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像中,緬甸一直是一個充斥著毒品、戰火、貧困的過度,無所謂好惡,也沒有太多的直觀了解。在和老婆游西雙版納的時候,禁不住老婆的軟磨硬泡,便報了當地的一日游,報著遠觀速返的心情踏上了異域旅途。
我們要去的目的地是緬甸東部撣邦第四特區,是一個軍人管轄的特別行政區,規模相當於我們的一個地級市,地處中緬泰三國交界處,邊貿往來頻繁,人口大約一百萬左右。
一過國門,心中不自覺地升騰起民族情節。“中國打洛”四字在耀眼的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武警戰士、國徽、中緬混合的語言,渲染著這種神聖。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金塔,這是一幢圓形尖頂的建築,沿階而上,周圍分別有香爐佛鐘,分立各角,似有九宮八卦之意。塔身主體呈金黃色,據說是用黃金鍍成。四周各有黃衣佛像和佛家靈獸護衛。導游講,每逢重大節日,大金塔的僧人就會敲鐘念佛,香煙繚繞,香火極旺。在我看來,倒是大金塔旁邊的和平紀念亭抑或捐資紀念亭的意義更大些,上面題記著中緬泰三國政商人士捐資的情況。大金塔的建築確是比較迥異於國內。
毒品,是和這個國家無法回避、無法割棄的一部分,猶如魅影般縈繞著著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金三角地區”而戒毒紀念館大膽地采用了粉紅色,更讓人有種說不出的媚惑。樓內以照片為主,講述了特區歷屆軍政人員禁毒的成就。樓上有部分制毒的實物。這裡,可以緬語和漢語混雜介紹著,來這裡參觀的大部分是國際友好往來的國際交流的人士。
佛教,是東南亞地區人民普遍信仰的宗教,緬甸國人普遍信佛,國內寺廟林立,其中猶以仰光為盛。而撣邦地區卻有座獨一無二的臥佛。佛像法像莊嚴,赭衣跣足,眺視遠方,頗有大唐雕塑的神采。我和老婆都不是信佛之人,也就景仰而止。
在我們的一再要求下,導游又帶我們來到當地最大的貿易市場,裡邊蔬菜水果、日用百貨、服裝鞋帽應有盡有。讓老婆高興的是:在這裡,人民幣照花,漢語照說,東西實惠,水果新鮮。大家采購一番而去。一日游的行程結束了。回來後,下載了一首緬甸國歌,可惜沒有歌詞,在一種挫折、抗起的近乎凝滯的節奏中,回味著行程,感受著這個國家……

(大金塔)

(禁毒館)

(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