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吳哥大圈這天旅店忘了按時叫我起床,結果5點過的時候才叫我,我慌忙地爬起來洗涮,三步並兩步飛到樓下。Ken早已經在那兒等我,我連聲道歉。去皇家浴池的路上,Ken開得飛快,怕晚了趕不上了。我又忘了帶衣服,結果又給吹得起雞皮疙瘩。路上天已經蒙蒙亮,天邊開始出現金紅色的朝霞,和深藍色的天照映著。真的非常美。好想停下拍照但是又怕趕不上日出。一路上我睜大眼睛使勁地貪婪地看著艷麗的雲。
衝到皇家浴池,我們都舒了一口氣。晚是晚了一點,但是還來得及。這兒沒小吳哥人那麼多,只有幾對看日出的西方人,還有買東西的小孩子。雲已經變成紫紅色,倒映在池水中,水天相接的地方隱約有一些樹,慢慢地呈現出來。我靜靜地看著,等待太陽慵懶地出來。天漸漸變亮,湖中呈現出金色的光,那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不過雲終究是太厚,太陽羞澀地躲在後邊,升上了天空,結果我還是未能一睹其芳容。不過能看到這麼美的朝霞,我也心滿意足了。日出日落,可遇而不可求,我雨季來的,每天都下雨,根本就看不到日落的。但是看了兩次美麗的日出,我也知足了。
天亮了,我直接奔向塔布蘢寺,這個地方已經慕名許久,要不是它恐怕我還不會到這裡來呢。趕了個大早,景區很安靜,就我一個人,心裡樂開了花。這裡和崩密列有點類似,但是因為有很多游人,已經鋪了一條木板路,沒有那麼原始的感覺了。高大的樹盤根錯節,和寺廟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分不清哪裡是界限。我想要修繕一定很有難度,因為拆掉樹,寺廟可能也會土崩瓦解,而不拆掉樹,最終有一天寺廟終會被瘋長的熱帶雨林淹沒。不過最好的辦法還是順其自然吧。當初人力征服了自然,開辟了這麼一片地,建成寺廟,若干年後大自然重返此地,慢慢地吞沒人的成果。最終,人還是敵不過大自然和時間的腐蝕的。在這裡,你不得不對大自然產生一種敬畏的心情。
看完塔布蘢寺出門的時候已經有人隱約進來了,不過旅游團大概要等一會兒才殺進來的。去比粒寺,到了才發現旅游團已經開始行動了。這裡的建築是紅色的沙磚,和青色的其他的吳哥建築有點不一樣。比粒寺的意思是“反轉身體”,以前是用來舉行火葬儀式的。爬到頂端的時候,碰到兩個當地的小孩,過來羞澀地要美元,我給了他們一個棒棒糖,他們很高興地收下了。再次後悔沒有帶糖果來,這兩個孩子只能共享一支了。
看完後我們直接奔向女王宮。一個小時以後到達,已經看到大批大批的團了。門口的車停了一堆。女王宮很小,周圍是蓮花池。我繞著池走了一圈,從後門進去。精華的部分已經用護欄圈起來了,游客只能在外邊拍照觀賞。也難怪,這麼小的地方要是大家都去踩幾腳,估計再精美的雕刻也給磨平了。整個女王宮是紫紅色的,雕刻得非常精細,讓人目不暇接。每一處線條,每一片樹葉,每一位仙女,都一絲不苟地呈現出細節。這樣的細活兒,大概真的只有女人才能做出來吧。
從女王宮返回,去了東梅奔,這裡和比粒寺有些相同。台階角上有可愛的大像。不過游人倒是少了很多,可以一個人悠閑地轉來轉去,慢慢地看。
塔遜和其他的寺廟相比沒有特別的地方。處處散落著大塊的雕塑,不少地方可以看到Yoni,印度教像征女性生殖力的符號。我聽到有人解釋為古代的馬桶。看來提前做點功課還是必要的。不過也因為這裡和其他地方比較雷同,我居然錯過了它那被樹包裹住的西門,回到家真是後悔不已。
龍蟠水池是一個很大的水池,不過很奇怪的是雨季它卻干枯了。我沿著水池邊的台階走了一圈,看到4個不同的吐水的頭,有一個是人,其他是動物。我想像有水的時候一定很漂亮。水池中央是一個塔,塔基被一條長長的多頭蛇Naga圍住。蛇頭的附近是奇怪的馬,長著很多條人腿。
今天的最後一站是聖劍寺。聖劍寺很大,從北門進去,可以看到一個無頭的武士在守候著。我先在裡面轉了一圈,又到寺廟外轉了一圈,最喜歡的地方莫過於東門的兩層建築。因為這個和眾多吳哥寺廟比起來與眾不同,而且也不知道是干什麼用的。看起來也沒有樓梯通到二樓上去。逛了一圈,時間已經是1點過,肚子已經咕咕叫了。我才意識到Ken還沒有吃飯呢,肯定他早就餓得眼冒金星了。連忙往外趕,可是忘了從哪個門進來了,也忘了Ken說在哪裡等我了,只記得不是在來時的那個門等。我想可能是東門吧,哼哧哼哧地盯著烈日穿過橫廊來到東門,一個人影也沒有。一個買水的女人過來說,司機都在北門等的。我謝過她,回到寺廟,走到中心,又直奔北門,到了才發現北門那個無頭武士,正好是我進來的時候的門。現在只剩下一個門了。我又折回中心,從這裡走到西門,出去終於看到Ken了。他正在和一堆司機聊天呢,問我怎麼這麼久才出來。我告訴他我三個門都去了,忘了他在哪裡等。趕忙問他吃過沒有,他說吃過了。我這才放下心來。
午後開車回吳哥通,我坐下來啃我的法棍。說實話,沒有果醬就這麼干吃,還真沒什麼好味道。只是覺得比國內的軟,香,不像國內的法棍要用鋸子鋸開了蘸湯吃。我邊喝葡萄汁邊啃,吃了一半就飽了。我發現Ken在我看大廟的時候都在看書或者聽廣播,我好奇地問他看什麼書,發現是英文課本。他英文本來已經不錯了,但是仍然在刻苦學習。他問我字典在中國貴不貴,我比較了一下,似乎在柬埔寨的進口字典還要便宜些,真奇怪。吃完東西,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吳哥通,回到小吳哥。這時才2點半,但是我們的計劃都差不多走完了。可是我才不想這麼早回去呢,於是Ken自個回去洗澡睡覺,我一個人繼續逛小吳哥。和他約好5點過來接我。
小吳哥在下午的陽光下顯得有些慵懶。白雲一朵朵漂在寺廟背後。今天有時間慢慢看浮雕。我對照著LP,慢慢地對號入座。不時殺進來大批的旅游團,我就在一邊等著他們走完,再繼續看。發現也有一個男生一個人在看,捧著本Ancient Angkor,彩頁的。於是我和他聊起來,原來是一個在澳洲做交換學生的美國人,趁著假期出來看看吳哥。我們一起就著兩本書,討論牆上的故事,找出Vishnu,Krishna,還有魔鬼,去天堂的台階,被扔下地獄受折磨的人,攪動的乳海中的大烏龜等等。兩個人一起找尋的樂趣要比一個人多多了。而且我們也可以分享這幾天的經驗。不知不覺看了將近兩個小時,告別了美國男生,我又走到玉米筍裡面去。今天最後一次了,無論如何也想去試試,雖然看到陡峭的近乎筆直的階梯我腿就發顫。一咬牙還是去爬了。爬的時候並不恐怖,倒是爬到頂端我倒吸了一口涼氣。一往下看我就頭暈。結果也不敢爬進寺廟裡去,就在兩塔之間的地方走動了一下,試了幾次從窗口爬進去,終究沒有力氣攀不上去,又不敢從正門爬,最後還是決定放棄了,跟著大家乖乖地從愛情梯下去。下去的時候我一直緊握著扶手,一步一步挪,還不敢四處張望。真佩服那個工作人員,居然什麼都不用,就健步如飛地走下去了。他一下去就博來一陣喝彩。看來他上上下下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根本不當回事。我還在這裡戰戰兢兢,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跌落下去。
爬完了寺廟,總算是完成自己的一個心願,雖然不太完整。走出小吳哥,掏出中午剩下的法棍咬了一口。這時景區的猴子瞧見了,一下子衝過來,我還沒回過神來,面包已經到了它手裡。大家都驚訝不已。一個法國人開玩笑地說,你快去搶回來呀。算了,沒見過這麼不客氣的猴子,看它可能餓壞了,由它吃吧。況且它又沒洗手,我才不要和它分享呢。以後大家吃東西的時候可要注意不要讓猴子瞧見了哦。後來和這法國人聊起天來,發現他已經在中國呆了四年,中文說得溜順。他的太太是法國國籍的柬埔寨人,很可愛的一個小女生,會說4種語言。他們這次只有很少的時間,只能參觀一天就飛回香港了。我給他們留下一張名片,如果來成都我一定盡地主之誼。
三天的吳哥之旅就結束了,感覺時間過得真快。回到旅店和一個大伯聊天。他叫王寶靈,早年已經移民美國,現在每年回來看老母親。Sun Sengky Guesthouse是他妹妹的丈夫開的。他們家雖然有華人血統但是只有他一個人講中文,而且帶著濃厚的潮州口音,有時候我聽不懂他講什麼。
今天去著名的越南餐廳Soup Dragon吃飯。點了一份類似炒面的,名字忘記了。他們家的盤子不錯,服務也周到,不過菜的味道很一般,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沒有點到有特色的菜品。其實這邊很多餐廳都用那種有魚的青花盤子,我非常喜歡。但是又怕背回去太重,而且托運的時候怕摔壞,終究沒有買。
吃過飯又去了Blue Pumpkin點了一個Tiramisu,端到二樓坐在地上慢慢吃。二樓都是那種軟軟的奶酪沙發,小桌子也矮矮的很可愛。顏色是黑白為主。三樓是冷氣房,我沒有上去。很喜歡二樓,可以懶懶地窩在沙發裡頭,看看下面的店,吃一口Tiramisu,在小本子上寫點東西。
在暹粒的時間過得很慢,每次以為很晚了,其實還很早。可是現在又覺得過得太快,好想多呆一會兒。

(皇家浴池的日出 Sunrise at Sra Srang)

(塔布蘢寺的古墓麗影樹 Tomb Raider Tree at Ta Prohm )

(女王宮精美的雕刻 the exquisite carving in Banteay Srei)

(聖劍寺的兩層樓 Two stored building at Pheah Khan)

(Blue Pumpkin 的提拉米蘇 Tiramisu at Blue Pumpkin)
繼續看: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09918
follow me;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0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