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西北三省(甘肅、青海、新疆)游記

作者: 紅魔8

導讀從西北回來也有大半個月,終於有時間靜下來好好回味下這次旅行的經歷。難以相信,酷愛旅游的我,上一次旅游已經是5年前的事。這次正好單位組織去西北三省考察(說是考察,內在含義大家都明白),我也參加了。考察時間是8月14日到22日,全團共19人,大多是上40歲的,一大半還是市、區局級的領導(可見這趟出門注定將缺少年輕人帶來的激情和騷動)。考察地點是西北 ...

從西北回來也有大半個月,終於有時間靜下來好好回味下這次旅行的經歷。難以相信,酷愛旅游的我,上一次旅游已經是5年前的事。這次正好單位組織去西北三省考察(說是考察,內在含義大家都明白),我也參加了。考察時間是8月14日到22日,全團共19人,大多是上40歲的,一大半還是市、區局級的領導(可見這趟出門注定將缺少年輕人帶來的激情和騷動)。考察地點是西北三省:甘肅、青海、新疆。

由於單位的組織者基本屬於“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景點到此一影”的初級水平,他的一句“我們要用有限的時間,玩足夠多的地方”讓我心寒,甚至一度萌發了不去的念頭。所以我從一開始覺得這次行程安排的不合理,70%的時間浪費在路上,各景點多是走馬觀花。而我最討厭這樣的方式,在我看來,旅游是件很愜意的事,因為很多地方一輩子就去一次,寧願多花點時間,除了瀏覽美麗的景點風光,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歷史也應該多了解一些。有經驗的游客在出發前就會對要去的地方先做些了解,現在網絡這麼方便,有什麼查不到的呢,盡量做到有的放矢,我應該算是有經驗的(哈哈,臭美一下)。

接下來從行程、導游、購物、住宿等幾個方面來說說這次旅游的經歷,其中還是有不少故事的。

行程篇

最初聯系的是我們這最好的建發旅行社(至少我覺得是最好的),可組織者因為受出差費用限制的原因,壓價過於厲害,導致建發旅行社最終以“旅游質量難以保證為由”拒絕接團,最後找了中國旅行社,9天的全程大概每人7000元。

8月14日

為了趕早班的飛機,早晨5點就起來了,洗漱後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就打的奔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吼吼,大家都來的很早,很快辦完了登機手續。事先就知道,這班飛機要經停福州,這意味著剛起飛半個多小時又要降落。終於在晚點20分鐘後,飛機從福州長樂機場起飛,飛往本次航班的終點,也是我們這次旅游的起點--蘭州。

在晚點30分鐘後,飛機於11:30到達蘭州中川機場,一出機場就看見來接我們的蘭州地界地陪導游小朱,都說團隊游的關鍵是導游,大家一開始就心存戒心,可小姑娘一見面就很熱情,幾乎和每個人都打招呼,用她自己的話說,這樣很快就能對整個團隊有初步的了解。在機場附近用過午餐後就上BUS,開始了第一次的長途車行,大概3個半小時到達我們這次游玩的第一個景點:西寧的塔爾寺。塔爾寺海拔大概2800米,是藏傳佛教六大主寺之一,同時也是西北地區佛教活動的中心。塔爾寺還是喇嘛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說到宗喀巴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不過他的兩個弟子可是赫赫有名,一個是一世達賴喇嘛、一個是一世班禪大師。

這是我第一次到喇嘛寺廟,感覺和漢地佛寺有很大的區別,漢地佛寺基本是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千手觀音殿、法堂等依次組成,兩邊對稱著地藏殿、伽藍殿以及十八羅漢。而塔爾寺則是以主殿--大金瓦殿為中心,四周錯落有致分布著很多大小不一的佛殿,粗略算下大概有幾百間吧,不像漢地佛寺那麼講究對稱格局。據導游介紹,塔爾寺的香火很旺,在喇嘛寺院中僅次於西藏的步達拉宮,每年都有很多的信徒徒步幾百公裡來這裡朝拜,有的甚至是一路叩拜過來的。寺院廣場上一字排開八座如來寶塔,據說這裡表述了佛主釋迦牟尼一生的八大功德,可惜注釋全是藏文,看不懂。我們跟隨著寺內講解員進入一個個單獨的佛殿,佛殿內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幡帷,光線很暗,給人一種神秘而壓抑的感覺。最後在主殿大金瓦殿外終於看到傳說中的“五體投地”,“五體投地”是佛教中最恭敬的膜拜儀式,膜拜者先直立雙手合十,雙腿屈膝跪地,接著撲到在地雙掌上滑,這下兩掌、兩膝和頭一起著地,真的是五體投地了,可惜不能對著他們拍照,否則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塔爾寺有三寶:壁畫,堆繡和酥油花。堆繡早已經失傳,而絕大部分的壁畫是不對游人開放的,能看見的因為光線很暗,也看不清楚,真正了解到的只有酥油花,這玩意要說清楚還真不容易,簡單的說就是用酥油來制作各種藝術品,制作的過程很復雜而且制作者很痛苦,為了防止酥油因高溫融化,制作者要先把手浸泡在冰水裡,等手溫幾乎達到零度才開始制作。

有趣的是,在塔爾寺我們居然遇到比我們提前5天出發的單位另一個考察團,他們這次是到寧夏和青海考察的。大伙興奮的相約今晚回西寧市一起出來夜宵。晚上在西寧有名的“口福”小吃夜市,我們11人吃著香噴噴的烤羊肉串,還有烤羊排、烤羊雜、烤羊腰、烤魚等,喝了一大堆的啤酒,一結帳才198元,太值了。推薦有去西寧的朋友一定要去嘗嘗。

8月15日

早餐後8點准時奔赴美麗的青海湖,可下起的小雨給大家激動的心情潑了冷水。導游說這樣的雨天日月山上的日月亭是肯定看不到了,由於青海湖周圍群山環繞形成的小氣候特征,要等翻過日月山才知道青海湖那邊的天氣如何,大家一路都在祈禱著......在翻越海拔3600米的日月山時,有的同事開始有高原反應了,主要體現在耳朵壓力增大,頭痛、胸悶等等。在日月山上導游讓我們下車欣賞高原牧場的景色,可大致5度的寒冷天氣很快把我們趕回車上。在車上聽導游惟妙惟肖的講日月山的傳說也不錯,“相傳當年文成公主遠嫁到吐蕃國,曾路過此地,她在山頂眺望長安方向,背井離鄉的哀愁油然而生。她取出臨行時父皇母後所賞的日月寶鏡,鏡中出現長安的迷人景色,公主不由得悲喜交加,可又想到聯姻通婚的責任,毅然將日月寶鏡甩到山下。寶鏡變成了美麗的青海湖,公主的淚水則彙聚成倒淌河。後人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就把這裡改名為日月山。” 翻過日月山,躍入眼簾的是一片片黃燦燦的油菜花,遠遠的已經能看見青海湖的影子,大家算是松了口氣,雖然不是晴空萬裡,可偶爾能看見太陽公公的笑臉也算運氣不錯了。

   

青海湖藏語叫“溫布措”,意思是“青色的海”,湖面海拔3200米左右。這裡甚至是中國的魚雷發射實驗基地。進入湖區後大家選擇了步行,那些電瓶車還是盡量少坐。在簡單參觀了所謂的動物園和模擬藏族特色的園區後,大家坐游船在青海湖上饒了小半圈,由於天氣不太好,在烏雲的映襯下,湖水也是灰色的,感覺很不過癮,隨便拍了些PP就掉頭回岸。不過老天還算眷顧,在我們即將離開前,雲兒突然躲了起來,讓我們終於有幸目睹了青海湖那純正的藍,即使是在海邊長大的我們也被陶醉了。由於時間原因,青海湖最有代表性的鳥島我們沒去,據說那裡是鳥兒的樂園,導游介紹在不到0.5平方公裡的島上棲息著10萬多只候鳥,真是一大奇觀呀,我們沒去真是太遺憾了,建議有條件的一定要去看看。

從青海湖回蘭州大概又坐了5個小時的車,回到蘭州已經是晚上8點,在蘭州有名的“馬老六清真餐館”享用了不錯的晚餐後,導游帶我們到附近逛了逛,隨後上火車,由於是始發站,火車還是蠻干淨的。說來也慚愧,這是我第2次到蘭州,可兩次都只是中轉,沒能好好的游玩,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去甘肅歷史博物館,據說相當的不錯,還有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也要去看看。

8月16日

一夜無話,早晨6點多到達嘉峪關,嘉峪關是座工業城市,在甘肅省的地位相當的重要,這裡環境很干淨,聽到最多的就是“酒鋼”,簡直就是一個“廠中城、城中廠”。5年前和LP自助游古絲綢之路來過甘肅,所以這次的嘉峪關和敦煌算是舊地重游。嘉峪關關城號稱“天下第一雄關”,比之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還多了個雄字,可見它的歷史地位。我們去的太早門都還沒開,結果等了1多小時。一進大門就看見幾只可愛的梅花鹿,一點都不怕人,還擺出各種pose讓我們拍了個夠。

嘉峪關內城開有東西兩門,東門叫“光化門”;西門叫“柔遠門”。現在供游客出入的都是東門,東西門各有一甕城守護,敵人進來後就被困住,如“甕中捉鱉”一般被守軍殲滅。陰雨的天色和陳舊的城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讓人除了感嘆嘉峪關城的雄偉,還感到一絲的荒涼。

在嘉峪關游玩了3個小時,用過午飯後又開始了近5個小時的車程,沿途到處都是一望無垠的戈壁灘,很少看見人車經過,伴隨我們的只有在戈壁灘上才有的駱駝刺和紅柳。傍晚到達敦煌市,首先看見的就是敦煌市的標志“飛天反彈琵琶”雕塑。晚上大家約好去逛夜市,推薦大家到沙州夜市裡有名的阿三烤肉店品嘗敦煌風味的烤羊排和羊肉砂鍋,感覺和西寧的味道還真不一樣。記得是阿三,不是隔壁的阿二,雖然是兄弟倆,可哥哥不如弟弟。

8月17日

上午參觀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石窟之首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考考大家,你知道中國四大石窟是哪些嗎?)。從市區坐車15分鐘就到了,在進入窟區前會經過莫高石窟的北窟,由於破損較厲害,沒有對游客開放。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南窟。莫高窟出於對壁畫的保護,進入窟區是不能照相的,只能在外哢嚓幾張。莫高窟現存洞窟492個,現在是擱每3個月向游客開放不同的洞窟,普通游客每次只能看10個窟(記得5年前去的時候我是看了30多個窟的),如果是散客的話教你一個訣竅,如果時間允許,你可以偷偷跟隨不同的講解員,這樣能多看幾個窟。從洞窟內各朝各代留下的壁畫、雕像可以明顯看出不同朝代對顏色的講究及刻化人物形像的區別。比如唐代在用色方面相當的豐富,而且雕塑生動細膩;元代偏向於冷色調;清代喜歡用大紅大綠等鮮艷的顏色。很明顯感覺到清代的雕像實在難看,不僅線條粗糙,而且人物的面目表情也相當的呆板。

在17號窟“藏經洞”邊上,有個陳列館,建議朋友們一定要去看看。裡面不僅介紹了莫高窟的歷史,還能了解莫高窟的恥辱。在陳列館的院內有塊石頭上醒目的寫著“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相信每人中國人看了都會覺得傷感乃至憤怒。館內有很多壁畫和經書是臨摹的,旁邊都注明原作收藏於世界各國的博物館......這是我記錄的:從1905年到1924年,先後有美、日、俄、英、法、等國的“考察家”、“探險家”和文物間諜來到敦煌,他們一共盜走了三、四萬卷經書及許多珍貴的壁畫、雕塑,給莫高窟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災難......讓我們記住那些罪惡的偷盜者。據說國家已經在通過多種渠道,希望能將保存在世界各博物館的莫高窟文物回歸故地。

下午游玩鳴沙山、月牙泉。感覺那裡現在的商業氣息越來越濃,記得上次來的時候在鳴沙山滑沙是免費的,現在每人20元,夠黑的!同時會讓你花10塊大洋租腳套,其實不租那玩意脫鞋光著腳踩在被太陽曬的暖烘烘的黃沙上也別有一番情調。月牙泉還是那樣的迷人,可惜由於水位的急劇下降,現在的水深只有0.9米,而在40年前,月牙泉水深可達6、7米。據導游介紹,現在在月牙泉四周已經開掘了四個人工湖,用以保持地下水位,就這樣也僅能勉強維持月牙泉近一米的水深,想再提升很難了。出於對月牙泉的保護,現在月牙泉周邊的沙山都不讓攀爬,雖然對游客來說比較掃興,可我覺得很有必要。現在的些許遺憾總比若干年後月牙泉的消失來的有意義。晚飯後上火車,即將離開甘肅前往向往以久的新疆。

8月18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面積160多萬平方公裡,占中國面積的1/6,人口大約1700多萬。我們先抵達了素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早餐後驅車1個多小時來到古代西域36國之一車師前的國都--交河故城,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的故城。個人認為交河故城是我們這次在吐魯番界段唯一印像深刻的景點,在這裡了解到了故城和古城的區別,所謂古城就是保存相對完整,現在還有人居住的城池,例如麗江古城、西安古城等等;而故城就是已經荒廢無人居住的古城。交河故城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嬰兒古墓群,為什麼在這裡會有一個嬰兒的古墓群?這麼多的嬰兒是怎麼死的?到現在也是一個未解之謎。從故城下來後又參觀了吐魯番坎爾井博物館,據介紹坎爾井是中國古代的三大工程之一,吐魯番大概有1100多條坎爾井。可惜我們參觀的是一條人工模擬的坎爾井,而且光線不好,簡單看了看也沒流下什麼印像。

午餐後又跑了1個半小時來到了當年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火焰山,也許是因為不夠熱,感覺山體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紅,倒是那個形如孫猴子如意金箍棒的世界上最大溫度計有點特色,我們去的時候地面溫度大概45度,離開是已經上升到55度。在火焰山呆了不到30分鐘就離開了,下一站來到國家AAAAA級,也是被我們一致認定最名不副實的景點--葡萄溝,據說葡萄溝是一塊河谷地,全長有8公裡,東西寬約2公裡。可我們看到的只是200米長的葡萄架子,還不能隨便吃,這樣也能獲得5A,真不知是怎麼評上的。葡萄溝的葡萄干倒是不少,不過價格比後來在烏魯木齊的大巴扎買的貴多了,建議不要在葡萄溝買。

在驅車前往烏魯木齊的路上,經過位於達阪城的新疆風力發電廠,這是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廠,共有一千多根風力發電柱。可以說是既即利用資源,又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一舉兩得。據說我們廈門也要建三個這樣的風力發電廠,期待一下。在烏魯木齊安頓後,照例約了幾個人去逛街,在一個大排擋吃了羊肉串,覺得不好吃,不過水果實在甜,先吃了西瓜,還有又吃了一種脆脆的叫伽絲瓜的,據說是哈密瓜的一種,可比哈密瓜甜多了,這也為我們後來的瘋狂購買埋下了伏筆。

8月19日

遇上個笨導游真是不幸,我們前一個晚上就提出希望早起,這樣能有足夠的時間游玩天池,可導游說不用,去早了沒開門。結果上午8:30從賓館出發前往天山天池,2小時到達後早以人滿為患。天池有五大游覽區,每個區有八個景點,共有40個景點,在天池周邊生長著大量的雲杉、冷杉、雪松等樹種,高度基本為20-30米,形成了天池另類的風景,可惜我看了半天也區分不了哪顆是杉樹,哪顆是松樹。

進入景區首先躍入眼簾的就是天池後面雄偉壯觀,海拔5400多米的博格達雪峰。除了大天池外,還有東西兩個小天池,西小天池又稱“玉女潭”,據說為王母娘娘洗腳的地方,位於上山的路上,如果坐纜車可以觀賞到。東小天池又名“黑龍潭”,東小天池的出口下面形成了“懸泉瀑布”,落差100多米,還是蠻壯觀的,在陽光照射下,你可以看見小小的彩虹。提醒一下,去天池一定要穿一件能擋風的外套,因為在天池上坐游船時很冷的,船上的工作人員甚至都穿羽絨服(誇張),坐游船會經過王母廟,有時間的話建議上去看看,據說很靈驗哦!

從天池下來後回到烏魯木齊,晚餐後乘火車赴博樂。有意思的是這次坐的是雙層火車,每層只有上下鋪,感覺比一般的火車來的舒適,尤其是上鋪的位置寬敞了些。

8月20日

早晨8點到達伊梨自治區博樂市,早餐後趕往被譽為“空中花園”的那拉提大草原。沿路經過一個敖包,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以前一直以為敖包是蒙古包,錯了錯了,其實就是用石頭堆成用來祭祀用的石堆。所謂的敖包相會就是兩人在一堆石頭邊相會罷了。導游帶大家模仿了蒙古族的祭祀儀式,每人揀三塊石頭繞敖包走三圈,走一圈就丟一塊上去,然後許個願祈禱平安。此後除了午餐,足足9個小時都在BUS上趕路,大概傍晚7點到達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在蒙古語裡是“太陽”的意思,據導游介紹,往常這個時候能看見夕陽,正是那拉提草原最美麗的時候,可我們注定與太陽無緣,在坐區間車抵達空中草原後,天公不作美開始下雨了,搞的我們連騎馬的興致都沒了。由於怕天黑只好再趕往下一個景點觀景台,到了觀景台已經是爆雨了,盡管氣溫已下降到大概4度左右,可美麗的景色還是誘惑我們下車拍了幾張照片。一個去過歐洲的同伴說,即便是歐洲的景色也不過如此。返回酒店的路上除了遺憾還是遺憾,連火車帶汽車跑了22個小時的路,結果只有2個小時的游玩時間,還遇到個惡劣的天氣,大家都郁悶壞了,如果是晴天該多好呀。

當晚在住宿的酒店,大家自費品嘗了著名的烤全羊,據說烤的是什麼大尾巴羊,一只1288元,感覺味道一般,我們19人也就吃了不到一半,酒倒是喝了不少。

8月21日

由於往返博樂與那拉提的道路很多地方都限速,想快都快不了。為了趕路,我們凌晨5點就起床,連早飯都是在車上簡單吃了點。3小時的車程來到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邊境號稱西北第一門的霍爾果斯口岸,這裡自古就是通商往來的重要通道,著名的"絲綢之路"北路就是通過該口岸進入原蘇聯境內。每人自費30元進入關口,首先看到的就是清代第18號石碑,也就是有名的恥辱碑,它記錄了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最後在刻有中國國徽的324號國界碑旁留影紀念,排隊的人還真多,大多數都自覺地拍一張就換人,可有一家人實在過分,也不考慮後面排隊者的心情,幾個人擺著各種姿勢一個勁的猛拍,單人完了換合影,接著又是組合。暈,就一塊界碑至於嗎!最後大家起哄給轟了下去。在國界碑的後面就是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地界了。

離開口岸繼續趕路,再通過一道30裡長,風景如畫的果子溝後,就到了水天一色的賽裡木湖,也算是我們這次旅游的最後一個景點。賽裡木是哈薩克語,意為“祝願”,它還有一個俗稱叫“三台海子”。該湖海拔2073米,面積450多平方公裡,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可惜到這時候很多團友都感覺疲倦,最後商議的結果是放棄了賽裡木湖的不少景點(我挺郁悶的,聽導游說有什麼野人峰、老鷹岩等等),只在湖邊逗留了40分鐘,拍了些照片就上路。由於老天下起小雨,幽灰色的湖水缺乏魅力,倒是遠處連綿的雪峰吸引了我。相機關鍵時候停電罷工,無所事事的我就和導游聊了起來,據導游介紹,賽裡木湖最美的季節是就是夏秋,這時湖邊草場上牛羊如雲、晴天下湛藍的湖水、山坡上錯落的哈薩克族氈房(我一直以為是蒙古包呢,原來還是有區別的),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讓很多客人留戀忘返。

回到博樂市時間還早,晚飯後大家就在市區逛了逛,考慮到明天可能面臨的大采購,我到當地銀行的ATM上取了些錢做備用。

8月22日

最後一天的任務純粹就是購物,先到烏魯木齊的水果批發市場,大家有的放矢,目標就是伽絲瓜,我還算理智,只買了2個大概10公斤,有的團友夠誇張的,一個人就買了近100公斤的水果(最後在機場還鬧出了大笑話,全團差點上不了飛機,這在後面的導游篇有詳細的介紹)。

接著來到最具新疆民族特色的國際大巴扎--二道橋市場,真可以用金碧輝煌來形容,市場街道兩旁布滿了具有穆斯林特色的店鋪,店鋪裡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連我這個出門不愛買東西的人看了都手癢癢。二道橋大巴扎和我們前面去的水果批發市場都有很多葡萄干和各種干果,開價差別不是很大,關鍵看你的砍價功夫。我們發揮團隊力量,會砍價的砍價,不會砍的在邊上幫腔,結果個個都買的盆滿缽滿。午飯自由組合,我們6人是在大巴扎邊上一家看上去挺豪華的清真餐館(可惜名字不知道)用的,點了烤羊排、烤羊雜、羊肉串、羊肉水餃、手抓飯等等,總共300多元感覺很劃算,尤其是手抓飯特別的香。

大概下午3點來到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這名字怪怪的),結果在辦理登記手續的時候傻眼了,我們要托運的行李嚴重超標,雖然最終這事成功解決,可後果是害的飛機晚點100分鐘起飛。下午5點40分,飛機終於離開跑道飛往中轉站鄭州,9天的西北三省游結束了,直到這時我才覺得意猶未盡。

我發誓:新疆,我還會回來的。這次留下的遺憾下回來彌補!

導游篇

這次西北游全程共接觸了5位導游,可以用“V” 字來形容這5位導游的素質和業務水平,用股市的術語說就是很經典的八個字“高開低走,觸底反彈”。

一:蘭州-西寧-青海湖朱姓導游女導齡6年評分:98分

很難相信現在國內還有這麼出色的導游,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看法,而是全團的共鳴。6年的導游經歷讓她對自己的工作駕輕就熟,業務水平自不必說,沿路一直在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趣聞,還時不時的挑逗下氣氛,幾個小時的車程感覺轉瞬就過。到西寧的那天晚上還主動提出用旅游車帶我們去當地最有名的夜市,讓我們好好地過了把烤羊肉串癮(相信有經驗的都知道,團隊游要做到這點是比較難的,因為現在很多司機不配合)。團隊旅游到購物點是很正常的,朱導輕描淡寫的告訴大家,買不買東西無所謂,只要配合她的工作在那呆個10分鐘,讓她能順利的簽單就OK了,兩天的旅程這樣的話就只說了一次,也許是說的夠藝術吧,大家都覺得沒什麼為難的,在購物點她也不像有的導游那樣鼓勵大家多看看,也沒有推薦任何商品。後面的幾個導游都有推薦,只不過推薦的技巧不同罷了。

這裡有個小插曲,一個團友在去青海湖的路上突然腹急,朱導讓司機開到一個可方便的地方,男廁所的門是鎖著的,她就跑著去值班室找鑰匙,沒想到團友憋不住進了女廁所,朱導又在門口替他站崗,大家看了都說,這種急游客之所急的導游真難得。

二:嘉峪關-敦煌竇姓導游女導齡3年評分:80分

第一眼看見就覺得她有點呆呆的,後來的表現也基本證明了這點。看的出她努力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路上也很買力的講解,可生硬的語氣感覺就像在背書。最煩的就是,每到一個購物點,就反反復復的強調這是旅行社的安排,和她沒關系。不過最後我們讓她著實感動了一把,在一個購物點大家合計買了大概800元的東西,上車後我們問她購物點報給她的總數是多少,黑呀,居然砍了一半說只有400,在我們的大力配合下,終於要回了差點被抹殺的回扣,也就是400*10%=40元,連購物點的人都說你們怎麼對導游這麼好,把個小竇感動的眼淚都快下來了,越發買力的講解,可還是在背書。也許再過個2、3年她能更加出色吧。加油小竇!

三:吐魯番-天池-烏魯木齊朱姓導游女導齡2年評分:30分

同樣是姓朱,可差別咋就這麼大呢!這是一個讓我們現在說起還直搖頭的導游,完全的沒有經驗,還很不謙虛,我們甚至懷疑她是不是個專職導游。一路上基本沒有講解,居然說是為了要照顧大家多休息,這樣到景點才有精神,我靠!實在不行了大家就開問,你問一句我問一句,還讓她隨便說,有什麼說什麼,別讓一輛車安安靜靜就好,可她基本是問一句答一句,和擠牙膏一樣。現在想想也難為她,肚子裡沒貨你讓她說什麼。

還不算什麼,最惱火的是去天池那天,我們一開始就提出希望早起,這樣能有足夠的時間游玩天池,她說不用,去早了沒開門。結果到了天池已經10點多,早就人滿為患了。這下開始催命了,一直強調為了保證趕上晚上10點的火車,大家要抓緊時間,結果大家就一個勁的趕,王母廟沒去、纜車沒坐、這廝還和天池的景點導游說東小天池的懸泉瀑布也不要去,虧的有團友發現,才給了我們15分鐘的時間。最後好多人甚至沒來的及在天池留影。七趕八趕的,結果趕回烏魯木齊才下午5點,這中間還帶我們去了一個購物點,大家自然不配合,看了幾分鐘就出來了。我們3點剛吃完午飯,居然要我們這時就吃晚飯,然後去火車站就散團。大伙一下就火了,你呀呀催命似的,才吃了2個小時誰吃的下,催出4個多小時的空閑時間,就敢這樣打發我們,當我們是白痴嗎!大家提出帶我們去大巴扎逛逛,可司機不肯,這也不能怪司機,完全是導游的責任。

最後大伙群起攻之,直接打電話到旅行社去投訴,同時強烈要求最後一天回烏市的時候不要這個導游,讓她躲一邊哭去了。

四:博樂-伊寧-那拉提崇姓導游男導齡6年評分:92分

在去博樂的火車上,我還和同事說起,以我的經驗有時男導游會比女的更出色。沒想到來接車的果然是個男導游(後來才知道,由於我們在烏市的那一鬧,旅行社要求在伊犁這段派出最好的導游,看看鬧鬧還是有好處的)。上車後崇導的第一句話就吸引了我--“在我的導游字典中是拒絕上車睡覺的,我會讓快樂和歡笑伴隨你們的全程”。不誇張的說,兩天來回1000多公裡的路程,崇導的嘴基本就沒閑著,從景點風景到他這幾年當導游的趣事、從當地的風土人情到東突事件。以至於到了最後團裡有人提出想休息,讓導游別說了,真服了這些爺爺奶奶們。

崇導不僅業務水平高,誘人上當的技巧也不低,基於這點扣了他3分。現在回想起來,他在路上看似不經意(應該是別有用心)的幾次提到伊寧的特產--熏衣草,無形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以至於最後我們主動提出要購買熏衣草,還買了不少,全團加一起大概有2000多呢;最後還很有技巧的引誘我們吃了次烤全羊,可吃後感覺做的一般。

五:烏魯木齊姓名未知女評分:75分

這就是在我們的要求下換來的導游,她的工作也就是帶我們去水果市場和大巴扎買東西,由於接觸不多也就沒注意她姓什麼。不過最後她犯了個常識性錯誤,害的我們差點上不了飛機。在此前她有提醒我們上飛機每人的托運行李是20公斤。可大家最後的瘋狂,有幾位失去了理性,買了很多的水果和其他物品。而到了機場又沒有的經驗的把水果先托運,所有的隨身行李還沒托運呢!這下好了,很快就達到我們團的托運上限--380公斤,余下超標的每公斤44元。我的天,我們總共超標大概200多公斤,要9000多塊呢,大家傻眼了,提出前面托運的水果不要了也不行。好在這事後來通過大家的努力找關系擺平了,否則後果嚴重。而這班飛機也因為我們這一折騰晚點1個半小時。如果一路跟隨我們的導游能再提醒我們下就不會發生這樣的糗事了。

總的說來這次在導游方面還是不錯的,不像我們出發前想像的那樣恐怖,看來國內導游的整體素質比以前有一定的提高。

購物及住宿篇

旅行購物是團隊游一定會遇到的,因為現在的旅行社通過旅游費賺取的不多,主要是通過與各購物點簽協議,按旅行社拉去的人頭來結算,所以這也成了導游的一項硬性工作,與游客的矛盾也多發生在這上面。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在導游帶去的購物點買東西,當然一些比較難買到的特色商品例外,比如這次在敦煌買了發菜,我們砍價到一兩25元,後來在火車上和當地人說起,都說買的值;在伊寧買了熏衣草,這些東西在我們那基本買不到,感覺價格也不算貴,還是要砍價哦。葡萄干和各種干果建議到烏魯木齊的二道橋大巴扎或水果批發市場買,那裡品種多.推薦大家買一種叫“澳洲堅果”的,硬硬香香的很好吃,我們買的一包一公斤裝,開價50元,砍到30元怎麼都不肯賣,最後35元成交,回來後家人都說好吃,真後悔沒多買點;還有一種“巴旦木”的干果也很不錯。沿路過來有各式各樣的所謂新疆羊毛圍巾、羊絨方巾,導游告訴我們,大多是內地人拿去賣的次品,所以價格便宜,一般10--50元就可買到,而正宗的新疆產羊毛方巾最少也要上百,羊絨的就更貴了。

這次旅行社給我們定位的是“豪華游”,不說其它的,至少在住宿上的檔次的確夠豪華,即使在住宿條件較一般的那拉提,我們住的也算是當地比較好的一種歐式木屋,其余的三個晚上全是新建不久的四星級賓館。大家都說如果不住四星的,省點錢出來坐一趟從烏魯木齊到那拉提的飛機,就將節省20個小時的車程,整個行程無論是從體力還是時間上將會輕松很多。

這裡有個小插曲,在烏魯木齊住的福蘭德假日酒店相當的有特色,衛生間居然是用透明玻璃圍成,也太浪漫了吧,很適合情侶用,可我們用起來就感覺怪怪的,搞的洗澡和方便的時候很不自然。還有,我們那間衛生間老是傳來歌聲,開始的時候以為是隔壁的客人在洗澡時唱歌,可不對呀,怎麼有男女合唱,難道洗鴛鴦浴,再過一會不得了,居然是幾個人的大合唱,想想不對打電話一問才知道,我們衛生間的排氣口居然和四樓的KTV相通。可那水平實在不敢恭維,郁悶的我們只好蒙上被子睡覺。


精選遊記: 烏魯木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