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單身之旅(一)

作者: wmdai

導讀從西安到延安——一九九五wmdai 我是一九九五年開始愛上單身旅游的,以前也曾外出旅游,都是參加集體組織、旅行社安排的,趕鴨子般跑來跑去,談不上有什麼樂趣。九五年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對很多東西的看法,也包括旅游,從此踏上單身自助旅游之路,樂此不疲到如今。 那年單位一批黨員參加黨校,去延安學習考察。我本不是黨員,對黨校不感興趣,對延安和陝北 ...

從西安到延安——一九九五wmdai

我是一九九五年開始愛上單身旅游的,以前也曾外出旅游,都是參加集體組織、旅行社安排的,趕鴨子般跑來跑去,談不上有什麼樂趣。九五年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對很多東西的看法,也包括旅游,從此踏上單身自助旅游之路,樂此不疲到如今。

那年單位一批黨員參加黨校,去延安學習考察。我本不是黨員,對黨校不感興趣,對延安和陝北風情倒是挺感興趣,當下和他們說好“搭車”前往,雖然我得自己出錢(黨員們當然是公款旅游),好處是換得了自由,不用去聽報告受罪。

一·西安印像

去延安先要經過西安,沒去以前就聽說西安雅號“賊城”,有所謂“十大怪”之一叫“花錢解褲帶”,說的就是該地治安混亂,盜匪橫行,在海外報刊上一直聲名狼藉,仿佛黑風寨、黃泥岡一般,近來的紀實電視劇《12·1槍案》描寫的就是西安,也確是該地的治安寫照。

我去的時候正好是夏天,衣衫單薄,錢財無法堅壁清野,做不到“花錢解褲帶”,害得我獨自走在街上老像中國隊的守門員一樣心中惶惶,見有面目不善之輩就趕緊改道而行。而西安爺們看起來也大多面目凶惡,青皮光頭敞胸露懷好似我爺爺的漢子滿街晃蕩,缺的只是姜文那一對招風耳(相反西安女子大多漂亮時髦,與上海姑娘相比沒有多大區別)。不過前後呆了三天一直平安無事,僅僅在參觀陝西博物館時發現那裡每個展廳都有一個全副武裝的武警虎視眈眈,一窺“廢都”治安形勢之嚴峻。

西安的街道還是比較干淨,不像一些北方城市那樣灰撲撲的,市面也算繁華,只是商品供應相比上海要遜色很多。我對電器一向比較留意,特別是WALKMAN的品種和價格,西安商店裡擺的全是“國貨精品”,還都是“AIMA”、“PANANONIC”一類似是而非的冒牌貨,沒有一台正宗的進口產品(95年)。一問營業員,回答倒也坦率:西安人窮,買不起!叫人啼笑皆非。最讓人奇怪的是有不少條街全是性保健商店,一家挨一家比鄰而居,仿佛上海天潼路的手機一條街一般,讓初到者頗為吃驚,還以為西安男人全出了毛病。

到西安第一天先上城牆,順道拐到碑林,那是一個歷代石碑書法藝術的寶庫,慚愧的是我對這個一竅不通,不過看在這個園子古樹參天,清幽蔭郁,才進去學習學習。瀏覽了兩個院子後在一棵大樹下發現有一只褐色東西在蠕動,起先以為是老鼠,走近看才看清是個小鳥,等抓在手裡仔細一瞧不是麻雀什麼的,眼厲嘴鉤,居然是只鷹,不知是從哪棵大樹的巢裡掉出來的。本想帶回上海喂養,體會體會《射雕英雄傳》的味道,可惜接下去要去延安、上華山,自顧不暇,沒辦法再照顧這個小東西,忍痛送給了當地接待單位的人,至今遺憾。

延安記趣

由西安到延安從地圖上看並不太遠,但坐火車還是要一個晚上。上車時正是黃昏,車廂內悶熱難忍,精明的當地小販帶了大批扇子上車推銷。等十點過後,火車進山,氣溫驟然下降,車內四面透風,凍得人無處可躲,睡覺睡不成,跑又沒處跑,真正是度“夜”如年。

延安是我這次旅行真正的目的地,說起來都是受了張藝謀這廝的影響,巴巴地跑了上千裡地就想看看黃土地的風情。但延安讓我大失所望,市容破舊,布局雜亂,從哪方面看都像一些毫無特色的小縣城,又沒有什麼傳統建築,不像一些江南小鎮能讓人發思古之幽情,更見不到電影裡那種黃土白羊老漢的畫面,唯一能看看的就是一座寶塔山。革命聖地是這麼個摸樣,讓我料想不到。

到延安肯定要去寶塔山,它是延安的像征,看照片、看電影,寶塔山頗為高聳雄偉,到塔下才發現它其實很矮,位於山腰一個突出的山崖上,背後還有一大半的山峰,看起來那麼高大其實是古人巧妙地利用了視覺差異。塔下全是出租紅軍服裝的小攤,鬧哄哄地算是延安旅游區人氣最旺的一個地方。如果各位有機會去該地觀光,切記再往上走,對面山崖上有一座烽火台,是觀看寶塔的最佳去處——最大的好處是沒人,要拍照絕沒干擾,因為一般人都只到塔下,不往上走,其實寶塔山很高,頂上還有個摘星樓,可俯瞰延安全景。

延河也是延安的標志之一,貼著延安市區蜿蜒而行,寬度超過蘇州河,河床足有三層樓深,可探頭一看只有幾股剛夠洗腳的涓涓小流,在那跳河不會淹死只會摔死。第一天看到這景像不免奇怪:就這點水,何必弄這麼大的河床?第三天下了場大雨,河水立刻暴漲上來,濁浪翻滾,聲勢駭人,仿佛一條小黃河,讓人真切感受到中國水土流失之嚴重。

在延安三天最難過的是吃,延安的飯菜味道概括起來就是一鹹二辣三大蒜,對上海人來說實難入口。當地接待單位曾宴請我們兩次,面對滿桌菜肴卻是無處下筷,最後把當點心的饅頭一搶而空。我在街上吃過一次面,鍋邊一溜兒有近十個罐子的調味品和佐料,全是黑乎乎的不知什麼東西,看半天一種都沒敢領教。面不是一般的面粉做的,大約是薺麥一類的東西磨制,韌性十足,滑而不粘,剛開始吃很有味道,半碗後便覺得咀嚼費勁,牙齒和腮幫子有些運動過度,不得不落荒而逃。陝北人的信天游唱得那麼高亢,大概和吃多了這種東西磨練了口腔和喉嚨有關吧?

九五年上海已有一元的硬幣流通,去延安時帶了不少,在寶塔山登烽火台,有一人收門票一元,就給了他一個。那人左看右看,半天後卻不收,理由是當地從沒見過這種錢,所以他不承認這是錢,讓我哭笑不得。

延安雖是老區,百姓對外鄉人卻沒有太多的熱情,大概來參觀的人太多了,見多不怪的緣故,缺乏老區人民的氣度。在第一天的下午竄到楊家嶺附近,見到有一個穿著一身黃衣,頭上扎著白羊肚毛巾的漢子在表演信天游,算是有延安特色的唯一一道風景。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