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鎮江四日游(超詳細)

作者: joyleely

導讀計劃了好久,參考了許多的攻略,終於付諸實踐了。 D1坐的是下午到鎮江的D426,順便體驗了下提速後的動車組,感覺果然不錯,印像最深的是廁所特別干淨,至於其它方面老公在車上貌似也說了不少,可惜都太過專業化,現在我也不記得了。到鎮江後,在火車站旁邊的汽車站坐去揚州的中巴,大概45分鐘就到了揚州汽車西站,感覺就像是從松江坐滬松線回上海一樣。去酒店check ...

計劃了好久,參考了許多的攻略,終於付諸實踐了。 D1坐的是下午到鎮江的D426,順便體驗了下提速後的動車組,感覺果然不錯,印像最深的是廁所特別干淨,至於其它方面老公在車上貌似也說了不少,可惜都太過專業化,現在我也不記得了。到鎮江後,在火車站旁邊的汽車站坐去揚州的中巴,大概45分鐘就到了揚州汽車西站,感覺就像是從松江坐滬松線回上海一樣。去酒店check in後,想著去富春茶社吃晚飯,到了後卻發現僅有的幾個小桌早就被占,只能和別人拼桌,這點我們當然無法接受,於是轉身就走。出了小巷看到對面的菜根香,聽說那裡的揚州炒飯很正宗,決定去嘗嘗,誰知貌似很大的飯店其實只有一個廳,小桌子也是可憐的兩三個,而且已經有一些人在排隊了,看這架勢最少要等上1小時,只能再次走人。根據地圖的指引,我們又找到了百年老店小覺林素菜館,一到門口,豬寶就說“這果然是個百年老店”,店面貌似已有百年未曾裝修,可憐我倆實在太餓,硬著頭皮點了幾個菜,雖然總共才花了30多塊,不過這味道也是非常的一般,而且所有的菜上都澆了一層油,連湯也是哦!後來才發現原來揚州菜都這樣。 小結:尋找飯店以及解決晚飯的過程讓我們初步發現:揚州飯店的服務都不怎麼地,而且散客一律拼桌的概念實在令人想不明白更加難以接受。不過同時也驚喜地發現,揚州超市的飲料都要比上海便宜好多呢。 D2早上睡個自然醒,中午打個車准備去嘗揚州最有名的餐館-福滿樓,可惜碰到的情況和昨天一樣,沒有小桌子,只能拼桌。跑到對面的沈園,可能沒有福滿樓有名,吃的人不是很多,所以總算不用拼桌了。沈園服務不錯,當然這也體現在了價格上,似乎比對面的福滿樓小貴了點,味道也就中規中矩,不過現在想來,這也是我們在揚州吃的最舒服的一頓飯了。 吃完飯,叫了個三輪車去大明寺。大明寺門票45元+登塔5元/人,出來後直接進了瘦西湖的北出口。作為揚州最有名的景點,瘦西湖公園門票要價80元,裡面卻沒什麼太多的看頭,說白了也就是比世紀公園多出幾個亭子,幾座小橋而已,可價格卻翻上了幾倍! 從瘦西湖出來看著時間還早,就去了豬寶一直想看的揚州古巷。國慶路周邊的古巷都是完全沒有修飾過的那種,一路都是彎彎曲曲的,像個迷宮,但又好像每條路都能走出去那樣。那裡的井依然是可用的,雖然有自來水,但當地人還是習慣從井裡打水來用,一路上還不時看到居民坐在井邊洗衣服。小時候也住在類似的弄堂裡,所以對這種小巷感覺特別好,可惜這在上海已經很難再看到了。在上海,不斷地有人炒樓炒地皮,樓也越造越高,好似只有這樣才能“物盡其用”,結果導致房價虛高,老百姓都被趕到外環了,開發商居然還在抱怨房價漲得不夠快,不是我討厭WZ人,但他們也的確太可惡,尤其鄙視炒房團!內環以內都住外國人,難到上海真要變成這樣?! 我們去的古巷是在國慶路福春茶社那裡,其實比較有名的是馬路對面個園那裡的東關古巷,但那裡顯然是刻意開發成旅游景點的,有太多後期修築的痕跡,連井也都被圈起來用來觀賞了。比起先去的原始古巷,東關街干淨許多,路也寬敞些,卻沒之前的那麼有味道了,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有看頭的。這裡還要說一下個園,這是揚州很有名的一個林園,看上去比蘇州的園林要小很多,門票卻還要40塊…… 看完小巷也才5點,還是想嘗一下揚州有名的飯館,所以又去了菜根香,那麼早去卻還是沒有小桌子,堅決不拼桌的我們這次選擇了等待。在那裡等位子,是沒人會來招呼你的,更不會像上海餐廳那樣領號排隊,只能看自己運氣好不好,有沒有等准桌子了。在我們等的期間又來了很多人,而且大多是上海人,因為鬧哄哄地也沒人招呼,很多人都在抱怨,卻很少有人離開,估計是知道即使去其他飯店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吧。等了大概半小時,身旁的一對情侶總算吃好了,以為站那麼久終於可以坐下了,誰知居然沒有服務員來買單,那男的見沒人睬他,只好自己拿著錢跑去櫃台結帳。折騰了半天,等終於坐了下來的時候,我們對這頓飯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只是覺得“既來之,則安之”,所以對於後來等了大半天才有人來點菜,我們也視其為揚州飯店慣例-不予計較了。服務很差,那麼味道怎樣呢?清炒蝦仁非常普通,還沒我老爸做的好,揚州炒飯也很一般,自我感覺還沒我炒得好,最值得提的是冷菜雪山草莓,看這名字挺好聽的吧?雪山草莓呢,到底是怎麼個做法呢?當我充滿期待正在想像的時候,菜已經上來了---所謂雪山原來就是白糖!整個菜做法非常之簡單,就是草莓上撒白糖,哈哈,我也會做的!整頓飯吃得我們完全沒有想法,對揚州菜徹底失望。哦,突然想起來,還有個香菇青菜一直到我們吃完結帳走人都沒出現。走的時候聽到服務員對剛坐下來想點菜的人說,“現在不點菜了,只有套餐,因為廚房太忙了,菜單都亂了,好多都找不到了……” 小結:揚州景點內容與其門票價格完全不成比例,以致讓人去了一次就不願意再去第二次,這點和杭州正好相反。杭州西湖那麼大都沒有門票,城市建設也不錯,所以才能吸引人們一次次地去。對於揚州,雖然有“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樣的免費廣告,但個人認為還是應該實事求是按商品價值來標價,不然是很難吸引“回頭客”了。這天還坐了三輪車,完全是因為沒坐過,圖個新鮮,但嘗試過後發現實在不安全,一路上都提心吊膽的,總怕被汽車給蹭到。再說餐飲,哎~~,這些“百年老店”既沒人招呼,也沒人點菜,還沒人買單,實在想不出這老字號招牌是怎麼來的,唯一的優點是:似乎所有的揚州飯店菜量都很足。 D3早上依舊睡到自然醒,鑒於前兩天的經歷,中午索性去吃KFC,可不知怎麼地,揚州KFC味道也不怎樣,最愛的辣雞翅變成了面粉老多的大賣場雞翅,還有那個新出的苗嶺漢堡,味道怪怪地,說是雙層,其實就是原先的一塊雞辟成了兩塊,怪不得價格也沒漲。沒嘗過上海版的這個漢堡,不知道是不是不同地方味道也不一樣。 午飯過後,在文昌閣附近逛了逛,覺得也沒什麼意思,索性直接坐車去了鎮江,然後抓緊時間趕到金山寺。一到金山公園,我家豬頭就被門口的金豬給吸引了,哈哈。金山公園門票50+登塔8,感覺還是蠻值的,可以看的東西很多。寺院是造在山上的,因為造寺原是為了鎮壓水災,所以風水應該不錯。寺塔也有幾百年的歷史,這點從登塔那窄小的樓梯就能看出了,還聽說金山寺曾經被燒毀過,現今的大雄寶殿是後來才修的。金山寺旁邊的天下第一泉也是不錯的,倒不是說那泉水有多神奇,只是通往那裡的路上有湖有橋有楊柳,微風迎面吹來,就仿佛漫步於西湖蘇堤,配上王昌齡提到的芙蓉樓,所謂風景如畫大概也就是如此吧。說到芙蓉樓,不得不提那首《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豬寶,想起來了吧?嘻嘻~ 早就聽說鎮江有三寶:醋、肴肉、鍋蓋面。可惜當天晚上在大市口找了半天都沒找到肴肉和鍋蓋面的我們最後還是經不起胃的抗議,隨便找了個飯店打發了晚飯。 小結:雖說只是一江之隔,但仍然能看出江北和江南的差別。老公說,在揚州沒有看到過puma專櫃,但鎮江卻有好幾個,嗯,這應該也算是差別之一吧。 D4旅行的最後一天依舊睡到自然醒,中午找了家小店要了肴肉鍋蓋面隨便打發了,味道也就這樣,沒什麼特別的。然後去了焦山,這其實有點像是長江上的一個小島,坐個輪渡也挺有趣的。焦山也有座寺廟,規模卻遠不及金山寺和大明寺,但焦山本就不以其出名。看了下碑林,乾隆行宮後開始爬山,雖然焦山不高,但是對已經肩負幾公斤重量的豬寶來說仍然是一次難得的運動,到了山頂不算,還爬上了塔頂。所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在塔頂看到的風景果然不同,長江鎮江段一覽無遺,這60塊錢的門票也就值回來了。 焦山出來看還有點時間,就去了古津街,原本以為是條新造的仿古街,沒想到卻是貨真價實的明清一條街。街的一頭就是鎮江博物館,原來的英國領事館。最神奇的是那裡的“道路展”,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當地的道路。這條街的風格有點像朱家角,不同的地方在於朱家角路邊的人家都已從事旅游生意,不是賣扎肉,就是賣糖藕和粽子,可這裡的居民還是過著自己的生活。豬又說:“等以後有很多閑錢了,就買幢這種古色古香的樓,但樓裡面要做最先進的裝修。”呵呵~~其實豬有時候也挺俗的。 去火車站前,先到恆順醋廠買了點蜂蜜醋和香妃醋,這個醋廠真是名不虛傳,在很遠處就可以聞到那裡飄過來的醋香。18點終於坐上回上海的火車,還是動車,卻發現車上有許多人都站著,原來動車組也賣站票呢!回來後,老公有一天說,動車組的CRH真的就是恥辱號,因為用的居然是日本70年代的新干線技術。 總結:個人覺得鎮江要比揚州好玩許多,鎮江有三山,這次時間沒安排好,北固山就沒去成,只能以後再找機會了。我們這次是休閑之旅,行程安排很松,每天都是下午才開始玩的,但其實如果壓縮點,兩個地方完全可以2天解決,不過那樣就會覺得有點累了。鎮江和揚州的公交系統不錯,景點間基本一輛車就能到,打的一般也都是10塊以內。這是我和老公第一次去兩個人之前都沒有去過的地方旅行,所以雖然去的地方不遠,但一起找路,一起看攻略的還是很開心的。


精選遊記: 揚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