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傍晚,終於有了涼意,於是西湖邊一下子冒出了好多人。站在南山路的頭上,對面寶石山的燈光在黑了一夏天之後,再一次放出五光十色的光芒,好像滿山的寶石在夜下熠熠生輝。音樂噴泉的隨著夜的降臨人氣猛漲,升到空中的清涼,在動聽旋律的托舉和牽引中,輕易地就把人們吸引到了身邊。眼前的荷塘,大片大片的荷葉隨風搖曳,過了荷花盛放的季節,這裡依然散發著恬淡的清香,蓮蓬不住的點頭,好似滿心的歡喜在這熱鬧的湖濱若隱若現。歌舞升平、湖光山色,頭頂片片流雲飛過,細看時,竟也望見了一行南飛的大雁。滿眼的美好,似乎也是幾百年來經過這裡的人們之所見所聞吧。不曉得幾時有了這些山,有了這一池水,於是漸漸有了山上的塔和湖中的亭,蘇白二堤把這水分割了以後,山水之間更多了許多變化,多了橋,多了樹,也多了湖上的小舟。生在這裡的人,從別處來這裡的人,叫得出的,叫不出的,名家大師、仁人志士以及心存雅致的普通人,見了這一切,都難免心生眷戀,多少人從此勾留在此,再不肯離去。多少人因為這份美,有了情,有了愛,有了至死不渝的堅定,悲劇也好,團圓也罷,有了身後這副從遠古走來的風景畫,一切都顯得溫情而詩意,心中和手中的另一個生命,似乎也在這樣的美麗中,顯得那麼有意義。不變的是游人如織,而今日卻聽不到才子佳人的詩詞歌賦了。靜佇湖邊,感慨贊嘆之聲不絕於耳,閃光燈更是幫助人們把美好永遠的凝聚在了膠片上。望湖、望山之間,女孩子的聲音更多了輕柔和嬌媚,即便身邊的男生指著寶石山對她說,“那裡就是玉皇山”,依然嘖嘖點頭稱是。水邊的經典對白也是怎麼都不會錯過的,“這水深嗎?我掉下去你會救我嗎?”這或許還真的是句從古說到今的話呢。突然,耳邊傳來古詩的吟誦聲,稚嫩的童音讓人很輕易的會側耳聽去,“水光瀲灩晴方好。。。。。。”,有些慢,有些機械,因為它的不解,但我們會在這樣的片段中感受到這美麗風景帶來的厚重的文化和寬廣的胸懷。其實西湖也在變,只是過去的美依然動人,帶著它走到了這個千年,在下一個百年千年的時候,這副美麗的大背景,應該繼續感動和留住更多向往美好的蒼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