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以前........
年休,約了下崗的lover一起去青島休閑經濟游。
從青島人家庭旅館定的房間,住一居室的家庭旅館,在棧橋附近的魯能公寓9層住2天,香港路的1層住4天,住的地方都很不錯。青島的海岸線很長,開放式的海濱浴場也很多,這兩個地方走10幾分鐘鬥可以到海岸線海濱浴場,非常方便。青島的溫度一般在25-28之間,伴著涼爽的海風和海洋的味道,感覺很舒服。不過紫外線有點強,中午的時候直接沐浴陽光的話皮膚會痛會紅會慢慢變黑呢….
青島的很多景點都在海岸線附近,所以我們可以慢條斯理地走過這些地方。定好了路線,起個晚床吃了悠閑的早餐,穿純棉或者麻質的衣服、短褲、運動鞋,抹上防曬霜,戴上墨鏡,拿把太陽傘。一天的行程用腳步丈量就可以了。
中山路附近滿是曾經輝煌的痕跡,沒落的大型購物商場,外面的牆壁已經斑駁可見,外面圍了些擺攤過活的,一個籮筐上面放著針線的篩子,一張見方的厚塑料膜上擺著10元三雙的襪子和各種顏色花哨的男士純棉短褲。傍晚和晚上的時候烤肉串的和麻辣燙的攤擺出來了,百貨大樓已經打烊關燈,四周昏黃的路燈,過街天橋地下甚至都看不大清人的臉,可是夜宵的攤子似乎跟光線沒有關系仍然擺得很安然,稀稀拉拉坐著客人,客人們有些安靜,不像很多大排檔的夜晚喧鬧嘈雜。
中山路往西走,過了房東說吃本地海鮮的好地方劈柴院,過了網絡上很多人都去吃的美達爾燒烤店,走過百盛購物中心,一路上很多德式建築的影子。建設銀行,甚至公安局都在這些底層的德式建築裡頭。街道很干淨,街道兩邊很多是2、3層的底層建築,顏色看起來顯得很干淨,窗戶外面的鐵條柵欄和空調外機柵欄上面很自然的用了藤纏的花葉,有真的花和假的花。我很喜歡這種風格,在並不喧鬧的街道、並不單調而且干淨的牆面,黑色的鐵柵欄和淡然的花。從肥城路口往北看,是一所天主教堂。五點多的時候教堂關門了,金黃色的陽光斜照在教堂上,照在教堂旁邊公園裡溫柔的聖母瑪麗亞雕像身上,讓人肅然起敬。宗教是一種信仰。我認為,凡是能讓我們肅然起敬的,無論是這些宗教色彩的建築和故事,無論是街邊的一個情景,也無論是擦肩而過路人對他身邊的人說的一句隨風飄過來的話,這些聖潔的事物感化我們的心靈,無論我們的身份是多麼卑微。
香港中路是青島現在的輝煌。高層建築比比皆是,各大銀行在這條路上都有一棟以上雄偉建築,中國銀行的建築居多,銀行是財力的像征,建築都顯得很厚重而莊嚴透露著金錢的氣息。從郵電賓館往西是第二和第三海水浴場,第三海水浴場人比較多一些。海濱浴場一般是弧形海灣,不下雨的時候,沙灘上和干淨的藍色海水中密密麻麻都是花花綠綠的快樂泳衣人群,可是你自己加入其中又有你足夠的運動地方。沙灘的頂頭延伸是堆積成的紅色沙石,不下水的人在上面觀景休息,跟這些人一起休息的還有跟海水一起上岸的綠色海帶和褐色小昆蟲。近海有一些露在水面上的石頭,上面密密麻麻是趕去的小珊瑚和活著的黑色小蚌殼。二三浴場之間是有名的八大處,據說裡頭有各個國家特色的建築。因起內部的八條縱橫之路分別為居庸關、山海關等八大關口得名。八大處裡頭是濃密的樹林,感覺很像進了植物園的樹林,沒有看到所謂的各國建築,樹林深處是別墅、賓館和療養院,建築本身看起來很普通而已。最有特色的是裡面的石花樓,是革命時期蔣介石在青島的住所,房子全部由石頭建成,石頭上有鑿的斜條花紋,掩映在叢林中非常漂亮。這個三層並且帶著登高頂台的房子,裡面的家具和窗欞設計有休閑和政治的氣息,環形旋轉式的樓梯很窄也就能容下一個人。最喜歡的是每層的露台,露台沒有什麼特別的設計,可是在任何一個方向的露台你都可以迎著海風眺望湛藍色無際的大海和美麗而清靜的弧形海岸。
從郵電賓館往東有政府大樓和各大金融、購物中心,以及奧運會新聞部門在青島的分處等。政府大樓對面是五四廣場。首先是園藝,翠綠色的綠色底座上坐落紅色的類橢圓形,橢圓形裡是綠色的背景奧運“京”字,翠綠和鮮紅植物搭配,鮮艷而清楚。接著往前是一個搭台,一些小學生演唱比賽或者其他演出在這兒舉行,觀眾都是流動的人群,本地的和游者。再往前是五四廣場的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紅色,巨大,是一種跳躍的蓬勃生機的感覺。五四廣場東邊的海岸是正在建設的奧帆基地,西邊是音樂廣場和專門提供給旅游者的出海郵輪,二十塊錢來回三十分鐘,從五四廣場經奧帆基地、過第三浴場到達八大處關口的內海然後返回。我有點暈船,鼓起勇氣學著人家也跑到郵輪的前面感受所謂“乘風破浪”的感覺,居然沒有原來暈了。海上的風似乎比岸上的時候要大一些,海風將激起的浪花吹起,乘風破浪的人群在一陣陣的驚呼中全部濕了褲腿還意猶未盡。青島每年一度的帆船節就在這裡舉行。
沿著香港路繼續往東北方向,過了大型購物綜合超市嘉士客、雲霄路小吃街、青島大學、青島國際啤酒城、坐802公共汽車1個小時左右可以到達石老人海濱浴場、石老人景點,再繼續往東坐半個小時-1個小時就到了海上名山第一的嶗山。青島啤酒節從8月的第二個周末開始舉行為期16天,據說是亞洲最大的啤酒節,場景相當壯觀。啤酒城和嘉年華一起組成了以啤酒和游樂為主題的歡樂海洋。我們離開的第二天啤酒節才開幕,所以沒有趕上。不過我們去了啤酒街,啤酒街左右兩邊都是大排檔一樣的飯館和酒吧,外面擺滿了大小方圓的桌子,服務員大中午就開始忙碌著擺放桌子撐太陽傘。飯館酒吧主要供應的是海鮮和啤酒。很多外地的學生會趁暑假空閑過來做短期的服務生。啤酒街上坐落著青島啤酒一廠,並設有青島啤酒博物館,五十塊的門票似乎沒有多少參觀的意義,可能因為以前的工作跟飲料啤酒有關系了解了很多的緣故吧。說到啤酒街順便提一下啤酒街附近的步行街,跟其他所有的步行街一樣兩側林立著眾多購物商場,這條街上的所有建築外牆都有不同的壁畫,有藝術型的、風景的甚至兒童型的。而且步行街上的垃圾桶也設計成啤酒桶的形狀,也算是比較有特色的吧。
石老人的故事,類似於原來聽過的望夫崖,傳說是一個老人的女兒被蛟龍抓走,老人在海上等著女兒歸來,等成了一尊石人。石老人所在的地方是一片延伸出來的地方,中間正在搞建築,滿地都是黃泥和粗沙,看不到什麼人在上面走所以我們一度認為不是這個地方,然後頂著烈日沿著公路走了半天被告知應該折返,這一個來回是眼看著太陽傘地下的胳膊滲出來汗水,皮膚逐漸紅起來再轉為黑紅色的過程。我們試著踩著看起來比較堅硬的地方有時候還是一腳陷進了泥裡,前面有一對青年男女,應該是大學學生吧,看起來青澀而純潔,他們走的很快,不一會兒就不見了他們的影子,等我們深淺不一的到達觀景點的時候人家已經在下面海邊伸長雙臂舒服地暢享海風了。石老人佇立在海中,一個如此大而像形的石頭伸出海面確實感覺有些驚嘆。石老人觀景的堤壩處風浪比較大,海浪前赴後繼湧來和觸堤折疊回去的浪碰撞,新生事物總是對遲暮的來得勇猛,海浪打在堤壩上濺起高高的水花。
嶗山,被稱為海上名山第一。它的第一並不是因為其氣勢高大雄壯或者地勢險峻,而是作為沿海岸的山,作為登到頂上還可以觀望大海的山,嶗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汽車沿著海岸一直向前行進,腳底下是浪拍的崖壁讓坐在窗戶邊的我覺得緊張又興奮。車窗外的海面十分美麗,卻找不到詞語來形容。有點像在看唯美的韓劇,男女主角沿著海岸攜手前行的一種感動。置身畫中,也許可以如此來形容。經過檢查站補了70元/人可以參觀流清、太清、仰口三個景點的通票,公交車停在終點埡口。在這個地方埡口可以順著右手的山路往上到太清宮,太清宮是道教全真教的地盤,有名的江湖“嶗山道士”就在這裡,在這裡赫赫有名的全真七子曾經在這裡操練進山出山。不過很遺憾由於時間的關系沒有去成。
從埡口到下一個景點華嚴寺距離15裡,而從華嚴寺到仰口爬嶗山還有15裡的路程。埡口停車場下車就會圍上來一群開面包車拉客的嶗山漁民,基本上是一輛車來回要200塊,能做5-6個人,好的話可以在車上的時候就找好拼車的人,下車以後拼車不方便,因為會有不同的司機跟不同群的人,這個司機跟的人是不能再同另外一群人拼車的,以免壞了道上的規矩有搶客的嫌疑。這個車的司機將在未來的幾個小時搭載我們去不同的景點,領著我們去華嚴寺領著我們去嶗山,專職司機兼導游。嶗山界內有12個大大小小的漁村,很多村民在禁漁期做起來拉客的生意。關於漁民的說法,總覺得是劃個小船出海捕魚的感覺,不過據說很多漁民在近海養殖伽剌、鮑魚之類的,也少了很多靠天吃飯的艱辛。嶗山界內還有很多茶葉種植園,在青島商店裡到處可以看到賣嶗山茶的。嶗山茶跟以前見過的茶不太一樣,個子很矮有點像貼地長草一樣的高度,在類似南方層層梯田的地裡成片種植。
華嚴寺是個佛教寺廟,附近的漁民每逢初一、十五總會上來祭拜,據說比較靈驗,香火很旺的樣子。據說雍正皇帝曾經到此觀游,還揮筆在一塊大石頭上寫下了“觀瀾”二字。我看到了寫著觀瀾的石頭,石頭下面下台階是一個公廁,司機師傅執意要我們從這側下去並從另外一側上來,不要原路返回,於是從另外一側上去師傅才釋然並說明這是當年雍正皇帝走過的路所以我們也應該走走。是沾點皇家腳氣的意思嗎?寺下有座舍利塔,7層樓為佛家所說的七世浮屠,舍利塔頂開一小窗口說明這個方丈有入室弟子。經過一梯梯的台階,腳下踩過107朵蓮花就到了華嚴寺廟。憑先前的通票有免費的講解員領著踏向第108朵蓮花見佛祖和觀音。進廟以後首先是燒香,講解員說神仙和人溝通方式不同,人通過相互說話溝通,而人要跟佛溝通就以香為媒,他們會很真誠而快速地跟你說“咱們到這兒來拜佛要的是誠心,80塊的大香咱們不點,50塊的香也不點了,咱們就點柱30塊的就可以了”。有專人會協助點香,求身體健康一鞠躬,事業順利再鞠躬…..再鞠躬,感覺有點像舊時婚禮上的三鞠躬。之後再有專門的人領著去踩第108朵蓮花,踩著蓮花又要跟佛溝通,這裡是點燈,為事業點燈為朋友點等為家人點燈,引導員說話速度很快好像嘴皮不是翻的吧嗒吧嗒開機關槍一樣。要合著雙手踩蓮花向觀音鞠躬,手中握著的仙氣不能放開,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領到隔壁房間找燈了,“180的大燈咱們不點,100的燈咱們也不點,咱們點個小的。打開你的手掌,仙氣沾在蓮花燈上,好,去師傅那兒交費吧”,一個手掌心大小的蓮花等師傅很職業的頭也不太“50”……我面露難色有些猶豫了,引導員忙問怎麼,得知我錢包裡頭就剩下32塊錢,愣了一下,連忙給我拿了個三指大的更小的燈“快去交費吧,30”……暈了,錢去了仙氣也沾給50塊錢的燈了,這個時候引導員拉著我的手點亮蓮花燈了。出來以後我還莫名其妙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這算哪門子燒香拜佛不跟搶錢一樣的麼?lover罵我傻,說她的引導員讓她點燈時聽到她說不需要,愣了好一會沒反應過來……實話說起來,這裡的佛像跟其他地方的沒什麼兩樣,拜完佛出來還生了一肚子氣,很受騙的感覺。
到嶗山為了爭取時間要坐纜車上行到纜車上站,然後就可以往上爬經覓天洞到頂點天苑,然後往下到擎天柱過平頂崮回到上站,然後從上站步行下山,可經過天下第一壽、獅子峰,過太平宮再下到大門。覓天洞是一條黑暗的山洞,只能容一個人通過是單行線。我們一行四人從平頂崮過擎天柱到天苑准備下行至覓天洞,汗水狂流了一路,才被告知覓天洞為單行到我們無法通過還必須照原路返回。嶗山說起來並不好玩,爬得很累,山上都是巨石(據說這個地方形成是由於海底突起,所以這些石頭原本是海底的)和樹,沒有什麼山泉瀑布,並不是有山有水那種。踩石頭上去看石頭然後又踩石頭下來,雖然有大石頭上面刻了天下最大的壽字,也沒覺察到什麼特色出來。同行的一人曾爬過嶗山南面的北九水,因為其中有九條山泉瀑布得名,據說很不錯。
基本上該去的地方都去了,我們認為可以自稱青島通,誰要去青島都可以為人家出謀劃策了。
我個人認為,旅游的意義並不只是在於長期身體和身心勞累的休頓。旅游是一種心情,是一種不知道說是幸福還是讓人嘆息的心情。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了很長時間就希望去別處,希望能擺脫現在的一切把自己拋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可能有很多人,他們可能現在工作很穩定可能有一起生活的人,可是他們有時候又會突然覺得不知道身在何處,又該在何時去向何方;不知道什麼地方算得上是停止,還是所有的地方說起來都只是停留。也許對於敏感的人來說,有些角落無論如何都無法溫暖得到。所以我總認為如果可以的話,任由自己去旅行吧,好像自己一直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