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本普陀山秘籍

作者: redmark1976

導讀手寫本普陀山秘籍by: Redmark (一) 總論 最近總是看見很多人在詢問普陀山的旅游信息,或者在做打算去普陀山游玩,所以我想,作為一個每年都去一到兩次的熟客,我有寫些什麼的東西的必要,從我的角度介紹一下普陀山相關的知識和經驗。 說句實話,我一直認為普陀山並不是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因為普陀山山不奇,水不透,一眼望去一片灰不啦嘰的大海,實在沒啥意思 ...

手寫本普陀山秘籍by: Redmark

(一) 總論

最近總是看見很多人在詢問普陀山的旅游信息,或者在做打算去普陀山游玩,所以我想,作為一個每年都去一到兩次的熟客,我有寫些什麼的東西的必要,從我的角度介紹一下普陀山相關的知識和經驗。

說句實話,我一直認為普陀山並不是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因為普陀山山不奇,水不透,一眼望去一片灰不啦嘰的大海,實在沒啥意思。而且,山門門票居然已經漲價到160,這也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再說吃海鮮吧,普陀山又不及沈家門、嵊泗的新鮮和便宜。所以,為什麼一定要玩普陀山呢? 我比較詫異的。

其實,普陀山是作為觀音的道場而出名的,原本也是一個清淨秀美的地方(我最早去的時候,海水還是略有碧藍,山間寺廟的配合也挺有意思),只是現在游玩的人多了,地方也就嘈雜了起來,寺廟也越修越大,越修越多,反而沒有了原來的別致。至於民風,就更啥可說的了。其實,普陀山應該是佛門香客趨之若騖的地方,她更應該推行的,是禮佛之旅,而非游玩之旅,或者吃喝之旅。

下面,我就從我這邊的幾個角度來介紹一下吧。

(二) 時機

去普陀山最好的季節,應該是5-10月之間。但同樣的,這些時間海水清澈,屬於旅游旺季,人多物貴,住宿和餐飲都比較麻煩,價格也都比較難談。

但一般我去普陀山禮佛,會選擇在12月、1月這個時候。這是一個很淡的淡季,人也少,交通也方便,東西也都很便宜。只是這個時候,有時可能有大風,輪船快艇可能停航,那就得走汽車這條線路了。

另外提醒:每年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都會有大型的觀音道場活動(觀音生日,觀音得道日),春節前後、清明前後也都是燒香的高峰,非專業人士不建議選擇在這些時候去普陀山。要不然,那可是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三) 交通

從上海去普陀山,有很多很多條線路,我所開發出來的,有如下幾條。

1. 大船。去普陀山的大船每天都有,一般都是晚上8點開,次日早上7點30分到普陀山。單日開錦屏號,每月2日、4日開法雨號,其他雙日開洛伽山號。這些大船都要到吳淞碼頭上船,但購票也可以在金陵東路59號,提前兩天賣票,但即使提前也比較難買到實惠的艙位。選擇坐大船要注意天氣,因為遇到大風的話,船會停航的。

2. 快艇。許久沒有坐過了。信息或許不太准確。快艇似乎都是在金陵東路59號賣票的。據說聯網賣船票的地方也能買,但實際上網點還是不多的。買了快艇票的,似乎可以在南浦大橋下做免費的汽車去蘆潮港,然後在那裡登船。沒有買票的,也可以花10塊錢進去,在碼頭買當場票。快艇一般2個小時就到了,但非常顛簸,10個人上去,通常有9個會臉色慘白,還有8個是要吐的。快艇一般12點左右到達。

3. 汽車。汽車相對比較慢,因為還要走車渡。南浦大橋下面,上海市旅游集散中心和徐家彙交通大宇每天都有班車直發沈家門,行程約6個小時,然後可以在沈家門的半升洞碼頭,做15分鐘的快艇擺渡過去普陀山。有的時候,忽然遇上大風,輪船停航,吳淞碼頭也會有拉客的大客車,直發沈家門,不過是走通宵,價格也就只能由得他們宰了。

回程或者要從寧波過去,也是大致如此,具體就不多說了。另外,如果要走飛機,那就另議吧,因為我沒有坐過。

(四) 路線和寺廟

一般來說,普陀山安排一個兩天的行程就足夠了。

山上的主要交通轉換點有五個。 碼頭一個,紫竹林一個,普濟寺一個,法雨寺一個,索道一個。其實,原來可以直接開車到山頂的惠濟寺的,但因為修了索道,所以把路封了,讓所有人都必須坐索道才能上去。不然,就只能用走的。另外,還有專門的車去梵音洞,或者換船去洛伽山(據說是新開的,我沒有去過,只是聽說。)。

主要的線路有三條。

一條是沿海一線,以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潮音洞、觀音跳和南海觀音為一組。其中南海觀音為97年新造的,面海而立,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觀音跳一直都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原來那塊大石頭還能爬上去,讓你比畫一下自己和觀音的腳印,可惜現在已經不行了,爬上去的台階被去除了了,估計是認為不安全。不肯去觀音院原來在潮音洞上的,是一個小小的黃色的廟,香火非常非常旺,許願也非常非常靈。重新改建以後,那個廟雖然大了些許,但感覺以不如從前,香火也淡了很多。

一條是上山下山的一線,主要是從惠濟寺、天燈、海天佛國石到法雨寺一路。惠濟寺是最高的寺院,裡面有全普陀山最靈的送子觀音。就是在惠濟寺觀音堂觀音佛像的背後,有一尊身批紅袍的白玉送子觀音,是全普陀山最靈的,據說百求百應(至少我家如此)。惠濟寺角落有一個地藏王菩薩的堂,裡面有口大鐘,必須跪下禮拜才能看到,據說也很靈。法雨寺是普陀山最大,最富有的寺廟,一層一層的有六層之多。不過最上面的一層是方丈室,一般不對外開放。但如果你去的巧,或許有些管理員會帶你去方丈室轉轉,讓你拜一下方丈用的法器,也很不錯。當然,你要和管理員“結善緣”的。(“結善緣”一般從20到50,100不等,看個人的能力和態度了。)

還有就是普濟寺和西山景區這條線路了。普濟寺是普陀山最出名的寺院,香客永遠很多,如果要想挑人少的時候,那只有早上8點以前的時候。此外,如果要參加普濟寺的早課,那最好住在寺裡或者寺附近,這樣才能趕的上(順便說一下,參加早課要連續三年,早課的開始時間是早上3點,所以我沒有參加過)。普濟寺外面的多寶塔,是很有意思的,很值得品位一下。西山主要是一些風景啊什麼的,裡面有圓通庵、梅福庵、磐陀石、二龜聽法石,觀音洞等等。其中梅福庵的仙水比較出名,以前是隨便喝的,現在好像1塊錢1杯。以前從磐陀石走到觀音洞還有一處小徑,號稱“九九八十一”難的,非常險峻和難走,但也很有意思,可惜現在也因為太危險,封鎖了。

其他還有:

進山門右面有一個小景區叫南天門,裡面有個小廟,很別致,裡面的風氣也很好,我自己非常喜歡。

西山觀音洞這裡的庵,很樸素,裡面的風氣也很好,是很多香客,包括我都很喜歡的一個廟。

以前求簽的地方在朝陽閣下的朝陽洞,那裡的觀音靈簽非常准,遠近聞名。可是後來被取消了,現在山上擺攤的那些就難說了。

不肯去觀音院有個很老很老的老師傅,以前一直在佛堂給人開光的。後來改建了,他在那裡呆的時間也少了,越來越難見到他了。我每次都是請他開光佛珠的,他也會特地在開光後,用手摸著佛珠,加念一段經文,以祝平安。

普濟寺也有一個大師傅,高大挺拔,鶴發童顏,紅光滿面,一臉慈祥。一眼過去,感覺很給人以佛的召喚的那種的師傅,簡直就如同活佛一般。偶爾遇到一次,可以攀談幾句,可謂字字珠璣,另我受益非淺。後來就沒有遇到過,可能隱修的高僧,或者是走方的高僧吧。

山上可能還有很多秘密和傳說,我還沒有開發出來,只能以後慢慢尋找了。

(五) 住宿和餐飲

我是推薦吃齋飯住禪房的,因為干淨便宜也方便。

一般大的寺院都有齋飯供應,可以在指定的地方買飯票,價格在2-4塊左右,當然是全素的。裡面飯隨便吃,菜有限量,提倡節約、互讓的風氣。早飯一般是趕不上的,午飯10點就開飯了,晚飯4點鐘。如果過了15分還不去吃,那就什麼也沒有了。惠濟寺據說有素面供應,但我從來沒有遇上過。

禪房一般只對做法事的香客開放,但若是遇上心好的接待的僧人,便可以指點你去某個很隱蔽的接待處,辦理住禪房的手續。一般禪房30塊錢一個人,很干淨,一般可以一個人住,但繁忙的時侯還是要和其他香客一起住的。住在禪房很清淨的,還能聽到鐘聲鼓聲,僧人做功課的念經聲,蠻淨化心靈的。

如果按照正常,普陀山的吃住都很貴,和一般的旅游景點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手頭寬余的,可以住高級一些的飯店和賓館,一般的有中級賓館和招待所,當然,還有一些農家樂,當地人的家庭旅館,也都是可以住的。至於價格,還是看季節,需求,和你談價錢的本事了。

一般情況下,我比較推薦去沈家門吃和住,那裡的吃住都比較便宜,要購買的海貨也是如此。沈家門海鮮的夜排擋很不錯,價格非常實惠,重點推薦。

注意,無論在哪裡,購買海貨一定要看看清楚,不然很容易上當的。

(六) 禮佛。

我是因為要寫這段,才寫下整篇文字的。我想,大多的人去普陀山總是要燒香拜佛的,那麼,我就應該把禮佛相關的一些常識,抄錄整理出來,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做為自己的一種修行。

禮佛主要是心誠,講究“心誠則靈”,並不提倡大把大把的燒香。我們燒香,一般只要三支,分別代表佛、法、僧三寶,表示對三寶的無比恭敬,至誠供養和終身皈依,使自己和親屬獲得無上功德。有些時候,我們還可以加上一對紅燭,表示自己的敬意,但最近普陀山內已經不准自己點紅燭了。不過,只要具足心香一瓣,即能普熏法界,凡有所願,皆蒙感應。

一般人拜佛總喜歡站在佛前中間的位置上,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在寺院裡的規矩,只有住持和糾察才能在中間的位置上禮拜,其他人應該站在左右兩邊才對。

拜佛時,應先於拜墊前站好,兩腳距離合適,雙手當胸合掌,然後問訊。問訊時背與腰的角度以90-120度為宜,雙手做彌陀印(右手背與左手掌相疊)或觀音印(左手背與右手掌相疊)。頭部抬起時,兩食指相對呈一定角度,兩拇指並齊置於兩食指之間,兩食指向上舉止眉心,然後放下,合掌,並開始禮佛。

禮佛時上身要慢慢靠向拜墊,兩腿漸漸向下彎曲,先將右手按住拜墊中間,待左手伸至左前方後,再將右手移至右前方,此時兩膝自然置於拜墊邊緣,頭部也自然置於兩手之間,即所謂五體投地。五體投地之後,兩手翻掌向上,並稍微伸出頭部約1-2寸,表示蒙佛接引之意。直立時應先將兩手翻掌向下,再移右手至拜墊中間,左手離開拜墊後當胸做半合掌狀,腿徐徐直立,然後右手離開拜墊與左手合掌並站直身子。如是三拜後,再行問訊禮,算是跟佛菩薩告別再見之意,這樣整個拜佛的儀軌才算圓滿。

當然,拜佛不是目的,學佛才是目的,心中敬佛才是真正的拜佛。所以,當我們置身佛前准備拜佛時,口中要默念佛菩薩聖號。腦裡觀想佛菩薩形像,此所謂身、口、意三業相應。這樣拜佛的功德才算圓滿,才能真正起到“禮佛一拜,罪滅河沙”之功效。

(七) 結束語

一個上午寫下來,居然寫了這麼多,實在佩服自己。但話說回來,以上所述,皆個人經歷,個人見解,若有遺誤,概不負責。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