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魯迅故居到魯迅故裡
——紹興游記
“文豪故地”、“愛情名園”、“書法聖地”、“山水盆景”,可曾想到這些耀眼的名稱竟毫不吝嗇地饋贈給了一個江南水鄉——紹興。
帶著學生時代對魯迅筆下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遐想,帶著對一方水土特有的氈帽情結,帶著永和九年曲水流觴的風雅,我們驅車四個小時到了這塊被中央電視台評為“中國最具魅力的城市”的紹興。
在深秋的黎明,一行人起了個大早,來到東湖畔。晨霧還未褪盡,零星的幾條汽輪船伴著“噠噠”的馬達聲,叫醒了寧靜的湖面。烏篷船緊緊地攏在一起,船老哥盤腿坐在船艄,悠然地抽著煙袋,待人吆喝著開船。船櫓一搖,烏篷船輕輕擺動了一下身軀,然後盡情地舒展開來,蕩漾的波紋揉碎了岸邊的柳,水中的橋。山也舞動起來,調皮地逐著濺起的水痕向四處跌跌撞撞地跑去。遠處傳來同伴的歡笑,船到近處有趣地發現有人戴上了船老歌的氈帽,此晴此景倒也相得益彰。坐著烏篷,戴著氈帽,聽著濃濃的吳越方言,若不是白天,真像結伴去趕水鄉的社戲。
暖暖的陽光傾灑下來,鋪滿了百草園那段矮矮的泥牆,坐在榆莢樹下,聽導游吟誦一段《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文章,心隨著魯迅先生的筆墨渲染開來。是對自己童年的回憶?是踏尋魯迅先生的足跡?解不開的就是這種若隱若現的情緒。
每一處的景都散發著幽幽的文化氣息,就像一腳踏進沈園,這個陸游和唐婉演繹千古愛情絕唱的名園時,大家不由自主地舉目張望加快了腳步尋找那塊壁。詩句還在牆上,大伙聚攏來搭著腰,挽著手,靠著肩,輕輕地吟起:“紅穌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心裡充盈著感動,就在這些不經意間,紹興游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