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40從MT Waverley出發,鬼佬司機比較准時,六點就在預定地點等著了,九點半左右到小鎮上,到雪具店裡租衣服和雪具,店裡的員工忙壞了,工作人員跪在地上,逐個測量尺寸。找來鞋子給我們穿上,每次都要問合不合適,如果你有一點不適,她們會不厭其煩地為你爬梯子上去再換另一雙,有些同事讓她們要換三四次之多,看得我非常不好受,而且後來證明滑得越不好的越是這些折磨店員的朋友。輪到自己時一分鐘搞定,店員對這種配合與速度感激萬分,“prince fish, thank u, have a good day……”之類的話說了一堆,後來證明她們在為你選的第一個尺碼的鞋子其實是最合適的,除非腳是畸形。試完鞋子試上衣,褲子,領雪板兒,拿雪杆兒。七八個員工同時進行,為我們忙得滿頭大汗。如此之高的工作效率還是讓我們擔擱了近兩個小時,到山上已經快十二點了,換乘山上的免費巴士,到達入口處。接下來的三個半小時滑了就沒停。癮還沒過足,眼看集合時間已到,只得無可奈合下山去也。全程天公不作美,冷雨飄憐,凄風凜冽。但絲毫沒有影響大家的心情。恰恰是細雨蒙蒙勾起我對童年的回憶――年少時在風雨中狂蹦亂跳,橫衝直撞,手舞足蹈的情形,不同的是那時被淋成落湯雞後回家還得向父母撒謊,說放學途中正好走到一片無處避雨的地方,恰恰趕上大雨。現在倒也不用動那歪腦筋了,盡管體會這淋漓盡致的快感。
早先聽說MT Buller滑雪的游客較多,真的見了,發現跟國內雪場相比而言,那是小巫見大巫了。北京周邊的幾個雪場,尤其周末,全場人撞人。這邊的場地還是比較寬敞,一個同事甚至摔倒了像導彈一樣穿進灌木叢裡去了,都沒能擊中一個活靶子。
途中排隊等纜車時,查票的那個工作人員比較搞笑,每當他看到亞洲面孔的游客時,都會問“Where r u from?”,游客通常回答:“Melbourne!”,他會接著問:“You country?”,當他得到的回答是:“China”時,興奮的臉上會露出得意的表情,然後不乏賣弄之情地當著眾多游客的面大聲跟我們說:“尼號!”,我們同樣問候並帶有糾正其發音意味地說一句:“你好!”,他會鸚鵡學舌地再說一遍,結果還是說成“尼號”。大家開懷大笑後,他會接著在他同胞跟前衝我們賣弄一句:“界進!”,同事給他指正“再見,not 界進”,他又跟著連學幾遍。可惜還是發音不准,同事搞怪性糾正:“界進 is Cantonese, Not Chinese Mandarin.”引得周圍鬼佬哄堂大笑。
到收兵時幾乎所有人都被淋得全身濕透。汗水夾著雨水,在極速飛馳中洗涮走生活的煩憂,滌蕩出
心靈的塵垢。
差點忘了說費用的開支了:
1、車費
1)汽油費:租車從墨爾本出發前往,AUD150
2、住宿
AUD210/2晚(該費用淡旺季差別很大)
3、滑雪費用
1)滑雪用具租金:AUD68 (含全套服裝和滑雪用具)
2)自費滑雪用具:AUD100(眼睛AUD50+手套AUD30+帽子AUD20)
3)門票:AUD80 Per Person Per Day(含2小時起步課程,全部山頂纜車費用)
4、餐飲(自便吧)
1)Pizza:AUD10/人
2)Chinese Food:AUD20/份
3)Beer:AUD6/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