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環沙是條小村莊,最近一百年來都靜靜地陳在嶺南某條小河湧的旁邊
當阿裡豬頭還是叫smpig的時候,曾經為之驚艷,為之文章,為之搖旗吶喊
還大言不慚地名之曰:嶺南最後的水鄉
當然,大家都習慣了這個嘩眾取寵的家伙的滿嘴跑火車
以為那只是他很多的吹牛之一,和那些所謂的艷遇一樣
於是,從01年開始,一次次地帶著朋友一來再來這裡的家伙,也只有我一個
好在,不管朋友是來自廣州、東莞、深圳還是上海、北京甚至加拿大
不管朋友是拿著5D、D200、400D還是T5、G6、717甚至什麼都不拿
他們在走出村子後,臉上都洋溢著一付滿意的笑容
朋友的滿意是帶路的我最大虛榮
虛榮是我繼續招搖下去的唯一力量
2
東環沙適宜一些資深一點的自助旅行者去,
那些已經走了很多路,見過很多感動,對廣闊西部天地開始審美疲勞的大驢子
或者能在這個平凡裡找到一點點不平凡,或者能有某個細節輕輕打動一下自己
東環沙適宜久居大城市的人去
那些每天在擁擠的都市裡忙忙碌碌營營役役為些名名利利的白領金領們
或者能夠在這個寧靜的小村裡放慢一下腳步,放松一下壓力,那才叫休息
東環沙還適合30歲以上曾經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去
或者能夠在這個城市化高速發展時代裡依然堅持的小村子找回一點點兒時回憶
當然,東環沙也適合帶孩子去
他們起碼能看到活著的豬、長在地裡的甘蔗和那在河灘上到處亂跑的小螃蟹
3
曾經很拽地和朋友說過,要用5到10年的時間,用相機去記錄這個村莊的改變
我不相信它會不變,因為我認為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只是改變
5年來,我不斷地一去再去,但舉起相機按下快門次數一次比一次少
它改變只是星星點點的,時光在流淌在這個小村莊的時候似乎突然減慢
要拍到它的徹底改變,恐怕要20年,甚至30年
4
朋友南巡,要來新會,我奉命三陪
把她們扔到那個名聲在外的小鳥天堂門口,我很是抱歉地離開
實在不想讓這個人群喧鬧的風景點去毀掉我年輕游蕩在那裡看百鳥歸巢的記憶
沒有等我在5公裡外的茶餐廳裡把那杯檸蜜喝完,朋友電話:我們已經出來了
為了不讓她們失望,我只好帶著她們走街串巷,去吃點地道的喝點地道的
為了不讓她們失望,我只好把她們做好的功課撕掉扔掉,又搬出了東環沙
朋友的朋友是個牛人,居然在GPS上找到這個節點,她問:那裡有什麼看?
我想了很久,然後在嘴邊蹦出三個字:原生態
這年頭,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把原生態這個詞搞惡俗
但我還是把這個帽子給東環沙戴上,因為,我覺得這裡才是原生態的原生態
5
再去東環沙,看到路口大榕樹下立著的那個不鏽鋼做的村牌,我輕松地笑了
也好,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樣火眼金睛地盯著那幾顆長得都差不多的榕樹了
曾經有多少次我被身後懷疑的目光掃射著,你到底認不認得路??
朋友帶著小孩在大榕樹下嬉戲著,我趕緊穿過村口小店走進去看看河邊,
還好,小河依然流淌著,小船依然系在插到河裡的竹杆上,河岸的樹葉低垂著
天公也作美,一掃兩三天來的陰雨,還仁慈地透過葉縫灑下一點點陽光,
於是,無論帶相機還是沒有帶相機的,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大家都信步進村
村口的老人們已經不再像最初那樣對這群外來者投以驚訝的眼光
可能是在記憶中找到一點這個胖子的印像,兩個老太太對我招了招手
我走過去,她們笑著和我說:來,幫我們倆拍一個
我連忙舉起破717按下快門,然後不停嘴地答應過些天叫我同學把照片帶回來
同學是在這裡長大的,但他也不願意經常回來了,和村子裡所有年輕人一樣
村子裡只有老人和沒有念書的小孩,老人們坐著,小孩們跑著,和以前一樣
河邊小路已經鋪上了混凝土,原來的石板路沒有了,那座三通的石橋也沒有了
一切的改變,只是為了能讓摩托車順利地從村頭開到村尾
同樣改變是那個曾經喧鬧的村小學,由於生員不足,已經在兩年前撤並了
教室現在改成附近一家工廠的宿舍,刷在牆上的標語還在,籃球架下長滿了草
教室後面的那個蓮塘現在也改成魚塘了,和原來村後的那片稻田一樣
我是看到貼在宣傳欄那裡的魚塘承包招投標通知看到的,這裡會靠養魚增收吧
同樣增加收入的還有那些穿著連體水衣下河摸田螺的中老年人,有男有女
我問過其中一個在清洗撈好的螺在打包的男人:這樣做一天能撈多少斤螺呢?
男人回答我:看季節吧,一天能有二三百斤的,最多那幾天能撈五百斤
我又問:撈好了就拿去市場賣吧?
男人回答:有人來這邊收購的,我這種螺在外面撈的,能賣1塊1斤
我笑了,那收入不錯呀,但累不累呀?
男人也笑了:不累,早上六點出去,中午11點就收工了,喝個早茶就回來休息
他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簡單而實在,不用做給誰看,也不在乎多賺一點
面對他們,我覺得自己的工作一點勁都沒有,只為了賺點錢,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還是王小波的那句:我們努力在面前挖一坑,然後努力再填平它
我努力去捕捉小村裡的一點一點改變,而直接無視那個最後的水鄉的所有風景
第一次來的朋友還是很給面子的,拍照的拍照,抓螃蟹的抓螃蟹,都快樂著的
旅行也好、郊游也好,本來就應該是隨心所欲、輕松快樂的
最快樂的應該是那幾個小孩,他們好奇地去接受一切新鮮的東西
我也終於放下地陪的矜持,張揚地用本地話幫他們和老頭老太太們交流
小女孩喜歡上某間老房子旁邊的一只小貓,一直在逗著貓玩
房子旁邊的老太太寬容地笑了,親熱地摸摸小女孩的頭,然後說:喜歡的帶走
看著老太太到處去找塑料袋要把小貓裝起送出,看著小女孩的母親客氣地推讓
我笑了
人才是最美的風景,我不厭其煩一再重復這句
6
這次南巡的朋友去年曾經是個老ID新朋友,但一起走一趟江南後變成了老朋友
我以為我們的認識和重逢已經是個神奇的故事了,那曾經讓我激動讓我驚喜
我總是如此珍惜年輕時認識的朋友,在最近幾年開始不怎麼交到新朋友的時候
誰知道神奇是沒有極限的,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我身邊總是接二連三
站在村子後面的那座石拱橋上,我用屏幕取景偷拍著橋下打麻將的老太太,
剛才和小貓玩的小女孩的媽媽走了上來,我向她矜持地點了點頭
然後語無倫次地告訴她我曾經在某年春天在那棵跨過石橋的大樹下睡過午覺
小女孩的媽媽很年輕,是跟我廣州的朋友一起來的,據說是他的鄰居的妹妹
我總覺得那和我沒有什麼關系,在剛才吃飯互相介紹的時候直接忽略她的名字
小媽媽微笑地看著我,然後輕聲地問了我一句:想向你打聽一個人
我笑了,說:誰?
小媽媽說:你認識陳某某不?
當然,既然說是神奇的事情,大家一定會猜到這個陳某某就是阿裡這個豬頭
我心裡一楞,迅速在記憶中翻了一遍,但無法迅速找到這個小媽媽對應的資料
好在我始終堅持我一直是個好人,也沒有干什麼壞事的,起碼應該沒有欠她錢吧
於是,我向小媽媽做出一個很委屈的表情,回答:我就是陳某某,但你是?
小媽媽笑了,笑得很狂,像一個小女孩,大叫著:原來真是你這個豬頭呀!
我繼續納悶,女孩繼續狂笑:我看了你半天了,我是李義呀!
這些年來,在走過不少的路,換過不少的工作,認識過不少的人
我有個壞習慣,原來的同事客戶一般不去主動再聯系,過去就讓它過去
而且我那幾次換工作是直接換掉行業,原來的同事客戶也沒有重合的圈子
於是,關於那些在舊工作裡的人和事,連同那些快樂的不快樂的回憶
我選擇了自我的封閉,選擇了統統鎖在腦海深處的一個個抽屜裡
只有遇到某幾條鑰匙,那些回憶才會解鎖,才會重見光明
李義就是其中一條鑰匙
李義是我98年從國企投奔外企時候的一個同事
李義是我那半年500強的職業生涯中唯一的一個亮點,
她可以說是我在那家公司唯一的朋友
當然,與我們沒有在同一陣線上奮鬥沒有利益衝突有關
當然,更和我們在公司年會之余曾拋下大部隊單獨攜手同游桂林有關
正如小愛說的:我們那時候的氣場是對頭的,是互相吸引的
正如我年初在應MIYI的邀請寫《回憶23》的時候寫的一樣
如果我繼續在那家公司下去,我們之間,會不會發生些超越友誼的故事呢?
我沒有想到我們會這樣重逢,更沒有想到我會見到她而認不出來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並不是生和死,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居然不知道你是你
女孩告訴我:她一直覺得我很面熟,但絕對不敢肯定這個胖子就是當年的我
直到她在小村子裡看到我放下待客的客氣上竄下跳時候,
才覺得這胖子的動靜語氣品行太熟悉了,她無視了體型,反復地和回憶比較著
那只有是我了
7
我覺得,這是東環沙給我的恩賜
阿裡豬豬
20071005

(01年的東環沙)

(還是01年的)

(今年國慶拍的)

(還是今年的)

(東環沙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