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香格裡拉五日自由行
八月十日至十四日,我們通過攜程訂的麗江香格裡拉五日自由行,費用一家三口1.2萬.因北京最近開通了至麗江的航線,所以可以直達,空中行程4個小時.由於被整個旅行興奮著,所以4個小時的飛行不覺得漫長.當飛機到達雲南境地時,從空中俯看是一片片高山與紅土,這種土地的紅色令我震撼,也許是第一次視野被紅土衝擊.
接機的司機是納西族人,名字:年麗群,她很黑呀,這是麗江很強的紫外線造成的,盡管這裡很涼爽,氣溫大概20幾度,但是還是能感到雲層下陽光曬在身上的火辣.麗江海拔在2200米,還好沒有什麼高原反應.一路看到好多納西族婦女背著背簍,負重很多.40幾歲的女人背都駝了,這裡做女人很辛苦,家中一切活包括種地都是女人在勞作.
農田裡成片的向日葵很美,以前只有在攝影作品裡見到.納西族的房子均為兩層,高而寬敞,很有特色.
我們住在南門酒店的麗水緣,此前特定的客棧式酒店,房前是小橋流水,客棧內串串燈籠高掛,天井裡有木桌木凳,院子裡有老式的水井,一小片翠竹,天井的路面是石子拼成的四方的圖案,有蝙蝠,有銅錢.地面上一小點一小點的青苔,顯示了這裡的濕潤.這個院落是四方形的二層木樓,房間裡窗子全是木制雕花的,這在我們的城市裡是非常少見的,這裡的一切很有情調.空氣是清新的,通過天井穿透過來的光陰也是悠閑的,靜!以至於說話的嗓音都顯得大了.
迫不及待的安頓好,我們便隨司機直奔拉市海,這裡有名的高原濕地.途中吃農家飯,品嘗了這裡的雞豆涼粉,山珍蘑菇.
從市區至拉市海大概半個小時的路程,路上已經看到有人在騎馬了,一會我們也要騎,有點躍躍欲試.村長向我們介紹了騎馬的路線,票價是每人380元.這個村長給我的印像非常深刻,頭上的發型像雞冠,臉上一副蛤蟆鏡,個子不高黝黑矮胖像曾志偉,但又有些土氣,最有趣的是他的手腕上是自己孩子用圓珠筆畫的手表.
雲南的馬是矮種的,還比較有勁!我同兒子騎一匹馬,我們的馬叫小梨,她很溫順,剛騎上時好有些緊張,慢慢適應了馬走路的節奏,好多了.由於是雨季太陽又出來了,原先泥濘的路上被馬蹄踩的一個個泥印都曬干了.人是很難走的,馬是順著泥印走,牽馬的阿姨同叔叔都50多歲,純樸善良,他們也是農閑期間賺點收入,經過一片片果園,孩子說想吃蘋果,走到一戶農家叔叔進去用帽子帶了幾個剛摘的蘋果,另我感到動.
騎馬上山,路上好多騎馬的游客,山路又窄又陡,部分險路是茶馬古道馬幫走的路,進入了原始森林,這裡的松樹又細又高,滿目的綠色,這個綠是春天的嫩綠,不是我們常見的墨綠針葉林.大概與海拔高有關系,空氣是干淨的,四周是靜宜的,時不時兩隊人馬路遇時,牽馬人用納西語對歌,老潘也學著同他們對,很開心!路遇納西族的幾座墳地,很氣派,石獅子把門,建這個墳地大概三萬塊.牽馬的阿姨盡管是納西族人漢語聽.說不成問題,她是干了幾年這個活,接觸游客多,學會的.翻過了幾座山嶺,來到一片開闊的草地,我們有機會騎馬奔跑,很顛,沒有想像的那麼飄逸.
去情人湖的路上,阿姨給我介紹了路邊的幾種草藥,小孩吃的,婦女吃的,牙痛吃的等等,要麼雲南的中草藥有名,是名不虛傳,森林裡野生的草藥很多.
情人湖是因為地勢低,四周的高地在雨季流下的積水而成,我們的馬在此休整,喝水,小梨在此飲水的畫面很優美,給它留影.在這裡買一匹馬是2800元左右,想想我們此行的費用大概買4匹馬還富裕.不免有些嘆息.
騎馬去拉市海的路上,(拉市海是高原的內陸湖)四周是原野風光,老潘的手機響了,他是一邊騎馬一邊打手機,我覺得很有趣,一邊是現代,一邊是原始,這個世界有了手機,你想放棄一切瑣事安心休假都不行,即使走到天涯海角都能找到你.由此我特別羨慕納西族人,他們的心態是那麼平和,與世無爭,生活的悠閑而不緊張,這裡是一片淨土,世外桃源!
告別了牽馬的叔叔,阿姨,孩子說:奶奶我們還能見面嗎?摸摸這匹溫順的小馬,有一種悵然,戀戀不舍!
下一個節目是拉市海劃船.船是鐵皮的,水估計不是很深,一根杆子就可以劃,水面靜靜的,坐在船上有一些騎馬的累了,回想這一下午騎馬林中穿行真像一場夢!有人在湖心賣烤魚,現在回想起拉市海好像除了靜就是空氣中的烤魚味道.湖面上是野生的菱角,吃起來像生紅薯.湖心有個納西族的廟宇,燒了,但還能見到滿牆的納西像形文字.
夜游古城,麗江仿佛是屬於夜晚的,古城裡人流如織,到處是小橋流水,到處是大紅燈籠,到處是店鋪,到處是游人,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石板路已被游人踩磨的光滑,畢竟古城有800年歷史了.那些店鋪真的漂亮,木雕,皮制品,蠟染,銀飾,銅器,茶葉,布鞋,圍巾,各式工藝品……一邊閑逛耳邊卻是潺潺流水與雲南特色音樂葫蘆絲的曼妙的聲音在縈繞,我們真的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這麼快現代交通工具把我們從一個時空帶入另一個時空.一個是匆忙的一個是閑適的.
納西族女人被稱謂胖金妹,男人被稱作胖金哥.我們坐在漏天的當地特色的餐館吃飯,納西風味的魚,糯米灌腸,還有松茸,桌布為蠟染的,邊吃邊看游人,有音樂人在吹薩克斯,有人在河裡放河燈,河燈順著水流漸漸遠去,也許他們都許下了好多的願望.也許黑龍潭的水會給他們帶來好運.給孩子買了一個轉經筒,他很高興.
來麗江的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因為夜游古城,感覺一切就像是走馬燈在轉.
第二天因為買了下午二點到香格裡拉的車票(票價是三人120元),上午我們有空去黑龍潭公園,天空下著小雨,在絲絲小雨中逛這個公園別有一番情調.門票是60元一張,配導游.黑龍潭建於1737年,是麗江古城水系的源頭.這裡清泉澄清如玉,清澈見底,著名的玉龍十三峰倒映期間,構成了一幅精美絕倫的風景畫,黑龍潭景區在1997年作為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導游告訴我們,我們來的正是時候,因為是雨季,干枯的泉眼又出水了,前一段時間這裡好多泉眼都干了,我們依稀可見好多老人在泉眼周圍祈禱泉湧時燒的紙.用瓶子接了泉水,果然是冰涼清澈又潤喉.
公園裡有文明坊,一文亭,鎖翠橋,得月樓,解脫林,東巴文化研究所,光碧樓,萬壽亭,珍珠泉.古戲台.龍神祠,五鳳樓.無意間走入解脫林,在裡面拜了觀音菩薩,第一次拜好多事情不太懂,懸空法師是納西族人,長了一副很有穿透力的眼睛,給我們一家三口每人算了一掛,好多事物說的非常准確,我倆人都抽了非常好的簽,也是我第一次抽簽,很緊張,簽的排列是一張好的一張差的,能抽到好簽也算運氣.我們捐了公德錢,給我們每人一串檀香佛珠,給孩子一個小觀音.懸空法師在沒有鑰匙的銅鎖上刻下了:全家平安 富貴賢達四個字,讓我們出門掛在院子裡面朝玉龍雪山的鎖鏈上,我特意數了最外面從右第十個鎖扣.希望有一天再來還能找到.潘的大腦好像一直沉浸在剛才算命的過程中,在反復回味法師的意思,表情有些不自然,有照片為證.
在東巴文化研究中心,我們了解了納西族的文化.納西族是一個古老文明的民族,他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使用自己的像形文字,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有一種多神的原始宗教,稱謂東巴教,這是一種受藏族苯教影響的原始宗教,東巴文化就起源於東巴教,現在成為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東巴文化包括像形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舞蹈等,他們的像形文字也是世界上僅存的像形文字.東巴紙是用特定植物樹皮制成,由於這種植物有微毒,所以東巴紙不招蟲,用東巴紙記錄的文字可以保存幾百年.
有趣的是黑龍潭裡的魚會吃瓜子,還會吐瓜子皮,有備而來帶的瓜子都喂了魚.這裡的魚很大,一群群的,因為好多是放生的魚,所以也沒有人釣,沒有人吃.它們理所當然的很幸福能活到老.
鎖翠橋下的流水中長了好多長長的綠草,這裡人管這種植物為水性楊花.看到它讓我想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從黑龍潭公園的出來,步行十幾分鐘便到了玉河廣場,有納西族的姑娘在跳納西舞,一個個旅行團,導游用喇叭在講解.
下午在麗江客運站坐長途車至香格裡拉,路程四小時,天空一直在下小雨,大巴是滿座的,畢竟是旅游旺季,票都要提前買.司機有著高超的駕駛技術,道路很險,盤山公路又窄,下面就是萬丈深淵,有的地方山體滑坡,僅僅能過一輛車.去的時候是不斷的爬坡,因為香格裡拉的海拔是3387米,比麗江高一千多米,自然是往高處走,我們一路上看到了長江的源頭金沙江,以前只是在電影電視中見過,沒有想到自己也跑到這麼遙遠的地方來了,江水很黃濁,大概是雨季的緣故吧,白雲在山谷間繚繞,山上叢林密布,下面是滾滾的江水,這種自然風貌也是第一次見.不時有老外的自行車隊伍三三兩兩的上坡,下坡,他們穿著雨衣,帶著頭盔,像自行車運動員集訓,很佩服他們的毅力,體力.耐力!在海拔這麼高的地方走路都要喘了.慢慢的霧開始大了,古老而神秘的香格裡拉就要到了,映入眼簾開始是廣漠的草原,犛牛,點點的房舍,典型的游牧民族的生息地.老潘說這裡風光同德國很像,沒有污染,人少地闊.半路下來休息時有些冷,孩子穿上了棉服,我們也加了衣服,開始感覺頭疼,高原反應不知不覺來了,我們並沒有當回事.
在下午六點半的時候車子開進了香格裡拉縣城,縣城很小,面貌像我上小學二年級時的家鄉,縣城通跑的出租費是6元,根據司機介紹我們買了聽裝的氧氣及抗高原反應藥紅景天.我們住在四星級環太酒店.提著行李上二樓時開始有高原反應了,氣短無力,頭疼.為了緩解體力這一晚沒有出行,在餐廳吃飯聽別的導游講不要洗澡,因為洗澡耗氧量很大,一家人也不敢冒然洗.這裡的飯菜很便宜自助餐6元一位.
香格裡拉屬於雲南迪慶自治州,源於雲南迪慶中甸的藏語方言,意為”心中的日月”,2001年中甸縣改名為香格裡拉縣.
英國的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用瑰麗的文字向世人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意和夢幻飄蕩著田野牧歌的理想國度—香格裡拉.她是一個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和富含純淨空氣的自然景色薈萃地,是美麗,明朗,安然,閑逸,悠遠,知足,寧靜,和諧等一切人類美好理想的歸宿.
8月12日是我們來香格裡拉的第二天,由於時間緊這一天我們包出租車出行,費用是360元.司機姓李,長的黑而粗壯,本來以為他是藏族人,交談中得知是四川部隊轉業在這裡的,做這一行已經8年了.我們首選的第一站是雲南境內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葛丹頌贊林寺.又稱歸化寺.它位於香格裡拉縣城以北5公裡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達賴和清康熙皇帝所建的”十三林”之一.被稱為雲南的”小布達拉宮”.整個寺廟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
天還是很冷,下著小雨,車停下照寺院的全景,遠處來了穿黑衣的藏族老太太.不讓我們拍照,大概這裡是他們的聖地吧.寺廟在翻修,到除是泥濘,外面很亂,門票是30元一人,門口賣票的喇嘛漢語說的很好,他們穿著紅泥子喇嘛服,這樣冷的天居然一個胳膊光著漏在外面.拿著氧氣罐沿著台階一級級上行,缺氧,憋氣,吸氧,潘因背著孩子上台階太累又缺氧兩眼一黑坐下了,看來他太大意了,吸了會氧才恢復體力.幾個老外也是站在台階上喘.
有扎倉大殿同彌勒殿並排,進入左邊的扎倉殿,牆壁上畫著藏族的唐卡佛教畫,一群喇嘛在主殿裡抑揚頓挫的用藏語念經,他們每人一個卡墊,光著腳,手裡拿著一本細長的經書,面前是一排排鞋子.銅制的佛像有18米高,佛像前燃著一盞盞酥油燈.這裡很靜,游人的腳步都很輕,唯恐驚擾了這裡的氣氛,殿內不讓拍照,出了殿堂再問年輕的喇嘛,他說可以在外面照,別讓游客看見.這個喇嘛的眼睛真的很亮,也許是長期在昏暗的環境中練就的,沒有一絲世俗的塵埃,這種純淨的似孩童的目光也只有在這裡能找到.
第二個殿堂是彌勒殿,裡面有各種金制的小佛像.有年輕的喇嘛在虔誠的向年長的喇嘛探討經書,老喇嘛認真的教,又似在辯論,他們絲毫不受游客的打擾,很專注.有幾個男.女藏族人分別帶隊給老外導游,英語說的非常純正,曾看過書,藏族人去印度可以免費學習英語,宗教,多數去過的人英語說的非常流利,倒是不會說漢語.他們會不會是在那裡學的這麼純正的英語呢?在這種與世隔絕的地方,會說英語的藏族人讓我刮目相看.
誤闖寺廟的廚房,外面有看門人朝我哇哇亂叫,聽不懂,感覺似乎在說我,後來才知道,寺院裡的廚房是禁止女人進入的,我只能自我安慰,不知者不為過,我不是有意的.
一陣清亮的孩童念經聲把我們引入後院,有個同兒子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在熟練的誦經,很佩服他的定力,記憶力,和著經音,身體一晃一晃的..這麼大的孩子正是活蹦亂跳的時候,他會不會是這個寺院找來的轉世靈童呢?聽說他每天早晨4點多就要起床了.回北京快一個月了,現在那孩子的聲音仿佛還在耳旁回蕩,他成了這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廁所收費,盡管裝了瓷的便盆,但是沒有衝水裝置,很髒.
寺院裡有上千喇嘛,他們都住在廟旁山坡上的院落裡,房子一片片的,竟然還都裝了鋁合金窗,好像與這裡的環境不相適.
走過昏暗的木制樓梯,來到三樓的轉經堂,豁然明朗了,大片的黃色,黃色的牆壁,金黃的經筒,紅色的柱子,兒子穿著藍色的外套,回來洗得照片色彩很漂亮,紅黃藍三原色都有了.按照寺廟給的方向轉經,大概能心想事成吧.我們沒有錯過一個經筒.
頂樓的露天平台上鎏金銅瓦,金碧輝煌.在這裡能夠拍到遠處香格裡拉縣城.
出了頌贊林寺,司機帶我們去藏刀卡卓刀廠,好多人買了藏刀回家鎮宅,看好一把藏刀是藏銀的外殼,純手工制作,削鐵如泥.這裡任何東西都不講價,要價680元,因帶現金不夠,又不可以刷卡,只有放棄,給兒子買了一把工藝刀,80元.
准備去普打措國家公園了,因最高海拔4200米,兒子來前生了肺炎,還處於恢復期,不感冒然前往,特意去商場有買了3聽氧氣,租了兩件羽絨服,又買了紅景天口服液,總費用大概300多元.
香格裡拉普達措國家公園(原碧塔海、屬都湖景區)位於香格裡拉縣境內的旅游東環線上,距縣城22公裡,屬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拉姆撒國際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達措總面積1313平方公裡,是集高原湖泊、民族風情、宗教文化為一體的旅游精品景區。公園內的資源具有獨特性、珍稀性、 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
該公園處於滇西北亞高山寒溫性針葉林植被帶。高山——亞高山草甸、沼澤生態系統和高原湖泊——濕地生態系統為主要景觀,是原始生態環境保存相對完好的片區。山坡地帶主要為喬木林、灌木林,平緩坡地,壩區為灌草叢、亞高山草甸、沼澤化草甸和湖泊。公園北面是屬都湖,南面是碧塔海,兩湖之間是洛茸民族生態文化旅游村和彌裡塘亞高山牧場,這“兩湖一村一壩”是公園的四個亮點。園內已建成一條貫通的“8”字形單行環保車道,總長約69公裡.
這個公園內的旅游資源由自然生態景觀與人文景觀兩部分構成。自然生態景觀資源包括:地質地貌、湖泊濕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旅游、珍稀動植物和觀賞植物資源。人文景觀則有碧塔海湖心島、神秘的洛茸民俗文化體驗村及霞給藏族文化旅游村的宗教、農牧文化、民俗風情、房屋建築、手工制作等等。
-----------以上是節選自公園介紹.
逛這個公園大概要四,五個小時,公園門票是190元一張,孩子要全票.上山要坐電瓶車(沒有污染),每車配導游,看到提前下山的大人孩子忙問有沒有高原反應,幾乎都有.也許是雨天本身氧氣就稀薄吧.又是一個不斷爬坡的過程,海拔在逐漸增高,我們吸氧的次數也增加.由於一直下雨坐在車裡有一種清冷的感覺,好在穿上了羽絨服,車窗外的植物很新奇,是我從沒有見過的,上山的柏油路修的非常好,導游給我們介紹公園的植被,物種,印像最深的一種植物名叫牛舌頭,立在草地上,像小白菜,叢叢點點很多,這裡的犛牛從不吃它,是傳說中牛魔王的舌頭.
原始森林裡的各種林木千姿百態,氣像萬千.松樹高達二.三十米.上面掛滿了串串白色的長松蘿,導游介紹,這種長松蘿只有在絕對沒有污染的環境裡才能生存,這裡的藏民用長松蘿擦洗供奉用的銅器.雲霧時隱時現, 宛若仙境夢境.我們在屬都湖的木棧道處下車步行,長長的木制棧道有2公裡,完全建在山坡的叢林中,雨下得挺大,我們撐著雨傘,走在這滿目蔥綠的原始森林中,沒有什麼游人,四周很安靜,空氣濕潤純淨,但還是缺氧,走幾步吸幾口,大樹下的各種蘑菇隨處可見,這種菌類同樹木的關系是共生的,若樹下沒有菌類植物了,大樹就要死掉.驚喜的看到了地球上最原始的同恐龍時代一樣久遠的蕨類植物.
屬都湖被稱為高原明珠,湖中盛產腹魚重唇魚,而藏族人因為宗教信仰是不吃魚的,湖裡的魚一定長的很大很多.在秋冬季會有大量的黃鴨等飛禽在湖邊嬉戲,可惜在8月我們看不到.在山坡上看湖景. 突然想這麼平靜的水面會有水怪嗎?感覺這裡同電視裡見的尼斯湖和天池一樣.有些枯死樹干靜靜的躺在這藍綠色的湖水中,水中的礦物質含量一定很豐富.公園的通票可以讓你在任何一個站點上下,上車後又在尼裡塘亞高山牧場停留,很遼闊. 遠處牧棚裡悠悠冒起的炊煙,顯得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是那麼的和諧.這裡的公共設施都是木制的,廁所建得很漂亮,像到了國外.到了這裡的海拔最高處4200米,因山頂濃霧繚繞,碧塔海我們看不到,一車人都覺得惋惜.公路是修成8字行的單行線,這裡的人有個信仰,不走回頭路.下山時雲海茫茫,霧大天暗,有藏民在林中采新鮮的野生菌,一群人還點了一堆火,10元錢可以買一大袋,可惜我們沒有辦法保存帶走.
下山後看看孩子還行,總算松了口氣,此前一直擔心他的肺會有損傷.在山上我的氧氣基本都給了孩子.
導游告訴我們普達措公園最美的季節是5月,6月,那時有滿山遍野的野花,景區鳥語花香,令人沉醉.估計以後再到這裡來的可能性不大了,所以沒有看到這裡最美的季節很可惜.
出了公園我們在門口小賣部裡等司機,這是典型的藏民屋舍,很昏暗,好像沒有窗子,一些游客在這裡泡方便面,買水,等車,屋裡除了百貨之外顯得很凌亂,房子全是木頭的,中間生了一個很大的藏式火爐,我們圍坐火爐坐下,一個藏族小姑娘拿著初中一年級的英語書在學習,她懷裡還抱了一個熟睡的小弟弟,若知識改變命運的話,她要走出這原始的地方該多麼不容易.爐子裡燒的全是木頭,這裡有用不完的木頭,我們覺得這樣燒木頭很可惜.幾個小時沒有吃飯,孩子吃起方便面來很香,百貨店的小伙子還給孩子盛了一勺爐子上做熟的米飯,這個大爐子很暖和,藏民冬天都是靠這種爐子取暖的.他們使用的炊具大多是銅制的.
讓司機帶我們去納帕海旅游服務部買香格裡拉的特產,這裡是專門賣犛牛肉干,野生藥材的地方,東西都很貴,肉干要80多元一斤,蟲草是198元一克,我們買了一些肉干,川貝,牛肝菌,松茸(價格是55元一克)紅豆杉筷子.大概的消費在600多元.松茸是菌類之王,在日本是古代百姓向貴族和天皇進貢的珍品,二次世界大戰廣島受原子彈襲擊後,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它具有超強的抗輻射性和抗癌功能.
去香格裡拉迪克宗古城的路上,問司機每座山頭上的像大掃把一樣的東西是什麼,他說藏民每個村,每家都有自己的山神,他們在重要節日都要到山頂上去祭拜山神,掛經蕃.司機對老潘很感興趣,非要猜老潘的職業,他猜的結果是政府裡做事的,但自始至終沒有猜對,這是回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香格裡拉的獨克宗古城.它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中國藏區藏式民居中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唐朝儀鳳,調露年間,吐蕃在這裡設立寨堡,名”獨克宗”意為月光城.古城曾是中國藏東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的交彙地,同時又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我印像最深的是這裡有兩個很有特色的酒吧:陽光驛站,藝術空間.古城的街道兩邊也是店鋪,但是不敢在這裡買東西,價格要的太謊.舉起相機要留住這裡的記憶,於是藝術空間,陽光驛站,北門街大白塔,吉祥如意大轉經筒(最大的轉經筒),以及這裡的泥濘,古樸的石板路,寬敞兩層的松木房都進入了鏡頭.
回酒店休整吃飯,這裡天黑的很晚,所以藏民家的節目安排的也晚,8點七林農布藏民家訪.因為不是旅游團所以票價為每人80元,孩子全價,寬敞的大院子,進門前每個客人獻上潔白的哈達,敬青稞酒.屋子裡早有游客落座,牆壁上仍是唐卡畫,生著大大的爐子,有結實厚重的沒有上漆的木地板,天花板也是木頭的,大紅的木柱,大紅的長條桌子.色調很艷.我們品嘗了桌前擺放著酥油茶,青稞酒,青稞面餅,奶酪.酥油茶是鹹味的很好喝,青稞酒像白酒一樣但有點甜,奶酪聞起來臭,沒有吃.整個家訪就是看歌舞表演,講藏民的習俗.幾個旅游團隊分別是浙江.廣東,四川的,像我們這樣單獨來的幾乎沒有.藏族姑娘頭飾華美,梳著滿頭的小辮子,跳起舞來身上的鈴鐺有節奏的響亮.烤全羊因我們是散客,沒有預定,沒吃上.節目的最高潮是兩對男女在規定的時間內比賽穿藏族衣服,結果慌亂中穿的亂七八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後是大家在院子裡圍著篝火跳藏族舞,果果同爸爸跳的很開心.我則好奇的跑到二樓看樓上的陳設.
回到酒店已經是晚10:30,躺下時我產生了嚴重的憋氣反應,呼吸非常困難,心跳很快,感覺心髒快從胸腔裡蹦出了,換了各種睡姿,最後是平躺墊高枕頭才受好一點.果果同爸爸晚上跳舞了還沒有這麼大的反應,他們都睡了,我摸摸果果的鼻孔還有氣息,我真的擔心自己這一覺睡去會再也起不來了.大概與這一天吸氧不夠有關吧.這麼難受我想西藏我是去不了,那裡海拔是4400多呢.
凌晨睡不著,感覺好了很多,起來看房間裡有關香格裡拉的書籍,有常年在這裡工作生活的人的記事,有這裡的風俗傳說紀實等等,很好看.
八月十三日,我們要離開這裡了,在來時就買了返程的車票,九點回麗江的車.收拾行李,吃早餐,退房,在這裡的兩天一直被餐廳走廊裡的攝影作品震撼,把幾幅讓我產生回想,念念不忘的拍下,我們去長途車站了,要離開了,天倒晴朗了,白雲藍天清高悠遠.在車站門口買了兩把沒有開刃的小藏刀.孩子手上的檀香佛珠散落在出租車裡,下車時撿回,等車時在穿珠子,18個珠子一顆不少全穿好.
回麗江大巴的司機是50歲左右的中年人,與來時司機的健談相反很沉穩,離開香格裡拉,看到路邊的藏式房子好像還沉浸在昨晚的歌舞晚會中.回程是一路的下坡,司機說下坡反而慢,要比來時晚半小時到麗江.看到了香格裡拉機場,非常小,僅能容納兩三架飛機.隔著窗玻璃拍了幾張照片都不是太理想,有閃光燈的反光,倒是近距離抓拍到一群犛牛.看到了雪山山頂,大家都很興奮,司機說兩座雪山分別是玉龍雪山,哈巴雪山,我們同司機商量在看雪山最清楚的路邊停幾分鐘拍一下雪山,前面已有一輛大巴的游人先下車了,能夠清楚的看到雪山的山頂很不容易,許多人專門跑到山下等著看山頂,等幾天都見不到.看書知道這裡有個傳說,只有上輩子積德的人才能看到的雪山山頂的.我們紛紛拿起相機抓拍這難得的瞬間,左邊是玉龍雪山,右邊是哈巴雪山,兩座雪山並排,山頂的積雪清晰可見,奇怪僅僅是一瞬間濃密的雲霧已經遮擋了山峰,看不清楚了,就這麼快,我們還算幸運的.又拍了幾張山坡下的農舍.
沿途仍然一邊是大山,一邊是河谷.下坡太急耳膜疼得受不了,像飛機降落,礦泉水瓶子都被壓力擠扁了.但是身體感覺是越走越舒服了.畢竟海拔在不知不覺中下降.在虎跳峽鎮休息時買了烤玉米,香蕉.
大概在1點多到麗江,還是住南門酒店,給我們升級住2樓的家庭套房,很舒服,趕緊洗澡換裝,沒有了高原反應反倒覺得一身輕松.
下午我們步行去參觀木府(麗江的最高統治者的家園),票價是35元一張,潘因以前來過,他去茶館喝茶,我帶了果果進去,木府當然比不過故宮的大氣,但是雲南式的建築也別有風味.在木府的最高處麗江古城的全貌盡收眼底.在木府的茶室品嘗了女兒紅.果果偷偷的坐在木老爺藏書樓的太師椅上拍照.在木夫人的佛堂果果對觀音像又許了心願.事後他說他的心願是爸爸媽媽健康長壽.他自己的願望不告訴我.
出了木府來到潘喝茶的茶館樓上,大概是紅茶,顏色很深.茶樓旁便是古城有名的牌坊<天雨流芳>.從樓上看這裡的清潔工非常勤勞,不停的勞作,這裡收垃圾也是一景,垃圾車邊收垃圾邊播放音樂,人們聽到音樂就知道垃圾車來了,紛紛把垃圾拿出.
倘佯於麗江古城”迷”一樣的街巷總會被一些特色店鋪和院落所吸引,百年商號賴家的”仁和昌”就是這樣一家能夠留住行人腳步的地方.這裡專門經營普洱茶,也是過去茶馬古道馬幫必到的驛站.
順著古城潺潺的流水,光滑明淨的五花石路面把我們引進”仁和昌”的院落,這是一所重點保護民居,精工雕刻的裝飾雕花和栗色的門柱使大門顯得格外雅致.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刻有迎客松圖案的巨大屏風立在院落裡,背面”天下普洱,百年珍品”這是用普洱茶壓制的.用普洱茶制作的茶塔壘放在正廳門前.
茶師小姐把我們帶到一個栗色木板裝修的茶室,給我們介紹普洱茶的功效,還真學了不少的知識,原來普洱茶具有降三高的作用,藏民食用的牛羊肉,很油膩,需要普洱茶來解膩,所以他們每天必喝.普洱茶越陳越香,分生制與發酵兩種,我們分別品嘗了三年,六年.九年的茶.味道的確不一樣,越是陳年的茶越香,九年的普洱有棗花的清香.我喝了兩小杯,頭與肚子就有些微痛,原來血糖正常的人會有頭疼,同它還潤腸,而潘沒有感覺,他血糖有點靠近臨界線.茶師說她們每天要補充點糖,否則給客人倒茶時,手會抖.普洱茶還是唯一能喝隔夜茶的茶,它還具有安神的作用,即使是在睡前喝也不會興奮.麗江水的沸點是80度,頭遍水衝的茶要倒掉.我們買了3餅九年的茶,價格是每餅280元,估計在北京馬蓮道茶城賣會更貴,一個茶餅可以喝幾個月到半年時間,我們留了茶師的電話,回頭方便郵購.
走過了關門口,來到古城的很有風味的藍木瓜西餐廳吃晚飯.孩子要的匹薩餅.有藝術家站在橋頭彈吉它歌唱.還是小橋流水,熙熙攘攘的人流.藍木瓜二樓的餐廳太有情調了,既有藏式風采,每座餐桌的帷幔又有阿拉伯風情.
抓緊一切在古城的時間買這裡的工藝品,特產,因為明天晚上就結束五日游了,這也是最後一次逛古城.買了很好吃的姜糖,買了兩個大的披風,正好果果同爸爸冷,倆人披上,解決了問題.看到摩挲族少女在用老式的織布機織圍巾,兩天才能織完一個.盡管人工織的有些粗糙,但是也許是手工費值錢,這種純棉的大圍巾並不便宜.
由於事先導游說起過,這裡越是偏遠的街巷,東西越便宜,所以我們走的都是游人很少的偏巷.給孩子買了木制的招財蛙(15元),皮制的筆袋,零錢包.因為早就想買木雕,所以走進了七一街八一下段的東巴木雕店,這裡12生肖木雕5元一個,買了花開富貴,及鴛鴦戲水等等,總共不到300元,老板娘是傣族人,名為林阿嬌.熱情善良不是假裝的.還送給孩子一個空白的木盤,讓孩子自己回家雕玩.她老公是美院畢業的,她是跟老公學的木雕,鴛鴦戲水的工藝比較精細,要兩天時間才能完成,那些精美的浮雕工藝品,她說不做了,太累.!我買的這個鴛鴦戲水在北京的價格是350元一個呢.
看到很有趣的石榴井,並排三個幾米見方的大水池,這裡對水的處理是有明確分工的,第一眼井是專門淘米,洗菜的,第二眼井是洗衣服,第三眼井是洗刷馬桶的.幾個婦女孩童在井邊忙著洗涮,生活氣息與這裡的商業氣息並存了.
來到南門酒店旁的廣場天已經黑了,紅燈籠也掛起來.有納西族的青年人圍著堆火跳集體舞,果果也興奮的跟著跳.不舍得這麗江的最後一夜,出了廣場往前轉,有個雪域風情酒吧是藏式的,門前有人讓我們進去玩,不收費,早有一幫藏族青年在喝酒狂歡,跳集體舞,唱歌,孩子很高興,快11點了也不回,有個外國女人很喜歡果果,笑眯眯的注視著果果的一舉一動,果果要給表演者獻哈達她趕緊給果遞過一條.這裡有種無國界的熔爐的感覺.一切都很放松.
8月15日是在麗江的最後一天,晚5:30的飛機回北京了,清早睡不著,自己一人在安靜的小鎮逛,沒有什麼人,空氣清新,這光滑的石板路沉積著多麼厚重的歷史,除了客棧,好多店鋪這時候都是門板緊閉,看不出營業時間的繁華.奇怪的是每家店鋪的汽車都停在了門前,與這裡的古樸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下雨天有個女孩撐一把油紙傘在這裡倘佯,就會是戴忘舒<雨巷>裡的姑娘走出來了.如果沒有車,沒有人你可以把這裡看成800年間的任何朝代..這裡該有數不清的故事吧.
早餐要了點心,誘人的過橋米線.我們今天包車前往虎跳峽.出租車的費用是250元,司機是從機場接我們的年麗群大姐.八點多我們就出發了.到虎跳峽要兩小時的路程,道路並不寬敞,仍是上坡下坡的盤山公裡.在一座山的最高點,我們下車看長江第一灣的全景,拍了好多精彩的風景照片,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這裡也有廟堂,還在修建中,堆積的瓦片上用紅筆寫著捐客的名字,在公德牌上還看到日本人,韓國人,歐美人的名字..
大概一個小時到了長江第一灣,門票是30元一人,有導游,沒有什麼游人,這裡有紅軍長征紀念館,有三江並流的模型圖,三江是指的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這個風景區在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區域包括三州八縣,有納西,藏族,彝族,白族等八個民族.成了多語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多文字,多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的彙聚區.是世界生態系統類型最多的地區之一.具有北半球絕大多數生態類型.這裡的地貌很獨特,是世界上壓縮最緊,擠得最窄的巨型復合造山帶,是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的結果.這個區域內雪山林立,冰峰彙集 ,巨大的山脈,河谷….是世上絕無僅有的高山縱谷自然景觀.
長江第一灣的空氣很潔淨,山坡上是成片的納西族民居,山下的植物帶自然的形成巨龍狀.有一顆松樹竟然開滿了紅色的小花,很神奇.導游小伙子是彝族人,普通話有點像江南人的腔調.
這裡是風景如畫.
下一站是直奔終點,車開得快,趕時間!孩子有些暈車,停在路邊下來休息,玩玩路邊的小溪水,看到土黃色沒有窗戶細長的小樓,樓頂冒著煙,原來這是當地人醺制烤煙的地方.有趣的是這裡的貓,狗,牛,馬不知道避讓汽車,是汽車在躲它們,看來這些動物很少見到車,還沒有開化,也說明這裡的閉塞.
到虎跳峽風景區已經快12點了,時間很匆忙,因為攜程安排3:40返機場的車在酒店門前接我們,.公園的門票是50元一張.虎跳峽是以”深,險,奇,絕,秀”的曠世景觀而馳名中外.是世界最深峽谷之一,相傳有猛虎憑江中巨石一躍而過,於是留下了虎跳石與虎跳峽的美名名峽谷的深度3900米,江面落差220米,江面的最窄處僅20米,水深40米..虎跳峽的旅游棧道總長是2.6公裡,完全是炸藥開山建成,感慨工程的宏偉,太陽很曬,為了趕時間,租了人力車前行,單程費用是40元,師傅走的很快,開始我們三人都坐著,潘有些不忍心,下來跟著車快走,我坐在車上也不舒服,這個師傅是給孩子賺上大學的學費!
開始河流是平緩的,水的顏色是土黃色,要穿過兩個人工的山洞,有個山洞為舒心洞.游客還不少,棧道上總是有人,靠近虎跳石有個瀑布是玉龍雪山的水,我們用繩子把瓶子順到水面裝了一瓶天然礦泉水,太陽曬的人睜不開眼.
虎跳石真的像老虎臥在水的中央,巨大的水流奔騰而過,衝積著這座巨石,場面非常壯觀,令人震撼,看得人心潮澎湃,你心中的煩心事與這種洶湧的氣勢比起來是多麼的微不足道!觀景台上聚滿了游人,大家爭先恐後的拍下這動人的瞬間,兩邊的觀景台已經被水霧打濕,艷陽照著這水霧竟然出現道道的彩虹.
往回走的路比較輕松,2.6公裡的路程邊玩邊走,沒有覺得累,孩子饒有興趣的玩著山石上的植物,我則給他講看到的苔癬類植物.人物照,風景照自然拍了不少.
往麗江走的路上孩子與我都睡著了,但醒來沒有忘記在路邊買農民采摘的野生鮮蘑菇,好多蘑菇我說不出名字,但是小時候嘗過,那種鮮美記憶猶新,大概買了40元的蘑菇,到北京四個多小時,回家放到冰箱裡不會有問題.後悔沒有在養蜂人處停下買他一些花粉等蜂產品,一路上在找下一家養蜂人的住處,沒有找到.這是此次雲南之行遺憾的地方.到了酒店跟服務員要來報紙紙袋,包裝鮮蘑菇,把旁邊等人的北京老太太羨慕的不得了,說他們想買但怕沒辦法帶.很後悔.
下午3:40攜程接機的人到了,還沒有來得同與年大姐道別,孩子突然哭著要牛仔帽子,跑著帶他去買,沒有買到皮的,絨布做的九元拿下,在孩子心滿意足的笑臉中匆匆上車,一車人就等我們了,
去機場的路上得知這一車人都是北京自由行的客人,有幾個來過麗江幾次了,有個小姑娘說小孩總是接觸大自然聰明,我們反駁說那農村孩子天天接觸大自然豈不更聰明?全車人笑.路上滿目的原野桑田.
到機場一切手續辦好,孩子去過橋米線,我則在這裡買了點泡酒的藥材,看這裡的旅游書籍,看了中國必到的十大古鎮,我僅去了三.個(烏鎮,香格裡拉的迪克宗古城,麗江)還有鳳凰,福建的圍屋等.還看了些介紹普洱茶的書.麗江機場不大,但是有廣州到麗江,深圳到麗江,雲南到麗江,西雙版納到麗江的航班,要麼這裡的廣東游客多,因為有航線直達.
離開了麗江,飛機上,窗外的雲海很美,我與孩子不停得拍雲海,飛機經過昆明時,從空中俯看這裡的洱海,面積非常大,污染非常嚴重,水面上全是綠藻.飛機在昆明要停機半小時,因為在昆明有上下的旅客,我們全都下飛機,趕往機場候機室,外面晴著天太陽還高高的,竟然下著雨.潘說這是雲南十八怪之一.本來想在這裡買鮮花呢,結果很貴,沒有想像的便宜.吃麗江買的九年的普洱茶,在這裡賣到980元一餅.要了一碗過橋米線38元,麗江機場是18元,這裡東西夠貴的!
飛北京的途中,後排乘客的兩三歲的孩子吵鬧了一路,果果小時候沒有這樣難管.
到家已經是晚11:30多了,走在小區裡,突然覺得眼前的樓群太高太密了,有瞬間的不適應,是啊呀麗江,香格裡拉這一路走來哪裡有高樓大廈的影子?分明是我們從天堂回到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