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之旅的澀與甜(自駕山西)

作者: 針尖上的微笑

導讀序 透過窗外彌散著的霧氣,望著一片片梯田、樹叢平緩而迅速的向後移動著,伴隨著火車徐徐向前行進。閉上眼睛,或者,甚至是睜開眼睛的時候,腦海中反復出現黑色、冰冷的貨車那龐大的軀體,以及在它周身籠罩著的濃密白霧,依舊令人心悸。 回想…定格…再回想,記憶始終在逼迫著自己的神經,不得放松…… 冗長的時間裡,尾隨在一輛接一輛的貨車其後的我們,那 ...



透過窗外彌散著的霧氣,望著一片片梯田、樹叢平緩而迅速的向後移動著,伴隨著火車徐徐向前行進。閉上眼睛,或者,甚至是睜開眼睛的時候,腦海中反復出現黑色、冰冷的貨車那龐大的軀體,以及在它周身籠罩著的濃密白霧,依舊令人心悸。

回想…定格…再回想,記憶始終在逼迫著自己的神經,不得放松……

冗長的時間裡,尾隨在一輛接一輛的貨車其後的我們,那時是多麼渺小,擠壓在白茫茫的天地裡,開始覺得呼吸困難,什麼,什麼也看不見,只有前車剎車片拋出的,不斷湧向車頭的滾滾濃煙伙同著霧氣,向我們宣戰。

幾個小時以後,當我們逃生似的坐在街邊的大排檔裡,咀嚼我們一天裡唯一一頓正餐時,居然食不知味。幾杯白酒下肚,壯膽也似乎晚了些。

而今,我獨自坐在火車裡,遠離了山西,遠離了昨夜的夢魘,遠離了那個與我一同歷經艱險的愛人,心情卻是想要哭泣的。害怕、自責、內疚、些許後悔,一同交織包裹著我,久久不能自拔。旭回去就病了,咳嗽的很厲害。一天開幾個小時的車,還要玩耍、趕路,怎能不累呢,更何況回程一路上那令人發瘋的遭遇,堵塞、爆胎、攔截、缺油、飢餓、疲倦、無幫無助……

猶記得坐在平遙的客棧裡,喝著小酒,吃著小菜時,醉意漸濃的旭拉住我的手說:“我真的很在乎你,這些天很開心,想一直在一起,我怎麼那麼喜歡你呢。”他有一雙閃亮的眸子,說話的時候仿佛沁著水。我知道,為了我才會有這趟出行,就像去年自駕內蒙,因為我有顆總活躍著的心。而他願做那個幫我把夢想一一實現的人,以至終於陷入昨晚那般境地。再見到大貨車,我下意識的想要嘔吐。

昨晚,我不斷的問他,“你害怕嗎?你害怕嗎?”然後,看著他微微的笑,更加專注地開車,我就不斷的重復念著“我愛你,我愛你……”,腦海中竟冒出“同生共死”的字眼。旭有慢性咽炎,上火時就止不住咳嗽,右腿膝蓋受涼還會疼痛。就是這樣,我們依舊經常相伴出發,或長途或短途,而後滿載著收獲的風景與滿足歸家。

愈發想著,就愈發哽咽著……這就是那個我將要依靠著的人,那個小心眼、壞脾氣,衝動、無理的家伙。擦干眼淚,心底裡,默默的對他說聲:“真的愛你。”

第一天:多雲有陣雨

路線:北京——八達嶺高速、河北——張家口——宣化——宣大高速、山西——大同

景觀:華嚴寺——九龍壁——雲崗石窟

早晨7:00,陰沉的天空飄著雨滴,我們又一次出發了。按照計劃好的路線,走八達嶺高速開往張家口(179km)。開車出去的次數多了,這次倒顯得不那麼興奮了,我倆不怎麼交談,只平靜的聽著音樂。快到宣化的時候,天空終於不堪烏雲的重負,頃刻間下起瓢潑大雨。望著雨刷器左右舞動著,掃著雨粒劈啪作響,幾道閃電強光般劃過灰色的天幕,我的神經終於被挑撥起來。

上宣大高速,距大同還有186km。此時挨過了風雨,藍天白雲重又登場,浮蕩在車窗外。雨水瀝過的風吹得人格外舒爽。在化銷營服務區休息片刻,抽煙放水,繼續上路。10:55分,我們終於進入山西境內。(沿途經康莊收費站35元,孫啟莊收費站75元)

車行半小時左右,抵達大同市內。我們開到提前預定好的紅旗大飯店(電話:0352——5366111),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轉出來,想要探訪一下大同市的風貌。

坦白說,大同給我的印像很一般,街道密集狹窄,兩旁商鋪琳立,車水馬龍令人感覺焦躁。我們沒有找到傳說中的老孫家涮羊肉,還走了許多冤枉路。(說是在去華嚴寺的那條街上,肥牛和羊肉很新鮮,價格便宜!2人狠吃一頓也就50左右!) 都說秀色可餐,那就先欣賞景觀吧。

華嚴寺,門票20元。始建於遼,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重要寺廟之一。據說它歷經滄桑,寺內部分建築曾毀於兵火,後重建,清初寺院復遭摧折,幾經修繕,才成就今日之規模。可能是旅途勞頓,我絲毫體會不出書中介紹的那種“殿宇嵯峨”、“氣勢雄偉壯觀”的景像。當人肚子裡唱空城計的時候,腦袋裡多半也是空空如也吧。

九龍壁,門票10元。站在售票處,老公怏怏地嘀咕:“走吧,花十塊錢照張相去。”他對先前華嚴寺20元的票價深感不值。進入景區,我駐足驚訝,這個號稱馳名中外的大同九龍壁,這個據說建築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具藝術魅力的九龍壁,就築立在一個普普通通的長方形院內。想想它住在北京北海公園裡的兄弟是多麼愜意,在想想它站在故宮皇極門前的兄弟是多麼威風,這個尺度最大的九龍先生卻被最最狹小的空間鎖住。在它腳下的倒影泉非但沒能為它增姿添色,更加使它顯得寒酸窘迫。十幾個隨團的游客堆擠在僅有的一棵大樹下打蔫兒,我提著興致為這座明朝留下的古跡拍照,五彩琉璃照壁在正午的陽光下熠熠生輝,祥龍、流雲、波濤、山崖突兀於壁上,大大增強了立體感。我懷著些許遺憾,告別了九龍壁。

總得感覺,不知是不是由於雲崗石窟太過有名,而大同市內的幾個景點仿佛受排擠般藏匿在喧鬧的市井間。雖相隔不遠,沿途卻沒有清楚的指示標志,讓我們廢了好大勁才找到。千百年來,所應孕育出的歷史、文化、宗教的古樸寧靜味道,也正一點一滴地被煩亂的城市氣息所淹沒。

14:20我們已是飢腸轆轆,堅持三過肯德基而不入!執意想尋個看似特色的館子養養胃,大同又一次令我感覺失望,沒辦法鑽進一家小飯館,一人來碗刀削面。喝著熱湯才明白過來,手裡捧著的就正是大同的特色了。

順同泉路向西行使14km,就到了雲崗石窟。我曾參觀過龍門石窟,被它的宏偉氣魄所震撼,由此開始對雲崗石窟產生向往,總想拿來比味一下感受。同樣的規模宏偉,同樣的技法精煉,卻蘊涵著不一樣的富麗雕飾與豐富內容,堪稱為藝術瑰寶。有關它的介紹,實在不用過多贅述。我和老公終於可以放下疲憊的身心,慢慢地走過一個個洞窟,駐足、仰望;靜靜地坐著等待夕陽西下,呼吸、沉醉。看著多彩的晚霞為一尊尊大佛披上金色袈裟之時,我終於聞到了大同的味道……

第二天:晴朗轉陣雨

路線:大同——渾源——恆山——懸空寺、303省道——應縣、山陰——大運高 速、G208國道——祁縣——平遙

景觀:恆山——懸空寺——應縣木塔

早起,從飯店出發經新華街開往迎賓大橋,穿過市區的時候,我們在熙熙攘攘車流中小心駕駛著,偶爾還要提防幾輛“見縫插針”的自行車。不久就看見指向渾源的路標(渾源50km),遠離了喧囂,車子駛上一條林蔭道,抬頭只見金燦燦的陽光在枝繁葉茂間穿梭閃爍,干淨車身倒印著光影融合交錯,配著CD裡張學友吟唱著的那首《黑白畫印》,感覺簡直棒極了。

路邊上許多賣香瓜的小攤,窗縫裡都能飄進那股淡淡的香甜。過恆山收費站(10元),此時的太陽越發炙熱了,車子繞上山路,醉人的風景令人目不暇接,我們懷著對恆山的熱情,朝著雲彩的方向駛去。穿過恆山隧道,我們到達目的地。

9:07 交納入山費20元,車子又開了一刻多鐘,才到恆山停車場。

相傳4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岳。它分為東、西南峰,最高峰東峰天峰嶺,海拔2190米,其中西峰名為翠屏山,兩峰對峙,以金龍峽分開,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為古楊家將征戰之處。恆山的風景以地險、山雄、寺奇、泉絕稱著,而給我留下印像最深的是那蒼松翠柏間散布著的樓台殿宇。它們於古樹、山石之間,或隱或露,建築風格別致。一路攀登而上,眼見懸崖峭壁上面,都留有很多名人題詠。據書中介紹西漢初年,恆山就建有寺廟。現在飛石窟內的主廟,是始建於北魏,又經過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築。明、清時恆山已經寺廟群居,規模很大,人們稱之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

眾所周知,恆山做為道教的活動場所由來已久,傳說張果老就是在這裡潛心修練的。我們入廟見的一位小道士手握拂塵,年輕俊朗。他十分友善,知道我們是北京來的,便問起白雲觀來。可惜我們倆對宗教知之甚少,隨便應付幾句,很想和他照張相,又怕唐突了。現在想起恆山還能想起他淡定的笑容。

12:00 游覽完恆山,在山腳下吃一碗渾源涼粉歇歇腳,可味道不怎麼樣,吃到嘴裡感覺水嗒嗒的。順原路返回參觀來到懸空寺。

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大人帶我去參觀一個展覽,字畫、雕刻什麼的。那時的我擠在大人中胡亂看看,卻對屋子正中玻璃罩子裡的假山充滿好奇,半山腰中建著的寺廟怎麼那麼懸啊?人真的能在上面走嘛?怎麼蓋的呢?直到長大了,才知道那個模型正是恆山懸空寺,便一心想親眼目睹一下它的“奇、懸、巧”。

懸空寺,為恆山第一景,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民諺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說法。它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秉承了中國的建築傳統與風格,在建築特色上獨具匠心。

我們到這兒的時候,天空中正飄著小雨。在朦朦雨霧間,遠遠就望見懸掛於山崖間的寺廟,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正好使得古寺免受雨水衝刷。我立刻興奮得想要快點登上它。支撐整個懸空寺就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聽說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裡,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即使這般,我們小心翼翼的排著隊穿梭其中,心裡也覺得害怕。

最喜歡的是懸空寺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結構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寺內還有佛像八十多尊呢。李白游覽懸空寺後,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13:20 啟程開往應縣。窗外依舊煙雨朦朦,道旁一片向日葵躍入眼簾,我喜歡這樣有朝氣的花。過西坊城上303省道,進入應縣界。收費站10元。

14:07 爬恆山,登懸空寺,如願以償的我好像滿足了般,到達應縣木塔都懶得下車了。老公簡單的拍了幾張照片,我們繼續趕路。車子開往山陰,上大運高速,直奔太原(180km)。

17:05 我們在小店出口下高速,想走一段G208國道(收費站85元),在天黑前趕到平遙落腳。不一會兒,天空中烏雲密布,黑壓壓的迫人,陣陣驟雨忽下忽停,遠處討厭的電光劈閃個不停,令人心煩意亂。此時,趕路的人都是瘋子。雨越發肆虐了,我倆捧著一本公路地圖,尋著道趕路,想來膽子也真夠大的。老公餓著肚子還要開車,真的好愛的。

17:40 抵達東觀(收費站10元),十字路口處右轉開往祁縣(10km)。祁縣距離平遙還有23km。

18:10 大雨終於停了,伴著落日的余暉,我們順利到達平遙,從下西門進入古城。我們終於可以放下緊張的心情,長長舒一口氣,松快松快疲憊的身軀了。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平遙這座喜愛的古城,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人陪伴便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就是旅行的獨特地方。我們在瑞裕曻住下,坐在古香古色的四合院裡,喝酒夾菜,時而交談、時而微笑,路途中的一切辛苦付出都值得了。吃完飯,我們逛了逛夜色中的小城,道旁賣的碗禿風味十足,點燈吆喝的燒雞腿香味四溢。這一天最終極的享受就是“王氏足療”了,那叫一個舒坦。

第三天:晴朗

路線:平遙——榆社——和順——邢台

景觀:平遙——喬家大院

事先不知道平遙的城門從早八點到晚七點是封閉的,我們只得繞行。車子順著城牆根下一條狹窄的路慢慢往前挪動,遭遇了我們這一天裡的第一次堵車,耽擱了一刻多鐘,而我們那時還不知道,這次堵車只是剛剛開始……

無論如何,我們懷著好心情開往喬家大院。第一次來平遙只去過王家大院和毛家大院,一個是商賈望族,一個是村舍毛坯,當時學校就是想讓我們和留學生感受一下貧富的落差。喬家大院據說是因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才享譽盛名的,現在的商業味道已經很濃了。既然順道,老公又從沒見識過晉商府邸的特色,就去看看。

喬家大院是祁縣喬家喬致庸的宅院,看過陳建斌與蔣勤勤主演的電視劇《喬家大院》的,應該對他家奮鬥從商的興衰歷史並不陌生。院中還特別設了幾個場館,用泥塑、題詩、藏品等重現當時的情景。總的感覺,喬家大院沒有王家大院建築的宏偉氣勢,但其從高處俯瞰,整體結構為雙喜字型的布局,設計巧妙。全院以一條平直甬道將6幢大院分隔兩旁,院中有院,院內有園。院內磚雕,俯仰可觀,脊雕、壁雕、屏雕、欄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鳥獸、琴棋書畫為題材,內容豐富,各具風采。

12:40 嚼完一張當地賣的“石頭餅”,別聽名字可怕可是味道很香哦。我們啟程,計劃先抵達邢台(老公工作的地方)。車子穿太古鎮,往榆社進軍(78km)。誰想到,接下來遭遇的麻煩不斷,返回的路途愈發上演得好似惡夢一場……

13:45 被前方的運煤車堵在路上半小時,因為超載它遲遲爬不上斜坡。

15:05 道路施工,我們改道繞行。

15:45 車速太快,沒有看到旁邊道路施工鋪在地面上的鋼絲繩。車子壓斷緊繃的鋼絲,我們也被一幫修路工人攔截,幾經周折,十幾塊的鋼絲繩讓我們花一百塊賠償。今晚有些人可以酒足飯飽了。

17:06 爆胎。老公花半小時換胎,車速不得不減慢些。

17:55 貨運大車相撞,堵塞十幾分鐘。

如果說以上這些種種要跟接下來出場的“卡車排隊”相比,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車子沒走多遠,只見幾十輛運煤卡車收尾相連般綿延足有幾公裡長。我們夾在其中可憐的蠕動著,望著天色漸晚,非但沒能把之前耽擱的時間找回來,還變本加厲遭遇阻截。人餓還能挺,車子餓了,可糟糕了,眼看著油表快指向紅線了。平生第一次體驗心急如焚的感受,老公眉頭緊縮成一團,直咬手指甲。如此這般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裡霧氣濃重,四周雨霧繚繞。天知道我們怎樣才能堅持到最後。

19:17 可憐的跟著貨車排隊進入收費站,10元。

19:34 胃一直緊攢著,不知是因為飢餓還是因為害怕。終於看到加油站了!一連路過五個加油站,居然都沒有93號汽油!老公執意繼續向前,好容易看到標著有93號汽油的,油站卻斷電了,上帝居然在這個時候還有心思跟我們開玩笑!

20:10 終於終於終於終於——“中國石化”!萬歲!我愛你!!!我的心頭那叫一個“恨”啊!老公給車加完油後,就好像自己吃飽飯了似的,心裡有底了,精神頭也高漲了。

20:35 不誇張的說,我們倆“死裡逃生”,進入了此次旅行的終點站邢台。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午飯補上,再美美吃頓晚飯。

更多內容圖片歡迎來我的博客小窩坐坐,在此感謝那些奮筆書寫游記、功略的朋友,你們為我每次的出行計劃提供了切實幫助,謝謝! http://***/u/1114498835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