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七日之二——九黃篇

作者: ELLA2002

導讀第二日到第五日 北上尋幽 九寨 第三天一早出發去九寨。 也許名聲太響亮,雖然9月中樹的顏色還沒有怎麼變黃,不是最熱的時節,但到了那裡卻未見行人稀少,大概因為9月是傳統上的旅游季節,而很多送學的學生家長還沒有返回,所以提前進入了旅游黃金季節。 所幸九寨看的是水,而9月因雨季剛過恰好水勢驚人。 豐沛而湍急如箭的瀑布與幾乎靜止如碧玉般婉轉清澈的海 ...

第二日到第五日 北上尋幽

九寨

第三天一早出發去九寨。

也許名聲太響亮,雖然9月中樹的顏色還沒有怎麼變黃,不是最熱的時節,但到了那裡卻未見行人稀少,大概因為9月是傳統上的旅游季節,而很多送學的學生家長還沒有返回,所以提前進入了旅游黃金季節。

所幸九寨看的是水,而9月因雨季剛過恰好水勢驚人。

豐沛而湍急如箭的瀑布與幾乎靜止如碧玉般婉轉清澈的海子,做成鮮明的對比。

棧道鋪的很好,上面基本都鋪著鐵絲網,走起來不消耗體力,一天內可以走完所有的點也不會感覺到累。

那些倒在水下的樹,枝干完好,一一呈現在清澈碧藍的水中,好像已經失去了知覺,又如同根本還活在那裡,只是已經與那琉璃般的淨水連成一體。

主要的風景集中在Y字型的三條溝的右邊一條。三溝交叉點則是主要的中轉站。

諾日朗瀑布就在這裡,瀑布很寬,需要彩色寬銀幕。

樹正寨是此行第一個比較重要的點。樹正瀑布水流豐饒。

左線的五彩池是五花海的微縮版,水色之藍,猶有過之。

三條溝都走完,只需要一天,溝內潮氣很重,也不適合居住。

二次進溝大約只適合需要等光線拍照的人。

感覺上與哈那斯非常近似,區別只是民族及建築風格不同,且哈那斯主要是看山上的樹,所以盡管緯度海拔都高,仍要到9月中下旬以後才可以看到豐富的顏色變化,色彩以紅黃綠為主,比較陽剛。而水則始終保持著翡翠色,顯得相對單一。

而這裡的水色總是變化多端,婉轉多姿。相比下更溫柔多情。

黃龍

這裡的海拔有一點高度背靠著雪山。即使纜車上走下,年紀大的人也會感覺有一點辛苦。

人依舊是多。

那些天然形成的藍綠相間錯綜相連的S型水池,配合著黃色的灘流,褐色的池沿,翠綠略帶發黃的樹木,紅色的灘塗植物,色彩繽紛洞徹而流暢。這裡的地質奇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人群。與季節的關聯不大。佛道兩家在這裡各占一席之地相安無事。從黃龍回茂線要翻山越嶺,夜路彷徨,而司機著急趕路,走的很快,顛簸的頭有點疼。

都江堰

自茂縣回成都的路上經過都江堰,忍不住感嘆2000多年前他的智慧已經超過了2000年後大批的水利專家。對水需導不可堵的道理,古人比我們那些念了幾十年書的教授博士更了解呢。

堵水之害如同防民之口,很快就會看到那必然的後果。

路很窄,一路堵車過去,修路工居然把推土機停在隧道口吃飯去了,於是隧道裡車輛排成了長龍,需要塞錢給他才肯挪動。和劫道的分別不大。

好容易出了隧道,仍然是堵的天昏地暗,直到走近,才發現一輛卡車頭被撞扁,兩旁修路的車來來往往,惟獨沒有拖車把出事的卡車拖走,以至於在這段路堵了將近1個小時。

終於回到成都,又趕上世界杯,人民路又在修地鐵,而且是周末,於是背著包站在路邊等了大半個小時才等到一輛車。終於回到旅館,也不敢輕易出去了呢。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