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的家在湯陰,那裡是民族英雄岳飛的故鄉,文化經典《周易》的發祥地。他多次邀請我一家去湯陰玩兒。在九月初一個涼爽的秋日,我開著車子,帶著妻子和孩子來到了湯陰。同學一家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先領著我們參觀了岳飛廟,又游覽了羑裡城,即祭拜了民族英雄岳飛,又瞻仰了演易聖人周文王,還在羑裡城測了一卦,別說還真靈驗。同學將晚飯安排在一家燴菜館裡,這是一個並不顯眼的小飯店,但是環境很整潔,飯菜也很有特色。我們在這裡吃了道口燒雞、三不沾、煎皮渣、煎血糕、雜燴菜、葷素包子和奶湯面等當地的特色小吃。我最愛吃的要數那道雜燴菜,一邊吃一邊贊不絕口,於是同學向我傳授了做法。其實並不難,就是把白菜、粉條、白豆腐、肉丸子、酥肉、紅燒肉等放在一起,再加上姜、蔥、茴香、香菜等作料熬成一大鍋。這種就餐形式在安陽以及河南由來已久,遇到逢年過節或家中來客,安陽人總愛做一大鍋雜燴菜來招待客人。沒想到的是有關這道菜竟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它最初的名字不叫雜燴菜,而叫炸檜菜。
相傳南宋時期,身為兵部侍郎的朱敦儒因主張抗金,被奸相秦檜在宋高宗面前奏了一本,丟了官職。
朱敦儒60歲壽辰那天,邀請一些親朋舊友前來小聚。誰知這時卻從京城臨安(即杭州)傳來消息:抗金大帥岳飛及兒子岳雲均被奸臣秦檜殺害於風波亭。聞此,朱敦儒早已沒有心情飲酒歡聚,但客人已來赴宴,又怎能讓他們空著肚子回去。於是,朱敦儒便吩咐家廚:“今日不飲酒,也無須擺那些盤碟,只把備好的肉菜熬在一起,一人一碗,配上蒸饃,端來即是。”朱敦儒見大家遲遲不動筷子,便夾起碗中一個肉丸子說:“岳元帥一生精忠報國,竟然慘死在‘莫須有’的罪名下,我恨不得砍下奸臣的頭顱下油鍋……”他的話剛說完,一位客人便義憤填膺地說:“大人,這碗熬菜中的肉丸子就是奸臣的頭,紅燒肉就是奸臣的皮,酥肉就是奸臣的五髒,豆腐就是奸臣的腦子,粉條就是奸臣的腸子……來,我們大家一起把秦檜這廝吃下去,替我們的岳元帥報仇!”
於是滿座客人一齊響應,頃刻間就把一碗碗熬菜吃了個精光……有人問:“該給這道菜起個啥名字呢?”朱敦儒想了想說:“就叫炸檜菜吧。”
後來,炸檜菜就在百姓中流傳開來,也因其獨特的烹制方法和香濃的口味,而被人們喜愛。再後來人們就依據它的烹制方式稱之為雜燴菜,沿用至今。今天,我也終於明白了在岳飛的家鄉為什麼人們都愛做雜燴菜吃,因為這其中有著愛與恨的情結。

(民族英雄岳飛)

(該炸的秦檜)

(雜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