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天時間到浙西大峽谷玩,有山,有水,玩的東西也很多,感覺還是不錯的。第一天早上7:50分去杭州的火車從南站出發,雖然跟z是在最後的時刻跳上列車的,不過總算趕上了,還真是狼狽。等平靜下來,再仔細觀察這個列車,都是軟座,很空,所有座位都是朝著前進的方向。9:10左右到站了,跟z想在車上照張留念,卻無意中發現了這個車的所有座位都能180的旋轉,也就是說不管車往那個方向開,乘客永遠是面向前的。看來列車上的服務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出了杭州車站,因為沒趕上前一輛49路公交車,所以很無奈的在太陽下曬了近20分鐘,才乘上這個去汽車西站的公交車。公交車不擠,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車像在爬一樣,慢吞吞,慢吞吞的,開了近一個小時才爬到汽車西站。因為已經是10:45了,所以又沒有趕上10:50的車,所以又在那裡等了半小時,總算乘上了11:20開往昌化的長途汽車。車開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就睡了一個多小時。到了昌化汽車站,又在那裡轉乘開往太平橋的公交車,其實就是面包車。這個車沒空調也沒窗簾,把人烤的真想找個洞躲起來了,但是半個小時之後近了山區,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曬仍舊曬了一點,不過也會有樹蔭,迎面吹來的風,不再是讓人喘不過起的熱風,夾帶著山林樹木氣息的涼風撲面而來。讓人頓時覺得清爽很多。盤山的公路不斷向上,一邊是高聳的大山,另一邊則該算是峭壁了,向下一望,是一跳小河,因為建有水庫,所以某些地方快車小溪了,河道內都是奇形怪狀的大石頭。後來才聽說,這裡的石頭因為大,所以很多地方買去做景觀石的原料,一塊可以買好幾萬,甚至更多。
下午2點多,總算到了太平橋。這裡找到了我們預定好的旅館--鄉約酒店(0571-63648090)。酒店雖然比不上城市中的高級,但是干淨整齊,給人感覺很好,收費也不貴,周圍的人都很樸實,鄉村氣息很濃,人的心情一下就輕松很多。少了城市的喧囂,整個人也回歸自然。
下午兩點辦左右從旅館出發,包了輛小的面包車。第一站是老碓溪景區。從進口處下山,在半山腰上有一座吊橋, 是那種晃的橋,開始走上去的時候有些怕,走到當中的時候就感覺很好玩了。接下來就是沿著山腰上類似棧道的木板路走了。右邊是高聳的大山,左邊就是溪流,只是因為上游有建大壩,所以水已經很少,各種各樣的石頭,大大小小地散落在河道中。為了去趕漂流,所以這一段游覽的很匆忙,有些可惜。大概走了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到了另一座晃橋,過橋之後太頭一看不禁要笑出聲了,看見一個“婚俗園”,有石雕,也有少數民族的跳竹竿表演。因為是旅游淡季,游客不多,所以很多觀光項目說是取消了。之後沿著山壁上的棧道出了景區,直奔漂流。
漂流是很好玩的,做好了濕透的准備上了皮筏艇,加上船夫一共5人。一開始都坐在船沿上,在水庫中平靜的漂動,過了一會兒船夫回頭跟我們說蹲下,當時大家都以為聽錯了,看著他,他解釋說為了安全,所以要我們蹲在船裡,但是不能坐,這樣會濕光的。等我們剛按要求做好,就順著急流衝進了一條認為的通道,這水庫與溪流連接的通道。水流雖然急,但是還好坡度不大,水花濺起也不很大,但是也已經滿進船裡,浸濕了鞋子。
順流而下,沒漂多久又遇到一個坎兒,本以為類似前者,所以也沒多大准備,沒想到是個陡坡,失重的感覺加上濺起的水花,讓人不自覺的叫起來,待小艇以為定之後才回神,坐起來的時候才發現腳也卡在皮筏艇的衝氣橫梁與船身中。拔了一下沒拔出,只好先把腳收回來,再撿鞋,興奮和刺激很快蓋過了這種狼狽心情,期待下一個急彎。船夫說如果是三年以前來漂流會更好玩,水流更急,水更清。確實有些後悔沒有早點來。後面的兩個小彎有些讓人失望,不過水花濺起,在身邊落下的感覺真的很好。一瞬間,和W都有了再去熱帶風暴的念頭。
整個漂流分為兩段,皮筏艇之後還有機動船漂下游,沿途領略另一個有名的景點劍門關的風光。結束漂流,全身濕透,凌老板把我們接回了旅館,換了衣服已經六點左右了,對於城市裡的人來說,六點也許剛下班,但是小鎮上的六點似乎已經很晚了。在老板家嘗了當地有名的筍干雞煲,石斑魚~~~~(實在是名不虛傳啊),飯後在小鎮周圍晃了一圈,才發現這個大峽谷鎮其實就是盤山公路邊上的一些人家組成。多是私人建的三層房子,用來作為旅館出租給游客。剩下的就是一些小的土家菜館、土特產商店和景區工藝品商店,這些營業性商店已經關門了。問了凌老板才知道,這裡最出名的是山核桃和雞血石--深山裡開采出來的一種石頭,可用做工藝品的雕刻。曾經最窮的地方,最窮的人家可以因一塊石頭,一些核桃一夜暴富。
在鄉約酒店很好的休息了一個晚上,雖然不如家裡的房子舒適,但是睡得很安慰,寧靜的村莊,讓整個人也覺得很放松。Z早上起來也說這是最舒服的一個晚上,看來城市和村莊真的有很大區別。
收拾好,自己8:00出門,首先要去覓早飯。看來看去也就那麼一個吃早飯的地方,那就這樣吧。坐在山路邊,一邊吃著早飯,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同時感嘆著這裡的生活節奏真的很慢,慢的讓人覺得像在做夢。解決溫飽之後,向我們的目的地出發。
司機帶著我們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前行,一邊是高山,一邊就是深谷,司機的技術不錯,有的彎道依然開的快,可能他已經習慣了,但是對於很少進山的我們來說還是有點嚇人了。開過一段之後漸漸適應,開始欣賞窗外的風景,也在想應該數數一共有多少個彎才對。
到了白馬崖,就有幾個挑夫圍上來,是那種滑竿,和z商量之後一致認為既然出來了就該自己好好的玩。一進山,就是一塊“金鯉迎賓”的大石頭。再往裡走一點,有兩個小商販,向我們推銷“小蘋果”,是用繩子串起來的,還說可以吃,於是一人買了一串掛在脖子上,入鄉隨俗嘛。然後發現了一個好玩的地方,那就是小溪邊。還有小瀑布,脫了鞋,在水裡玩耍,努力的從這塊石頭爬到那塊石頭,也顧不上什麼所謂形像,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無憂無慮。
在溪邊玩夠了,才戀戀不舍的向大山深處走去。只有開始的一段是石板路,過了財神廟,就是那種類似棧道的木板路,跟碓溪景區的一樣,沿著山壁,順著溪流慢慢向上。可能是太早的緣故吧,整座大山好像只有我們兩個游客,心裡有些毛毛的。還好每走過一段,總會看見兩三個景區裡賣紀念品的商販,消除心裡的一絲緊張。
走到巨石鼎之後,山路就越來越陡,越來越窄。好不容易看見一個導游路線圖,告訴我們到白馬崖向上50米。這下兩個人總算來勁了。可是走走之後發現石頭路越來越不好走,一級級台階似乎越來越高,而且有些台階還是兩塊小石頭拼的,石頭縫中有雜草,還有青苔,想是常年不見陽光的。在上山十分鐘後,發現那個50米似乎不是指平路,好像是指海拔高度,在心裡真是郁悶的不行了,上吧,上的心驚膽戰,下吧,又十分不甘心,來了總不能無功而返。於是只能硬著頭皮向上。好不容易走到山頂了,遇見在山頂上開店的阿姨,好心的告訴我們,再往前就是下山的路了,總算給了些希望。休息一會兒之後我們又開始了偉大的征程。下山沒兩步,又開始上山,心裡不禁在想那個阿姨騙我們。這是一段最難走的路,似乎很少人走。大概十分鐘的路,我們走了二十分鐘。好不容易走到一個山腳上的亭子,總算松了一口氣。又休息了一會,剛抬頭,發現又是上山的路,天哪~~~z說再也不要爬山了,於是決定走回頭路,好不容易又回到山頂阿姨那裡,她說你們怎麼回來了?我們告訴她,不想上山了,那個阿姨說,只要再上兩步,就是下山的路了,而且有最大的瀑布。頓時兩個人都傻眼。鬥爭了半天,還是決定繼續向前,不回頭了。第三次走上那段讓人心驚膽戰的路時,已經好很多了,而且也快很多,似乎5分鐘就走完了。z說是不是因為有目標了所以覺得快很多?我想是的吧,生活中不也是一樣嗎?有目標就會有動力。想到一句話,就是山回路轉。如果當時我們再向上走兩步,或者看一眼,那麼就可以省掉中間這個來回了,不是嗎?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這樣吧,如果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勝利就在眼前了,所以說堅持就是勝利吧。
繞過了那個山頭,就看見銀河瀑,因為是順著大石壁流下的瀑布,看上去像銀河,所以取名吧,但是因為我們去的時候水不是很大,沒有想像中的壯觀。
接下來就是下山了,走的順利很多。等到我們再次走到巨鹿鼎時,才發現有游客進山,看來我們還真早。因為時間較早,所以我們選擇了在財神廟旁邊的一處溪邊玩,看來還是水裡比山上好玩。巧的是,我們還撿到一個自制簡易水槍,哈,噴水的功力還不是一般的強呢。
時間到了,還是得回家,有些不舍,但是無奈。
感謝凌老板一家熱情招待和安排。第二天我們順利乘上中午12點去杭州的大客車。幾經輾轉,回到上海,剛出南站就覺得這裡的人腳步都那麼快,真的無奈,又要回到現實,回到這個繁華的大都市。
懷念浙西大峽谷的兩天,像是做夢一樣,簡單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