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讓我感受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的大英博物館,我決定暫時告別厚重的歷史,去倫敦幾個時尚彙聚之地探尋現代與潮流的氣息。說起倫敦的shopping聖地,大致可以分為兩街兩館,即Regent Street和Bond Street以及兩個最著名的百貨公司,Harrods和selfridges,他們都擁有上百年的歷史,可謂具有光榮傳統的倫敦老字號,百年老店了。之前就常聽別人說起這幾個地方,是描繪得有聲有色,應有盡有,仿佛是人間瑤池一樣,一不小心掉進去了可就很難脫身咯!第一站是Harrods,搭乘地鐵到Nightsbridge下車,有一個專用的出站口直通Harrods百貨門口,眼前出現的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築就是名聲在外的Harrods了,外觀並不是很能吸引眼球,排場也不如國內有些shopping mall那麼奢華,倒是外牆上面掛滿的Harrods的logo掛旗仿佛在昭告天下之人,快進來享受花錢的快感吧。
走進Harrods,一樓是化妝品和香水區,挪動幾步之後就發現鼻子處於崩潰的邊緣,每一寸的空間都布滿了各種香味的混合體,讓本來就不大的空間顯得更加擁擠,由於僧多粥少的緣故,導致每一個專櫃都只能蝸居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如果你在聚精會神的邊走邊看一個品牌,當你第二次抬頭很有可能發現這已經是數過來的第三個櫃了。化妝品和香水的種類倒是不少,除了國內那些耳熟能詳的大牌之外,還有好多暫時還沒有進入內地市場的發燒級品牌,比如Molton Brown,Elemis, Bliss, Prescriptives, Jo Malone等等,看的讓人眼睛發花,頭腦發暈,兩手冒汗。我還看到Tom Ford大叔自己創立的香水彩妝品牌的專櫃,瓶身設計和之前與Lauder的crossover差不太多,還是以優雅的琥珀色為主調,用細小的百褶紋凸顯女性的婀娜多姿,當然價格也是相當的高貴大方,一瓶香水150鎊,還好不是我中意的對像,心裡暗自竊喜。在一樓轉了一圈又一圈,幫Lily小姐買到了中意的Prescriptives的粉妝產品,這可是這位skin&color 達人的心水推薦,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報名,下次再去可以免費代購,目前就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有販賣額。:)其他的品牌總的來說價格還是要貴過香港,也沒有發現特別喜歡的特別的玩意,所以就帶著還是鼓鼓的錢包去了男裝區。
男裝區也是在一樓,不過是在另外一個相對獨立的廳裡,但是卻很難找,我在裡面拐得七葷八素的才找到。整個面積也不是特別大,裡面連通地下一層也有一部分,品牌的數量很多,但是同樣的問題,跟北京的地鐵差不多,擠到沒有空間摔跤。有一部分春夏款還在打折,有折扣的商品不分高低貴賤,全都被類聚到統一的衣架上,集中放在特定的區域,讓顧客隨意挑選。這時候我能夠感覺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深刻含意了,昔日趾高氣昂的大牌們個個都被搞得灰頭土臉,蔫蔫的被掛在打折架子上,東歪西倒;而剛到場的秋冬新款則被擺弄得平平整整,被高高的優雅的掛在屬於自己品牌的區域,俯視著曾經戰鬥在自己位置的兄弟姐妹們,而一個New Collection的標簽更是將過氣與當紅兩個世界的差別體現得淋漓盡致。我仔細的看了看喜歡的一些牌子,HUGO BOSS, Armani Jeans, Paul Smith,Dior Homme,Y3 等等,但非常奇怪,沒有一件合適的,看來老天是要讓我節約到底了。不過後來在Dior Homme的專櫃非常欣喜的發現了一根很漂亮的項鏈和手鏈,而且5折,立即買下。看來男裝區是沒什麼東西能夠讓我再心動了,於是我就還是帶著鼓鼓的錢包繼續上樓去逛了一下家具,寵物和禮品區域,都覺得東西貴貴的,那些瓷器的餐具擺件倒是蠻漂亮的,可惜就是太嬌氣,沒准帶回去就只能直接相聚於垃圾桶了。女裝在二樓,看架勢要比男裝來的更加的迅猛,所以我就沒有近距離的去感受那份時尚與人流的熱潮了。總的來說,大牌在倫敦的價格比香港稍貴,而且我去的時候打折季似乎已經接近尾聲,好看的,適合的,能買的,統統沒有,所以我寄希望於我的下一個目的地:Selfridges,上了地鐵,直接殺向了這個百年老字號。
從Bond Street地鐵站出來我竟然有點分不清方向,東西南北搞得我有點眩暈,selfridges該往哪裡走呢?哈,我往四周環視了一下,不費吹灰之力就把Selfridges找了出來,因為我看到人潮裡閃動著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帶有Selfridges logo的明黃色購物袋在向我走來,朝他們來的方向走過去,這個百年老店終於露出了他的廬山真面目。一樓的外牆上還在號召人們搶購final reduction的貨品,而人們也是像在搞購物競賽一樣,估計連購物袋的供應商此時也是臉上笑開了花。這仍然是一幢古董式的建築物,外牆貼著further reduction的告示,顯然比Harrods要親民許多。一樓仍然是讓人鼻子瞬間失靈的化妝品和香水區域,品牌種類與Harrods差不多,當我去到2樓的男裝區域,發現場面比Harrods還要混亂,打折貨品仍舊是物以類聚到特定的區域,而且不是按照品牌分,是按照尺碼分類,似乎顯得人性化一些。我十分費勁的在一個角落裡面找到我的尺碼的堆頭,帶著興奮的心情和表情想要淘點什麼東西出來,結果還是失望,無盡的失望,基本都屬於是最難看那一類的賣像,我在無奈之中繼續探尋著,來到內褲泳裝區,瞬間迷失了方向,品牌齊全,擺放整齊,款式多樣,汗流浹背的櫃台之間穿梭尋覓心頭好,終於覓得EA內褲一條,亮麗的顏色、合身的剪裁、獨特的面料以及超值的價格,簡直就是完美的代名詞,立即買下;但是後來去了巴黎的outlet,才意識到我此刻定義的完美是多麼的淺薄(詳情留到巴黎再敘)。之後還買了D&G和2ixst的內褲,價錢還不錯,關鍵是國內買不到,只有望褲興嘆。不過有一點,這個區域的服務人員的態度可真是讓人記憶深刻,對他們來說分泌一點笑容真可謂是人間奇聞,估計接受過保持僵硬表情的耐力訓練。
繼續往前晃悠,不由得感嘆百年老店的size真是夠龐大,之前看過它的網站有留意到很多品牌都在這裡有出售,本著不買看看也行的原則去搜索這些時裝大師的作品,卻意外的發現只是在一間不到30平米的小屋子裡面,橫著不到10根的晾衣杆,倒是貼著10幾個設計師的名字,而每個名字後面最多也就跟了5個衣架,汗,這也就叫有本品牌出售?不過想想也對,一件也叫有啊。只不過讓人覺得有欺詐的嫌疑。仔細翻閱了一下John Galliano,Neil Barrett,Marc Jacobs,Junya Watanabe等大師的微量作品,華麗實用兼而有之,不過還是放棄了購買的念頭,這些秋冬大衣毛衣實在不適合廣州四季不分明的天氣,又省一筆。繼續前行,路過Paul Smith的專賣角落,尋得一件紫色的半價外套,欣喜的收入囊中。來到鞋區,哇,更是人山人海,跟嘉年華差不多;不同品牌的鞋也是按照尺碼進行歸類,我來的屬於我的尺碼的鞋架,默默的念叨:神啊,請賜予我一雙合適的鞋吧!結果還是事與願違,看中的幾雙都因為尺碼過大而不得不與我揮淚作別,此時我腦中浮現出match這個詞就像長滿青面獠牙般的惡毒。唉,無奈中我只好揮揮衣袖,竟然帶不走一雙鞋!不知不覺來到了二樓的終點站,收獲不多,但也還是有點小運氣淘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帶著這點小小的幸福,我繼續selfridges之旅,不過其他的女裝,家居我都不是很感興趣,匆匆掠過就算數,至今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准備離開的時候路過一樓的精品店中店區域,包括姓L的,姓G的,姓P的以及姓H等幾個只要門臉的大牌至死不渝的在那裡把守著,好生奇怪姓G的家門口站了一大群人好像在搞示威,定睛一看,原來是部分商品5折大家都在至死不渝的排隊呢。看來,真是大牌如此多嬌,引無數仰慕者競折腰啊!不過想想穿上大牌更加多嬌,引無數圍觀者競折腰,這點折腰也值了,對吧!我走出大門,門外依舊陽光燦爛,再次回頭看看百年老店還是有其獨特的魅力,多得讓人眩目的品牌,搶購打折的人潮,全開架式的陳列再加上善於發現的眼睛,所以,我帶著癟了一些的錢包走出大門之後心情是愉快的,這一點就已經值回我被淹沒在裡面長達3個小時的票價了!
更多游記和照片:請參看我的blog:http://***/zhurendianping

(Harrods裡面的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