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聽說"黃山歸來不看岳",心中向往很久的黃山,終於成行。可能由於緊張,清晨在鬧鐘沒響之前就自然醒,好像每次出行前都會這樣的我再也睡不著,又擔心再睡會過頭。趕緊洗漱整理好出發啦!清晨的街道干淨且安靜,偶爾才有車開過,剛到車站就來了首班車,很順利地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就到了一號線莘莊終點站,碰頭後直接轉上高速,開始我的安徽黃山之旅啦。。。

隨著進入徽杭高速路段轉入國道205,優美的景色讓人眼前一亮,清山綠水,竹影婆娑,小河流淌,讓人目不暇接。。。同伴一時感慨沒帶釣魚杆,要不河邊垂釣該有多好。。。這時的山路也顯得崎嶇起來,時不時有"S"形的彎口要過,山中許多翠綠的細竹與參天的大樹疊襯出粉綠及深綠的界線,景色美不勝收!最有創意的是,不遠處的山頭竟然由竹子圈養成一個巨大的"心"型,如果是主人對心愛的她表達愛意,我想這份用心足已感動她。。。

在歙縣與深渡港分岔口的地方能看到歙縣披雲山莊的巨大廣告牌,徾州特色菜“太白魚頭煲”標注得大大的,雖然這時的我們已經肌腸轆轆更何況美食當前。。。

但商量下來還是先到深渡港口,據說是新安江的源頭,不能不去。這裡也是往千島湖的必經之路,但真正到了岸邊,靠岸的水面浮著些許泡沫感覺有點髒,不如遠景來得美,陽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反射出的光耀入人眼,竟有些睜不開的感覺。。。這裡的夜景聽說很美,但給我的感覺卻不似這樣,與網上查到的資料有些出入,說不出的感覺。。。有些蕭條的小鎮,來往的人稀少,也許僅是作為路經千島的必經之路而存在吧,只能說來了遺憾,不來更遺憾。。。緊接著趕緊調頭往有著古民居特色的歙縣,去的路上看到一段濕地,我想可能是新安江的真正源頭吧,水那這時慢慢枯竭,露出細細的泥沙,三二黃牛在沼澤地上悠閑地吃草,往後看到又是碧波綠水,一時頑皮心起,想到下面去看,結果剛踩到路邊,稀松的泥土一下子倒塌,幸好同伴反應快一把拉住才沒摔下去,驚得一身冷汗!好險!嘗試著想順著土坡邊的梯田往下,還是不行,只好作罷。往歙縣的路上,又看到潺潺流水,與深渡靜態水不同,這邊河流是動態的,緩緩直直地往前歡快地流淌,嘩嘩的水聲清亮響徹,水質清澈見底,一眼能望到河底青青的鵝卵石,還有小鳥時而高時而低的掠過水面,驚起陣陣水浪,應該是覓著小魚或小蝦之類的吧,俗語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邊的地勢明顯低,所以才能流動著的吧,都能直接走到河邊,經過水庫的時候,竟然又看到一排的釣魚愛好者,又勾起同伴小小的遺憾

。到了歙縣,就看到一排排的屋舍均有著四角的屋檐,檐角四周翹起,均是灰與白的搭色,素靜而典雅,散發濃濃的徾州特有的民居氣息。過了太平古橋左轉就看到太白樓(詩人李白尋訪歙縣隱士許宣平,由此而來),我想"太白魚頭"就是緣起於此吧。隔壁就是披雲山莊,依山就勢而建的飯店看著也很不錯的感覺,值得一提是太白魚頭,¥168一份,足夠4-6個人吃,個大量足,湯白濃香,剛開始喝的時候,燉著的豆腐還未入味比較淡,待酒精燒滅的時候,這時的豆腐就比較入味了,而湯的顏色也明顯要白且稠均入味得很。很鮮也很香。配以另外裝置的香辣鹹菜、酥香小黃豆、香菜,按各人的口味放入各自的湯碗內。但我個人覺得,這湯放些香菜足以,否則就品嘗不出這湯原味的鮮美了,也可以適當放些白胡椒粉。另外打開魚頭煲的時候還有個封條,寓意揭封的人好運連連,其中有一元是捐給受助者的,據說已有一萬多,也就是太白魚頭已售出一萬多個啦。唯一的缺憾是我的胃痛犯了,有些食不知味,看著同伴面前的醬鴨骸骨堆成了小山,不禁莞爾一笑。。。午飯後直奔當地有名的古城,很近,太平橋頭出來的地方,抬頭就能看見一座古城牆,石頭砌起的城牆經歷過風吹雨淋,侵蝕的痕跡更顯滄桑,進入城門後旁邊是南譙樓,也是當地的文化博物館,迎著布滿青苔的石階而上,室內簡陋、古樸,木質地板斑駁不堪,那些古物靜寂地擺放著。過了城門迎面就是一座大學士石坊,建於明代,上寫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許國而立。二邊各有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石獅守護著,雕飾鏤刻精美細膩,圖案錯落有致,顯示出歙縣三雕之一的特色,也體現徽派石雕的獨特來。再往後就是散發濃濃的商業氣息,反失去了原來的感覺,而此時的胃痛竟有些加重的跡像,時不時有些抽搐,隱隱地痛著,也就更沒了興致,想著趕緊吃止痛片去,

草草地逛了一圈往返。接下直奔目的地黃山啦,到了黃山腳下的湯口鎮,下榻的賓館是家今年新開的,比較干淨,附送自助早餐,也有港式餐廳,吃過土菜還是想吃些清淡的菜肴,一切都很省心也很順利地住下來。晚飯後,逛了夜市,夜色中的城鎮,霓虹燈閃,涼風習習,街上依次排開的足浴店、土家菜館、時不時有小販前來兜售雨衣、茶葉,竟也透出些許熱鬧來。。。,回去正好看上香港回歸晚會,倦意襲來,一會兒就見周公去了,一夜無夢,清晨鬧鐘一叫就醒了,感覺那個神清氣爽啊。。。吃過早飯,驅車直往黃山換乘處,到黃山有專門上山的風景線專車,因為盤山路多處拐彎道,本著安全著想,還是省心省事為好。往下望去,離得越來越遠的山腳逐漸消失在眼前,時不時有游客往回望著發出"哇"的聲音,心也被叫得懸了起來。還好,很快就到了慈光閣,人滿為患。因為大霧,後山的纜車停運,全擠在前山了,坐纜車也得人排上二小時的隊,干脆自己爬啦!我更搞笑,因為擔心下雨穿跑鞋濕了可難受,直接穿著夾腳涼拖就上山啦,一路上不時有人勸買布鞋,被我堅決抵制,以至才有後來大大的成就感,當然這是後話。

先問好工作人員到天都峰的大概路程要走多久,說大概三個小時。開始出發啦,到路上時有遇見下山的游客問起離山下還有多少路程,而我們也同樣在問他們下來多久,還有多少路程到達山上,相互取經,想也是爬山的風景之一喃

。。。越往上的路也越陡,有些感覺就是直直的,爬起來也比較費力,從慈光閣、從容亭、立馬橋、走走停停間到了半山寺,總算過了二分之一的路程,勝利在望。。。期間的休息小站都有沿著清清山泉順流而下而依勢就建的蓄泉池,手探入冰涼感沁入心脾,過一石橋時望著清澈的泉水叮咚,迎面而來的學生脫口而出“空山新雨後,空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有些應景喃。。。休息片刻繼續前進,過了半山的風景猶勝在獨特,抬頭望去,懸崖峭壁像刀削過似的平整,竟還看見長在石縫中的百合,在風中搖曳著,一朵、二朵、三朵,竟然有四朵,這一發現讓我雀躍不已,像孩子似的歡呼起來,緊接下來的步伐似乎變得輕快了。。。在又往目標接近的時候,氣喘吁吁的我旁邊正好一位下山的老伯也在歇腳,聽著我喘氣如牛的呼吸,本來無血色的臉這下更甚了,直說"姑娘,聽你的喘氣我更愁得慌",哈哈哈。。。直逗我笑得上氣不接下氣,說完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爬山的樂趣何止於在看風景喃。。。在過龍盤坡、小心坡、又小心翼翼地過了"一線天",還好都不是胖子要不真得給卡住,呵呵。。。因為大霧,天都峰關閉,只好轉向玉屏站,在天都峰與玉屏樓的分岔口,風一下子也大起來,幾乎要把人吹倒,這段石階還沒有護欄,感覺人都被吹得搖搖欲墜,嚇得我只能低著腰慢慢地往上爬。到了傳說中掛同心鎖的鐵鏈旁,還真看到形狀各異的同心鎖鎖在了護欄的鐵鏈上,像征不朽的愛情,寓意永結同心,人的願望如此平凡而已。。。終於到了迎客松景點,竟然全是人,披著黃色雨衣的好似"天線寶寶",雨霧迷漫,讓我看不到哪棵是?真暈喃。。。路上遇見的二位近六旬的老外,背著大大的旅行包,拄著拐杖,一直與我們交替著前進,也終於到達終點。負重爬山讓人欽佩他們的毅力。三個小時的路程到達海撥1864米,其中不乏幾次實在走不動被同伴拽著往上走,雖然很累,但到達山頂時的那種成就感及沿途看到的風景,將會是一輩子中值得回味的,當然穿著夾拖爬山也是一創舉。

下山的時候經過玉屏站,直接纜車下山,風吹得纜車晃晃悠悠,讓人覺得心裡竟有些顫顫地,終於安全抵達起點,結束我們的黃山之旅。下山回到港粵軒吃過午飯,然後去良子足浴作了腳摩,我竟睡得人事不知,手麻了才醒

,變得非常嗜睡的我不由感嘆爬山消耗的體力有多大。。。回去途中沿著來時的路上,竟又碰到大眾試新款車(好像叫林蔭大道)的那些人,向我們招手來著,下車閑聊了一會兒,感嘆也羨慕我們的好興致!拜別之後開心地啟程返回,沿途欣賞與來時不同的夜色漸深的風景,別有韻味在心頭。。。真正驗證了黃山的氣勢雄偉、奇特壯觀的美!不枉來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