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4人北京游黃山--木雕樓,宏村

作者: 嘉桐

導讀一覺醒來已是早晨7點,晚上睡的很好,蓋著大被子,雖然剛剛九月,這裡的氣溫已經挺涼的了。吃過早餐就直奔宏村了。快到的時候司機說這裡還有個木雕樓,不如宏村有名氣但也不錯,我們想既然來了就看看。看見了才知道驚嘆:完美的木雕,豐富的內容,精湛的技藝,與整個屋子非常協調,無論是畫面還是木雕的大小都十分洽到好處,大一點都不舒服小一點也不美觀,我 ...

一覺醒來已是早晨7點,晚上睡的很好,蓋著大被子,雖然剛剛九月,這裡的氣溫已經挺涼的了。吃過早餐就直奔宏村了。快到的時候司機說這裡還有個木雕樓,不如宏村有名氣但也不錯,我們想既然來了就看看。看見了才知道驚嘆:完美的木雕,豐富的內容,精湛的技藝,與整個屋子非常協調,無論是畫面還是木雕的大小都十分洽到好處,大一點都不舒服小一點也不美觀,我想當時的人都挺聰明的,數學都學的好。

木雕是安徽的一大特色,而木雕樓更是精華。整個村落都是這樣的建築。每家都有木雕,而木雕多數都是雕刻在門,窗戶,房梁,家俱上。木雕的內容也非常豐富,常常都是反應一些美好的願望,像花好月圓,白頭揩老,還有希望家裡事業發達的,求取功名的,還有一些四季美景的,還有~~~還有很多很多……聽著導游的講解,有了更多領悟。雖然只是木雕,可是表達的思想卻很深刻,有很多做人的行為准則和一些道德標准也都在這上面體現,讓你在生活當中每天都看到,每時提醒自己,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我想這樣的教育比當今那些古板的教條要好用多了。當然這裡也有封建社會陰暗面的一些殘留,我印像最深的就是徽式建築:

高高的牆,小小的窗戶,而且窗戶都很高,至少在2米以上,一般在外面看不到裡面,當然爬進去也是不行的。由於窗戶很小所以屋裡就見不到什麼陽光,顯得比較陰暗。可是他們很會想辦法就做天井,這樣光就照進了屋子。但是那時沒有玻璃,陽光進來了,風也進來了,雨也進來了,所以在天井的正下方的地面比旁邊的地面要低一點點,還有水槽引水流到外面,很方便喲,不會積水。每個房屋都有天井,除了睡房。我問導游為什麼要這麼建房,她說過去的男人都外出做生意,家裡只有老人婦女和兒童,一是為了完全,二是為了防止女人紅杏出牆。真讓我震驚,為了束縛女性連蓋房子都想到了,虧他們還真想的出來,唉,幸虧出生在新社會,不然連門都 出不去了,還想什麼旅游,做夢吧!

由於有天井直通屋裡,所以他們的冬天會很難過,比較冷。可他們有自己的辦法,燒炭取暖!但他們的炭盆不是鐵的是木頭的,像泡浴的木桶,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給小孩子睡覺或洗澡用的,往下看才知道是燒炭用的,洗完衣服可以晾在桶邊上還干的快,裡面有一層鐵架子防止東西掉到炭上。有的還這有一圈木板可以放點東西,竟然還有一只小小的貓咪趴在上面睡覺,因為那暖和啊,雖然是夏天,這家人還燒著炭,只是燒的不那麼熱而已。

導游還講了許多,記不太清楚了。慢慢地游走在老屋之間,品味著精美的木雕,看著深宅高牆,隱隱地感覺到那一方天井下的徽州女人的哀怨和無可奈何。一切如煙,已成往事。

離開了有點讓人惆悵的木雕樓,來到了很有名的宏村了。宏村也是比較有特點的徽式建築,只是它的規模要比木雕樓大多了。因為村落布局像牛頭,所以叫牛頭村。 這裡最名的要說它的水了。在村子中間有一潭水,形似月亮所以叫月沼。

全村人的用水都從這裡出發流到每一戶人家,家家相連,而且全都是活水,所以早上八點之前是飲用水,要把一天的水先打好,八點以後才可以洗衣做別的用,這樣很衛生,防止污染。整個水系是根據牛胃來設計的。天曉得當時人是怎麼想出來的,智慧。

村裡像個小社區,什麼都有,現在大部分是為了旅游做一些經營。特產和安徽其它地方的差不太多。

宏村是很美的,它的美是靜靜的,帶著一點點懷舊,一點點憂郁。

電影臥虎藏龍裡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周潤發牽著馬走過南湖的小橋。

很多學生在這裡寫生,也給平靜中帶來了一些活力。

喜歡宏村,喜歡湖水中綠樹的倒影,喜歡潔白的牆面,灰色的瓦片,忘記說了,徽式建築中的代表:馬頭牆,形似馬頭,是高出屋頂的。它有太大的好處,如果果著火了,只會燒一家不會燒成片,前輩們都是科學家,哪像現在的建築,沒有特點,千篇一律,更談不上什麼美感造型了。幾百年前的房屋留下來能讓我們去享受它的美,而幾百年後我們的後代只看到鋼筋水泥。說不清楚文明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後了。

參觀完徽式建築還有一個特點很讓我敬佩祖先。他們把房屋不只當住的場所,而是把自己的人格品行都溶在了其中。記得有一家主人是做官的,他家的木雕中有一幅是描寫賣紅薯的,意思就是做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還有一家是做生意很富足的,在房梁的中間有一組雕刻,描寫的是生活中的各式人物,有下棋的,講課的,辯論的,當官的,在最外面左右有兩個人物:一個是理發的,一個燒火做飯的。這兩個人物在當時看來是最低下的,但也被主人雕刻在上面,意思是告訴人們在我們成功的背後有很多人在為我們服務,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我只有感嘆,像這樣的類似表達在木雕中到處都是,不管是他們就這麼做的還是給別人看的,至少他們把這些規據放在了自己眼前,不管別人是否看到,但他自己每天都能看到,警醒自己。


(這不是最老的,但還差不多)



(月沼)



(南湖)



(木雕)

在回湯口的路上看到這樣一座廊橋



(很美吧)

九龍瀑布,其實北京的周邊有很多這樣的景點,只是沒這麼大的水。照片只能貼五張,所以貼不了瀑布了。

明天必須上山了,細雨又開始在飄,還能看到日出嗎?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