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平遙3日游記

作者: imfeng

導讀平遙游記 前兩天去了一趟平遙,時間很緊促,所以只能是走馬觀花了,沒能“深度”一下。不知道對各位是否有幫助。 D1:上海虹橋-太原武宿 上航FM9161。 下了飛機之後,早聽說太原機場的出租車司機很黑,亂繞路亂收費,所以沒敢坐出租車,本人不擅長鬥志鬥勇一類的,人生地不熟又黑燈瞎火,簡單安全就好,所以坐了機場中巴。事先沒做好太原市區的功課,不知道應 ...

平遙游記

前兩天去了一趟平遙,時間很緊促,所以只能是走馬觀花了,沒能“深度”一下。不知道對各位是否有幫助。

D1:上海虹橋-太原武宿 上航FM9161。

下了飛機之後,早聽說太原機場的出租車司機很黑,亂繞路亂收費,所以沒敢坐出租車,本人不擅長鬥志鬥勇一類的,人生地不熟又黑燈瞎火,簡單安全就好,所以坐了機場中巴。事先沒做好太原市區的功課,不知道應該在哪下車(慚愧,有點瞎迷糊亂轉悠),但是到了一個叫五一廣場的時候看到人多車多,燈火通明的,看起來很熱鬧,所以就下車了。事先訂的酒店是山西國貿大酒店,路邊的保安告訴我,在這裡可以坐4路車到,看到兩棟最高建築的時候就到了。很巧的,公共汽車就來了,就當逛逛太原市吧,不打車了。

上了公交車我傻眼了,要投幣,1元,我沒零錢。。。好久沒有投幣了,都沒概念了。翻了半天,總算找到了一張皺巴巴的5元紙幣(還好不是100元),扔進去了。司機要我跟後面上車的人收錢當找零。路上共有6站路,可是自從我上車之後就一直沒人上車,,所以就算貢獻給太原公交公司了吧。

這裡順便說一下,太原的交通非常糟糕,已經是晚上九、十點了,路上還非常擁堵。行人車輛基本不守規矩,逆行現像十分嚴重。經常看到車輛把自行車擦倒了的,雖然人沒啥大礙(因為擁堵速度很慢),可是這裡的人似乎習以為常,司機甚至都不停車下來看一看,自行車也沒大喊大叫找交警,迅速爬起,拍拍屁股就走人了。這要換了在上海管它誰有理誰沒理,肯定得大吵一頓,堵它個幾小時。

下了汽車以後,很容易就找到酒店了。國貿確實是五星級水准,硬件和軟件都不錯,還送了一盤水果,裡面那個棗啊真是又脆又甜,太好吃了。

D2:太原-平遙 游覽王家大院、張壁古堡

早上起來去建南汽車站趕往平遙。沒有選擇火車是因為聽說火車很擁擠,雖然很方便。

到了汽車站以後,發現這裡的規矩很奇怪,不是提前賣票的,而是車子到了以後才賣票。時間也沒個准,大概十幾二十分鐘一趟。去平遙的人很多,車子一到賣票的一吆喝,到平遙的賣票嘍,立馬十幾個窗口就圍滿了人。由於沒經驗,比人家慢了一步,排在第二位,結果等到我們的時候,賣票的說,賣完了,等下一趟吧。傻眼了吧,也就十幾秒的時間。一怒之下,霸在窗口,就這麼等著。二十分鐘之後終於買到票了,飛也似的跑出去,一到車上又傻眼了,基本坐滿,只剩下不好的座位了。真不知道這些人從哪來的,我的座位號可是1號啊,可是票根已經在車下被司機沒收了(太狠了),沒有憑證跟人要座位了。這些人要麼是上一趟沒坐上的,要麼是司機自己拉來自己收錢的。在我們後面買到票的人衝上來都沒座位了,只能坐司機給的小板凳。別想那麼多了,湊合吧。只希望早點開車。

可惜這麼一個簡單的願望都不能實現。人已經坐滿了,可就是不開車,在心急火燎之中等了半個小時才發車,路上還是慢騰騰地開,邊走邊停,還在不停上客,直到塞滿(請注意,不是坐滿!)為止,這樣又折騰了半個小時。真是後悔沒有坐火車,我寧可擁擠也不要浪費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的耐性得到了極大的磨練。

折騰了整整一上午,中午終於到平遙了。出了平遙汽車站,找了一輛電瓶車,說好10元,剛開車,不放心又問了一遍,結果變成20元了。趕緊跳下車,太黑了。又找了一輛三輪摩托車,說好5元。他路上不停慫恿去他推薦的旅館,拒絕。沒有想到的是,古城(北門)離汽車站非常近,一會就到了,也就一公裡吧。到了古城門口,司機就撂擔子了,說進城要加5元。嘿,人啊真能黑到這個程度。我寧可自己走路也不要他賺錢,下車,自己進城,自己找旅館。後來有人告訴我們,到城門口一個人1塊錢就夠了。趕緊買張地圖,不能再被人忽悠了。

到這裡,我對山西人的印像已經很差了。可這還沒完。

因為正值平遙國際攝影展,所以各大小客棧人滿為患。事先在網上看中的客棧都沒有房間了。只好隨便找了個客棧,條件一般,價格130,普通標准間,大炕式的床。據說淡季的時候只要50~80就可以了。網上比較推崇的是天元奎、德居源、裕豐恆、清風軒等,大家最好提前預訂,雖然這次沒有住上,但是特意去德居源和清風軒吃了兩頓,感覺環境還不錯,尤其是德居源,價格很實惠,味道也還可以,而清風軒可以無線上網。關於吃的,我下面會再介紹。

吃了中飯以後准備包車去王家大院。這裡提醒一下,古城的內圍是步行街,只能步行或騎自行車。所以在古城內基本是沒有車的,只有外圍有少量機動車,要到城外去找。可是大概走了一裡地也沒見著車,郁悶,從一大早到現在,這交通就沒一樣稱心的,旅游專線車沒有(只有到喬家大院的),公共交通要轉兩趟(先從平遙坐火車或汽車到介休,再從介休坐汽車到王家大院,得留上兩個多小時),就連包車都這麼麻煩。

實在沒轍,就隨便問了一個路人在哪可以包車,那人打了一通電話,居然還真叫了一個QQ過來,講好價格是150元來回。正好有個出租車路過(好像是太原的出租車),我們也問了價格,200來回,比QQ貴一些。因為跟QQ的說好了,所以不好意思換,就還是坐QQ了。路程挺方便的,從平遙直接上高速公路,到了靈石出口下來一會就到王家大院了,花了總共三刻鐘左右。路上還算順利,就是司機似乎在不停地打瞌睡,真是令人心驚膽戰。

王家大院的門票是66元,還有停車費10元。選擇王家大院,主要是因為王家大院規模很大,據說是喬家大院的4倍,而且有“王家歸來不看院”的說法,意思是王家大院才是最經典的大宅門。我不知道這是否屬實,但是王家大院確實很有震撼力。依山而建,地勢本來就高,還建了高高的城牆,把整個王家大院包起來像城堡一樣,全封閉式的。總面積有三萬多平方米,一百多個院落,一千多個房間。來之前沒有做過功課,不太了解王家的歷史,跟著導游蹭聽了一路,大概知道了一些。建議大家去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免得到那啥也看不懂。

王家大院建於清朝,分為高家崖、紅門堡兩個堡,建造的時間相差六七十年。新的那個堡是倆兄弟的宅院。兄弟倆都是朝廷大臣,老大五品,老二四品。他們倆的宅院靠著,兩邊對稱。但老大的宅門高一些,窄一些,老二的矮一些,寬一些,這都是身份等級的像征。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是,後院的閨房有13+7級樓梯,意思是女兒家自13歲就要進閨房,14歲開始找婆家,20歲之前一定要嫁掉。這一級一級的樓梯就是給女兒家的壓力。還有,兄弟倆的後花園有一條暗道,可以通往綿山。對此我的第一反應是,有必要嗎?又不是戰亂之地,第二個反應是,綿山在哪,後來一問,竟然是對面幾公裡以外的群山,暈,這個工程可真浩大啊。可惜那個暗道被鎖住了,沒能進去參觀一下。王家大院的木雕、磚雕、石雕很精美,但是如果看過徽派古建築,也不會覺得很驚奇。

總之,王家大院有很多歷史故事,如果要慢慢游玩,可以玩半天。我們由於要趕去張壁,2個小時就出來了。

張壁古堡離王家大院不遠,位於綿山群山之內,開車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張壁是一個小村子,它的歷史比王家大院要古老得多,是建於隋唐年間,它最有特色的是明堡暗道,暗道四通八達,是用於軍事防御的。張壁屬於新開發的景點,知道的人不多,但自從被評為CCTV全國十大魅力名鎮,成為華北地區唯一一個入選的村鎮之後,就名噪一方了。我也是因為這個才知道張壁,想要去看一下的。

去張壁的路上有很多野花,非常燦爛,這真是罕見啊,自從到了山西之後對山西的整個印像就是非常髒,非常亂,到處都是灰塵滿天,天空灰蒙蒙的,一出去回來就是灰頭土臉的,又髒又黑。沒想到在這山區之內,還能看到這麼鮮艷的鮮花,真是令人感動。

張壁門票40元,請了一個導游20元。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接近4點了,幾乎沒有什麼游客,不用跟人擁擠,很愜意。

張壁確實是非常有特色,首先是險要的地勢,背靠綿山,三面溝壑,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介休一帶在隋末唐初是個古戰場,張壁是其中一個軍事驛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兵家的必爭之地。因此,張壁自古就與軍事結下不解之緣了。村口掛有“張壁”兩字的吊旗和燈籠,看起來就很有滄桑感,據說那是古代傳遞軍事信息用的,如果平安無事就升旗,晚上就點燈,至今張壁還保留了這個傳統。

其次是地道,張壁的地道建於隋唐,總長有3、4公裡,目前僅開放了1公裡多,地道分為上中下三層,中間可貫通,最高離地面2米,最低的可達20米,但是由於通風口巧妙的設置,人在地道裡一點都感覺不到悶,空氣非常流暢,由於與窯洞類似,因此冬暖夏涼。地道中有屯兵洞、將軍洞、囚室、糧倉、馬廄、崗哨,還有陷阱、伏擊坑、射箭坑、淹水道、通訊道、瞭望孔等軍事設施,還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據說最多可屯兵萬人。導游說,古堡內有很多水井和地道相通。因此,張壁古堡被視為古代軍事工程的傑出範例。我看完以後,總體感覺就跟電影裡的地道戰差不多,但是張壁的地道可比抗戰的地道早了一千多年。我們從其中的一個地道出口出來,發現眼前是懸崖峭壁,對面就是黃土高原的典型地貌了,若非導游帶路,根本不會走回村子。正好夕陽從溝壑那邊柔和地照射過來,有一種非常寧靜的感覺,忍不住發酸了一把,站在長滿野草的峭壁旁,感慨千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

再次,是張壁的歷史人物。張壁最有名的人物就是劉武周了。看過隋唐演義的人都知道這號人物,他是隋末唐初的猛人,自立為王,統一整個山西。當年劉武周與李世民在此爭奪天下,劉武周的偏將尉遲恭駐守在張壁。學者們經過研究推斷認定古堡、地道可能是他所為,只是一晃已是千年了。在村口的戲台旁邊,有一個很隱蔽的泥塑雕像,據考證可能就是劉武周了。劉武周和李世民家族同為隋末起義軍,他開倉放糧,濟富百姓,當地人民還是很愛戴他,所以他雖為敗軍之將,後人還是沒有忘記他的功勞,所以就偷偷做了一個雕像藏起來。

最後,寧靜古樸的村子。正值傍晚時分,村子裡炊煙裊裊,凹凸不平的巷道,趕著馬車回村的農夫,巷子裡聊天嬉戲的老人小孩,院落裡成堆的玉米棒,在門口懶洋洋的狗,古樸的民居,無不散發著一種晉中地區獨特的文化魅力。

總之,張壁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建議大家去平遙的時候抽空去張壁一趟,絕對不虛此行。

從張壁出來以後直接回平遙了。晚飯去了清風軒。清風軒就在北大街步行街的口上,很好找。老板似乎在招待一群攝影師,還有一個法國女人,老板和法國女人一直嘰裡咕嚕的說法語充當翻譯,反正我是聽不懂。你還別說,平遙看起來雖然很土,可是老外很多,所以街上所有招牌、菜單都是中英文的。這裡的飯菜味道還可以,不過我總覺得老板不是本地人,應該不算很正宗的山西菜,呵呵。這裡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上網,一天不上網就癢癢的旅友可要注意了,在平遙可沒有多少地方可以提供上網的,只有一些大的、比較國際化的客棧才有。

晚上的平遙有一個特別的項目,就是更夫打更,大概八九點的時候,門外傳來打更的吆喝,跑出去一看,兩個穿著古裝的更夫拿著鑼在敲,吆喝也挺像那麼回事,挺有意思。可惜我掏相機太慢,沒來得及留個影。

平遙古城的夜晚挺熱鬧的,但還是比麗江、陽朔西街要安靜一點,外來的商業文化還不是很發達,基本上還保留了當地的特色。尤其是面食大排擋,看著熱氣騰騰的各色面食,忍不住都要想嘗一嘗。

D3: 平遙-太原-虹橋 上航FM9162

今天就只在平遙古城裡晃悠了。

早上去了日升昌票號、華北第一鏢局和縣衙等。古城的通票是120元。

平遙的票號是千百年晉商史的一個縮影。據資料,清末百年間平遙票號為22家,幾乎占了中國歷史上票號的半壁江山,因此當時平遙的西大街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平遙的西大街見證了整個山西乃至當時整個中國票號的興衰榮辱。精雅的屋宇接連不斷,街道並不寬,每個門坎上都有兩道很深的車轍印痕,可以想見當年這條街道上是如何車水馬龍的熱鬧。這些車馬來自全國各地,載著金錢南來北往。

日升昌票號是平遙第一家,也是中國第一家票號,是在清道光年間成立。日升昌票號財東很重視對人才的挑選,對商號的經理實行聘任制,不參與經營,只參加分紅,並確定經理是否繼續聘任。這種新型的管理制度就是現代公司管理制度的雛形。

雷履泰是日升昌一名非常優秀的總經理。雷履泰和二掌櫃毛鴻翱(副總)的故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雷精明能干,但是為人心胸狹窄,對業務事必躬親,甚至生病時也不放手。毛對雷很有意見,兩人甚有隔閡。一次,毛趁財東看望雷病情之機,向財東建議讓雷回家休息養病。財東覺得這是對雷病情的關懷,便采納了。不想雷對此十分憤惱,認為毛想趁機奪票號業務大權,而財東又采納了毛意見,故暗中通知各地分號結帳,准備向財東交待帳目後提出辭職。財東得知甚為慌亂,急到雷家苦苦挽留。雷這才取消辭職打算,而毛也憤然跳槽,在西大街上替另一財東開了一家票號,從此與雷成為競爭對手,二人從此誓不兩立,水火不容。

華北第一鏢局也在西大街上,可以說正是經濟的繁榮推進了鏢局的產生和繁榮。鏢局有非常明顯的標記和特色,走進鏢局,宛若走進了武俠世界。練功房、練功圖、鏢車、鏢旗、俠義的口號、刀槍各式武器,那不就是武俠小說中的場景嗎。

最有意思的是,鏢局的牆上有關於“華北三傑”總鏢師的介紹,分別是神槍王正卿、鐵腿左二把和意拳名家戴二閭,當時北方武林中曾經有這麼一句話,“王家槍,戴家手,左二把的彈腿天下走”。關於左二把同志的一段故事還繪成畫,配以中英文的注解,繪聲繪色,跟武俠小說一樣。

從鏢局出來時候正好碰上鏢局的武術表演,就在鏢局門口的西大街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打拳踢腿的,耍刀弄槍的,啥都有,輪番上陣。來往的行人和游客把街道圍得水泄不通,熱鬧非凡,喝彩聲此起彼伏,很有一種置身於古代的比武賣藝現場的錯覺了。

縣衙要走比較遠,得在南大街走到盡頭了。平遙國際攝影展的大部分會場都設在縣衙裡,可能是因為縣衙是平遙古城裡最開闊的地方了。但是這樣一來景點顯得特別混亂。真不知是去看影展的還是去看縣衙。如果是平時來的話,可能感覺會好點。在縣衙裡主要參觀升堂的地方,還有刑具、縣令的住宅、辦公室等等。雖然挺有意思,可是人實在是太多了,加上影展,幾乎沒有轉身的余地,可以說看完之後是從縣衙逃出來了。不過我第一次知道了,原來縣令是不能攜帶家眷的,只有5品以上官員才能帶,縣令每年有一個月的休假回家探親。所以縣令的住宅其實是單身宿舍,很儉樸。

上午還看了其他一些景點,但是都挺雷同的,所以印像不深刻。

中飯以後租了自行車繼續游覽。主要是城隍廟、文廟和古城牆。

城隍廟裡面比較好玩的是有一堵牆畫了古代老百姓對生死輪回的看法,先是等閻王爺宣判,然後到孟婆亭那裡排隊喝孟婆湯,然後等著轉世,今世或者是人或者是牲畜或野獸,來世的話什麼可能性都有,就看前世所積的德行。然後還有下地獄的,接受十八般酷刑,輕的割鼻挖眼,重的碾成粉末。這部分看起來是最恐怖的。很多mm看一眼就低著頭急急忙忙走了。大部分人都聚集在廟裡的廣場上,而且看得津津有味,因為那裡正在展出人體攝影展。大幅大幅的照片上幾乎都是全裸的女模特,擺著各式各樣的造型,從不同方位進行拍攝,有嫵媚的,性感的,寫實的,夢幻的,啥都有,不可否認地說,拍得還是挺美的,挺有藝術感的。而大家似乎都沒啥不好意思的,很多人在哢嚓哢嚓地拍照片,還有一些小孩也評頭論足的,不由得感嘆現代社會的高度開放起來,我們這些還有一些保留意見的人真是思想落伍嘍。

文廟其實就是以前的學堂。我想所有的學子可能都會感到有些熟悉和親切的。因為那裡面的很多內容都跟學習、考試有關系。有清代留下來的課桌椅,還有一幅狀元的考卷,是明萬歷年間的真跡。文廟和戲堂是連在一起的,大戲堂每天上、下午和晚上都有演出,憑票可以入內。

我們是在北門上的古城牆。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城牆、炮台、武器等等都有一種古老滄桑的感覺。由於沒有時間了,所以沒在城牆上多逗留,如果時間富裕的話,旅友們不妨繞著城牆悠哉游哉地走上一圈,那種感覺應該挺棒的。

從平遙趕回太原拿行李,再去機場坐飛機的時候差點趕不上飛機,這主要是因為司機下高速的時候搞錯出口了,還有太原市的交通一如既往的惡劣,心急火燎的也一點辦法都沒有。還好最後還是趕上飛機了,好驚險的說。

總結:

行:去平遙可以做飛機到太原後,再轉火車或汽車或包車去。反過來一樣。山西的整個交通比較混亂,誤點很嚴重,出行的旅客最好預留足夠的時間。在平遙古城裡可以租自行車游覽,又便宜又方便,普通自行車才10元一天,夠便宜吧。

吃:早上起來到客棧對面的小餐館去吃了早飯,要了豆腐腦、稀飯和烙餅。豆腐腦老實說不太好吃,還是江南地區的豆腐腦最好吃。稀飯是小米粥,烙餅挺好吃的。

山西的面食還是比較有特色的,最有名的是碗托、栲栳栳、貓耳朵、涼皮、刀削面、涼面等等。西大街德居源對面有個很不起眼的小店,嘗試了那的碗托、涼皮,實在是太好吃了,現在想起來還是口水直流。如果是點菜的話,我比較推薦德居源,物美價廉,看起來很正規。

另外,各位一定要注意的是,很多餐館有兩本菜單,一本貴的,一本便宜的,點的時候看的是便宜的,結帳的時候看的是貴的,我就在住的客棧上當了一次,平遙牛肉本來是25元,被宰到35元。所以各位一定要特別注意點菜的菜單,結帳的時候一定要自己親自再算一次。沒辦法,根本沒人管,只能自己保護自己了。

住:平遙客棧很多,基本都是四合院,一般不需要預訂,但是碰到旺季的時候,包括這次的國際攝影展,還是要提前預訂比較好,一般人都選擇在步行街內,離景點、娛樂設施比較近,方便一些。古城外也有一些現代化的旅館,掛三星的。很多旅游團都在那,因為人多嘛,四合院住不下。

景點:推薦王家大院和張壁。古城內選幾個景點就可以了,看多了就有審美疲勞的感覺了。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