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趟四川二成都

作者: 燕子一

導讀第二天一小時大巴去成都和朋友彙合前往九寨溝。青城山忍痛割愛了。 成都是我一直想去的城市,天府的首都嘛,也算我的家鄉,呵呵!感受著上海的繁忙和擁擠,想像著偶爾聽來的成都的悠閑,我也要去喝茶擺龍門陣,哪怕就一天! 時間有限,唯一確定要去的就是杜甫草堂,派它作為青羊宮和武侯祠等的代表吧,其它就是走走看看了。朋友的飛機中午才到,我在茶店子附近 ...

第二天一小時大巴去成都和朋友彙合前往九寨溝。青城山忍痛割愛了。

成都是我一直想去的城市,天府的首都嘛,也算我的家鄉,呵呵!感受著上海的繁忙和擁擠,想像著偶爾聽來的成都的悠閑,我也要去喝茶擺龍門陣,哪怕就一天!

時間有限,唯一確定要去的就是杜甫草堂,派它作為青羊宮和武侯祠等的代表吧,其它就是走走看看了。朋友的飛機中午才到,我在茶店子附近隨便找了輛車到我認為的市中心。在少城路下了車,轉了幾個三百六十度,不知往哪走,買了張地圖,看看我確實在市中心,天府廣場、市政府、人民公園都在附近。接近中午肚子有些餓了,干脆把肚子填飽了再亂走吧,萬一迷了路也不至於餓死。旁邊有條交叉路,有好幾家小店,貌似很小吃的樣子,選了一家人最多的點了份酸辣粉,味道不錯但不至於說下次來還要來吃。店裡有樣點擊率頗高的東西,像是白水煮豆腐,他們就拌著飯就著辣椒吃。

吃完拿出地圖確定了一條無目的行走路線,沿著店外的小路南走,到有條河的地方左轉沿河走,到人民南路北轉回走到天府廣場。我只能走這麼遠了只能看這麼多了,感覺有河還有最中心的廣場,應該不錯吧。恐怕是盆地氣候吧,四月中旬卻挺悶熱,脫的只剩一件汗衫還是熱,天空蒙蒙的有些壓抑,空氣也不清朗,道路不是很干淨,一路也沒啥好看的。到了河畔的路也沒啥改觀,水不清,兩邊的房子和綠化很一般。人民南路本就沒什麼期待,旁邊有大樓在建,道路就有些髒。可以看到天府廣場了,我也兩腿酸得不行,可找不到一個可以坐的地方。堅持吧,廣場上總有凳子的。踏上廣場,舉目一望,空蕩蕩的,綠化很少,只是花壇沒有大樹。有些雕塑和像華表的柱子,柱子上刻著字,金屬的很是晃眼,無心看。凳子倒是有,可都暴曬在陽光下,腿已經不行了,就曬著坐了會兒,起來想找個陰涼的地方坐著安心等朋友,可走了個南北穿,硬是沒找著。最後只得坐在花壇沿上,身邊有一棵跟我一般高的稀稀拉拉的樹,走不動了。旁邊正好是個地鐵入口,在建中。

成都就這印像了,對不起啊,沒法贊美你,恐怕怪我沒有時間來把你看真切。

跟朋友相會後就打車去看杜甫,就是個園林,樹挺多,沒什麼花,有些亭子和展廳,沒什麼新意或新奇,60元的門票,不值,意料中,但不後悔進來,總要看個什麼的。杜甫的草堂倒是個漂亮的茅屋,有大簇大簇的竹子在周圍。園裡還有個塔,就爬了上去,不太高也看不太遠,沒有太大起伏的建築在灰蒙蒙中。城市中有這樣的院子總是好的。

出得園來也是個清靜處,高大的樹,有閑坐的人,有個熱心的老鄉給我們介紹了錦裡。也說了個有名的喝茶處的,現在忘了。感覺心底裡沒有那份閑適,恐怕品不出茶的清雅來。還是去湊小吃的熱鬧吧!

打車來到“小吃彙總”錦裡,入得大門,開始興奮起來,見什麼都想吃一口。進門不遠就飄來STARBUCKS的濃香,它也來湊民族的熱鬧,當然無暇光顧了。先買了兩塊薄荷糖放包裡,就拿了條鴨脖子先啃起來再說。這裡是一家一家的小店鋪,家家不同,店前就是一溜的座椅,隨買隨坐隨吃。我們先挑了一兩樣東西,找了個據點安頓下來,然後沒吃完,就去溜一圈獵些東西回來,再吃一會兒又出去,如此輪流三五回合,感覺很滿足,有葉兒粑、酸辣粉、冰醪糟、撒尿牛丸(至今不明白為啥叫這名字)、糖油果子、龍抄手……特別記得三大炮,這個好玩,沒吃,就是把每份糯米團子分成三份連續甩向木盤再彈到有黃豆面的簸箕裡,發出“鏜朗”三響。我們對面先是兩個男人,呼哧呼哧地吃。一會兒變成了一對男女,像是頭回接頭,女的問些無聊的問題,像是回家干什麼,誰燒飯什麼的。男的挺帥吃的比較專心。又來了一對老夫妻,聊了我去的雲南和他們當年去的雲南。

吃完夜色已濃,再往裡走,就是些特色小店,有一段都是酒吧,也有紅燈籠,像極了麗江。還看到了父子擋的皮影戲,孩子恐怕就十歲左右,和父親並排站著很認真地操作著小人兒。非常喜歡那種血脈相傳傳統文化的感覺。

然後去了紅旗商店買足了特產。第二天一早就要離開,沒有喝茶,沒有用鄉音擺龍門陣。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