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15
本來是8:50的飛機,由於濟南大霧--這個城市總是灰蒙蒙的,11:30才坐上飛機,成都平原的上空也是黑霧彌漫,成都大而繁華,葡萄3.5元/斤,面5元/一碗,但確實入味,相比,很多地方人的做面食就是豬食而已.
去書店購川藏地圖冊,並一本"西藏行知書",行知書沒有多少價值,決定拆開,帶上有關章節,以減少行李,決定明日參團去海螺溝,以提前適應高原氣候.
雖然一直想去西藏,想參加有組織的活動,可是組織者臨時變卦,想約個人同行,可雲南的一位臨時決定乘火車進拉薩,所以只好一個人去,到成都才有角鬥那部電影中那位哲學家皇帝的想法:"此行何為?"沒有退縮的想法,疑問還是有的.
2007,9,16
參加成都青年旅行社的散客團,7:30車來接,在成-雅高速入口處彙合,上大客,一路天氣不錯,能見度高,成都到雅安是平原丘陵地貌,山清水秀,這樣的土地為人類貢獻了2個頂尖的人物--李白和蘇軾,我始終認為偉大人物的出現和環境密不可分,後面在青藏高原更加堅強了這一信念.貴種的古代漢人融合在被他們征服了的劣等種族中,像印度的雅利安人融合在黑人中一樣,雖然雅利安因為有膚色差異極力以種姓制防止融合,但還是融合了,因為低等種姓的性和生育資源對人類是不可抗拒的,女性資源自下而上是允許的,古代漢人因為與被征服者膚色相同,根本沒有防止機智,所以融合稀釋的更快.當然這個想法有點種族主義和西特勒.
車過雅安,就進入山區,路在半山腰延伸,下邊是是急流,經過天全後,道路開始爬升,大約3點到二郎山隧道,這個二郎,估計也是李冰他兒子,以他命名的地名不少,二郎山隧道海拔2200米,長度4公裡多,穿過去,就是半干旱地區,山上只有灌木和草甸,天氣晴朗;而山東邊濃霧緊鎖,大樹參天,山西邊可見大渡蜿蜒南去,下山就進入瀘定城,縣城很小,被2山夾持,但還繁華,瀘定橋跨越大渡河,游人甚眾,瀘定城,土豆上散點辣椒面就是一份小吃,卻也別致.
參觀完縣城,西南車行1小時就到海螺溝的大門磨西鎮,群山環抱中的磨西,位於是冰川堆積物上,兩邊是河流,難免自然災害,所以被當地人誣為毒龍,所以鎮上就有各種神靈,三教合一再加基督耶酥,人也有漢藏納西彝.繁華小城.
2007,9,17
早7:30乘公園車到3號營地,已經下起雨,步行一個半小時到冰川,霧很大,只能窺見海螺溝美景之一斑,遠景是看不到的,但可以看到震撼人心的巨大樹木組成的原始森林.原來上太白山覺得原始森林已經很好了,但和這個比,只能算灌木.世外天堂般的草海,剽悍的冰川地貌.我知道西面就是海拔7千多迷的貢嘎山.
海螺溝自助游應該在10月中旬,此時秋意正濃,從成都乘車到瀘定,再到磨西,在2營地定床位,由2營地徒步止3營地和冰川下線,可觀之景豐富.
大約2點乘車下到磨西,恰好一個送貨小車要返回縣城,然後乘車再到康定,2城相距50公裡,康定藏族味道就很濃了,大街上藏人與漢族差別不大,但人種明顯是北方貴種(種族主義又來了,呵呵),藏人建築也比漢人的好.康定河水流湍急,那座溜溜的山植被良好,住民委招待所,買好18日6:30去巴塘的車票.,喝在二郎山和磨西買的紅景天.
2007,9,18
6:30班車准時由康定出發,經雅江,理塘到八塘,
出康定後很快就爬升,這就是有名的折多山,海拔4千多米,可以南望貢嘎雪山,沿途山水皆美,早秋氣像,"來此何謂"的疑問已經煙消雲散,為了能夠拍照,找到後坐靠窗位置,,
過折多山下來就是新都橋,山河與已經和漢地完全不同了,新都橋北去是川藏北線,再前進翻越高爾寺山,即可下到雅礱江谷地,雅江縣就在江邊,江面狹窄,橋高而險,出雅江,立即攀升剪子山,植被茂密,秋意已臨,美景目不暇接,過剪子山口後道路一直在山梁延伸,地形有如隴東黃土高原,但山頂為草甸,下為針葉林,再下是樺木林,視野開闊,經過若干山梁後,路略微下盤,就進入完全藏族風格的海拔4千多米的高城理塘縣,
出理塘,與理塘河相伴,蘭色的水,蘭色的天,一望無際的理塘草原濕地,南望,海拔六千多米的聶格神山若隱若顯,經過平緩的上升終於到達海子山口,左右皆冰山,其中北山山頂白雪皚皚,雪線下是2個冰川湖,應該是今天所見最美麗的景色,下該山就進入金沙江谷地,到巴糖已經是下午6點了.為趕路,和別人共雇一2個藏族小伙的小面包不到100公裡,200元,價錢是合理的,,經3個多小時到芒康,到芒康才知道小城位於海拔3980米以上的高原上,打開窗子才能入睡,連夜趕路是錯誤的,錯過由金沙江河谷上升到海拔4000米的風景,芒康是四川雲南進入西藏第一縣,住車站附近四川老板的小旅館中,不能洗澡也不敢洗澡.
我再次發現藏人的建築比大多數漢族的建築好,裝飾華麗,藏人是一個微笑的民族,從外型判斷,我相信他們擁有高貴的基因,犛牛在海拔4000米以上腹部長著長毛,顯得威武,底海拔犛牛腹部無毛,長毛也少,但他們的角是一樣的.藏族人也說他們是相同的.
2007,9,19
今日目標是然烏,但是沒有然烏的直達車,可以314元買去拉薩的車票,然烏下車,這裡車票是手寫發票,出票很慢,大約8:30出發,取東西時旅館老板告訴我有回八宿的面包,大約昨天來到芒康,請來藏族師傅,他要150,我說,如果在路上能適當停車我可以給200,畢竟350多公裡的路,師傅要喝酥油茶,加油時候才知道他還有一個伙伴,也開一輛空車,
不到9點上路,出很小的芒康城就開始爬升,應該是拉烏山,山口4300米,有雲,下山時候雲慢慢散去,藏族師傅把他們的車裝飾的煩瑣花梢,他們很喜歡他們的車,見水就洗,但灰塵很多,很快就髒,下拉烏山他們就沒完沒了的洗車,谷地是瀾滄江,河流切割岩石,形成壁立的河岸,很美,過瀾滄江開始爬覺巴山,路非常險峻,下瞰瀾滄江大峽谷,藏族司機開的很猛,不得不提醒他開穩點,這坐山冰川地貌有如太白山,但更宏大,巨大的U型谷,有藏人村落,景色壯麗,山口海拔4500米,公路上有各地車牌的越野車,在山口拍照後開始下山,不幸的事情發生了,藏族司機的車壓到一個廢棄的鎬上,旁邊有一個拐腿的藏人,當然不知道誰設置的陷阱,把我乘坐的車水箱刺破,好在還可以走,繼續下到洗車出,司機開始修車,他向別人要膠帶希望能膠住,費很多時間,實際是徒勞的.
在這裡,我看到一個40多的白人婦女推著單車艱難的上山,向芒康方向前進,一個白人青年向拉薩方向前進.看起來真不容易.
假設修好車後繼續前進,到鄧巴,一個藏族村落,他繼續修,實際是白費工夫,我的西藏地圖也遺失在這裡,現在只能走一段就加水,好在路邊一直有水,蘭色的水,西藏的水似乎都是蘭色的,我也可以邊灌水邊抽空拍照,呵呵,一直到海拔5100的東達拉山口,開始飄雪,明顯感覺空氣不夠,沿路風景當然沒說的,好,下山就是左貢,吃過飯後上另外一個藏族小伙的車繼續前進,道路沿著玉曲前進,河水水量充沛,海拔緩慢爬升,基本感覺不到爬升,到邦達海爬又到4000多,有一隊騎車的,司機希望住邦達,我擔心海拔高無法入睡,就要求到八宿休息,這一要求的失誤是過怒江橋天已經黑了,車上怒江山,也叫業拉山,高原的黃昏燦爛,下山就是著名的72拐彎,大拐套小拐,但不如覺巴山那麼險峻,山上植物稀少,藏族民居依然風格一致,我不明白如此廣闊的地域人們為什麼具有相同的語言和居住風格,凝聚力何在?
面對廣闊的天地感到一個人一生實際無法了解世界,我們只能看到一鱗半爪,很多美麗壯觀的地方不能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天黑過怒江橋,怒江水在咆哮,滔聲震天,我明白這條江為什麼叫"怒",夜宿八宿藏族旅館,非常大的床.
2007,9,20
八宿藏語叫八肖,因為司機漢語不好,海拔低休息好,縣城設施齊全,因為司機熟悉,500元繼續雇他的車去波密,因去米堆冰川,加100元,
早7:50出發,店老板給我說"扎西得勒",按照我對語言的理解,這句話不用翻譯,其漢語意思實際就是"吉祥得樂"的意思,漢藏祖先5000年前分家,他們是高智商的一群人,一部分人上青藏高原,在念青唐古拉以南海拔3000-4000米定居,缺氧導致他們IQ下降,一部分沿渭水東下,天地廣闊,人民也眾多,可是,高貴的基因被稀釋,所以也變的愚蠢.
汽車緩慢爬升,以至我不知道水究竟流向那個方向,不時可以看到雪山,天氣很好,看到路邊2批朝聖的人,人煙稍稠密,藏人見過往車輛,大人小孩都舉手行禮,當然也有孩子圍著車子要糖和鉛筆,那些濫情的人,以為自己是救世主,亂送孩子東西導致的惡果.他們是面帶微笑的民族,素不相識也微笑,問去那裡.
大約9點到安久拉山口,前後雪山環繞,灌木秋景燦爛,大片濕地,河流,下山可見搭棚保護起來的路,欣賞然烏湖,去米堆冰川(距公路7公裡),沿途原始森林,緩慢穿過森林的蘭色的帕龍藏布,雪山,各種瀑布,這段路200多公裡,應該徒步,乘車無法拍照,3點多到波密,波密是比較漢化的縣城很繁華,住波密賓館,160/晚,被稱為東方瑞士,過去波密王是不屬於拉薩當局管的.
靠喇嘛教減少生育的男人?靠喇嘛教對廣大的區域產生凝聚力?是佛教把藏人帶入歧途,還是藏人把佛教帶入歧途?
2007,9,21,
波密到八一有多種車,早8點乘去八一的班車,車況良好,找後排窗口,藏族師傅,為人平和開朗.天氣多雲.
沿帕龍藏布東行,河流時急時緩穿過原始森林,過通麥,通麥路狹窄,水急且2河相會,更加波濤洶湧,稱為天險,一路乃原始森林的天下,有一條細而直的瀑布.波密海拔2800米,過通麥後只有2000米,然後沿著魯朗河谷上升,河流湍急,可謂川中奔雪,原始森林密布,被稱為魯朗林海,色紀拉山口海拔4400米,山口東南望可見雪山,林線高於其它山,林芝谷地寬闊,尼羊河流過,水量亦充沛,在八一鎮讓人產生煙波浩淼,水流蕩蕩之感,河床石頭,圓潤光滑,
波密到八一也應該徒步,至少應該騎車而行,才不枉山川美景.
和起伏的大地比,人太渺小了,藏族的孩子也很友好,很單純,孩子的藏語已經很差了.八一是地區所在地,漢化城市,市場繁榮,物價高於內地,河谷寬廣,有很多去拉薩的班車,去大峽谷,去墨脫可以由此前往,當地電視台也不斷播送著當地景點.
2007,9,22
八一到拉薩,距離460公裡,路費僅僅60元,真讓人不好意思,經過工布江達翻越海拔5100米的芒雄拉山口,沿途風景如前美麗,河水更加蜿蜒,也更純淨,秋意更濃,
拉薩谷地干燥,開闊,氣勢雄大,有如渭河中上游谷地,途徑松贊干布出生地,據說松贊=深沉,干布=果敢,我相信這四個字和漢語發音是一樣的.7世紀吐蕃絕對是人類文明的奇跡,在相當惡劣環境下,當年吐蕃王坐鎮拉薩河谷,脅迫大唐下嫁公主,唐衰落時兵鋒直至長安,雅安,占有河湟,南結大理,據西域四鎮而與大食對壘(高仙芝可是喪師7萬!),並使廣大藏區產生持久凝聚力,統一的語言,文化,宗教.文明覆蓋300萬平方公裡,如果考慮那種復雜地貌,其偉業雖秦皇漢武唐宗無以過之,
布達拉宮,實際就是"佛宮",絕對是建築上的奇觀,白包紅,雄瞰拉薩河谷,漢人未有此等建築,故宮3層而已,所以我參觀故宮和孔子府後感慨就是自秦始皇後漢人進步很小很慢,
藏人是有創造力的,乃東亞雄族,絕對不像滿洲和蒙古那樣抱殘守缺.藏人建築色彩和皇宮一致,說明漢藏有共同色彩傾向
住城關區招待所,買好25日返回火車票,23日參團去那木錯
2007,9,23
6:30在白塔旁乘旅游車經羊八井,當雄.翻越海拔5200的山口(什麼根拉山口?)到那木錯,那木錯海拔4700米,煙波浩淼,水並不鹹,游人很多,討要的藏人也不少,記得在工布有人說這裡藏人多麼不好,但好像也沒有那麼嚴重,照犛牛和羊當然要付錢,不給也沒有關系,給,他們會給你念經,
回程見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群峰羅列,環抱主峰,陽光下分外亮麗,群玉之山也!狂拍.此晚吃藏餐.
2007,8,24
早起參觀博物館,藏人藝術總不離宗教主題,很少涉及自然,藝術煩瑣,我的問題依然是:藏人把佛教帶入歧途還是佛教把藏人帶入歧途?,
布達拉需要提前買票,沒有去成,從後面轉一圈,有很多信徒也那麼走.
參觀大昭寺,寺中有歷代大德像,極為富麗堂皇,藏人服飾建築甚至車裝飾都極為煩瑣,和明朝差不多吧,發式如漢朝人,前面那塊布我相信和秦始皇的服飾有關.八廓街信徒,中外旅行者如織,攤位眾多,繁華如上海南京路.
藏人特點,棱角分明,面顱大,嘴大,中長頭型.體型高大.表明其並非非常寒冷地帶起源.貴族比例應該高.羌塘高原很多人皮膚曬的很黑,
20079,25-9,26
經36小時到西安,過錯那湖,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可可西裡,昆侖山到格爾木,已經22點了,快到西寧天亮,湟水谷地比蘭州盆地大,湟水水量也大於渭河,水草豐美,超乎想像,此漢人和古羌人爭奪的要地,可可西裡景色單調,所以乘火車不是欣賞青藏高原的好方式.
黃河支流孕育了古代東方文明,傑出的兄弟部落,一個沿著黃土高原東行,翻越六盤山進入關中,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後高貴的基因被稀釋,泯沒在一群凡夫俗子之中,另一個翻越過昆侖山,唐古拉山,進入藏南河谷,創造了獨特的藏文明,7-9世紀達到全盛,缺氧環境使其智力下降,因為我強烈感到高海拔使腦子運轉變慢.
本次旅行照片見下面地址,照片由NIKON D70s和松下TZ3拍,車上拍攝效果不佳,川藏線,2000多公裡的畫廊,值得!
http://ksc313.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