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夏末舉家游走之蘇州:碧玉蘇州;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10059
2007夏末舉家游走之西塘:夢圓西塘;
2007夏末舉家游走之杭州:閨秀天堂;
2007夏末舉家游走之黃山:心跳黃山;
2007夏末舉家游走之上海:迷離都市。
一、西塘途中
江南六大古鎮之首,若我選擇,就是去沒有商業化或者商業味道尚淺的地方;江南古鎮,當推西塘,同裡。和別的景點不一樣,自助去西塘,交通就是一個首要問題。應該說攻略准備充分,沒什麼大問題,但是蘇州游完,蘇州-嘉興-嘉善-西塘是夠人暈的了。為什麼選這條路線,事先已在網上查了大量介紹和網友的游記攻略,得出一結論,只要車次多倒車不誤事,車次少等直達更費時;而且車況好一些。事實也驗證了。
蘇州到嘉興的車次很多,8月26日下午打車到蘇州北站是下午2點半,買票上大巴車2點45出發,到嘉興車站不出站直接再坐大巴車到嘉善,嘉善車站一樣不出站坐中巴車到西塘(不要坐公交車),下車剛好在下午5點半左右。全程都是買空調快車,一點沒有耽誤時間。江浙的汽運發達,車站干淨秩序不錯,大巴車況很好,都是高速直達路上不停,完全可以信得過。當然嘉善到西塘10分鐘一趟的空調依維柯有些舊,但比起後來的黃山湯口到屯溪沒有空調隨時拉客的班車,依然讓人概嘆還是江浙汽運好啊。
去嘉興路上,車上孩子睡著了。拿出手機,按照攻略上羅列的網評較好的客棧准備短信聯系。我的客房要求條件是臨河、獨衛淋浴、空調、雕花大床、隔音差不多的舊屋客棧。本來看上的是明清味最濃的姚宅,可是看見網評對店主2口頗有微詞,情況不明還是免了。基本看定利風客棧,短信過去,半天沒有回音;再找子鳳客棧周女士,很快回復了,有一間100元價格,直接敲定OK:西塘鎮外請接車,一男一女都帶眼鏡都背包,還帶5歲小男孩,一會見。
車窗外高樓漸少,農村景色漸多;車行城鎮間,看著路標和廣告牌,明顯能感覺江浙湧動的發達經濟。
二、周阿姨
子鳳客棧在西塘應該也是很普通的一個,生活著的千年古鎮民風一定普遍淳樸。這客棧沒什麼別的,選定是因為網評一語“晚上推開窗戶數星星也別有一番風情,而且更能看見小河在一片寂靜中潺潺的流走。。。”打動了我。利風客棧應該也不錯,可能網友給出的手機號碼有誤,聯系不上。
嘉善到西塘的車到站了(沒站,是在路邊,毗鄰農工商超市),等其他人下完了,剛拽起惺忪睡眼的孩子准備下車,一50歲阿姨模樣的女士從車門伸進頭來,熱情招呼。說實話,前面幾句話都沒有聽懂,估計是周女士。一般據說是推自行車馱客人行李,可能看我們是一家三口,她沒有自行車,但熱情地要為我們找一輛三輪車,我急忙阻止,看風景是需要腿的,況且我們年輕她至少10幾歲,可以叫她阿姨了,哪裡好意思坐在車上。信步邊聊邊往西塘老鎮走,周阿姨很健談,逐漸也聽懂了她的“普通話”。一節十分鐘的路,基本把西塘新老鎮建設、門票查崗情況、她家裡人口、一些居住現狀了解了,可能是我們帶眼鏡的緣故,周阿姨明顯健談其在浙江工商大學就讀的女兒,很是自豪。下車左拐直走一會再左拐10分鐘到了。沿途不斷有人和其打招呼,充分看出西塘鄰裡鄉親的親近。
這是周日的下午近6點,按照攻略上講,客棧老板帶客是不需要門票的,且在5點以後也沒有站崗的了,節省了30元/人的門票。至於小景點的門票必須要有大門票才能買,因為我沒有打算去看什麼紐扣博物館西園之類,這趟也不是人文游,所以門票是能省就省了。走在西塘新鎮上,邁過一個三叉路口,拐進一個只能容三輪車進出的小胡同,竟然街景突變,現代建築全無,走過一座石拱橋,出現在兩側的是低矮擁擠的最多2層褐色木頭瓦房。我一下子興奮起來,熟悉的瓦房屋檐、沉甸甸的門板、不平的小街石板路、閑坐街邊喝茶的老人、河邊舀水的婦人、在鎮中平靜流淌的小河……來得如此突然……
和周阿姨邊走邊聊邊指指點點,我以前在四川,住的小城也是類似的房子,這樣的布局,這樣的依水而建,只是稍有不同,那裡的巷道更深,吊腳樓式的屋子比較多,屋頂的瓦片似乎不是弧面放在下而是放在上面……但LP孩子都是太原人,沒有這樣的概念,讓她們來看看。街道人不多,但也人來人往,看上去街上走的明顯是游客,街邊屋裡是當地人,應了一句話:不知到底誰在看誰的風景。
臨近送子來鳳橋幾步遠的地方,直接拐進小街邊一人家,就到了周阿姨家裡---子鳳客棧了。過了一樓堂屋,阿姨先讓我們上2樓房間看看,瞅瞅新漆的木樓梯上很干淨,樓梯口放著幾雙拖鞋,善良的周阿姨在邊上諾諾不知如何開口的模樣,明白這是要穿拖鞋上去,立刻招呼孩子彎腰主動換鞋上樓。很舒適的小閣樓,完全是我的住宿想法,明顯是新裝的,牆是新刮白的,地板是桐油木地板的,電視空調衛生間都不錯,只有伸手夠見的斜頂天花板和窗外伸展出去的瓦片屋檐告訴我們這是老屋了。孩子興奮地在木地板上跑來跑去,趕緊制止不要弄出聲響。窗外是長廊的屋檐,順屋檐看過去就是小河,河水泛著微光,靜靜的流淌。對岸河邊,正有穿著大褲衩、或者連衣裙的躺在躺椅上納涼的小伙姑娘。匆匆放下行李,洗漱一下,周阿姨上來了,端上來冰涼綠豆湯,趕緊謝謝一口氣喝完,孩子咳嗽未好,可憐得繼續眨巴著眼睛在邊上苦著臉看我們痛飲。
下樓見了周阿姨的愛人(屋後還有她的公公婆婆,就4個老人在家),交錢並10元鑰匙押金,周阿姨在邊上忙解釋為什麼要交10元押金,我笑著打斷她的話:這是應該的,沒啥可解釋的。淳樸的西塘人。周阿姨給了一張她的名片,告訴我們怕迷路就看背後的西塘游覽圖。哦,周阿姨叫周玉蘭,電話0573-84562682,手機13656629080,地址是西塘鎮小桐街6號,奇怪的是括號備注了“在送子來鳳橋堍”,這最後一個字是“堍(tu)”?嘛意思?很想問又不好意思說,回來後才查到“堍”是橋兩頭靠近平地的地方,汗啊!看人家這文化深的,組織名片詞語的人肯定博學古文……
出門就正式開始了游走“生活著的千年古鎮”。
三、白日西塘
6點已是近黃昏,但是天色仍大亮。站在客棧門前的小河畔石階上,小兒看見河中有撈網打漁的人就邁不動腿了。一艘小木船,船頭站一精瘦漢子,雙手持2-3米長1米寬的漁網不停下網起網,但是看見沒撈上什麼東西。周阿姨在身後解釋,這是給貓撈食呢,以前我們都能吃上河魚河蝦什麼的,現在都賣給飯店了。河水不是清的,有微微的綠意,漂浮物不多,河邊依然有水鄉習慣的洗墩布倒髒水等做法。心裡隱隱不忍,這樣下去這江南六大古鎮之首的西塘,水質也將糟糕了,還好至少現在河裡還有魚。周阿姨看出我的心思,這裡我們一直這樣做,但是以前水都很清的,現在不知道怎麼了。是啊,現在的生活廢水哪裡是以前的干淨,多少化學物質在裡面。而水是生命的源泉,一方土地靈氣的根本啊。
抬頭仰望,天依舊蔚藍,落日陽光不再很灼熱地照在河邊的民房上,溫溫和和地在河邊的綠樹葉子上印出明亮或斑駁的陰影。漁人危險地站在船頭,不斷地拋下網去。背景是綠水白牆灰瓦綠樹,更遠處是藍天白雲一片,微風陣起,樹葉搖曳,步履慢慢的路人在水邊街上或者說街邊橋上穿行。河邊小桌、躺椅三三兩兩出現,或坐游客,或有當地老人擺出蝦蟹菜盤開始晚餐。屋檐下幾步遠就懸掛著一個個紅燈籠,據說是旅游公司讓掛的。小街上身前身後不時有單車(回歸少時叫法吧)鈴響,或者聽不懂的一個字的大聲提醒,好像是“呔!”還是“忒!”,是否這招呼路人躲讓的發音也有千年的歷史呢……慢步前行,人困馬乏的感覺漸漸消失,有種恍惚的意境這裡是在哪個世紀……
送子來鳳橋出門幾步就到了。按照說法,走台階男孩,走緩坡女孩,逗孩子你想走那邊,孩子看了看,照著緩坡就衝上去了,然後不停在中間欄杆攀爬,呵呵,白說。信步閑走在西塘的路上,忽然覺得從包裡拿出攻略來是一種大煞風景的事情。需要按照路線去走嗎?所謂的景點需要專門去嗎?需要行路匆匆的在西塘奔赴下一個下一個地方嗎?想說:NO!走哪裡算哪裡吧。
看見《碟中諜3》的一個拍攝地廣告牌了,送子來鳳橋游船停靠的碼頭邊。自己酷愛看美國大片,尤其是科幻動作懸疑驚悚,臨行前專門下載下來看完尋找西塘的鏡頭,在影片最後找到了湯姆·克魯斯在西塘閣樓屋頂上的打鬥,煙雨長廊的狂奔、橋頭的跨越,當然還有上海外灘的鏡頭。原來就在這裡,和LP比劃了半天,猜測小湯從哪裡開始狂奔的……據說西塘為拍此片閉關4天,補償每戶客棧200元。但是好像聽周阿姨說她們沒有收到這錢。
看見錢塘人家了,永寧橋邊,太有利的就餐看景條件了,依欄小坐幾桌人,酒幡在河邊屋檐下搖曳。右上側的河對岸是平台上的明清時代。2家最出名的飯店,詢問愛吃的LP,回答卻是:你不是老說“老品芳”最好吃但是好多人沒找到嗎,這2家有怠客說法,咱們還是找老品芳吧。呵呵,網絡真是好啊,那就繼續找去。走過橋一問,敢情錯了,應該在錢塘人家左拐,遂慢慢地溜達再回來。在悠長的小巷裡走著,在河邊小街裡走著,漸漸地紅燈籠少了,人也少了,看來到了比較偏僻的街道了。再問街邊坐凳望河的一個20歲不到的姑娘,敢情對面相逢不相識。小姑娘(服務員)邊告訴我們這裡比較偏,邊迎進老品芳飯店。許是周日人少,僅僅只有三二桌客人,慶幸坐在了外面靠窗最靠街邊的一桌。飯店很簡陋,和錢塘人家明清時代不在一個檔次。拿來菜譜,研讀一番回憶什麼菜讓網友記憶如此深刻。小姑娘、一位漢子、一位精干的老板娘模樣女士邊在店裡忙碌來回,邊大聲推介,遂點了豆腐干、炒螺絲、嬋衣包圓、臭豆腐、黑魚煲加上啤酒一瓶,看看夜色漸濃,想想遠在他鄉,怎麼不喝酒?正要招呼白酒一瓶,忽然想起胃潰瘍恢復期半年還差幾天,怎可破戒,“拿……黃酒來!”人生幾何還算不清,顧忌太多自找無趣。招呼LP也來一小杯這我其實一直認為死難喝的黃酒,兒子主動伸過杯子來:我要喝啤酒!哈哈,咳嗽未好就琢磨喝酒,好……糟糕小子,只能來一小杯……干杯!
嬋衣包圓原來是豆腐皮包肉餡小糕,很好入口;黑魚煲的魚分量很足,湯味不錯;豆腐干其實是鹵豆腐,味道甜多鹹少,下酒好菜;臭豆腐真是臭,但是入口還可以;炒螺絲就不如偶們大學時福建同學從太原晉陽湖自己撈起自己撒鹽泡沙自己關門趕人捂眼閉嘴炒辣椒螺絲好吃了,料還可以,肉也不錯但是沒有入進味去……越吃越喝越熱,看看夜色已降下,遂脫去T恤干脆赤膊上喝……
四、夜色西塘
藍黑色的夜空蓋住了遠處的房屋橋梁河道。淡淡投射到街道上的燈光下,歸家的當地人偶爾踏破寧靜,一身清涼打扮的小姑娘依舊坐在河邊靜靜的看著夜色,時而一兩個獨行的游客進來,默默地點菜,轉頭凝視外面夜幕下的小鎮,在那裡等待……
澀澀的黃酒下去,苦笑著對LP說,這其實是山西老陳醋和白酒的勾兌品……
酒可以解乏,放松,抒情……唯獨不能解愁……也許三毛說的對,萬水千山走遍其實是夢境的再現和尋找遙遠的記憶。根子裡其實是不想忘卻。那就不要去忘記,在這恍惚中再現曾經的真實。
僅僅菜肴已經飽食,結賬起身走人。老品芳,一個不錯的小店,正像對老板娘說的,都說你們好,老板娘笑笑網上說的吧。哦,網絡平行的世界雖不如一粒沙重,卻可以落在真實的世界裡。這裡可以作為年輕人的實惠店,就如攜程上的絕大部分驢友;但不適合所有人,就像幾天後的黃山,我突然發現自己不能按照驢友推薦的上山經濟安排背太多的東西,因為歲月不饒人,因為身邊有需要照顧的人……
看看到最後一班20:00的游船還有一段時間,那就四處看看夜晚的西塘吧。孩子打起了提前買好的手電筒,在前後亂照。其實街道雖不明亮卻也足夠走路,需要它是因為想看看幽深漆黑的小巷。街道兩側的小店、客棧一個接一個,或者門板已上,或者敞亮著廳堂空無一人,間或出現幾個有高腳凳的酒吧、別致座椅的茶社;高高低低的街道石板路上,走在上面的三三兩兩仍是游人。沒有了摩肩接踵,似乎只有夜風在巷道中穿行。不少游人都是情侶,漫步走過。這出行十天中,不論在蘇杭還是上海,看見的游人除了旅行團就是情侶居多,而且肯定是在校生,開放的21世紀啊。年輕人的愛情如糖,甜卻不能吃多;真正經歷歲月品味的卻是茶,苦香但回味悠長。
沒有再拿出攻略去找石皮弄,於我那是見得很多了。領著孩子見漆黑巷道就進,深一腳淺一腳,狹窄的小巷走走就到了河邊,見到瑩瑩泛著燈火的河面。可惜是鎮子,人多草少,螢火蟲不見升起,少了一份經典的夏夜樂趣。
五、夜游西塘
看看時間不多了,返回送子來鳳橋邊,長廊下已出來不少河燈煙火攤點。小小的紙船或尖或圓、或蓮花寶座或提兜小籃,中間放一個圓形小蠟燭,用茶壺木塞的鋁皮蓋兜底,用一圈小紙桶擋風,1-3元元1個;煙火簡陋得捻子也沒有,直接的黑火藥包紙,5元2把6根或自己搞價了。給孩子買了點上船,船票15元/人。湊齊10個人(也最多10人1船),老船工撐船出去了。船是烏篷船嗎?見網上大多說是烏篷船,我不知道。但感覺不像是書上的紹興典型烏篷船,似乎學名叫平頂烏篷半畫舫船更合適,沒有弧形的2個烏篷,是平頂的,還增加了扶手倚靠的舫欄。
船慢慢的掉頭向遠處劃去。西塘的美就在它的古舊與寧靜,夜晚是最好的西塘景色。岸上喧鬧已逝,河水撫摸著岸邊的石階向前緩緩流動,燈光照處,水波瑩瑩。紅燈籠次第向前延伸,沒有秦淮河的浮華,卻想起喬家大院也是大紅的燈籠,一樣的明清味道。遠遠的還有鎮上大一點飯店的霓虹廣告,夜色下河道邊卻也是風景,當地人很少了,岸上有的不是或躺或坐乘涼小酌的游客,就是還在游走的旅人。
同行人還有一對情侶、母女二人、女生二人和一個女運動員模樣的姑娘。船至河道深處,聽船工講述哪裡曾經有搬遷走的化工廠,鎮外居住的打工人群,游客中各國的洋人,還有他白天470元/月的工資和晚上18點以後每船5元的加班費。
岸上的燈火映照在河裡,倒影閃閃的晃動,一切都恍惚是魯迅筆下紹興少時的情形,像在幻影中,模模糊糊。船上也很安靜,忽聽一姑娘嘆氣:要是一直住在這裡就好了,無憂無慮。相信同船共舟的游人除了我那5歲的小子不停地在挑弄水花,都在這樣想,明知這裡是誘惑是虛幻,仍然在期望。人心底都有可嘆氣的一些東西,在今夜在此時,泛起的可不就是不可能的期望。西塘就是這樣一個誘惑你脫塵誘惑你歇息找出心底脆弱的地方。暗夜,船行,一灣水波蕩漾。
放紙船點煙火了。河上風大,很費勁地點亮了紙船上的蠟燭,大家都輕輕放下河去,一盞又一盞的小河燈在風中閃閃爍爍忽明忽暗的飄去,許個願吧。煙火騰起來了,剎那間火花照亮了四周,還有歡叫的女聲。遠遠的,後面的游船也點燃了煙火,絲絲縷縷的火花在遠處拖出道道弧線,與我們遙相呼應。岸上也有人在歡笑。老船工指點我們低手放煙花不要點燃了新漆的船艙,放完把煙火小棍丟進河裡就可以了。我們聽了前面的,沒聽後面的,叫住了准備丟棍到河裡的孩子,告訴他以後還有人來放煙火來看河,不能大家都往河裡扔。說話間到了碼頭岸邊,上岸丟在了垃圾箱裡。
西塘不是光西塘人的西塘。但願古樸的西塘水能清景色依舊。
回到客棧門前,周阿姨和他愛人正在河邊乘涼。坐下來聊天,孩子貪玩,要一個再要一個鋼镚地央求要買煙花紙船放。玩吧,城市的孩子哪裡有這樣的機會接觸水鄉風情。一次又一次點燃了煙花,一條又一條的河燈慢慢的在微風中飄走遠去。孩子在河邊興高采烈的玩,四周的人微笑著看著。依坐在木桌凳上,心情出奇的輕松和愉悅。夏夜的西塘,除了思緒的纏綿還有放松的生活。
夜漸深,想想忘卻了但肯定還在的旅途疲勞,辭別周阿姨,上樓准備休息了。浴室裡的淋浴應該是太陽能的,但水量很足,估計阿姨一家不是專業做旅館的,淋浴安在了不能直接噴洗的地方,必須得手持,倒也不礙事。家裡似乎沒蚊子,雕花大床也有蚊帳,放下來似乎又回到小時候的日子,只是有了空調在不眠的工作。忽然想起小時四川很熱,夏夜悶熱睡不著,黑夜裡父親就悄悄坐過來床邊給我扇扇子;經常半夜醒來,昏暗中看見父親還坐在床邊,還在緩緩搖動大蒲扇,絲絲的涼風還在吹來。
孩子入夢了,很久沒聽見咳嗽一聲。黑夜裡慢慢地一個人想……
六、晨別西塘
一覺已是大天亮,打開窗戶微微熱氣進來。催促孩子起床,准備洗漱完畢就去找LP一直念叨的早點陸氏小餛飩還有豆腐花。孩子起來,就瞅著天花板上的日光燈管叫喚,原來是一只織起網來的蜘蛛;一會又在牆邊發現了一只小小的壁虎。拉住孩子,細細地給他講解蜘蛛和壁虎與蚊子的關系,它的益處,告訴孩子這裡才是它們的家,我們都是客人,不要去打擾主人。
已是7點多了,街道上人跡尚稀少,大多門店沒有開門。一路信走,繞了個大圈,從環秀橋過橋慢步小街繞到了安境橋(真是騰空了胃口),才看見右邊空地上是陸氏“真鮮來”小餛飩攤。攤主正在忙碌,看看他的家什,應該是傳統的沿街叫賣小吃背架,可夠大夠重,左右還懸空伸出原料閣子和煤爐閣子,估計有其形不可能如此重得背上去叫賣了。已有幾人坐在那裡,立馬坐下,咽下幾口唾液准備品嘗。2.5元一完,買了3碗。手掌大的小塑料碗裡面漂著十個左右的小餛飩,油花點點浮在湯上。用小塑料勺子連湯帶餛飩入口,細品處味道果然不同反響。煮的火候正好,餛飩不散,有油而湯不膩,肉細,調味鹹淡合適,難怪大家都說好(後來聽說裡面有放豬油,難怪香)。又多要了一碗,嘗試多放了點辣椒醬,風卷殘雲。看看LP孩子還在細品,又問隔壁門店要了一碗冰凍甜酒釀2.5元,其實就是醪糟,很好吃。
看看橋頭有一攤點,一吃餛飩的姑娘介紹那就是錢氏豆腐花。又過去坐下買了2盒(一次性塑料飯盒),白的2元加料2.5元,老板是一語言不好聽懂的50歲左右中年人。小勺一起,真正是汁水甜甜豆腐細膩,美!這頓早餐真是比正餐吃得還爽。
要走了,LP意猶未盡,攛掇著要吃正經的臭豆腐,我剛多吃多占了小餛飩加醪糟,不好意思說什麼,那就找吧。又一路閑逛到三味臭豆腐店,沒有人吃飯,老板娘正在做一天開門前的清掃,讓我們坐下說是五分鐘就好。一會上來了一盤炸臭豆腐,5元,嘗了嘗還可以吧,豆腐塊大外焦裡嫩。路過已經開門的特產店,孩子執拗不走看中一把木頭寶劍(肯定不會是西塘產的),10元買下,知道這寶劍的命運很快要慘了,果不其然,沒2天就被一路舞槍弄棒的小子折斷了。知道什麼玩具在孩子手裡都沒幾天好下場還增加背包負擔,以後再在杭州清河坊上海城隍廟,只要看見玩具就趕緊側身遮住小子的視線,也管用了幾回。
這下子肚子很享受了,說實在真是感覺西塘小吃比什麼名菜更好。回到客棧,上樓背起行包,拎上房間裡的垃圾袋,下樓准備辭別子鳳客棧了。很感謝周阿姨的熱情和服務,一路少負重的行走,沒有什麼隨身可值得紀念的禮物,就把自帶的幾袋山西老陳醋旅行裝很羞澀的放下給周阿姨品嘗。周阿姨不是很會說話的人,堅持從冰櫃中拿出2碗冰凍甜酒釀讓我們喝下(孩子咳嗽婉拒了),再三說“沒有關系的”(意思免費)。盛情難卻,和LP坐下一勺一勺品完了最後的西塘人情味道,出門揮手作別。
西塘人是淳樸的,你尊重他們得到的也將是尊重和熱情。
出門慢慢前行,最後看看這清早的西塘,摸摸灰白色的牆壁,這座依然活在21世紀的古鎮。很快大批的游客出現了,小旗揮舞,黃紅色的帽子四處閃現,喧鬧又開始了,一日游的。嘆口氣,加快腳步,出老鎮太陽已毒,5元坐三輪到了空調依維柯公交停車點。三輪車夫是個安徽的小伙子,一路攀談,下車說了句祝願你天天發財啊,小伙子一臉的放光,連接七八聲的謝謝。誰也不容易。
依維柯出發嘉善了。一路無語看著窗外,城市風光漸漸多起來,西塘在這裡難怪要成名鎮。告訴LP,其實類似西塘、這樣的小鎮,可能在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會有很多,但是經濟未必發達到鎮鎮城市化,司空見慣的時候就不會引起注意。只有在發達的江浙,古鎮越來越少,才成為旅游熱點。2年前去過蘇州同裡古鎮,很遺憾是一日游,沒有在那裡住上一晚。是水路去的,相當的有意思。同裡的建築、街巷、河道還是很有歷史味道的,商業味不是很濃。當時和現在都沒有選擇烏鎮周莊,也是嫌棄它們的商業化太過,以後也不會去的,因為比較起來有同裡,更有西塘。
作別西塘,祝願它將來水更清容顏更老而別新吧。

(從子鳳客棧房間推窗,宜人景色)

(漁人撒網,站立的姿勢千年不變,撈起來的魚很少)

(夕陽下,小橋邊,小湯是否在這裡跑過,也驚嘆西塘風韻)

(人在河中,在岸邊,品味濃濃水鄉情思)

(作別西塘,看看依舊的景色和依舊的河邊西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