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的今天,2005年的9月16日,是開始新疆之旅的日子。今天下午在徐家彙逛街的時候,給當時同游新疆的伙伴們發了一個短信:“紀念入疆一周年的日子”。
ASKA回復:“是呀,再過一會兒我們就要在烏魯木齊的肯德基回合了。”
我回答:“恩,是二道橋的那家,千萬別走錯了!”
…………
看來大家都對一年前的那次旅行記憶尤新。當時寫的游記也無疾而終,而今年秋天,我也沒有旅行計劃,所以想沿著去年的腳步,再寫一下那年的新疆之旅,跟著記憶再來一次盛宴之旅。
9月16日
Aska & Linda夫婦、Lily、Irene 、FX和我一行六人相約在烏魯木齊碰頭,由於大家坐的航班各不相同,所以事先商量了不同的任務:Irene和FX先期到達後,在機場取當天晚上我們飛往喀什的機票,Lily和我到達烏市後,前往最著名的二道橋國際大巴扎與ASKA和Linda回合。
去之前看了很多的游記,還是沒有弄明白巴扎到底是什麼意思,到了“二道橋”,才恍然大悟,其實就是購物廣場,現在的二道橋國際大巴扎是新建的,已經沒有原先的集市風貌,取而代之的是建在伊斯蘭風格建築裡的家樂福、KFC,美特斯等消費品牌專賣店和大型超市。不過廣場上還保存著露天烤羊肉和現場做馕的排擋,每個檔口,排滿了各種各樣的人,閑情逸致的等待出爐的美食。我站在廣場中央,看著廣場上面無泱泱的人來人往;耳畔飄蕩著歡快的維吾爾族的傳統音樂、和聽不懂的方言;然後我用力的用鼻子吸了口氣,仔細地辨別彌散在空氣中的味道,這味道很復雜:夾雜著烤羊肉、烤馕、烤魚、孜然及其他的香料…… 此時我終於能確定-我終於到新疆了,這個讓我覺得有些遙不可及的地方。
Irene帶著FX去會老同學,自然好酒好菜伺候。而我們4人在新疆的第一頓飯,是在著名的清真餐廳—博頓。是比我早兩天到新疆的Jackie 推薦的,他是我在雲南旅行時認識的旅友,只是這次他的時間比我們緊張,所以不能與我們通行。我們都是頭一次去清真餐廳,應該吃什麼,怎麼點菜,完全沒有概念。店裡除了老板娘之外,沒人會說漢語。菜單是漢、維雙語的,好在每道菜都配有圖片,所以點菜時大家指手畫腳的也能弄個半懂。大盤雞是在西安時就留下深刻印像的新疆菜,當然是必點的。不過這裡的大盤雞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大盤呀!另外清真餐廳是不能喝酒的,我們點了新疆的酸奶,奶香味十足,不過真的是太酸了!
就一頓飯的功夫,已經知道這是一家著名的餐廳了。店裡生意客滿,有限的服務員很難快速響應我們的要求,但是出門旅行,不就是為了享受著慢生活嗎?所以我們也不介意,只是ASKA去門口帳台買單,卻遲遲不見他回來, 好不容易見他回來了,還沒有付錢,原因帳台擠了好多人買單,卻沒有人能聽懂他的話!哈哈~
奶足馕飽之後,又要趕往機場,准備搭10點的航班飛往喀什。新疆省內的航班,每天晚上10點以後都會有很低的折扣,所以深夜的烏魯木齊機場依舊熱鬧非凡,我們去寄存處取了大包與Irene他們在候機樓回合,此時兩人已經被灌有些腳底發飄了。
2006年9月16日,我的行程是從上海浦東-西安(轉機)-烏魯木齊-喀什,達到喀什的時間是凌晨1點。 比紐約飛上海的時間還要長。全程飛行6000多公裡,到4個機場停留,換3架飛機,從中國最東的機場,飛到最西的機場,到達在中國離上海最遠的地方。如果再往西,就是帕米爾高原,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如果過了海關,就是巴基斯坦了。
寫於2007年9月16日 上海 雪中蓮 更多精彩照片http://***/shanghailotus

(俄式建築)

(原來的二道橋巴扎)

(現代化的二道橋)

(二道橋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