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1日 從瀘沽湖回來的下午,還是入住東坡樓客棧,不過觀景房已經沒有了.我們屈就一下住在了另外的客觀,價格只有60,卻比子雲客棧要好得多了,我們和老板講好,觀景樓的房間第二天還是要住的,景,在雲南,遠比舒服值錢。晚上我們在大石橋附近的一個頗具當地風情的小飯館吃飯,點了很多特色菜,印像最深的就是米灌腸,不過味道一般。來到麗江古鎮,不去著名的酒吧街體驗一下是不行的。晚飯後我們幾個興致勃勃地衝到了“千裡走單騎”。相對來講,我們還是比較喜歡演藝吧的,自娛自樂也需要襯托,呵呵。這裡的酒吧最大特色就是有民族風味,卓瑪和青藏高原是每個歌手必唱的歌,在那裡聽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回到上海那麼久了,只要一聽到卓瑪這首歌,馬上就感覺又回到了雲南,一首歌和一段景就這樣深刻地在腦海中系在了一起。老周和司MM來之前就已經訂了10號晚上從昆明飛上海的回程機票,這兩天玩得太累了,他們沒有勇氣再坐6個小時的汽車從麗江到昆明,所以還是選擇了10號下午麗江飛昆明。受了他們的影響,我們也索性從麗江飛上海了.雖然時間不多,還是要抓住麗江最後的尾巴,所以我們10號一大早就准備花半天把麗江古鎮逛個遍,主要還是陪他們啦,因為我們還有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北有故宮,南有木府”,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麗江人所稱的“木老爺”就是木府的主人了。盡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華與恢宏,並不亞於任何一座王公貴胄的官司邸。可是,我們留給古鎮的時間太少了,所以博覽木府的光榮任務就交給了老周,誰讓他有證,可以免票哪!從他拍回來的照片來看,果然是名不虛傳的,難怪要稱它為納西族的紫禁城了。很多人都說,沒有去過木府,就等於沒有去過麗江,看來有心是要讓我們再次來到麗江了,呵呵,也許不進木府,也是為我們以後的雲南之行打下伏筆吧(這可不是自我安慰哦)。木府附近有個“天雨流芳”的牌坊,他們都驚嘆雲南人還蠻有詩情畫意的,配合著當時的雨天,這四個字還真的很映景!嘿嘿,這就是不做功課的後果了吧,“天雨流芳”這四個字,在納西語裡面的意思是“讀書去吧”!聽說納西人是很注重教育的,所以要把“讀書去吧”當作鎮訓立在古鎮裡面!(不過我也沒有聽說哪些文毫墨客,科學家思想家啥的是納西人,呵呵)中午,是我們和老周司MM在雲南共進的最後一餐了,挑選了網友們極力推薦的“媽媽傅”,不知道這家老板的媽媽是不是姓傅啊,怎麼起了個這麼怪的名字,不過菜色倒是確實不錯,而且也不貴,比玖柒好多了(玖柒240元,媽媽傅110元,太差遠了)。飯後,老周和司MM就起程了,我們戀戀不舍地和他們揮別,雲南這一路走來,如果沒有他們的陪伴,我想一定不會這樣精彩。我們約好以後一定還要一起結伴出去旅游,一定要把友誼帶回上海,帶到更遠的地方。送走了老周他們,我們整個下午都是在麗江悠閑地渡過的。買了很多特色的東西帶回來送給朋友,自己也挑了一些。最喜歡的就是現在還掛在書架旁的小木魚,和五個民族娃娃。我的愛好有的時候挺鄉土的,呵呵,當旅游紀念品早已經從擺設發展到給自己打扮的裝飾品,我還執著地喜歡著那些小小的不起眼的,絲毫不能帶出去招搖的小玩藝。默默地呆著某一個角落裡面,等著它慢慢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是不是代表隨之帶回的那個地方的記憶也會永遠地留在心中呢?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只是在我看來,欣賞遠比實用來得更能成為紀念吧。古鎮裡面有很多幽靜的小徑,很少游人,當地人做著一些手工的活兒,等著拿出去賣,也有老外背著包信步走來,那樣子看上去比當地人還要熟稔,當然還有我們,踏著青石板路,不理會小雨瀝瀝,呼吸著古鎮裡面別樣的空氣,也想把古鎮最真實的印記帶回家。晚飯,我們挑了一家環境很不錯的小飯館吃飯,房子是臨河而建的,窗上掛著大紅的燈籠,窗台上鋪著軟軟的墊子,坐在上面一腳就可以伸進河道裡去了。那麼有情調的景致,我還給洪拍了一張堪稱藝術照的照片呢,呵呵。 6月11日了,眼睛一睜,就在觀景樓的房間裡看到了屋外的古鎮晨曦,是告別的時候了。東坡樓的老板幫我們訂好了送到麗江機場的小車,一路很順利地來到了機場,也很順利地登機了.回頭再看一下麗江,真不敢相信,我們的雲南之旅就這樣結束了,時光仿佛倒流到我們剛出昆明機場的那會兒,心中充滿了好奇,未知和向往.十天後,一路走來的雲南美景,世外桃源般的悠閑生活,和一點點憂傷的離愁別緒,還有滿滿的美好回憶都成為了雲南之行的最好紀念品.隨著飛機的騰空而起,我對自己說,雲南,我還會再回來的!