四周的景色,我發現這個有著圓弧形海灣和我在泰國PP島看到的海灣到是有幾分相似,只是這邊的海水遠不及那裡的海水湛藍和清澈。

上了數十級台階之後就到了那個溶洞口,進洞一看,這個被稱著下龍灣第一溶洞,具備所有溶洞的所需具備的一切要素,那種燈光的布置,講解的方式與我平時所見的如出一轍。匆匆地走了一圈很快地出洞,沿著山間小道走回我們所坐的游船。

在走回游船的路上,我看到了兩個特別有趣的人物,一是一老婦坐在一條破舊的小船上削菠蘿,那條停靠在沙灘上的小船上,顯然不單單是可以運送水果的小船,而是可以當著貨架或櫃台的水果小店,因為大半個小船上堆滿了色彩鮮艷、堆放得十分整齊的水果和一些食品,我唯一納悶的是,不知這條店堂與運貨一體的小船能不能在海水漲潮時可以駛離這兒。二是我路過島上一雜貨店時,看見剛才在我們游船上的那個船員居然忙裡偷閑在這兒與店老板喝起了啤酒,那位船員看見我來,笑吟吟地朝我舉起酒杯,那種瀟灑讓我看了絕對的眼紅。

下龍灣的景色如果就僅此而已的話,一定會讓我大失所望。因為這裡的景色比之我們昨天在來下龍灣路途中看到的那些海中美景要遜色了許多,不過在游船從新駛離這片水域並繞過了這個島嶼之後,下龍灣的精致和絕美的景色,就全部的展現在我的眼前了。

在呈現著深綠色的海面上,無數個海上山峰就這樣靜靜佇立,他們有的是一座孤獨的山峰,顯得形影相吊,有的則多座山峰相連,構成了一個小小的團隊。而在海的遠處,則有些山峰連綿不絕,像是一群奔騰的馬隊。這些或自成一體或三五成群的山巒落在這片片浩瀚的海中,自然就將海的廣闊無邊和山的雄偉高大在同一個空間裡呈現了出來。加之這裡的山巒座座造型奇特,因此,即便是體量高大的山,也因為是在茫茫的海中而顯得特別的峻秀。 我們的游船穿梭在海與山峰之間,時而與山擦肩而過,又時而與山隔海相望。那種一步一景,景景不同的變化,也許只有在這樣一個海上公園中才能找到。

看到這樣的美景,我不免有些激動,再也無法呆在那個視線不夠寬敞的底艙,便走出底艙來到二樓甲板。諾大的二樓甲板空無一人,只有那個掌舵的船老大一個人在寂寞地扳著船舵,他見我的到來,報以一個善意的微笑。二樓甲板比之底艙不僅視線要寬廣得許多,而且空氣絕好,在這裡可以感覺著風輕輕的拂在身上的愜意。我在駕駛艙前面找到了一把木制的躺椅,於是把全部的身軀埋進了躺椅,半躺著瀏覽起眼前的奇山秀水。

我眼前的這片海域可能是下龍灣的精華,他們如同一幅天然的山水巨畫落進我的眼眶,畫中大大小小的山峰有的高大雄壯,有的秀麗得如同一個小小的盆景。其中有一組排列有序的山峰個個都高大雄奇,那種氣勢有點像長江三峽的險峻與壯觀。另外有兩塊看似合在一起,其實稍有分離的巨石,遠看就像一對相依相偎的戀人,很是有趣。而有一塊如同一扇大木門似的巨石,靜靜的豎立在海水之中,如同一個橫刀立馬的武士,堅守在自己的領地。

自然的美景,伴著我悠閑的心情,真的讓我有一種徹底的松馳,沒有了繁瑣的工作,也沒有了與他人交往時所需的多慮,此時,只需靜下心來,好好享受這種人與自然對話的美妙一刻。

除了美景,下龍灣還有美食,這在昨天已有聽說,但沒想到在海上看見了越南人居然可以把海鮮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在海上,不時可以看到在游船的四周有穿梭的漁船,漁船的甲板上的甲板上放滿了十來個大盆,大盆裡有各種各樣的海鮮,如果有人要點的話,可以隨時將船停下來供客人挑選。而另有一些漁船則是固定的,幾條漁船連在一起,在船艙中養著蟹、蝦、魷魚等海鮮。我看到這些游動著的海鮮,不僅有些心動,很想在這些船上飽餐一頓,但限於時間,只能流一把口水而走。

三四個小時過去了,游船開始回程了,沒有半點的厭倦,只是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船停靠碼頭時,我們放才醒悟,我們已從自然的天堂回到了人間,而到了人間又自然想到了船費這樣一個最俗的問題。但令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船靠岸後,那些笑迷迷送我們離船的越南人並沒有向我們提起半句有關船錢的話,當我們上了岸也沒有人攔著我們收錢。要知道此時我們除了付了五萬越盾以外並沒有付過任何的錢。若這時我們直接坐車去河內的話,那條大船在陪我們在下龍灣上游了一大圈後,將會什麼也得不到。

但我們顯然不是那般道德低下的人,在慶幸沒有被“殺豬”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那家海邊餐廳,付那個300元人民幣船錢。



到了海邊那家老板娘的店裡,老板娘對於我們的出現,一點沒有意外的驚奇,只是笑吟吟地問我們是否玩得開心,好像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我們連忙先將船錢付掉,仿佛不這樣做有點過意不去。

午飯當然也在老板娘的店裡吃了,因為要急著趕路,所以也沒有點太多的菜。特意要了昨天想吃沒有吃成的越南春卷和蛋炒飯,然後就匆匆坐出租車去下龍灣長途汽車站。長途汽車站比想像中的距離要遠了許多,出租車的計價器都已經跳到了4萬越南盾,還沒有到的跡像。漸漸地感覺已出了下龍灣的市區,在路邊可以看見種著莊稼的田地了。

終於在出租車轉過了一個環島之後,我們路邊出現了初看像是工地模樣的客運車站,說其是工地,是因為整個汽車站除了大門、圍牆和一間售票的平房以外,沒有任何其他建築,在空曠的車站沙地停車場上,有那麼七八輛成色不算太新的中巴停在那裡。也不知什麼原因,我們所坐的車租車可以不受任何的限止而一直開到靠中巴不遠的地方。最後的車費是5萬越南盾,我拿出剛才海邊餐廳老板娘還我的5萬越南盾押金,交給司機,司機接錢後便駕車離去。但還沒有等我們安頓好行李,那個離開的司機又駕車折了回來,說是我給他的5萬越南盾不行。這下我有些頭暈暈的,說真的就這麼幾天,我連越南盾到底有多少種面值都搞不清楚,要分清真假幾乎沒有可能。售票處門外坐著一些越南人,其中的一個中年男子接過了我手中的錢看了一會,向我搖了搖手意思是假的,怕我不信,還從口袋中掏出另一張5萬越南盾來證明他的判斷是對的。此時,我也沒有什麼可說,只能再掏出5萬越南盾交給司機。也許有了真錢假錢的插曲,也許是一下子看到好多個外國人,在售票房門口和站在停車場上的越南人都對我們抱著好奇的目光,其中還有一個看上去像是司售人員的年輕人上來問我們是否要買票,我們見是陌生人,自然不敢多搭話。

進了那座售票的平房,看見一塊塊寫滿越文的票價牌,除了阿拉伯數字以外,越南字幾乎一個字都看不懂,走近那個售票的窗口,看見幾個穿著公路制服模樣的中年婦女坐在裡面,就用英語說要買4張去河內的汽車票,她們可能不聽也知道我們要去河內,就收了我們的錢給了我們4張票。每張4萬越南盾,比我們剛才打車過來的車費還便宜,要知道,下龍灣離河內有一百六十多公裡之遠,汽車要行駛約四個小時。

那輛可坐二十人的藍顏色中巴連一半的人都沒有坐到,我們上去後算是給這輛長途車增添了一些人氣。車的前排座位都被一些看上去越南鄉下農民占據了,他們用十分好奇的目光看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而我們也是用了一點詭異的目光看著他們的一言一行。這突然讓我想起一朋友的一句戲言:這個世界最好看的就是人看人,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男人。果然,在汽車要發動的時候,又匆匆上來一位高個子的越南MM,她的肩上跨著一個隨身小包,手裡拎著一個紙袋。臉上雖然一個細格子口罩遮住了大半個臉,但仍掩飾不住她的美麗,尤其是她的那一頭秀發和一個窈窕身材,不僅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連那些越南老鄉也不免多看了幾眼。

汽車搖搖晃晃中駛離了那個破舊的車站,我好奇地看著窗外的一切,從東興鎮出關到芒街再到下龍灣這一路走來,總感覺自己沒有完全走出國門,是活動在中國南方的某一個小城。而離開了下龍灣,聽著周圍的越南話,我才隱約發現我來到了另一個我並不熟悉的國家。那種好奇、那種急於了解周圍一切的急迫,都隨著車的一路顛簸而在慢慢地滋生。

越南的長途汽車與中國的長途汽車似乎並沒有什麼兩樣,也是一路開一路隨手帶客,而唯一有些與中國不同的是,我們所坐的那輛車一路沒有關過車門。那個剛才與我們搭話的年輕人就是個賣票人員,他一手拿著一疊越南紙幣,一手拉著車門的把手,半個身子探出車外,招呼路邊的行人。好在越南的車開得不快,不然真的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

車開了約二個多小時,車上的越南人上上下下了不少,我一個磕睡之後,看見那個小伙子與前排的幾個越南人還在大聲地說笑著,也不知他們究竟有什麼開心之事。我抬頭看著窗外,窗外的田裡種著大片大片的綠色莊稼,想來一定是剛種下的的水稻秧苗了,那種碧綠絕對是一望無際的,仿佛一塊綠色的地毯被隨意地扔在了路邊。

正當我的思緒隨著綠色的莊稼姿意漫游的時候,汽車一個轉彎駛進了一個很大停車場,停車場裡停著好多輛大巴,不少人在忙著上車下車,我們的車停靠在這些車的邊上。沒有人告訴我們這是什麼地方,但我一眼就看出這是一個中途休息的地方。下車後,我跟著越南人走進了車邊上的那幢平房,平房內有不少的櫃台,櫃台上堆滿了五顏六色的越南食品,看得我眼花繚亂,這些包裝一般但色彩鮮艷的盒裝食品像極了我在中國南方小鎮上通常可以看見的地方特色食品。在平房的另一邊,有不少的桌椅板凳,不少的越南人圍坐在桌邊,吃著我沒有看見過的越南小吃。這些越南人個個神情輕松,好像是在家裡享用美食。我有些納悶,難道這些人不用急著趕路?出了平房才發現這長長一整排的建築都是連在一起的,平房中央的建築特別的高大,頂上連續幾層女兒牆不僅使得中央的建築比兩邊的建築高出了許多,還因為那圓弧型的線條給整個這一排建築帶來了生氣,加上房屋前面的廊柱,就整個把西洋建築的特色顯現了出來。屋頂上有一面越南的國旗在風中飄著。國旗的下面寫著一排英語字,好像是“國際旅游中心休息站”的意思。

這個有些像中國高速公路休息站的地方,大概是我在越南看到的所有汽車休息站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了,而且就車輛的進出、站內的商店和人員的面貌來看,都是最有秩序和最為整潔的一個地方。雖然沒有中國那些高速的休息站豪華氣派,但卻不失雅致。

汽車重新上路之後,整個行程就覺得輕快了許多,因為余下的路不多了,加之愈接近河內路愈加的寬敞,車速也提高了許多。大約在河內郊區,又上來了一個越南人,那人上了車後沒多久就打起電話,我坐在的身後仔細一聽竟然是中國普通話。我有些好奇,就與他搭話,方知他是地道的越南人,在廣州暨南大學讀過中文,今天有一個朋友帶著一個中國旅游團到河內,他趕過去幫忙。不會說英語的杭州的朋友在車上見了一個會說中國話的越南人,那條停頓了許久的舌頭算是找到了用處。於是又是咨詢河內住宿交通情況,又是留電話,那個叫黃小山的越南小伙子到是樂此不彼,感覺就像遇上了一幫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車不知不覺進入了越南的市區,從車窗內望出去,那低矮的房屋,狹窄的街道,如同十年二十年前的上海城隍廟附近的老街區。而最被旅游人時常提到的那種富有特色的越南窄屋也在這些街道的兩邊出現了,盡管我已多次在其他網友的博客和旅游雜記上看到這些窄屋的照片,但自己親眼看見後,才覺得真有些不可思議,那麼窄小的門面,而又那麼長的進深,如同一個被人為壓縮的玩具,不知屋內的家具如何擺設才有協調的感覺。

而最讓人心動的是車外摩托車流,數不清的摩托車就如一條奔馳的洪流,在整條的路上漫流,那些轟鳴聲震耳欲聾,隨著摩托車的流動而不斷地變化著聲音的大小。如果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初見摩托車車流的感覺一定不會過分,因為那實在是一種主宰城市的旋律,在這樣的一種喧囂聲中,再也找不到任何一種其他的東西可以與之抗衡。

車駛過河內市區的那座長長大鐵橋後,我們算是真正來到了河內市區,按照我們原先的設想是到了汽車站後打的去背包客最多的還劍湖邊上找旅店,但在車駛過了河內西湖時,看見路邊有不少的家庭式旅店,我們還以為到了還劍湖,於是馬上下車一路找去。拖著行李看了兩三家像是背包族的旅店,但要麼客滿,要麼不符合我們的要求。

在湖邊的一家看上去有些豪華的飯店門口,我詢問了站在店門口的迎賓小姐,哪兒可以找到背包族旅店,那幾位迎賓雖說蠻熱情的,但好像沒有完全聽懂我的意思,朝著湖的另一邊指去。去湖的那一邊走顯然不行,於是打車,那個河內車租車司機開口就要三萬越南盾,我們說只是對面,最多不過一二公裡,可他一個勁的搖頭。沒有辦法,只能上車,到了湖的另一邊是看到有一家旅館,但那顯然是四星級賓館,與我們所要的背包族旅店相差太大,於是讓他沿著湖一路找去。在駛過了大約二公裡路之後,那個被我們以為是還劍湖的西湖又遠遠地被我們拋在了身後,我們大約來到了河內老城區,街道的兩邊出現了不少的家庭式旅館,於是我們下車找一家稍為中意的旅店。

在這條街上找了四五家大大小小的旅館,大都都是客滿,而有一家則是太貴,五十多美元的房價,嚇退了預算十至十五美元的我們,於是再一路找去。

穿過二條小馬路,我終於在一個拐角處,找到兩家看起來不是太大,但還算整潔的小旅店,其中一家滿了,另一家則正好有空房,最讓人舒心的是,房價僅十美元,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我上了樓查看了一下房間,真的還不錯,完全是一幢老式法國人建築,靠馬路一邊的房間特別大,因此要加一美元。

當我們安頓好之後,天已完全暗了下來,馬路上全是奔馳的摩托車,那種車燈光的眩眼和馬達聲叫囂,讓我感覺這一個晚上根本無法在房間內安睡,於是鄭重要求老板換一個不靠馬路的房間,但那個年輕的越南小老板抱歉地對我說,今晚沒有一個空房了。我聽了覺得有些呆呆的,不知如何對付這些噪聲。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