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5月8日(周二)游乾陵,游法門寺,宿西安花之馨家庭公寓8:30早飯,先溜達到竹笆市街(鼓樓對面,在西大街一南一北)61號王恆肉夾饃吃,在阿房宮電影院旁邊,味道3顆星。再向南沒幾步就是更有名的樊記肉夾饃(此處是肉夾饃的根兒,據說是解放前樊家人發明,後發揚光大,可以說肉夾饃是姓樊的),吃了饃和粉絲湯,一般般,也就3顆星吧,可能太有名了反而……。接著向北過西大街進北廣濟街-回坊,到了頭天偵查的老劉家泡饃(老白家水盆羊肉在對面)吃泡饃,太好吃了,不愧是當地人和驢友前輩推薦的,門面不大,裡頭不小有二層樓,幾乎全是本地人,一大早一樓就沒座位了,戴著小白帽的回民老爺爺們聊著掰著(饃),很多人是我們都吃完了還在掰,據說掰饃時就是溝通聊天的好時間,是當地一種生活情趣,我倆行程匆忙簡單掰碎吃完走人,反正還得來,強烈推薦,5顆星!早飯吃了三家有失望有欣喜,哈!走回住處開車啟程先奔乾陵。10:50裡程表1373km,從住處向西,西大街到頭出安定門向北,到祥和門向西(左)直行上西二環經大慶路、棗園路、三橋路到了西寶高速入口不進,走邊上的312國道向鹹陽方向開(先要去乾陵的話),路況不錯,有時是雙向六車道,車也不多。11:35到鹹陽渭河三號橋,裡程表1400km,收費5元。一直沿312國道開。12:00到雙照站,裡程表1415km,收費10元。12:07路過昭陵未進,裡程表1427km。12:30到乾縣收費站,裡程表1451km,收費10元。12:50路過懿德太子墓和乾陵博物館未進,到乾陵,裡程表1460km,停車費10元,門票全價48元/人(學生票半價),導游費20元。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陵。停好車,購票請導游帶領游乾陵。墓依山為陵,氣勢雄偉壯觀。梁山有三峰,北峰為頭,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進門就是陵園外城垣,走神道(司馬道)向北峰方向,合葬墓就在此峰中。沿路有華表、飛馬、石獅、守陵神翁仲(據導游介紹翁仲相傳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神勇異於常人,死後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鹹陽宮門外。後世逐漸演變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以驅魔鎮邪,故為守陵神)等大型石刻。到了內城垣朱雀門,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紀碑,其中無字碑最有名,碑身是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成,高大壯觀。導游介紹說碑上沒有刻一個唐字,所以稱為“無字碑”,原因眾說不一,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一、比較普遍的說法就是武則天立無字碑的意圖是讓後人去品評自己的功過;二、武則天立下無字碑,准備把自己一生的功績刻上去,但自覺功高莫名,無從下手,於是就沒留下一字半句(本人覺得此說法太過牽強);三、無字碑是中宗李顯所立,首先他無法確定對武則天的稱謂,是稱皇帝還是母後,第二是他無法決定碑文寫什麼內容,貶則有忤逆先人之嫌,不妥。而自己作為李姓後代,武則天將大唐名號改為“周”,褒則似乎更不妥,故未題一字。不管怎樣說,都是給後人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看無字碑上其實有字,介紹說雖立時未刻一字,但後人卻刻上了不少題詞、雜記等,更有題字到此一游什麼的,讓人哭笑不得。在往上東西兩側便是有名的61藩臣像。這61尊石像與真人身高相仿,裝束各不相同,姿態全部伏首作揖狀,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據說有藩臣守陵之意),而他們的頭顱卻不知去向,歷史相傳是藩臣後人嫌有侮辱之意而盜走的。沒幾步道中立一“唐高宗陵墓”墓碑,是陝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在這塊碑是乾隆年間重建的,碑未題武則天,反映了畢源等對她的不認可。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郭老一直希望開發乾陵,而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那些陪葬在墓中的國寶。到了這兒,導游講解就結束了,剩下就是上梁山頂觀全景了,我們沒上,跟導游聊了聊。網上不少游客覺得乾陵沒開發光禿禿沒什麼意思,來之前做的功課加以導游介紹使我們倆覺得乾陵非常值得參觀了解的。而乾陵被譽為“唐陵之冠”又稱考古界“三峽”,據說至今未被盜過,從五代時期的後梁耀州節度使溫韜到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再到民國的國民黨將領孫連仲,歷史上有名有姓的盜墓者就達17人之多,均未成功。之前有新聞講據文物工作者推算,乾陵裡面的各種珍貴文物最少有500噸!根據資料,高宗隨葬品的價值就占了當時全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多年後,武則天駕崩,全國三分之一的金銀珠寶又被帶進了乾陵。況且史書和乾陵述聖紀碑還記載,唐高宗臨死時,遺言要將他生前所喜愛的字畫全部陪葬(包括那傳說中的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乾陵和秦始皇陵、殷墟墓葬群等一樣都面臨開發和保護的問題。 大約游覽一個小時出了陵園。乾陵附近還有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及懿德太子墓,我們沒去,開車從乾陵南門沿緩坡山道下山,此時居高臨下視野極好風景絕佳,陵墓選址於此,感嘆風水之說可能真有它一定道理。下了山,一條筆直向南的旅游公路,回望視覺上正和乾陵神道相重合,觀全景非常好,於是停車照相,此時看乾陵正如一女子仰臥在秦川大地。沿旅游公路不遠,見岔路,走扶風、法門寺方向, 13:50漠古收費站,裡程表1470km,收費5元。乾陵到法門寺一路路標清晰,路況非常好又沒車,30余km就到。14:20到法門寺,裡程表1505km,停車費6元。提醒自駕的朋友:法門寺在鎮子裡,鎮裡哪兒都寫著法門寺停車場,其實寺門口有正規停車場,據說還便宜(甚至有網友說壓根兒就不收費),但要繞一下才能上去,我們就停錯了,去之前知道這情況,但看見的停車場太正規了,停車交了費向北穿過一段挺長的紀念品攤位區才發現錯了,記住一個原則:法門寺停車場是在法門寺及珍寶館門口並且可以看見售票口的位置,不要停在南邊新修的三尊巨佛景點門口的停車場(我們就停這兒了),這個景點據說實在不值得一看。法門寺和珍寶館參觀和導游講解都是分開的,寺門票全價28元/人(學生票半價),導游費20;珍寶館全價45元/人(學生票25元/人),導游費30元;我們兩處都請講解員帶領參觀了,法門寺一般,珍寶館則非常值得參觀,導游講解也非常專業詳細。如果時間或經濟不充裕的話,只參觀珍寶館就夠了,法門寺的寶物都在珍寶館裡。之前做功課對法門寺已了解不少:法門寺建於東漢有1800余年歷史。唐代是皇家寺院,是四級木塔,明代唐塔倒塌,萬歷年間建十三層磚塔。1981年西半面塌坍,87年修塔的過程中無意發現塔下的唐代地宮,出土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介紹:公元前,古印度阿育王將佛陀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施送世界各地,建塔造寺供奉,中國有19處,法門寺是第五處。而僅存於世的三枚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法門寺佛指舍利、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的佛牙舍利、斯裡蘭卡康提市佛牙寺的佛牙舍利),而地宮中的2千多件珍寶是唐朝皇帝供奉佛指舍利的供養品。進寺後跟隨講解員游覽,下到地宮上層,只能在幾十釐米大的觀景口看看地宮結構。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和資料,從照片可以看出1987年以前倒塌的塔和法門寺破落的樣子,還有了解了法門寺更詳盡的發展史。寺院的仿唐建築群和佛像都是後來重建的,我們本身不是參佛者,就簡單轉轉,聽了聽講解員講解背景文化,大概半個小時就轉完了,畢竟珍寶館才是重點。法門寺導游講解一般(連文革中老法師自焚護寺的地點都是我問他才講的),可能是寺內重點的文物都在博物館裡,而地宮也不能下,無從發揮吧。進了旁邊的珍寶館(又稱法門寺博物館),由於法門寺出土的文物是唐代皇家珍寶多為國家特級、一級文物,除部分在陝博,大多在此館展出,而且沒有像其他地方有流失現像,故法門寺珍寶館被稱為國內集中展示大唐物質文明和佛教文化的寶庫。展品文字介紹很少,光看外觀是看不出門道的,講解員帶領一一介紹展品,講解得非常詳細,背景和細節了解的很清楚,讓我們唏噓不已,不時產生據為己有的歪念頭,哈哈!比如館中展出的秘色陶瓷,由於鈾料好,給人的印像好像是碗中盛有水,據說這種唐代宮瓷以前只在史料中見過,未見過實物,其制作工藝已經失傳,在法門寺中是第一次發現;斷層千年的帝後絲(金)織物,據說金絲直徑只有0.1毫米;目前發現的最高等級金銀器,包括佛事用具、宮廷茶具、供養器;堪稱世界佛事法器之最的四面十二環鎏金禪杖等等,當然還有那絕世珍寶--佛指骨舍利。精彩的講解吸引了許多沒請導游的游客來蹭聽,被人蹭聽的感覺也還不錯。與講解員的互動過程中長了很多知識,對唐代文明、技術、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幸運的是參觀過程中,有幾個法門寺的導游也過來聽展品講解(當時好像只有我們請了講解員),估計是常規的促進業務和知識交流,兩處導游的互補介紹更加豐富,了解不少額外知識(如舍利的產生等)。強烈推薦參觀法門寺珍寶館,真是大開眼界,而且一定要請館內講解員,就算是蹭聽也要聽館內的,我們參觀過程中就聽有的帶團導游講解囫圇吞棗一帶而過,有時講的都是錯的,帶我們的講解員都忍不住想去糾正。講解結束後,我和老婆都覺得這30元講解費太值了,又進展館二次重點參觀,總體大約兩小時結束參觀,出來取車。16:40離開法門寺,回西安,裡程表1505km法門寺門前有一條快速路經扶風直通西寶高速。17:00法門寺快速路西寶高速入口,領卡,裡程表1524km18:00到西安三橋收費站,收費40元,裡程表1612km18:07到西安三民收費站,收費5元,裡程表1618km,進入市區。沿來路回西大街住所。收拾停當,帶著攻略去尋美食,先到竹笆市街向南與粉巷交彙路口再向西的南院門路20號春發生葫蘆頭泡饃(葫蘆頭就是大腸,攻略上本來還有南稍門風味葫蘆頭,柏樹林的鐵蛋葫蘆頭,土門的第一碗葫蘆頭 ,經二路的老李家葫蘆頭,實在是沒時間去了,而且內髒料理本人更喜歡北京的鹵煮,所以只選了最有名的春發生),兩人就點了一碗葫蘆頭泡饃,(14元,味道還行,3顆星,感覺比不上清真泡饃,),而且春發生規模已經非常大,店面富麗堂皇,菜色豐富,對於我們這種只要碗泡饃的顧客服務員都不太愛搭理,沒辦法我們還要去吃別的,時間緊任務重,只能挑特色嘗嘗。吃完出來向東走到德福巷口的牽人麻辣粉(網友推薦,總店,4.50元/碗,不錯,4顆星),人非常多,吃完麻辣粉,老婆評價極高,女孩兒就好這口兒。接著溜達到邊上西木頭市路北的秦鎮朱選民涼皮嘗了涼皮(2元,3顆星)。過南大街向東找到著名的秦豫肉夾饃(東木頭市街19號,據說5顆星),不鏽鋼卷門拉了一半,問後得知已經賣完,些許遺憾(沒想到是真的遺憾,後話)。最後回到南院門路南的佰人王串串香(3顆星,就是一般的麻辣燙,牛肚串不錯)吃串串,結束當晚戰鬥。我們吃了4家,把攻略中提到南院門和粉巷附近的美食基本拿下,差點撐死。後買了些酸奶和水果步行回住所,總結,休息。

(乾陵無字碑)

(一夜無頭的61藩臣像)

(乾陵立碑)

(乾陵如一女子仰臥在秦川大地)

(法門珍寶館針館之寶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