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深處,埃及(2007年8月,埃及之旅)游記篇

作者: 艾蓮

導讀期待去埃及又不敢去埃及,為了探訪一個神秘的國度,卻怕輕輕一步,便已走入歲月深處。無論當初的心情如何的雜亂,此刻,我已真切的踏在北非的土地上,埃及午後的陽光一無遮擋,正灑落在我身上。盧克索,生與死的纏綿下午五點,我們來到卡納神廟,這是此行的第一個景點,也是第一個感觸埃及悠遠歷史的所在。一條公羊之路引領我們走進宏偉的卡納殿宇,這裡主要 ...

期待去埃及又不敢去埃及,為了探訪一個神秘的國度,卻怕輕輕一步,便已走入歲月深處。無論當初的心情如何的雜亂,此刻,我已真切的踏在北非的土地上,埃及午後的陽光一無遮擋,正灑落在我身上。盧克索,生與死的纏綿下午五點,我們來到卡納神廟,這是此行的第一個景點,也是第一個感觸埃及悠遠歷史的所在。一條公羊之路引領我們走進宏偉的卡納殿宇,這裡主要供奉太陽神阿蒙,而公羊正是阿蒙神的化身。步入第一塔門,幾十根巨大的石柱讓人一下變得無限渺小,讓你不得不長時間的抬頭才能看得清那一根根仿佛要插入雲端的權力之柱。穿行在柱子之間,好像突然間就能迷失了自己。越走進廟宇深處,一尊尊雕塑,一幅幅壁畫,一道道門牆,無不顯示著權力和光明的力量,權力的光芒如同這北非的太陽奪目而燦爛。輝煌的不僅僅是遠去的歷史,歷史的輝煌在今天仍然延續,無數的游者從五湖四海聚集在此,仰慕著千年的人類文明。此時終能體會,文明與歷史其實不屬於某個國家而屬於所有人類。總有人說,如果盧克索的東岸是生的希望,那麼盧克索的西岸就是死的歸所。盧克索的西岸埋葬著許多古埃及法老,在國王谷,在王後谷,在貴族墓地,這裡寸草不生,干渴的大地保存著法老們當初的生活畫面。在每一個墓地裡,大幅大幅的壁畫仍然被較好的保存著,栩栩如生的畫面讓人嘆為觀止。法老奢華的生活不僅僅在生前享受,他們用這樣的壁畫和大量的陪葬品試圖嘗試在死後也一樣榮華。古埃及人的生死觀有別與其他文明,他們認為人死不過是靈魂與肉體的暫時分離,而靈魂在離開肉身之後將穿越地府的十二道黑夜之門,殺出所有惡魔的阻擋最終重返肉體。為了等待靈魂的歸來,古埃及人不僅將法老做成木乃伊,並且在墓地中寫下各種咒語,讓法老帶著這些魔法般的咒語早日戰勝惡靈而再次重歸。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些精美文物古跡。其實生與死從來都是纏綿不息的,生與死的距離就像尼羅河東西兩岸,一邊是生的希望一邊是死的歸所,他們之間的距離只是一水之遙。生人生活在右,離人生活在左,太陽每天從尼羅河東岸升起,在西岸落下,生與死只不過是自然的一種現像。然而,有生必定有死,如果生只有一次,那麼死也必然只有一回。幾千年過去了,法老的英靈仍然沒有歸來,其實法老的靈魂永遠都不可能歸來,生人的一廂情願不過是不能面對死亡的現實。長居西岸的法老們曾經如何的輝煌,我們不能細細體會,我們所能見到的是生活在東岸這些生生不息著的生命。無論如何,生與死就這樣在尼羅河兩岸遙遙相望卻息息相聯,盧克索也因為那西岸的古跡繁榮著。古代法老的靈魂雖然沒有如約歸來,但他許以後人繁榮的諾言卻真正的實現了。阿斯旺,尼羅河畔最美麗的明珠清晨,當我拉開窗簾,大大的落地窗前跳躍出尼羅河緞藍色的綢裙。一塵不染的天空,對岸黃色的沙漠,河面上點點白色的風帆,尼羅河就這樣出其不意,在我還沒來得及准備好心情就撲入我的眼簾。這樣驚喜般的美景也許一生不會有太多的經歷,而我卻如此幸運,在人生的某個角落裡與它不期而遇。那一瞬間旅途中所有的勞累都被眼前的河水融化。其實人生的旅途和此刻腳下的旅程沒有太多的區別,無論哪一種旅途都有風雨、有煩惱、有沮喪,但命運也總能在每一個你不經意間送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旅途,這就是我熱愛旅行的意義。在庸懶了一天之後,我們在將近黃昏的時候決定去尼羅河上揚帆。大的風帆撐起的時候我有點小小的激動,帆船是那種人工操縱風力風向的舊式船只,當有風吹來時,撐船者根據風力和風向駕起帆船前進。坐帆船是阿斯旺的傳統旅游活動,到了此地一定要親身嘗試。尼羅河的景色很美,遠遠近近總有水鳥和風帆,陽光從水面劃過,閃出藍色的光澤。突然有大風起,船身一時向一邊猛烈的傾斜,這對於初試帆船的我有點超出我的經驗範圍,加上我不懂水性,猛烈的傾斜讓我有些害怕。於是尼羅河上的帆船成了此行驚險的記憶。凌晨三點,溫柔的叫早電話如約而至,一個溫柔的男聲把我從夢中喚醒。四點,我們乘坐的中巴載著我們有著各種膚色的游客駛向一個舉世聞名的景點,那裡的名字叫做阿布辛貝。那是拉美西斯二世所建造的,門口立有四尊拉美西斯二世的20米高的坐像,站在廟宇前,場面很壯觀。在廟宇60米的深處有四尊神像,分別是黑暗之神普塔、拉美西斯二世、太陽神阿蒙、阿爾甘斯神。當每年拉美西斯的出生日和登基日,陽光就會穿過60米的走道照在除了黑暗之神外的三座神像上。每年的這兩天總有無數的人聚集在此,在陰暗的廟宇中久久的守候,等待清晨的陽光點亮廟宇深處。如此精湛的計算結果讓人折服,以至於當今最現代的計算機也不及遠古時代埃及人民的智慧。阿布辛貝在搬遷的時候雖然經過嚴密的計算但在安置工作結束後卻發現,陽光照進廟宇的時間被提前了一天。無論是現代的計算出了錯,還是歲月變遷陽光的照射早已發生了不為人知的變化,這一切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樣輝煌的歷史在千年後的今天,你我都依然可以親臨其間,穿過時間的長廊,我們仍然可以面見歷史的輝煌。中午時分,頂著非洲火烈般的陽光我們踏上了菲萊神廟。這裡供奉著生育之神艾西斯等,廟宇中有大幅的浮雕和像形文字。正午的菲萊神廟游客稀少,正好給了我們細細品味的機會。穿行在長長的柱廊,游走在漫漫的歲月,千年的時光轉眼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我們應該感謝古代人類的智慧,留於後人如此豐盛的文化寶藏。建築體上大面積的浮雕在千年之後的今天仍然非常清晰,畫面形像。在長廊找個陰涼處休息,抬頭是潔淨的藍天,四周是清澈的尼羅河水,頭頂是千年的歷史,身邊是文明的遺跡。這一刻,請用心靈去盡情感受放松和寧靜的美麗時光。亞歷山大,地中海上迷人的童話居住在亞歷山大的人們無疑是幸運的,自然給了這片土地如此慷慨的恩寵,湛藍色的海水起起浮浮傾訴著這一方樂土的故事。黃昏的時候請不要錯過落日的動人光景,太陽開始西沉的時候,夕陽把金色灑向天際,灑向海面,天空披上金色彩衣的時候,天使就開始為地中海的黃昏裝點炫目的金黃,於是,海水從藍色開始變成金色,遠處當有小船駛過,就有絲絲金線穿過它搖曳的船身,那畫面美麗得動人心魄。黃昏中的地中海是盛裝的新娘,迷人的身段,彩色的霞衣,莊重的步履,高雅的氣節,暮色中,地中海含笑不語。亞歷山圖書館是埃及現代文明的像征,這裡蘊育著埃及的現代文明,豐富的藏書,現代化的設備讓圖書館的知名度不亞於金字塔。在圖書館安靜的梯形階梯上找一張寬大的桌子,你可以隨意的翻閱知識的門窗,也可以輕意的打開互聯網的天空。在知識的海洋裡,人們是公平的,知識對人沒有特別的恩惠,只有認真而勤勞的人才能收獲最高的智慧。開羅,歷史與現代共存開羅的清晨總是霧氣重重,這點讓人心生煩憂。化不開的交通擁堵,散不盡的汽車尾氣,這難道就是現代文明進步的通病嗎?埃及國家博物館無疑是吸引人眼球的所在,這裡擺放的文物不計其數,鎮館之寶是圖坦卡蒙的黃金面罩。那雙可以看入人心的眼睛隔著幾千年的歲月仍然炯炯有神,栩栩如生。圖坦卡蒙深邃而平和的眼神讓人平靜又心生敬畏,他就這樣注視人間已千年,並且還將永久的延續,或許只有他的眼光才是最最長遠的吧?!博物館內的展品堆積如山,隨處可見。他不像其他的博物館將藏品置於櫃中,而是將大量的文物露天擺放,游走在博物館上下,看歷史的長河在身邊流轉,如果不是那些穿行其間的現代人類,你一定會誤入時光,倒轉千年。去埃及怎麼能不去金字塔。吉薩金字塔離開羅僅35公裡,驅車前往僅需半個多小時。步入景區內,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就在正前方。行走在沿金字塔的公路上,三座金字塔開始一一展現雄偉身姿。走近塔身才發現,大量的石頭早已風化,金字塔的底層堆積的石頭已非我想像中的樣子,塔身的風化程度證明了它千年的歷史。我沒有走進金字塔裡,也許是對法老的敬畏,又或許是對咒語的畏懼,法老生前渴望重生的希望早已被現代的文明驚擾,也許我們應該還他一片淨地了。總之,在金字塔前我怯步了,我沒有真正走進古埃及的法老世界。是遺憾嗎?也許!去薩拉丁城堡是為了去參觀阿裡清真寺。清真寺內有千余燈盞,由於穆斯林反對偶像崇拜,所以大堂內空無一物,唯有頭頂的燈長明不息。坐在大堂的地上,舉頭望去,圓形的天頂,七彩的窗紙,溫暖的燈明,就如同身處無盡的星空,讓人無限瑕想。女大學生拿著本子在長廊處做著建築學的筆記,認真的樣子讓我忍不住舉起相機留下這濃厚的異域風情。當中國邊檢那枚紅色的入境章落在我護照上的時候,我有些激動。兩年來,我從中國走向印度,走向埃及,親觸著那些遠在萬裡外的其他文明,游走在和中國一樣有著文明古國美譽的國家,感受著文明的光芒照耀著今天的世界。歷史早已遠去,但人類文明的腳步卻從不停息。當波音飛機龐大的身軀輕盈的降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無比慶幸,無比感恩,慶幸著自己生活在今天如此進步的現代社會!更多圖文敬請光臨:http://prettylife-cn.spaces.live.com/照片地址:http://photo.***/photos/xizang.200705/



(女王殿)



(日落地中海)



(女生)



(人物)


精選遊記: 開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