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照進現實20070706
隱約記得昨晚臨睡前,道在炕上的小桌子上擺弄著電腦,說想給我的blog寫點評論。於是我讓他寫完後給我念一下,自己便躺在他身邊的炕頭上閉目養神。我似乎迷糊了一會兒,當我再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是“給我念念你寫的評論吧!”。這時我突然發現:已經是第二天上午十點了。在這個美麗的山西大院裡,我享受了一個深沉而甜美的睡眠,醒來後感覺神清氣爽。賴在舒適的炕頭上,我真是不想起床。看看窗外的陽光,想著還有那麼多有趣的地方等待我去探訪,我覺得自己不能把時間都消耗在這個舒適的大炕上,只得一鼓作氣,起床梳洗出門。我們今天的主計劃是要參觀喬家大院。喬家大院距離平遙古城大概45分鐘車程。時間對我們而言很充裕,於是我們先悠閑地在古城裡晃蕩覓食。這裡的小店的早餐食譜大同小異,多是一些面食、米粉、小米粥之類的東西。比較特別的是,幾乎所有的小店都把“煮方便面”作為了一道早餐。我很不解:難道自己泡一碗方便面是一件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雖然每家店鋪的早餐食譜都琳琅滿目,但在你決定就餐之前最好還是問問老板他有什麼可賣的,因為很多小店實際上只有一兩樣食品可賣。老公選了家標榜有數十種早點的小店,進去後發現老板只能提供稀得可以照鏡子的小米粥,還有一種類似炸油條之類的面食......或者是我們起得太晚了,早餐都賣光光了?道勉強喝了碗小米粥,發現那些類似油條的東西居然被一位大嬸買光了.....好在那位大嬸還比較善良,勻了一個油條給他^_^
我只得另找了家標榜有數十種早點供應的小店解決早餐,當然,實際上他們只能提供米粉和涼皮。我點了麻辣米粉。不一會兒,老板娘把米粉裝在一個長得很像頭盔的碗裡給我端了過來。這麻辣米粉還真有特色,裡面除了米粉,還有花生、豆腐干、香菇、青菜、土豆、藕片。算是我吃過的最特別的麻辣米粉了。
吃過早飯,我們乘大巴車來到喬家大院。滿眼望去,陳建斌、蔣勤勤夫妻倆笑靨如花地綻放在四面八方。幾乎所有的賓館、飯店、商鋪的招牌上,都有倆人甜蜜的微笑。看來,繼《大紅燈籠高高掛》之後,《喬家大院》又成為了當地人民的驕傲。但不知就陳、蔣夫妻本人來說,是否有些哭笑不得呢?
當地俗話說:皇城看故宮,民俗看喬家。就我作為一個參觀者而言,確實覺得喬家大院能受得起這樣的一個贊譽。喬家大院算不上是最山西規模最大的商賈大院,但絕對是最具影響力的晉商大院。喬家大院是聞名海內外、創建了彙通天下的票號的商業資本家喬致庸的宅院。這座宅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後又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及民國初年多次增修,時間雖然跨越了兩個世紀,卻保持了建築風格的渾然天成。喬家大院占地16畝,由6幢大院20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從高處俯瞰,整體為雙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築。不同於一些皇家宮殿、達官園林,喬家大院看上去更生活化、更民俗化。緊湊的布局讓人遐想當年喬家鼎盛時熱鬧精致的生活;而青磚瓦屋、反曲房頂又給人帶來濃濃的北方民居風情。如今,這座古樸的宅院,已經成為了祁縣民俗博物館,以歲時節令、衣食住行、婚喪禮儀、農商活動為主題,較系統地反映了明清時期山西晉中一帶的民間風俗。
喬家大院的美,不在於外表,而在於穿行其間那種時光交錯的感覺,需要人靜靜地用心去體會,去遐想。中國有句古語說:富不過三代。而喬家,從一無所有到富甲一方,整整富裕了五代,書寫了中國富豪的傳奇。世事無常,盛極則衰。沒有永遠的乞丐,也沒有永遠的豪門,這是一個不爭的真理。但這個真理在中國卻實踐得猶為頻繁,中國的豪門比西方的豪門短壽得多,所以現在中國只有暴發戶而沒有貴族。這個中的緣由,有傳統家族觀念的原因,有不可抗力的原因,更有社會的原因。傳統家族觀念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一般是家族聚居,造成繼承人不明確,財產容易分散流失;不可抗力的原因主要是戰爭、政治鬥爭等因素;社會原因就比較復雜了,有普通民眾的仇富心理,更有國家對私有財產的不尊重。
不管是什麼原因,喬家大院最終也衰敗了。如今,喬家的子孫分散在全國各地。每年,他們還會回到喬家大院祭祀祖先。只是不知當他們看到這游人穿梭的民俗博物館,以及大院四周林立的“正宗喬家”的招牌,心裡會作何感想......

(精美的門)

(我們的房間)

(面魚魚)

(大紅燈籠高高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