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想去,還是用這個題目最合適。因為時間短,而且我們的團長喜歡走馬觀花,指定要到名氣大風景人頭多的所謂4A、5A級景點,然後找一塊刻了字的石碑拍一張到此一游的照片,因此短短新疆的八天,一共飛機起降了十幾次,從東海之濱的杭州飛到了西域內陸的烏魯木齊,又從烏魯木齊飛到了北疆和南疆,路上的風景來不及細細品味,只能一掠而過。所以我的游記也只好蜻蜓點水一般。整理好的照片已經放在我的博客http://***/sky900973的相冊裡了。
第1天:下午16:55飛機,途中經停蘭州,蘭州機場真小,吸煙區裡人都擠不下了。晚上23:10抵達烏魯木齊,住南航凱賓斯基酒店。兩次起降都提供晚餐,於是晚餐吃了2次。新疆的時差和杭州有2個小時,他們一般到21點多才天黑。
第2天:吐魯番一日游(風力發電站、高昌古城、火焰山、蘇公塔、坎兒井、維族家訪、葡萄溝)。
風力發電站就在高速公路邊,有個服務區可以下來拍照,傍晚回來在晚霞下的逆光拍照效果很好。方圓幾十公裡,都是轉動的大風車,那情景令人震撼。高昌古城是國家重點文物,歷史把一座堅固的城市吹成了殘垣斷壁,蒼涼感油然而生,讓人理解了什麼叫滄海變桑田。火焰山因為當天氣溫不高,所以並不很紅,後來我們喀什到卡拉庫裡湖的路上,比它紅的山比比皆是。蘇公塔是為紀念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而建,邊上是蘇公塔禮拜寺。坎兒井是值得一游的人間奇跡,號稱與長城、大運河並列為中國古代三大奇跡。古老智慧的維族人民,在地下打了幾十公裡甚至上百公裡的地道,利用地形的高低落差,引冰川上融化的雪水來灌溉,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路上的蒸發,在荒漠中形成了一片片的綠洲。維族家訪是坐在葡萄架下,大啃一通水果,欣賞維族姑娘的舞蹈後,接受葡萄干的推銷。維族人家裡很多是睡在葡萄架下的,好像也沒有小蟲子的侵擾,能夠躺在床上聽葡萄生長的聲音。葡萄溝是不長的兩條葡萄架搭起的走道,沒看到電視裡常放的載歌載舞的新疆姑娘,游人比葡萄還多。
第3天:早上自由活動,我去人民公園,這裡有1922年建成的丹鳳朝陽閣,還有早起鍛煉的人們。中午飛機飛阿勒泰,飛機上能看到一望無際的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以及烏魯木齊東北面的博格達雪山。下飛機後汽車1個半小時到布爾津吃午飯,飯後繼續趕路2小時到喀納斯,因為是包的可以直接開進景區的旅游車,沒有坐所謂的環保車,因此時間相對緊湊,游玩了月亮灣、臥龍灣、神仙灣,趕回景區入口的賈登峪住宿。和昂貴的價格相比,住宿條件相對較差。在幾道灣看到的喀納斯河水是灰藍色,不如宣傳畫中的深藍色漂亮。
第4天:早上喀納斯游玩,登觀魚亭觀看喀納斯湖全景後,下山坐游船在喀納斯湖上兜了一圈。昨天游的神仙灣大霧彌漫,大霧若有若無的時候,讓人感覺到了仙境一般。喀納斯湖的風景我個人認為不如千島湖,主要是周圍的植被不夠綠。中飯後離開喀納斯赴阿勒泰,司機一路狂奔,終於擠出時間讓我們在路邊金燦燦的向日葵地裡拍了些照片。晚上飛機到烏魯木齊。
第5天:早班機到喀什,等了一個多小時辦理邊防證。直奔卡拉庫裡湖,號稱“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的倒影掩映在湖中,純潔而美麗。回喀什吃烤全羊,外酥內嫩,最妙的是沒有羊膻味。吃完晚飯後,我單獨找了個出租車,到喀什老城轉悠。傍晚的老城,寧靜而安詳,生活在老城的維族居民自自然然地,看到我,和我微笑地打招呼。老城就像迷宮一樣,還好我轉了出來。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張華燈初上時,從高處拍攝老街的照片,但我卻怎麼也找不到這個角度,連成一片的老街也已經被拆得七零八落了。
第6天:早上參觀艾提尕(念“嘎”)爾清真寺、香妃墓,接著逛國際大巴扎(綜合市場),下午坐飛機回烏魯木齊。喀什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一路上有很多蒙著面紗的女子,有的露出半張臉,有的露出一雙眼睛,還有的是連頭發也被貼貼實實地蒙了起來,因為根據伊斯蘭教的說法,已婚女人的肌膚只能允許自己的丈夫才能看到,這面紗後面,會有多少張驚艷的面孔。《天龍八部》中虛竹的妻子——西夏國公主,一直到小說的結尾,也不知道長成什麼樣,這樣的女人是真正的只為“悅己者容”啊。
第7天:天山天池一日游,上下山要排隊坐大巴或者纜車,人頭攢動,天池邊找一個安靜拍照的地方都沒有。天池水倒映著博格達峰的雪山,如果我們第一天到這裡會感覺很好,可惜是最後一站。在天池的路邊,我還第一次感受到了蕁麻的火辣辣的問候,雖然及時用純淨水衝,手臂接觸的部分還是發出一個個小泡來。下午回烏魯木齊後,找了個超市采購特產。第8天:自然醒,10:25飛機,經停蘭州,下午16:00到達杭州,一股熟悉的又潮又熱的空氣迎面撲來。

(高昌古城)

(晚霞中的風車)

(卡拉庫裡湖邊)

(喀什老城)

(喀什大巴扎做帽子的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