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桃源·清靜楠溪江之旅(2)

作者: nickel001

導讀翌日,又是一個好天氣。由於今天的行程並不緊湊,所以沒設鬧鐘,任由陽光把我們自然喚醒。用昨晚買的牛奶面包作為早餐,然後退了房,10點左右散步去芙蓉村。因為昨日聊天中,廣東旅友說芙蓉根本不值20元門票,可看性不多,所以我們吸取了“教訓”,沒有走正門。芙蓉和蒼坡一樣,除了正門,其他地方都是不設防的。格局也都類似,大多都是石塊壘成的矮牆圍著老木 ...

翌日,又是一個好天氣。由於今天的行程並不緊湊,所以沒設鬧鐘,任由陽光把我們自然喚醒。用昨晚買的牛奶面包作為早餐,然後退了房,10點左右散步去芙蓉村。因為昨日聊天中,廣東旅友說芙蓉根本不值20元門票,可看性不多,所以我們吸取了“教訓”,沒有走正門。芙蓉和蒼坡一樣,除了正門,其他地方都是不設防的。格局也都類似,大多都是石塊壘成的矮牆圍著老木屋,屋後有柴棚、雞窩之類的。第一,當地處於江邊,從江灘取卵石方便,第二,東南沿海舊時應該經常遭海盜騷擾,幾乎村村都有石塊堆砌的寨牆,可以起防御作用。摸摸這些滄桑的卵石牆,經歷了歲月多年的洗刷,每一塊應該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猜想著,某條石縫中是否還會殘留著當年戰火中的彈頭?

村中心有個方形小池塘,中有古色古香的小亭“芙蓉池亭”,恰遇亭中立一位紅衣古裝女子,一大隊攝像人馬散布四周,看架勢不像是拍影視劇,似乎是拍攝一支唯美的MV?還有古裝片中最經典的“悅來客棧”,此刻也低調地落戶於芙蓉,在某條小巷中靜靜地開門迎客。


(歷史的滄桑)



(古韻)

穿越過古舊的時光巷道,又回到了現代的公路上。揮手攔下“岩頭—甌北”方向的中巴,跟售票員說到“游客服務中心”下車。沿江下行,昨日清晨來路時在車上打瞌睡了,此時正好補看風景。車窗外不乏“白鷺飛數點,流水繞孤村”的靜謐景像,還閃過一對新人在青山碧水映襯的白石灘上拍攝婚紗照的身影。沿南北向的公路到達一個三岔口,向西的岔路就是通往大若岩景區的。在此等候甌北過來去往碧蓮、四川方向的中巴(綠色),搭乘至大若岩景區路口下車。大景區分為陶公洞、十二峰、石門台、百丈瀑、崖下庫等幾個小景區,分開收費。

在此插一段看似題外話——溫州方言是全國出了名的難懂,在外人聽來完全不像是漢語的發音。例如溫州市區的公交車報站用一遍方言、一遍普通話,對比感覺就好像是外語一樣。尤其是山區裡文化程度不高的年紀大的人,普通話也聽不懂,用最簡單的音節加上手勢,才能讓她一知半解,談價錢時千萬要耐心加小心。

路口停了兩輛人力三輪車招徠生意,由於我們手上沒有詳細地圖,不知道需要走多久,於是就選擇了坐三輪。不想太累,只打算去石門台一個景點。一番雞同鴨講的講價,車夫(中年婦女)伸出五個手指並說著些什麼,我們用自忖標准的普通話問:“兩人五元?”她搖頭,“每人五元?”她滿意的點頭,在心理接受範圍內,雙方OK。

進去的路程比較長,看沿路的指示牌大約5公裡,穿過兩三個村莊,看著車夫挺辛苦的,遇到上坡我們就主動跳下車。經過陶公洞,是座位於天然巨大山洞中的小廟宇,香火鼎盛,聽說很靈驗,所以門前的停車場上密密匝匝排滿了當地牌照的小轎車。再前行,有一“Y”型路口,一端往十二峰,一端往石門台。沿途非常多的板栗樹和柚子樹,很多村民在自家房前剝剛采來的板栗,外殼像是一只只小刺蝟。

到達石門台門口,LP好心,看車夫辛苦,掏出15元給她,不料她一臉奇怪的表情,拒收這錢,並不斷伸手比劃著“五”。這時我們才恍然,原來她要的是50元,一開始我們就沒“領悟”,真是黑得可以。當初真應該直接拿張人民幣來比劃。畢竟是在別人的地盤,車夫的態度愈來愈強硬,正當我們無計可施時,世上還是好人多,旁邊小飯店有兩大桌食客,看樣子是溫州市區過來度周末的,一位中年大叔和一位年輕人站起來仗義相助,用本地話嚴肅地呵斥了車夫幾句,還安慰我們不用擔心。經過調解,我們支付了25元,車夫還是一臉的不滿意。景點的售票員也說,這幫車夫實在太黑了,告訴我們,景區是有正規的電動車負責接送至路口的,每人10元,人多坐滿,還可以更優惠。在幾個小景區和大路口循環行駛。

石門台最著名的就是“九漈”瀑布,一條水流蜿蜒跌宕,順流而下,因地勢形成九條瀑布。與諸暨的“五泄”異曲同工。進門走不久就能聽到水聲嘩嘩,轉個彎就看到了飛流直下的“一漈”,雖然有段時間沒下雨,水量不是很大,不過落差大,仍顯秀麗飄逸。有一群孩子在瀑布下水潭裡游泳。走到瀑布旁,卻發現沒路上山,再退回,到一座涼亭,旁邊才是上山路。整個山裡空翠一片,唯有鳥鳴聲一路伴隨,遙想即將來到的十一黃金周,窄窄的山路一定是寸步難行的,我們避開高峰享受了一次VIP待遇。走走停停,不急不緩上到“四漈”,看看水量已小,補充食物休息一陣後調頭下山。



(一漈)

回到景點門口,熱心的售票員幫我們電召了一輛電動游覽車,又快又穩不一會就到了公路口。告別楠溪江這片淨土,搭乘碧蓮、四川—甌北的中巴,吹吹空調,打個瞌睡就到了輪渡碼頭。原路返回到火車站,在KFC解決了晚餐,踏上回程火車,兩天的休閑旅程就此告一段落。

第二天小結:

芙蓉村—旅游服務中心4元/人,轉車,服務中心—大若岩3元/人,全程大約45分鐘(取決於候車時間)

石門台門票30元/人。步行登山比較累,全程約需1.5~2小時。

大若岩—甌北10.5元/人,1小時10分。

溫州~上海N42419:40~05:06(提前15分鐘到達上海)出站時正好公交車、地鐵都已開始運營。

這個時節當地的特產並不多,主要是野生板栗。岩頭鎮水果的價格跟城市差不多。

總費用約1500元/兩人,交通費占了大半。


精選遊記: 楠溪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