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之旅,讀寫"打油待"

作者: panqingping

導讀在中國的文學作品裡,有一類作品被稱之為"打油詩",什麼樣的東西是“打油詩”?為何叫打油詩?“詩”與“打油”怎麼會摻和到一塊兒的呢?——對於這此無謂的“提問”,這一回浙西之旅,卻意外地尋找到了一個答案。原來經典的中國人榨油,是在一個大木器裡進行的,可能就叫“油槽”,所謂“打油”,其實是用大石錘敲打油槽的木楔。揮動石錘時的人為了鼓自己的勁, ...

在中國的文學作品裡,有一類作品被稱之為"打油詩",什麼樣的東西是“打油詩”?為何叫打油詩?“詩”與“打油”怎麼會摻和到一塊兒的呢?——對於這此無謂的“提問”,這一回浙西之旅,卻意外地尋找到了一個答案。原來經典的中國人榨油,是在一個大木器裡進行的,可能就叫“油槽”,所謂“打油”,其實是用大石錘敲打油槽的木楔。揮動石錘時的人為了鼓自己的勁,他會很有節奏地唱“號子”,這些號子是他隨心所欲的,但都朗朗上口,很有韻味,寫在紙上往往就是一首“詩”,打油詩的源出就是這麼回事。

浙西大峽谷裡有一個游覽區叫老碓溪,說是展示農耕文化、婚俗文化的。流香坊裡有“古典打油”的展示。我們去看看,那兒有一個大大的“油車”,有一個人在作打油的動作,一邊的牆上圈出一塊園地叫“打油詩園地”,掛著許多小黑板,可以供游客“看打油,寫打油詩”。還備有許多粉筆,團隊到這裡,導游小姐老是叫大家把小黑板拿下來寫打油詩,中國人含蓄,當場寫作的“勇者”不多,只是嘻嘻哈哈鬧一陣。

但確實有人題寫過,我摘錄幾首如後,你讀一讀,真有意思:

打油詩之一:古老油車像臥龍 / 打油漢子賽武松 / 呯地一聲震天響 /汩汩香油入瓶中。

打油詩之二:今天出門運道好 / 碰到一個紹興佬 / 頭上戴個舊占帽 /腰裡纏著大錢包。

打油詩之三《侗族女》:峽谷獻歌喉 / 舞姿如拂柳 / 笑顏對眾客 / 嘆為謀生計。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