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自助游圖文全記錄(7)-第1章

作者: echoineurope

導讀第一章 盧塞恩的明信片 盧塞恩是一個讓人看一眼就愛上的地方。很少有地方是這樣的,尤其是,剛從火車站出來的時候。 從火車站一出來,眼前就是波光粼粼的盧塞恩湖,還有兩岸開闊的風景:右手邊是一座有著漂亮玻璃幕牆的現代建築,左手邊是一座繁忙的公路橋,湖對岸是嶙次節比的不同時期的美麗建築,有傳統德國哥特式教堂,高高尖尖的青銅色雙塔,如同女巫的帽 ...

第一章 盧塞恩的明信片

盧塞恩是一個讓人看一眼就愛上的地方。很少有地方是這樣的,尤其是,剛從火車站出來的時候。

從火車站一出來,眼前就是波光粼粼的盧塞恩湖,還有兩岸開闊的風景:右手邊是一座有著漂亮玻璃幕牆的現代建築,左手邊是一座繁忙的公路橋,湖對岸是嶙次節比的不同時期的美麗建築,有傳統德國哥特式教堂,高高尖尖的青銅色雙塔,如同女巫的帽子;有文藝復興式的柱廊,還有帶東方風味的洋蔥頭式雙塔。

然而此時的我無心流連,只想趕快找到旅館,卸下背上重重的行囊(這次的背包特別重,因為不但有旅行的行李,還有之前開會用的正裝、正裝鞋和電腦!)。從網上打出來的旅館介紹說“從火車站出來沿著河邊朝上游走”,我盯著流動的湖水,好像看不出水是往哪個方向流。郁悶,還得看地圖。

今天正好是周六,湖邊搭起了集市,來自附近鄉村的鮮花、水果、奶酪、手工藝品引得當地人和游客駐足不前,短短十分鐘的路,走了半小時,累得我快趴下了。下次上路前,可得好好調整一下肩帶和腰帶…….


(圖1)

終於在河“上游”清靜的一段看到了網上訂好的Tourist Hotel,滿心歡喜地把行李撂在前台,接待生是一個穿黑T恤,一支眼帶黑眼罩的另類帥哥。雖然他很和藹可親,但是他居然告訴我我的房間還沒弄好,要下午五點才能搬進去!(我在歐洲旅行了那麼多地方,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事)。沒辦法,我只能把行李放到寄存處,繼續穿著已經汗濕的衣服,先出去轉轉。



(圖2)

沿著河邊朝火車站的方向慢慢走回去,才弄明白,盧塞恩是圍繞著一條河和一個湖口建起來的:河是Reuss河,湖是盧塞恩湖。盧塞恩湖注滿了從周圍群山中流下來的融化的雪水,湖裡乘不下了,於是Reuss河從盧塞恩湖出發,奔流幾百裡,在遠方彙入萊茵河。而河湖之濱的盧塞恩從一個小漁村開始,到十三世紀時由於靠近南北歐貿易的要道而發展起來

盧塞恩建在Reuss河的兩岸,因此,跨河的橋就是十分要緊的了。單是我所經過的,就有六座橋橫跨盧塞恩市區:離火車站最近的那座現代化公路橋是河口的第一座,從這裡向西的四座橋都是風景區的步行橋,靠近老城牆的那座,又是一座小公路橋。這麼多的橋,不但給了盧塞恩交通的便利,更給了她無限的浪漫,讓人想起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的句子。而這些橋裡最著名的,正是第二座: Kapell橋。

Kapell橋是盧塞恩的明信片。在1333年修建這座橋的人是真正的藝術家。這座橋似乎一開始就不以交通為唯一目的,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以兩岸間的最短距離來建的,它也不是直的,而是一波三折,斜斜地、優美地伸展出去。兩次轉折間那座八角形的石塔,更是神來之筆,一錘定音。橋上蓋了三角形的屋檐,這樣,不管是驕陽烈日,還是風雨凄迷,行人都可以保持著優雅的節奏。在橋上看風景,在看風景的人眼裡,一晃就是七百年,任世事變遷,盧塞恩的木橋仍在風景的中心。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風景,要得到一張完美的明信片也需要老天的恩賜。在盧塞恩的三天中,我無數次經過Kapell橋,終於在第三天黃昏時拍到一組完美的照片:彩雲淡淡,排列在溫柔的藍天上,有微風的痕跡,木橋沐浴在金色的光線中,鮮花正當時。



(圖3)

中午在湖邊最熱鬧的餐廳Restaurant Rathaus Brauerei叫了一分色拉,卻是德國式的做法,只灑了一點色拉醬,不是我喜歡的地中海式放橄欖油和酒醋的;而且我忘了現在只有十幾度的溫度,冷冷的色拉對於我們中國人的胃來說,已經不是很舒服了。只能抱著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決心,猛嚼一番,還是剩了一半。

五點鐘回到Tourist Hotel,房間還在打掃,只能再次出來,繞到旅館後面的老城牆上看看。不知今天是什麼日子,有些人穿著民族服裝,搞一些滾木桶等傳統運動,還有人在燒烤,吃吃喝喝。從城牆上下來後搞錯了方向,繞了一大圈才回到旅館。好不容易入住了,一進門,屋頂的燈閃了一下就壞了,好在還有一盞床頭燈,也就懶得報修了。滿心期待地准備衝個熱水澡,結果這裡的淋浴是不能調節水溫的,而設定的水溫還不如體溫高,讓我想起革命前輩洗冷水澡鍛煉身體的事。

硬著頭皮洗了個澡。還好身邊帶著一管力度伸,泡了一片在礦泉水瓶裡,打算這幾天都要喝力度伸,預防感冒。終於躺倒在床上,心裡琢磨著晚上得吃一頓好的,犒勞一下自己。忽然又想起得去買點止痛藥。身邊帶了感冒藥、拉肚子的藥,卻沒帶止痛藥 --- 畢竟過去幾次在歐洲旅行,都沒出現這方面的需要。沒想到這次的行李超級重,才第一天就快把我累垮了。其實,我的旅行主要都是在城市中,back-pack 真是沒什麼必要 – 也許下一次我會拖個拉杆箱,不再“冒充”背包族裝酷了……

RailCity 是火車站的購物中心,在瑞士許多城市的火車站裡都有。在一些小城市,這是營業時間最長的購物中心,甚至周末都有商店營業。這裡果然有一家藥店,我跟服務員說我腰痛,她卻示意說她不會講英文,要我等另一個服務員。(在英文普及率很高的瑞士,我還真沒預料到這種情況)。結果我等足一刻鐘,終於決定自己解決問題,我指著貨架對她說“我知道我要什麼,不如你就給我一盒扶他林和一盒散利痛吧”。感謝一些“國際品牌”的包裝全球統一化,我認出了扶他林藥盒上的紅色小人,而散利痛的包裝跟國內也幾乎一模一樣。兩盒藥花了20瑞士法郎,好心痛 – 在國內也就是20多塊人民幣而已的東西!現在年紀一年比一年大了,以後出來還真得准備充分,別忘記帶點狗皮膏藥!

Opus是一間裝飾優雅的餐廳,就坐落在第四座橋邊,這時太陽即將西沉,黃昏的風吹在水面上,有一絲清涼的秋意。白天熙攘的人群離去了,剩下潺潺的Reuss河和河上靜默無語的諸橋。

一份正宗的法式魚湯,鮮美濃香,露天的桌子上鋪著雪白的台布,還有一束盛放的粉色康乃馨。這是盧塞恩的第一天。



(圖4)

晚餐後,回旅館的路上,又要過橋。在橋上貪看夜色中的風景。此時皓月當空,彩雲飛去。河邊的高級酒店裡正在舉行一個酒會,窗口裡、露台上,衣香鬢影,觥籌交錯。橋下的流水倒映著華燈初上,流不盡的繁華。好一個完美富足的地方,好一個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夜

-第一章完-



(圖5)


精選遊記: 倫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