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很早之前就該去普陀山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還是耽擱下來了。終於決定9月21日去,卻在周初就遇上“韋帕”,而且據宣傳是十年難遇的10級大風,又開始擔心是否能成行。還好“韋帕”只是擦肩而過,到了周四就已經風和日麗了。好友周四下午去買票,本來是沒抱多大希望的,結果卻幸運地買到了21日晚8點“洛迦山號”的最後兩張3等B的票--“231”和“232”,真是不可謂不幸運,也充分預示著“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周五晚上的船,我們是輕軌到淞濱路再打個的,一個起步價的距離。不得不說,“洛迦山號”果然比較新,而且由於我們是最後一個房間,所以雖然是三等B卻也只有8個人一間,而不是像別的房間那樣10個人。當然,到了晚上,最後一個房間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太靠近機房,當然噪音就比較大了。可是我不知道是太累,還是船上搖搖晃晃的太舒服,除了中途醒了幾次外,基本還是睡著了。(友情提示1:洛迦山號是單號發船,是去普陀山的慢船中最好的一艘)早上8點左右船到岸,碼頭買進山門的門票,160了,這可是9月20號剛剛漲的價亞。一出碼頭,我和好友立刻就成為了當地各接船先鋒(其實本來想說的是“拉客”或“接客”,雖貼切但到底有些奇怪)眼中的香餑餑,連我們去售票處看回程船票都有人全程陪同,結果還造成了一胖一瘦兩位西山老板娘的口角之爭。其實兩位老板娘都可以消消火,來之前好友就打算投宿普濟寺,感覺這樣最能貼近這個海天佛國,我們自然也就一家都不會去的,客套了幾句,拿了她們各自的名片,以備不時之需。在碼頭的右側停車場就有碼頭到普濟寺的公交車,票價4元。好友卻是11路的忠實擁躉,於是我們決定冒雨步行前往普濟寺。我雖然不是第一次來普陀山,之前卻都是別人的小尾巴,這次獨挑大梁底氣自然就不足,這沿途又是車多人少,也沒有個問路的人。無奈中正打算拉上好友走回頭路,到碰巧見一大叔推著送菜的三輪一步一步地走上來,趕緊問個路,大叔遙指:就在前面,這條路一直往前”。我的信心指數立刻又回復滿檔,大步前行。後來才發現,我們那時已經走過了紫竹林,離普濟寺也就幾步之遙了,可見成功果然在於堅持一下的努力。(友情提示2:從碼頭到普濟寺,路程不算很遠,還是建議體能不夠充沛的朋友乘車更好)9點左右到的普濟寺,好友說先去看看能否定到客房,結果工作人員大叔說現在全滿,如果有也要到12點後看有沒有人退房。可能是我們臉上流露出了失望的神情吧,那個大叔說,其實住外面的農家更好,更便宜,而且寺裡熱水供應有時間的(未經證實,可能是大叔安慰我們的話)。投宿失敗,我們就趕緊請香拜佛。在第一個殿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點香。普濟寺中沒有點燃的蠟燭,接光的話就只能在大的香爐。那天風還挺大,很難點燃,持香的手伸在香爐裡也會被熱氣燙得不行,花了很長時間才完成第一個大殿的點香。當然也可能是給我們的一個小小考驗吧,因為之後各殿以及到其他各景點都很順利(友情提示3:普濟寺好像是不讓點蠟燭的,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自帶個打火機)。午飯就是在普濟寺吃的素齋,2.5元/人,一桌8人,坐滿開飯,4、5個素菜,一個湯,感覺很清淡,非常合我口味。
吃完飯也才11點不到,本打算先找住的地方把大背包放下,可關鍵時刻,先前不時出現的旅館主門一個也找不著了。因為22號的天一直時陰時雨,有時候雨還挺大,我們一咬牙,一狠心,就跳上開往紫竹林的汽車,乘著沒下雨,背著行李包去膜拜南海觀音了(友情提示4:普濟寺到紫竹林的車票2元,這兩個地方其實真的挺近的,如果可以還是走得去,但是普濟寺景區分前寺和後寺,千萬不能走錯路,否則就會繞個大圈,我們晚上就碰到這個問題了)。背著大包南海觀音和觀音跳走了一遭,真的吃不打消了。往紫竹林的路途中看見了“龍灣社區”的牌子。從攜程上看到龍灣社區也是農家樂的一個聚居點,也就和好友義無反顧地投奔去了,事實證明我們那天的運氣真的還不錯。
時至正午,一路都是招攬午飯生意的老板們,只有我們兩個傻傻地問:“有沒有住的?”來之前就跟好友信誓旦旦“普陀山最不用擔心的就是住的地方”,果不其然立刻有一年輕的老板熱情地指引著我們去看房間了。龍灣村32幢,獨幢的農家小樓,跟網上熱推的“潮音閣”是一樣的樣式,房東阿姨迎接我們上了二樓,先是讓我們看了2人間,設備齊全,但很小,不記得有沒有窗了。阿姨又帶我們看了3人房,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起來,不光是房間面積大了,還有一扇大大的窗正對著樓下的大海,活脫脫一間“海景房”。這幢樓雖然不是最前排的房子,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相對較高,視野倒也一點也不擋,我們顯然很中意。阿姨開價是180,好友一口殺到100,阿姨自然不肯,最後在好友憤然離場和我拉著阿姨的手臂亂套近乎的情況下,110成交。我們放包、鎖門、付錢、走人。就這樣半個多小時搞定住所。
出了小樓,延一小路直上,不過5.6分鐘光景,就到紫竹林了,然後繼續不肯去觀音院。觀音院門口法物流通處的大叔年紀有點了,可是還是很有憤青精神的。他直指導游從來都不會帶游客到寺廟裡請香的,因為這樣他們就沒有回扣了,游客全都蒙在鼓裡,其實在廟裡請香就是給廟裡的功德(以上是大叔的一家之言,看者不必介懷)。觀音院出來,有點傻呼呼地盯著潮音洞看了一會後,決定在海邊挑塊石頭坐著,補給補給。好友穿了雙拖鞋,多走岩石不便,我們就近坐了,開始很樂呵地看海吃水果聊天。我們看著兩個年輕的小尼姑從更靠海的岩石走回來,然後一個指著我們坐的岩石下面對另一個說:這個是觀音像吧,我們拜一下。這下可把我和好友嚇著了,兩個人站起來,跳下一塊石頭,發覺我們坐的這個整塊石頭的最下端居然的的確確刻著個佛像,我們兩人面面相覷,趕緊行禮賠罪,想來“無知者無罪”也沒多大問題。不過至此之後,我們倆是不敢隨便亂坐了。
紫竹林結束後大概2點的光景,我們乘小巴到索道,票價9元。呵呵,如果從普濟寺上車的話就是8元。大家可以自己評估。然後索道單程25元(往返40元)上佛頂山。在往慧濟寺的路上,有許多真正是三步一磕行五體投地大禮上來的人,其中有一個年輕婦女,已經呈現虛脫狀態了,臉色煞白,完全是靠她身邊的另兩個婦女攙扶著才能起身,可是她仍舊一次又一次地跪拜起身。這時候,讓人不得不感嘆精神力量的強大。慧濟寺進香,然後延山路直下,路經“海天佛國”題字石,拍照留影,一直到法雨寺,繼續進香。
進香完後,自然而然地就到了千步沙。因為下雨,千步沙人不多。其實普陀山的海的確不怎麼漂亮,但是在千步沙開不遠處的青山,半籠在煙雨朦朧中煞是好看。可能考慮到我們住的地方樓下也是沙灘,我們沒在千步沙逗留多久就小巴再次回到普濟寺。普陀山吃得貴,果然是名不虛傳,一份炒年糕15塊,據說價格還算平易近人的。淋了雨,吹了風,有點頭疼,我只買了泡面就打算回住的地方了。
可是我們兩個路盲,顯然沒有分清前寺和後寺的區別,沿著普陀山莊那條路直走,再到後來發現路旁的指示牌上都找不到“紫竹林”這個地點了。我們倒好像吸取了上午的經驗,只一個勁地走,一直走到西山新村才問人。路人到也直接,說繼續走,過了碼頭就到了。這個時候,老天也不甘寂寞,下了一場極大極大的雨,直把我們淋了個濕透。要知道,這個時候我們穿了雨衣還打了雨傘。(友情提示5:再次提請,一定要分清這個亞。要不就乘車,不過傍晚十分,許多小巴都是直接到碼頭的,往景點的相對要少)
到碼頭,好友隨便找人問買去洛迦山的船票。碼頭上仍舊還有等末班船的小老板們,其中一個很熱心很詳細地給我們指了路,還具體說明了大路和小路的區別和危險度。我們走到半路,這個老板也騎車回去,正趕上我們,就又給我們帶了路,跟著他從小路走回龍灣村,省了不少路。老板留了張名片,叫小黑(呵呵,還是個帥哥,難得我跟好友能統一意見),他家也是農家樂,具體地址好像是龍灣村20幢。
回到我們自己的32幢,房東阿姨很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還問我們晚飯吃了沒有,雖然不排除有商業利益在裡面,但那一刻讓人真的很有回家的感覺,所以我寧願相信阿姨是真的出於關心。上樓才發現,原來他們家的那間2人房沒有借出去,阿姨說我們也可以在那間房間洗澡。所以我們兩個基本可以肆無忌憚地在2樓穿來穿去,使用兩個衛生間。洗完澡,本來打算再去樓下的沙灘逛一圈的,結果又開始下大雨,這項活動取消。只是在房裡,聽著陣陣海浪聲入夢,也是一件挺甜美的事。
************先寫到這兒,在想我是不是太羅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