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趟,我笑稱是文化之旅。實際上,應該是“附庸風雅訪三地,走馬觀花逛五天”。跑了幾個地方,看了不少風土人情,不禁有些感慨。在西湖邊,某女博士發短信建議我不如就地定居。其實我也想,可還不到時候。不過,最起碼,五天之行,留下了足跡。順帶說一下,照片不在我這,所以也沒法放上來。下午3點多,飛機降落前一刻,懸掛屏幕在播"Welcome to Ningbo"的宣傳片。從遠古的河姆渡文化到佛教的傳承,從絲綢之路的起點到改革開放的前沿,從依山傍海的漁村生態到現代化的動感都市,甬城,起碼宣傳片中的甬城比廣州更有蘊味。4點,我們走出櫟社機場,短短十幾公裡的機場高速,在我國的大城市中確實罕見,可也為我們登天一閣爭取了時間。
說到天一閣,那是幾年前的一個寒冬之夜,抱著被子躺床上看余秋雨老師的散文時知悉的。範氏家族的藏書史,延續數代,直至現今,仍是無數珍本最終棲棲之地的首選。我們匆匆忙忙地來到天一閣,只剩下半小時的游覽時間。庭院的布局、無數的孤本、範氏家族的精神,已經為世人所傳誦。而我,更鐘愛那幽靜的園林。小橋、流水、游魚、假山、石幾、長廊,自然地搭配,不帶任何做作,隨想當年範氏子孫在這世外桃源般的院子裡立鴻鵠志、讀聖賢書、作千古文,不由得暗暗羨慕。在那一剎,院牆外的喧囂完全消散,心境變得空明,世俗浮躁被淡泊明志所替代。
這是一個很現代化的城市,這可從嶄新的市容中看出來。與南京相比,高樓不多,古跡遺址與仿古建築穿插期間,在現代化大潮中不經意間露出傳統的身影。獨立地看每一處建築,挑不出任何毛病,可總給人一種不太協調的感覺。這種說不清的感覺,或許就像這裡的的哥一樣,語腔和習俗非常濃重,飆車占道的衝勁卻比我去過的任何其他城市的的哥更足。
晚餐去了驚駕路食街品嘗當地有名的海鮮,隨後特意去逛市中心的天一廣場,感受一下城市的味道。有幸觀賞到老太太們的腰鼓表演,更加深了我對當地傳統與現代衝突的印像。接下來的兩天,宿於此地,游於他處,除了進一步了解當地的飲食文化外,在甬城的旅程實際上已經告一段落。
這,便是“疾走天一閣,饕餮驚駕路,探路天一廣場,初見寧波司機的飆車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