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像我的首都金邊一樣美麗”

作者: 願意看笑臉

導讀“丹東像我的首都金邊一樣美麗” 標題是柬埔寨原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逗留丹東時的肺腑之言。 歲月無痕,一晃過去三十多年了。那天在電視上再見親王的衰老容顏,頗多感慨,“人生易老天難老”,真不抗混啊。 當年的親王,時乖命蹇,被軍人朗諾推翻了政權難尋棲身之處。中國不做勢利小人,向來與人為善,以博大的胸懷收留了他和他的流亡政府。供他好吃好喝到 ...

“丹東像我的首都金邊一樣美麗”

標題是柬埔寨原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逗留丹東時的肺腑之言。

歲月無痕,一晃過去三十多年了。那天在電視上再見親王的衰老容顏,頗多感慨,“人生易老天難老”,真不抗混啊。

當年的親王,時乖命蹇,被軍人朗諾推翻了政權難尋棲身之處。中國不做勢利小人,向來與人為善,以博大的胸懷收留了他和他的流亡政府。供他好吃好喝到處閑逛。

中國人這麼做不自他老人家時代始,當年的蔣委員長不是也在大上海收留了數千猶太人嗎,以至於在建國以後挺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大罵猶太復國主義支持巴勒斯坦叫什麼民族解放運動的同時,以色列人還不知好歹地見到中國人就豎大拇指。

中國人就這副德性了,老祖宗留下來的,叫傳統美德,改也難。

由於中國政府的廣泛宣傳,國人中不知道努克大名的人寥若晨星。

那時,筆者正在丹東的某一所初中讀二年級,有一個叫車忠孝的同學課堂上讀報紙,錯把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中的“敦”字讀成了教,哈哈,引起了哄堂大笑,有個身體不太好的女同學甚至笑岔了氣。由此可見,親王的名字在現在中國五十歲以上的國人的心中是個什麼印像。

那時的親王,年輕著呢,美男子,風流倜儻,休看國破花濺淚,閑情逸致卻一絲也不減當年,走到哪裡都要播撒愛情的種子。看了舞劇《白毛女》,就要和扮演喜兒的演員搞對像,可中國不時興那一套,還是他老人家心眼多,讓喜兒抱了個吃奶的孩子去赴宴,親王一看傻眼了。

記得當時他是訪問朝鮮路過丹東,聽說在北高麗還收了個偏房,一時在國人中傳為笑談。

在丹東逗留的幾天裡,自然是鴨綠江畔走走,錦江山麓逛逛,凡是風景秀麗的去處,都留下了花花公子的足跡。

當時發生的一件逗樂的事很多丹東人至今記憶猶新。

一個晨霧繚繞的早上,用一句帶有外交辭令性質的話來說,親王“未進早餐”,他要到鴨綠江邊逛蕩逛蕩,自然是小車開道,前呼後擁。

由於親王沒有睡懶覺的習慣,起得太早,地方政府措手不及,沒有再次策劃出“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中國和朝鮮等國家特有的感人的幾十萬或十幾萬人夾道歡迎的熱鬧場面。街道兩旁銀杏樹下只稀稀拉拉地站著一些晨練的老百姓。天下誰人不識君,別看那時沒電視,電影裡天天都在放,廣播裡天天都在喊,大家伙一眼就認出是尊敬的西哈努克親王在逛街,誰不想一睹容顏。由於當時手機還沒問世,十分鐘後人山人海的場面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

看熱鬧的市民自覺地站在街道兩旁。

猝不及防,一位穿戴很是齊整的中年男子從道路旁人群中走到馬路中央,笑嘻嘻地向親王迎面走來,離他十來步遠的地方立定站好,深深地鞠躬三個。親王頷首致意,雙手合十,不失大家風範。

一剎那,親王身邊和道路兩旁的警衛人員面對中年男子的友善舉動不知如何是好。阻擋吧,怕掃了親王的興,不阻擋吧,又怕他做出過激的舉動。

按理說,中年男子鞠躬後自覺退回人群,不失為一樁美談。

可他偏不那樣干,登鼻子上臉,退後幾步後繼續三鞠躬,依此往復要來個無窮級。

警衛人員實在看不下去眼了,上前干涉了他的自由行動,並把他帶到了派出所予以審查。那時候文革還沒結束,對他的祖宗三代查了個底朝上,一清二白,屁事沒有。問他為什麼那樣做,答案極簡單,看到親王真人太激動了,為表示友好,有點控制不住自己了。事情於是不了了之。

無獨有偶。當年宋美齡不是在檢閱部隊時被一國民黨軍官情不自禁地吻了一下手後叮囑其長官不得為此事給該軍官小鞋穿嗎。

由此可見,美好的人物是多數人都喜歡的。

親王既然那麼喜歡丹東的風景,怎麼不多住幾天,爬爬當年李世民在自衛還擊作戰中為貪圖風景美色而不顧徐懋功等大臣的拼命苦諫上了毫不遜色於華山之險的天下名山捅了鳳凰洞驚醒了鳳凰鳥闖下了彌天大禍以至於被蓋世文圍得水泄不通差點省略了中國歷史上的那段千古傳頌的貞觀之治的鳳凰山,逛逛被聯合國專家譽為全世界碩果僅存的六大無污染的自然景區之一的負離子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天然去雕琢猶如著名畫家筆下的濃墨重彩的山水畫一樣美麗的青山溝。估計是受日程安排影響,中國好玩的地方太多,再加上妻妾成群,忙活不過來的緣故。

今天早晨上錦江山晨練,和很多同齡人議論起親王的風流逸事才知道,他後來又到朝鮮的老丈人家去了好幾趟。每次經過丹東都要在這兒下車駐足,而這一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足見他對這座小城的喜愛程度之深。

東拉西扯了那麼多,還真有點文不對題,說丹東的美景怎麼說到九霄雲外去了,全當休閑侃大山了。言歸正傳好了。

金邊雖沒去過。但筆者完全可以大膽設想,親王能說出丹東和金邊一樣美麗的話,一定在兩個城市之間具有某種可比性。寫這篇拙文時沒有資料可以借鑒。好在網上可以遨游世界。到那裡可以一睹為快。

剛剛上網翻了一歸遭,圖片沒看到多少,文字資料卻找到一堆。

金邊和丹東的地形地貌特征太相像了。都有可以俯瞰全城的山巔,金邊的塔子山和丹東的錦江山像一對同胎兄弟;都有可以通達外埠的水系,金邊的四面河同丹東的鴨綠江似一雙孿生姐妹。

雖然筆者沒查閱歷史資料,但不難想到,親王在丹東逗留期間,中國老百姓難得一見的中央政府特地為親王丹東之行配備的大紅旗一定沿盤山柏油公路開上了錦江山巔,他一定健步登上了老丹東稱之為二節涼亭子的錦江亭。碧空如洗,整個秀麗的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丹東和朝鮮第二大城市新義州盡收眼簾,爽透了,美極了,非登上錦江山觀光涼亭難以體會到人們常說的心曠神怡是種什麼感覺。

親王感慨萬端,想起了身為一國之君時屢次登臨塔子山俯瞰柬埔寨大好河山時的情景,不由得發出了丹東像我的首都金邊一樣美麗的由衷感嘆之言。

親王贊賞的是一種自然之美。那時的丹東最高的大廈不過是五層的鴨綠江飯店,在一堆小趴趴房中間猶如鶴立雞群。

到丹東不游錦江山是一大缺憾,游覽錦江山不登錦江涼亭會後悔一輩子。

錦江山公園是東北八景之首,首即頭也。而錦江亭則是頭上戴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如今西哈努克親王登臨過的二節涼亭子早已被三節錦江亭所取代,游客盡可以一睹風采。新一屆丹東市政府某些制定方針大計的頭頭們更是獨具慧眼,投資近千萬在錦江山上另一略高於錦江亭的峰巒上建一座八節大個涼亭子,藍圖已就,籌資完畢,全市老百姓和打算來丹東旅游的外地游客翹首以待。不難想像,那時候,一處八節的大涼亭子,一處三節的中涼亭子,相映成趣。丹東一景,當之無愧。登臨曙光閣,一覽眾山小,伸手可摘月。飄飄欲仙的感覺用東北人的土話來說,實在是棒極了。無巧不成書,錦江山就兩處山巒,這一下可真是物盡其用了,不是天意又能做何解釋。

瞎子磨刀,快了。從回歸閣攀登到曙光閣的花崗岩路徑已經竣工,八節涼亭子的破土動工近在咫尺。

從前後山上到三節涼亭子有兩條柏油路,徐徐緩坡,游客的自備車打在一檔上到達目的地不費吹灰之力。可惜一般情況下車輛不讓登頂。 用錢買路或有特殊情況能不能破例也未可知。當年親王肯定不是自己爬上去的。

買5元錢的門票,從錦江山公園造型異常漂亮的具有強烈民族色彩的與中華的光輝同在的巨大的牌坊式大門一路上行,身體沒有什麼大礙的話,沿兩條剛剛修繕過的石階中的任意一條奮力攀登,十五分鐘到達光輝的頂點不在話下。近一點的台階好像是408節,遠一點的好像是303節,筆者數了很多次了,到底多少節還沒個准譜,好在弄不弄清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至於公園的曲徑通幽,錯落有致,珍稀樹種,綠樹掩映啊等等好處,介紹的文章能裝半火車,筆者在這裡贅述不招讀者罵自己也感到郁悶。

春天在鴨綠江中泛舟戲水,秋天登臨錦江亭極目遠眺,是游人的最理想選擇。忠告游客朋友,不管是什麼季節,不要在霧天,陰雨天登頂,什麼都看不清還不如在賓館裡看電視或在城市的鬧市區溜達一圈來得愜意呢。

既欣賞到公園的良辰美景又想一分錢腰包都不掏,告訴你一個丹東人都知道的秘密,早六點半前上山不收門票。

丹東的好景致絕非錦江山公園一處。

從錦江亭上俯首舉目右望一點五公裡處的最醒目建築就是舉世聞名的鴨綠江大橋。

老電影《鐵道衛士》中有一句使觀眾記憶深刻的話,是在美國情報機關決心派遣特務潛入中國內地搞破壞前一個女報務員向其負責人報告時說的,“鴨綠江大橋轟炸無結果,著你部火速......”說的就是這座大橋。

不是我們的話題沉重,而是歷史本身沉重。

徜徉在充滿現代氣息整修時髦的鴨綠江畔,映入眼簾的鴨綠江大橋,歷經歲月滄桑,戰火考驗的雄姿使人肅然起敬

鴨綠江大橋,武裝到牙齒的美國人無所不用其極仍無法切斷的鋼鐵運輸線的中方起點,成就了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書寫的是一個時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它無聲的鋼鐵語言,向全世界宣告,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已經徹底埋葬了數百年來外來侵略者強加到頭上的屈辱歷史。把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侵略者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是一件功炳千秋的偉大業績。

看到這條鋼鐵巨龍,每個中華民族的子民心裡都會油然升騰起一股自豪之情。這是一種民族自豪感,是使我們毫無疑義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鴨綠江的美麗僅僅用風景如畫來形容未免言猶未盡,人間勝境,天造地設不用在這裡總覺得對不起大自然的恩賜。

江水水色堪稱一絕。

中國古代對秀麗的富春江景色有"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說,用在形容鴨綠江水色筆者總覺得不是十分恰當。鴨綠江水色渾然天成,江因水色而得名,碧綠的顏色猶如雄鴨脖頸上的瑩綠,世上十分罕見。游人對此感興趣,請乘船到朝鮮岸邊觀之或乘車到上游的太平灣或拉古哨電站游覽。要說也難免白璧微瑕,游人所以難在江岸公園看到這種水色,實在報歉,局部污染所致。

春光明媚,和風送暖。泛舟鴨綠江面。飽覽兩岸風光,游人趨之若鶩。

從上游戲水勝地珍珠樂園至下游全國著名的曙光黃海大客車工業園區的二十余華裡的寬闊江面上,海鷗成群上下翻飛,嘎嘎的叫聲不絕於耳;野鴨結隊棲息水面,紅掌撥清波悠閑自在。

東岸:

新義州。小家碧玉形像,溫宛可人的自然美景不事雕琢。這個小小的寰球上難得一見的城市面貌呈現在游人面前。對於它的另類,游人無不怦然心動。

西岸:

丹東。親王走後,改革開放以來,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泛舟江中,放眼展望,沿江現代化建築鱗次櫛比。但是,毋庸諱言,這點玩意何足掛齒,斷難引起絕非井底之蛙的外地游客的強烈興趣,他們什麼豪華的城市面貌沒見識過?

唯一使他們興趣盎然的是鴨綠江的旖旎風光與丹東城市風貌的完美融合。

錦江山和鴨綠江逛乏了,還有別的好玩的地方嗎。別著急,丹東各具特色好玩的地方還真不少。青山溝,大孤山,天橋溝,五龍山,鳳凰山,還有萬裡長城的東端起點,甲午海戰的憑吊處,抗美援朝紀念館等等,不一而足。

篇幅所限,再隨手摘取一支丹東景點的艷麗花朵,和同胞們共同欣賞。

鳳凰山,說它是中國歷史名山毫不為過。由於它涉及到敏感話題,筆者不能大張旗鼓地鼓噪。文章開頭又臭又長的妄圖一言以蔽之的關於那段歷史的描述不知道大家伙看明白沒有,還真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嫌。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查唐史和薛仁貴征東,定會找到說法。

它坐落在丹東以北60公裡處的風城市境內。屬於什麼長白余脈。離長白山挺遠的,怎麼和它拴上了,弄不清楚,弄清楚了也沒什麼大用。

山嶺突兀,高聳入雲。周圍很少與之呼應與其等高的群山。

絕頂兩峰峰巒之間,一個穿山透亮洞穴在幾十華裡外清晰可辨,那就是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的十分著名的鳳凰山箭眼,據說是征東作戰中最大的功臣薛禮在本溪的駐馬河發射的神矢一發飲羽的結果。至於神箭的箭頭落到何處,明眼人的心裡明鏡高懸,點破真沒有什麼大意思。玄是玄透了,但不失為中國老百姓反抗外來侵略,歌頌民族英雄的一種極富想像力的精神寄托。

筆者說話喜歡直來直去,拐彎抹角覺得難受,五十多歲了,世界觀的形成也不是三天五天的事了,要改只能順著煙囪的風向尋求突破了。

看到網上的文章贊頌鳳凰山有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廬山之幽靜,筆者均認為有牽強附會之嫌。這些特點不能說一點都沒有,每一座名山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都有同其它名山的共通之處。中國的幾大名山之所以蜚聲海內外,就是因為它們各有各的過人之處。鳳凰山如果真是一頭四不像,很少自己的特色,豈不辜負了大自然的一片造化苦心了嗎。

筆者以為,鳳凰山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字,險!大言不慚地說,其險峻程度在天險華山之上。可與這個小小寰球上的任何一座歷險名山相媲美。

可惜它生的不是地方。

這是筆者28年前游覽鳳凰山後發出的肺腑之言。

它要是立根在沈陽鞍山一帶,或者是大連營口也行,那可就值盆裡缽裡都盛不下的白花花的銀子了。

丹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盲點。

這麼些年,之所以沒什麼起色,財政上入不敷出,連修馬路的錢都出不齊,還出了一個窮極生風一分錢沒下自己的腰包卻因犯走私罪判了十四年徒刑的大傻子市長,不是因為丹東人因循守舊,頭腦蠢笨,也不是因為各屆領導班子屍位素餐,能力所限,而是因為一個彼此都心照不宣的原因導致,那就是盲點問題,說得文雅一點,就是地理環境問題。至於盲點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應該說省政府和市政府那些研究政策的人們心裡都有個小九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罷了。

美麗的天下奇山好光沒沾上,經濟發展落後沒人願意來的牽連卻沒少落。

筆者寫文章有東拉西扯的毛病,雖說不是下筆千言,離題萬裡,但也是不該操心的事操心得使人生厭。言歸正傳,還講鳳凰山之險。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鳳凰山這只梨子,筆者在二十八年前就嘗過它的甜酸苦辣味道

也別賣關子了,咱們撈干的說。

鳳凰山攀登主峰的道路異常艱險,游人從老牛背到箭眼幾乎步步都可能掉進萬劫不復的百丈深淵。

先從老牛背講起。

牛肉沒少吃,不管是瘦牛的牛背還是肥牛的牛背估計大家伙都見到過吧?

顧名思義,那是一道三十多米長的光禿禿的寸草不生的酷似牛背的直直的山梁,像羊腸小道一般寬窄的道路,兩旁盡管不是立陡立陡的懸崖,可坡度都在八十度以上。都是百丈深淵,人一旦失足斷無生還可能。沒有任何可供攀援的把手。高山上風大,經常吹得人站立不穩。

我站在老牛背起點附近的平台上,看到很多男女不畏艱險手腳並用爬過老牛背。偶爾有人毫不畏懼,大搖大擺地直立行走招搖而過,使人羨慕極了。

徒弟小高真是好樣的,一絲猶豫也沒有,如履平地,健步如飛地過了老牛背。終點上回頭對我說,“師傅,我等你。”“你先慢慢走吧,我尋思尋思”,我信心不足地回答。

不時地看到有人知難而退。部分人是欣賞完別人的壯舉後順原路返回,有一個人是爬到中間折轉歸來。

我心裡想,好不容易來一趟,就這樣回去是不是有點太窩囊了,讓人笑掉了大牙二牙還郎當。

趁游人稀疏的時候,我開始慢慢地朝牛背的那頭爬。心裡默誦著那句話,只盯前面的道,不往兩邊看。即使這樣,爬到一半的時候,腿肚子還是覺的有點往前使勁,心裡透明白,這叫腿肚子轉筋,是恐高症的一種表現形式。沒辦法,硬著頭皮往前去吧。好不容易爬到了終點。往前一看,傻眼了。前面是一段足有40多度的下坡路,坡下是一座懸崖,人必須下到懸崖前轉彎才能繼續前行。下坡時,一旦穿的鞋打滑,來不及拐彎,直接就禿嚕下去了。而我恰恰穿的是一雙極易打滑的塑料底涼鞋。

小高已走出一段距離,正好到了一個能看得到我的地方,見我欲罷不能的狼狽樣子,大聲喊道,“師傅,前面可不好走了,不行回去吧”。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他手裡提著一雙鞋。

我猶豫了一陣子,決定往回返,顧不得要臉了,保命要緊。

一個多小時後,我回到了團隊集合地點。吃飯時,看見小高回來了。他腳上穿著雙不知從哪兒討換來的解放鞋,自己的皮鞋用繩系在腰上,鞋跟沒了。

他一邊大口地吞食著面包香腸,一邊繪聲繪色地向我描述:師傅,你幸虧沒往前走。跟前面的路比,老牛背連根牛毛都算不上。有一段路,挺長,身子得緊貼著後面的砬子順著走,一步一步挪,不能往下看,立陡立陡的,眼暈。你那麼胖,夠戧過得去。

我心中暗自慶幸,再往前走恐怕回不來了,那人就丟大發了。

筆者苦思冥想,當年的唐二祖和他的大臣們走到半山腰的鳳凰洞就算到頭了,百分百沒爬老牛背沒到箭眼。讓敵人包圍了連小命保住保不住都很難說,搬救兵是第一要務,哪有閑心思再往上爬。

游人可不要被筆者的話嚇著。

二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如今,盡管鳳凰山的地形地貌沒有什麼大的改變,但安全條件的改善卻和過去有天壤之別。所有的險徑都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游人再也不用擔心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大量的投入使人文景觀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改善。中華歷史名山和中華第一歷險名山雙重身份的鳳凰山正以嶄新的面貌恭敬笑迎中外游人的捷足攀登。

火車不是推的,中華第一歷險名山的名聲不是吹的,是無數中外游客的雙腳走出來的。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口碑在廣大游人心目中潛移默化的結果。

丹東的自然景觀引人入勝,氣候條件的宜人表現更是有口皆碑。金邊那座異常美麗的城市在這一點上根本無法與之媲美。

很難想像,中國的低海拔北方地區,盛夏裡能夠有氣溫很少高於30攝氏度的城市的存在,這非丹東莫屬。筆者身居鬧市,感觸頗深。

七月中下旬,是神州大地赤日炎炎的季節,各地氣溫的升高使人們不堪忍受。而筆者每天早晨5點半上錦江山晨練的途中,即使天空非常晴朗,也感覺到一絲涼意,這種涼意在登山途中逐漸消退。而登上錦江山三節涼亭子時則又一次襲來。盛夏裡晨練途中幾乎天天如此。

只有丹東人才能享受到這種天然空調帶來的愜意極了的美妙感覺!

冬季氣溫在地域遼闊的寒冷的東三省是最高的,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天數屈指可數。

筆者的網上昵稱“冬暖夏涼”,即是對丹東宜人的氣候條件的有感而發。

中國氣候宜人的去處,“南有昆明,北有丹東”。筆者想,不種說法不過分吧。

炎炎夏日裡中國北方最好的旅游去處是祖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丹東。

在欣賞天然美景的同時感受到夏日裡天然空調帶來的美妙感覺不失為一件人間幸事。

請到丹東來吧,親愛的游客朋友。丹東人這廂有禮了!

可他偏不那樣干,登鼻子上臉,退後幾步後繼續三鞠躬,依此往復要來個無窮級。

警衛人員實在看不下去眼了,上前干涉了他的自由行動,並把他帶到了派出所予以審查。那時候文革還沒結束,對他的祖宗三代查了個底朝上,一清二白,屁事沒有。問他為什麼那樣做,答案極簡單,看到親王真人太激動了,為表示友好,有點控制不住自己了。事情於是不了了之。

無獨有偶。當年宋美齡不是在檢閱部隊時被一國民黨軍官情不自禁地吻了一下手後叮囑其長官不得為此事給該軍官小鞋穿嗎。

由此可見,美好的人物是多數人都喜歡的。

親王既然那麼喜歡丹東的風景,怎麼不多住幾天,爬爬當年李世民在自衛還擊作戰中為貪圖風景美色而不顧徐懋功等大臣的拼命苦諫上了毫不遜色於華山之險的天下名山捅了鳳凰洞驚醒了鳳凰鳥闖下了彌天大禍以至於被蓋世文圍得水泄不通差點省略了中國歷史上的那段千古傳頌的貞觀之治的鳳凰山,逛逛被聯合國專家譽為全世界碩果僅存的六大無污染的自然景區之一的負離子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天然去雕琢猶如著名畫家筆下的濃墨重彩的山水畫一樣美麗的青山溝。估計是受日程安排影響,中國好玩的地方太多,再加上妻妾成群,忙活不過來的緣故。

今天早晨上錦江山晨練,和很多同齡人議論起親王的風流逸事才知道,他後來又到朝鮮的老丈人家去了好幾趟。每次經過丹東都要在這兒下車駐足,而這一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足見他對這座小城的喜愛程度之深。

東拉西扯了那麼多,還真有點文不對題,說丹東的美景怎麼說到九霄雲外去了,全當休閑侃大山了。言歸正傳好了。

金邊雖沒去過。但筆者完全可以大膽設想,親王能說出丹東和金邊一樣美麗的話,一定在兩個城市之間具有某種可比性。寫這篇拙文時沒有資料可以借鑒。好在網上可以遨游世界。到那裡可以一睹為快。

剛剛上網翻了一歸遭,圖片沒看到多少,文字資料卻找到一堆。

金邊和丹東的地形地貌特征太相像了。都有可以俯瞰全城的山巔,金邊的塔子山和丹東的錦江山像一對同胎兄弟;都有可以通達外埠的水系,金邊的四面河同丹東的鴨綠江似一雙孿生姐妹。

雖然筆者沒查閱歷史資料,但不難想到,親王在丹東逗留期間,中國老百姓難得一見的中央政府特地為親王丹東之行配備的大紅旗一定沿盤山柏油公路開上了錦江山巔,他一定健步登上了老丹東稱之為二節涼亭子的錦江亭。碧空如洗,整個秀麗的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丹東和朝鮮第二大城市新義州盡收眼簾,爽透了,美極了,非登上錦江山觀光涼亭難以體會到人們常說的心曠神怡是種什麼感覺。

親王感慨萬端,想起了身為一國之君時屢次登臨塔子山俯瞰柬埔寨大好河山時的情景,不由得發出了丹東像我的首都金邊一樣美麗的由衷感嘆之言。

親王贊賞的是一種自然之美。那時的丹東最高的大廈不過是五層的鴨綠江飯店,在一堆小趴趴房中間猶如鶴立雞群。

到丹東不游錦江山是一大缺憾,游覽錦江山不登錦江涼亭會後悔一輩子。

錦江山公園是東北八景之首,首即頭也。而錦江亭則是頭上戴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如今西哈努克親王登臨過的二節涼亭子早已被三節錦江亭所取代,游客盡可以一睹風采。新一屆丹東市政府某些制定方針大計的頭頭們更是獨具慧眼,投資近千萬在錦江山上另一略高於錦江亭的峰巒上建一座八節大個涼亭子,藍圖已就,籌資完畢,全市老百姓和打算來丹東旅游的外地游客翹首以待。不難想像,那時候,一處八節的大涼亭子,一處三節的中涼亭子,相映成趣。丹東一景,當之無愧。登臨曙光閣,一覽眾山小,伸手可摘月。飄飄欲仙的感覺用東北人的土話來說,實在是棒極了。無巧不成書,錦江山就兩處山巒,這一下可真是物盡其用了,不是天意又能做何解釋。

瞎子磨刀,快了。從回歸閣攀登到曙光閣的花崗岩路徑已經竣工,八節涼亭子的破土動工近在咫尺。

從前後山上到三節涼亭子有兩條柏油路,徐徐緩坡,游客的自備車打在一檔上到達目的地不費吹灰之力。可惜一般情況下車輛不讓登頂。 用錢買路或有特殊情況能不能破例也未可知。當年親王肯定不是自己爬上去的。

買5元錢的門票,從錦江山公園造型異常漂亮的具有強烈民族色彩的與中華的光輝同在的巨大的牌坊式大門一路上行,身體沒有什麼大礙的話,沿兩條剛剛修繕過的石階中的任意一條奮力攀登,十五分鐘到達光輝的頂點不在話下。近一點的台階好像是408節,遠一點的好像是303節,筆者數了很多次了,到底多少節還沒個准譜,好在弄不弄清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至於公園的曲徑通幽,錯落有致,珍稀樹種,綠樹掩映啊等等好處,介紹的文章能裝半火車,筆者在這裡贅述不招讀者罵自己也感到郁悶。

春天在鴨綠江中泛舟戲水,秋天登臨錦江亭極目遠眺,是游人的最理想選擇。忠告游客朋友,不管是什麼季節,不要在霧天,陰雨天登頂,什麼都看不清還不如在賓館裡看電視或在城市的鬧市區溜達一圈來得愜意呢。

既欣賞到公園的良辰美景又想一分錢腰包都不掏,告訴你一個丹東人都知道的秘密,早六點半前上山不收門票。

丹東的好景致絕非錦江山公園一處。

從錦江亭上俯首舉目右望一點五公裡處的最醒目建築就是舉世聞名的鴨綠江大橋。

老電影《鐵道衛士》中有一句使觀眾記憶深刻的話,是在美國情報機關決心派遣特務潛入中國內地搞破壞前一個女報務員向其負責人報告時說的,“鴨綠江大橋轟炸無結果,著你部火速......”說的就是這座大橋。

不是我們的話題沉重,而是歷史本身沉重。

徜徉在充滿現代氣息整修時髦的鴨綠江畔,映入眼簾的鴨綠江大橋,歷經歲月滄桑,戰火考驗的雄姿使人肅然起敬

鴨綠江大橋,武裝到牙齒的美國人無所不用其極仍無法切斷的鋼鐵運輸線的中方起點,成就了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書寫的是一個時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它無聲的鋼鐵語言,向全世界宣告,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已經徹底埋葬了數百年來外來侵略者強加到頭上的屈辱歷史。把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侵略者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是一件功炳千秋的偉大業績。

看到這條鋼鐵巨龍,每個中華民族的子民心裡都會油然升騰起一股自豪之情。這是一種民族自豪感,是使我們毫無疑義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鴨綠江的美麗僅僅用風景如畫來形容未免言猶未盡,人間勝境,天造地設不用在這裡總覺得對不起大自然的恩賜。

江水水色堪稱一絕。

中國古代對秀麗的富春江景色有"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說,用在形容鴨綠江水色筆者總覺得不是十分恰當。鴨綠江水色渾然天成,江因水色而得名,碧綠的顏色猶如雄鴨脖頸上的瑩綠,世上十分罕見。游人對此感興趣,請乘船到朝鮮岸邊觀之或乘車到上游的太平灣或拉古哨電站游覽。要說也難免白璧微瑕,游人所以難在江岸公園看到這種水色,實在報歉,局部污染所致。

春光明媚,和風送暖。泛舟鴨綠江面。飽覽兩岸風光,游人趨之若鶩。

從上游戲水勝地珍珠樂園至下游全國著名的曙光黃海大客車工業園區的二十余華裡的寬闊江面上,海鷗成群上下翻飛,嘎嘎的叫聲不絕於耳;野鴨結隊棲息水面,紅掌撥清波悠閑自在。

東岸:

新義州。小家碧玉形像,溫宛可人的自然美景不事雕琢。這個小小的寰球上難得一見的城市面貌呈現在游人面前。對於它的另類,游人無不怦然心動。

西岸:

丹東。親王走後,改革開放以來,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泛舟江中,放眼展望,沿江現代化建築鱗次櫛比。但是,毋庸諱言,這點玩意何足掛齒,斷難引起絕非井底之蛙的外地游客的強烈興趣,他們什麼豪華的城市面貌沒見識過?

唯一使他們興趣盎然的是鴨綠江的旖旎風光與丹東城市風貌的完美融合。

錦江山和鴨綠江逛乏了,還有別的好玩的地方嗎。別著急,丹東各具特色好玩的地方還真不少。青山溝,大孤山,天橋溝,五龍山,鳳凰山,還有萬裡長城的東端起點,甲午海戰的憑吊處,抗美援朝紀念館等等,不一而足。

篇幅所限,再隨手摘取一支丹東景點的艷麗花朵,和同胞們共同欣賞。

鳳凰山,說它是中國歷史名山毫不為過。由於它涉及到敏感話題,筆者不能大張旗鼓地鼓噪。文章開頭又臭又長的妄圖一言以蔽之的關於那段歷史的描述不知道大家伙看明白沒有,還真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嫌。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查唐史和薛仁貴征東,定會找到說法。

它坐落在丹東以北60公裡處的風城市境內。屬於什麼長白余脈。離長白山挺遠的,怎麼和它拴上了,弄不清楚,弄清楚了也沒什麼大用。

山嶺突兀,高聳入雲。周圍很少與之呼應與其等高的群山。

絕頂兩峰峰巒之間,一個穿山透亮洞穴在幾十華裡外清晰可辨,那就是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的十分著名的鳳凰山箭眼,據說是征東作戰中最大的功臣薛禮在本溪的駐馬河發射的神矢一發飲羽的結果。至於神箭的箭頭落到何處,明眼人的心裡明鏡高懸,點破真沒有什麼大意思。玄是玄透了,但不失為中國老百姓反抗外來侵略,歌頌民族英雄的一種極富想像力的精神寄托。

筆者說話喜歡直來直去,拐彎抹角覺得難受,五十多歲了,世界觀的形成也不是三天五天的事了,要改只能順著煙囪的風向尋求突破了。

看到網上的文章贊頌鳳凰山有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廬山之幽靜,筆者均認為有牽強附會之嫌。這些特點不能說一點都沒有,每一座名山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都有同其它名山的共通之處。中國的幾大名山之所以蜚聲海內外,就是因為它們各有各的過人之處。鳳凰山如果真是一頭四不像,很少自己的特色,豈不辜負了大自然的一片造化苦心了嗎。

筆者以為,鳳凰山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字,險!大言不慚地說,其險峻程度在天險華山之上。可與這個小小寰球上的任何一座歷險名山相媲美。

可惜它生的不是地方。

這是筆者28年前游覽鳳凰山後發出的肺腑之言。

它要是立根在沈陽鞍山一帶,或者是大連營口也行,那可就值盆裡缽裡都盛不下的白花花的銀子了。

丹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盲點。

這麼些年,之所以沒什麼起色,財政上入不敷出,連修馬路的錢都出不齊,還出了一個窮極生風一分錢沒下自己的腰包卻因犯走私罪判了十四年徒刑的大傻子市長,不是因為丹東人因循守舊,頭腦蠢笨,也不是因為各屆領導班子屍位素餐,能力所限,而是因為一個彼此都心照不宣的原因導致,那就是盲點問題,說得文雅一點,就是地理環境問題。至於盲點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應該說省政府和市政府那些研究政策的人們心裡都有個小九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罷了。

美麗的天下奇山好光沒沾上,經濟發展落後沒人願意來的牽連卻沒少落。

筆者寫文章有東拉西扯的毛病,雖說不是下筆千言,離題萬裡,但也是不該操心的事操心得使人生厭。言歸正傳,還講鳳凰山之險。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鳳凰山這只梨子,筆者在二十八年前就嘗過它的甜酸苦辣味道

也別賣關子了,咱們撈干的說。

鳳凰山攀登主峰的道路異常艱險,游人從老牛背到箭眼幾乎步步都可能掉進萬劫不復的百丈深淵。

先從老牛背講起。

牛肉沒少吃,不管是瘦牛的牛背還是肥牛的牛背估計大家伙都見到過吧?

顧名思義,那是一道三十多米長的光禿禿的寸草不生的酷似牛背的直直的山梁,像羊腸小道一般寬窄的道路,兩旁盡管不是立陡立陡的懸崖,可坡度都在八十度以上。都是百丈深淵,人一旦失足斷無生還可能。沒有任何可供攀援的把手。高山上風大,經常吹得人站立不穩。

我站在老牛背起點附近的平台上,看到很多男女不畏艱險手腳並用爬過老牛背。偶爾有人毫不畏懼,大搖大擺地直立行走招搖而過,使人羨慕極了。

徒弟小高真是好樣的,一絲猶豫也沒有,如履平地,健步如飛地過了老牛背。終點上回頭對我說,“師傅,我等你。”“你先慢慢走吧,我尋思尋思”,我信心不足地回答。

不時地看到有人知難而退。部分人是欣賞完別人的壯舉後順原路返回,有一個人是爬到中間折轉歸來。

我心裡想,好不容易來一趟,就這樣回去是不是有點太窩囊了,讓人笑掉了大牙二牙還郎當。

趁游人稀疏的時候,我開始慢慢地朝牛背的那頭爬。

心裡默誦著那句話,只盯前面的道,不往兩邊看。即使這樣,爬到一半的時候,腿肚子還是覺的有點往前使勁,心裡透明白,這叫腿肚子轉筋,是恐高症的一種表現形式。沒辦法,硬著頭皮往前去吧。好不容易爬到了終點。往前一看,傻眼了。前面是一段足有40多度的下坡路,坡下是一座懸崖,人必須下到懸崖前轉彎才能繼續前行。下坡時,一旦穿的鞋打滑,來不及拐彎,直接就禿嚕下去了。而我恰恰穿的是一雙極易打滑的塑料底涼鞋。

小高已走出一段距離,正好到了一個能看得到我的地方,見我欲罷不能的狼狽樣子,大聲喊道,“師傅,前面可不好走了,不行回去吧”。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他手裡提著一雙鞋。

我猶豫了一陣子,決定往回返,顧不得要臉了,保命要緊。

一個多小時後,我回到了團隊集合地點。吃飯時,看見小高回來了。他腳上穿著雙不從哪兒討換來的解放鞋,自己的皮鞋用繩系在腰上,鞋跟沒了。知他一邊大口地吞食著面包香腸,一邊繪聲繪色地向我描述:師傅,你幸虧沒往前走。跟前面的路比,老牛背連根牛毛都算不上。有一段路,挺長,身子得緊貼著後面的砬子順著走,一步一步挪,不能往下看,立陡立陡的,眼暈。你那麼胖,夠戧過得去。

我心中暗自慶幸,再往前走恐怕回不來了,那人就丟大發了。

筆者苦思冥想,當年的唐二祖和他的大臣們走到半山腰的鳳凰洞就算到頭了,百分百沒爬老牛背沒到箭眼。讓敵人包圍了連小命保住保不住都很難說,搬救兵是第一要務,哪有閑心思再往上爬。

游人可不要被筆者的話嚇著。

二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如今,盡管鳳凰山的地形地貌沒有什麼大的改變,但安全條件的改善卻和過去有天壤之別。所有的險徑都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游人再也不用擔心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大量的投入使人文景觀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改善。中華歷史名山和中華第一歷險名山雙重身份的鳳凰山正以嶄新的面貌恭敬笑迎中外游人的捷足攀登。

火車不是推的,中華第一歷險名山的名聲不是吹的,是無數中外游客的雙腳走出來的。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口碑在廣大游人心目中潛移默化的結果。

丹東的自然景觀引人入勝,氣候條件的宜人表現更是有口皆碑。金邊那座異常美麗的城市在這一點上根本無法與之媲美。

很難想像,中國的低海拔北方地區,盛夏裡能夠有氣溫很少高於30攝氏度的城市的存在,這非丹東莫屬。筆者身居鬧市,感觸頗深。

七月中下旬,是神州大地赤日炎炎的季節,各地氣溫的升高使人們不堪忍受。而筆者每天早晨5點半上錦江山晨練的途中,即使天空非常晴朗,也感覺到一絲涼意,這種涼意在登山途中逐漸消退。而登上錦江山三節涼亭子時則又一次襲來。盛夏裡晨練途中幾乎天天如此。

只有丹東人才能享受到這種天然空調帶來的愜意極了的美妙感覺!

夏無酷署,冬無嚴寒,是丹東氣候的最大特征。

冬季氣溫在地域遼闊的寒冷的東三省是最高的,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天數屈指可數。

筆者的網上昵稱“冬暖夏涼”,即是對丹東宜人的氣候條件的有感而發。

中國氣候宜人的去處,“南有昆明,北有丹東”。筆者想,不種說法不過分吧。

炎炎夏日裡中國北方最好的旅游去處是祖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丹東。

在欣賞天然美景的同時感受到夏日裡天然空調帶來的美妙感覺不失為一件人間幸事。

請到丹東來吧,親愛的游客朋友。丹東人這廂有禮了!


精選遊記: 丹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