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印像—一片混亂

作者: 夢醒時分

導讀尼泊爾印像—一片混亂 點擊http://***/u/1225585752我博客可以看有照片版的 時間:2007.8.5 9點鐘開始過境,我們是第一批過關的游客,從關口到友誼橋還得在崎嶇而坎坷的山路坐半小時的車, 車費是每人10元,不少的司機會在關口處拉客。至於兌換錢幣,我們根據攻略上說的,在樟木就換好了,當時換的彙率是1比8.78,是當天最高的了。在尼泊爾境內就沒有那麼高了,這個事實 ...

尼泊爾印像—一片混亂

點擊http://***/u/1225585752我博客可以看有照片版的

時間:2007.8.5

9點鐘開始過境,我們是第一批過關的游客,從關口到友誼橋還得在崎嶇而坎坷的山路坐半小時的車,


車費是每人10元,不少的司機會在關口處拉客。至於兌換錢幣,我們根據攻略上說的,在樟木就換好了,當時換的彙率是1比8.78,是當天最高的了。在尼泊爾境內就沒有那麼高了,這個事實在後來兌換日子中得到證實。很多當地的樟木婦女專以這個為職業,就靠掙差額為生。

接近友誼橋,就能看到穿著色彩艷麗的尼泊爾國民匆匆走在路上,看樣子都是邊境附近的村民,穿著破舊,滿面蒼桑,肌膚黝黑,精神潦倒不振。感覺得到:他們是生活在貧困邊沿的人群。三五成群的婦女匆匆走過友誼橋進入中國境內,最吸引我的是她們鼻子上的環。正正帶在鼻孔中間,就像牛鼻子一樣。

當我正在為她們鼻子上的環感到好奇時,突見迎面走過來的一老年婦女,邊走邊撩起上衣,從胸脯中掏出錢包欲取錢,這一舉動,令她整個胸部裸露出來。我大吃一驚。她卻泰若自然。司機告訴我們,尼泊爾邊境的國民可以隨意出入樟木,而中國樟木的村民卻不能隨便過尼泊爾邊境。這是兩國對於邊境的政策的差異,中國是向他們開放了邊境,但他們卻沒能向我們開放。陳超大叫:太不公平了!怎能讓他們有那種優越感呢!

填了出境登記與健康表,就可以過境了。出關之前,小倩與渦渦都提醒過大家,尼方海關如果向我們收取200盧比手續費,我們堅決不能給。這是攻略上強調過的。但當我們在過境處辦理時,竟防不勝防,醒悟不到違法收費的地方就是這個辦事處。當工作人員用英文向陳超索要每人200盧比時,我們都傻了眼。一時不知所措,陳超怕麻煩,建議給了算,免得擔誤時間,渦渦卻堅持不給。我們想想也是,明明不用給的,憑什麼助他們貪污之風?於是拒絕不給,沒想到他們理直氣壯地把戶照扔回給我們。拒絕辦理。初入尼泊爾境內,周圍還有不少的尼泊爾持槍軍人,我們不敢強硬頂撞。打算聯合後來的中國人一起抗拒。不時地過來一些欲過境的中國游客,他們聽取了我們的意見,拒絕給錢,尼方海關似乎要跟我們對著干,也強硬地一一拒辦手續。這樣一來,一大批的中國游客就在大廳上不能過境了,交涉了半天,尼方海關就是不讓步。一些中國游客變得不耐煩,每人交了200盧比過境去了。只剩下我們9人,跟他們耗磨時間。所有的堅持並不是為了那200RS,我覺得出了國門,我們代表的是中國人的形像,中國人的尊嚴。我和渦渦很氣憤,決定打電話到中國領事館投訴他們。把這邊的情況一語一實向中國領事館反映之後,領事館那邊表態也很氣憤,但苦於無法跟尼泊爾海關聯系上。尼泊爾海關狡猾地不接聽中國領事館的一切電話。沒法跟他們交涉。中國領事館建議我們提供尼方海關的電話給他們。他們有心收黑錢,怎會給電話我們呢?無奈,求助中國領事館無果。又交涉了半天,最後雙方一人讓一步,每人交100盧比,對持總算告一段落。但心裡面到底還是不平衡。後來跟其他一些中國人交流過,有部分確實不給錢就過了關,那是要決絕地,態度強硬地回絕,一定要比他們還要凶。當中有的是用英語跟他們吵架,吵得他們無話可說。有的是繃著臉,拋出一句話:“就是不給,你今天一定得給我辦理”。。。。。。。。。回想起來,那天我們是不夠強硬,不夠凶。後來,在從“加都”回來後,我們派出潑辣的小倩,她對著那工作人員,把臉一黑,頭一揚,大聲地:“NO MONEY !只見那工作人員看了她一眼,乖乖地幫我們辦理了。。。。。。。。。。

對尼泊爾充滿了憧憬,充滿了激情的心在海關事件上已冷卻了一半,更沒想到的是:包車到加德滿都的車價竟由原來的500RS升到1000RS。看來尼泊爾人喜歡漫天要價的傳聞一點不假。許是當天過境的人特別多吧,所以給了他們坐地起價的機會。幾經商談,最後坐上了一輛大巴,每人500RS,一開始,車上坐的全是中國游客,車子開出沒多久,拉客的男子要求我們馬上給錢,經過海關事件的我們,警惕地堅持到了加都再給。其實他們並不是長期走“加都”的專線車,只想收了錢,再轉給另一台車。掙一筆轉手費就返回。見我們一車的中國人團結起來就是不給錢,他們拿我們也沒辦法。只得繼續向“加都”方向開去。但一路上上了不少當地尼泊爾人。後來誇張到像我們中國擠公交車那樣,連幾歲的小孩都被夾在人縫間。透過人縫瞪著可憐的眼睛看著我們。甚至連車頂上也坐滿了人。似乎尼泊爾人都有超能的本領,能在行駛中的汽車自如上落。動作敏捷如猴子。在這一點上我是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擁擠的車開始變得燥熱起來,車上的中國游客開始討論起來,為何攻略上說得尼泊爾那麼好,而我們見到的、碰到的卻如此景像?我安慰她們說,權當親身感受尼泊爾人生活的另一面吧,但大家決定在回國後一定要寫寫這些不好的遭遇。讓人們了解真實的尼泊爾。

盡管尼泊爾一開始就給了我們這般的招待,但我們仍然努力做好中國人的本份,見身旁的兩個小孩子被擠得痛苦難當,我和小倩頂著汗流浹背,一人抱一個小孩,直到他們在“加德滿都”下車。

樟木至““加德滿都”的路上,車子一直是在大陝谷中行進,路是在半山腰上,有的路段窄得只容一輛車通過,都是坑窪的泥石路,有時會碰上路邊堆著山上蹋下的小泥堆。山路的右邊是萬丈深谷,如果車子打滑,我們就會隨車滾到下面去。深谷的另一邊是一座座連綿的高大山體,從山腰到山頂零零星星地住著一些村民,他們以種玉米為主。

下午5點多鐘,我們終於來到了加德滿都,舉頭望去,只見橫七豎八的車輛從各個方向開過來,又欲向不同方開去,把街道塞得滿滿的。節奏奇怪的汽車喇叭聲此起彼落,令人聽得心煩意亂。路面積滿沙塵,幾乎見不到下面的水泥,還不時出現凹凸不平的現像,垃圾堆隨處可見。擺地攤的小販、討飯的乞丐、蹲在路邊聊天的人兒與路邊的垃圾堆混為一體。乍眼望去,令人一時分不清哪些是人,哪些是雜物,哪些是垃圾。街道兩邊的房屋陳舊不堪,零亂的電線一束束掛在屋邊,樹上,電線杆上。



(一個國家首都的街道,連牛都可以如此霸道,車來車往的馬路上,牛兒也喜歡湊湊熱鬧,在大路中間睡個好覺。)

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加德滿都”嗎?這就是我穿越萬水千山,不辭萬裡遠道狂奔而來的“加德滿都”嗎?今天,我終於來到你面前,為何沒有絲許的興奮?感覺怎麼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像洪水般強暴著我的眼球?心裡一下子無法裝載那麼多的混亂。

“加德滿都”這個名字在我心中變成另一個概念:“一片混亂!”


“加德滿都”的落後與貧窮超乎我想像。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