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古今聞名,傳說眾多。其中流傳最廣,最為感人的莫過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相傳,唐太宗為了漢藏人民世代和好,將自己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許配給了藏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一行由江夏王李道宗、藏相祿東贊陪同,從京都長安迤邐西行,來到了日月山。當公主登上山頂,舉目環顧時,但見山麓兩邊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一邊是雨打芳草萋萋,一邊是雪壓枯草慘慘;一邊是煙雨飄搖枝新,一邊是玉鱗紛飛草葉枯,甚至連這裡的日月,也沒有家鄉那樣明亮、溫暖,不禁心潮起伏,愁思萬縷,潸然淚下。唐太宗聽說公主懷鄉思親,不肯西進,為了替女兒解愁,特意鑄造了一面日月如意寶鏡送上此山,說是如果公主想家,打開寶鏡,可以從中看到家鄉父母、故裡山河。護送的吐蕃大相怕公主見到親人,思故不進,便暗中將日月寶鏡換成了石刻日月鏡。公主拿起鏡子來看,怎麼也看不到長安城裡的父母,以為是父皇薄情而在有意欺騙她。公主潸然淚下,淚水流成了倒淌河,由東向西彙人碧波萬頃的青海湖。一氣之下,將石刻日月鏡拋在一邊,毅然西進。後來人們便把赤嶺改名為日月山。唐代開元年間,唐王朝和吐蕃王國還在日月山頂樹立過漢藏和好碑,藏漢兩族以日月山為界,和睦相處,並把日月山作為茶馬互市之地。http://www.ctrip.com/community/characterbrief.asp?uid=renzhanjong
今日古道成新驛,進藏的貨物從這裡源源不斷地運進西藏。佇立山頭,一面炊煙裊裊,田園農戶;一面千裡草原,羊群湖水。獨立山頭不禁覺得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三分之地(青海農業和牧業的分界嶺、藏文化和漢文化的分界嶺、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分界嶺)如今迎來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日月山)

(日月山)

(日月山)

(日月山)

(日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